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9)
2023(13493)
2022(10490)
2021(9564)
2020(7749)
2019(17500)
2018(17071)
2017(34175)
2016(17822)
2015(19709)
2014(19383)
2013(18432)
2012(16351)
2011(14163)
2010(13481)
2009(12022)
2008(11454)
2007(9683)
2006(8270)
2005(7356)
作者
(46116)
(38472)
(38070)
(36674)
(24351)
(18286)
(17521)
(14952)
(14845)
(13311)
(13057)
(13001)
(12072)
(11938)
(11826)
(11800)
(11628)
(11098)
(11051)
(10981)
(9417)
(9350)
(8883)
(8859)
(8760)
(8674)
(8308)
(8047)
(7472)
(7440)
学科
(73999)
经济(73925)
管理(51040)
(49230)
(41177)
企业(41177)
方法(34291)
数学(30645)
数学方法(30289)
(21161)
银行(21014)
中国(20729)
(20094)
业经(20054)
(19822)
(19723)
(19697)
(14897)
金融(14896)
产业(14014)
地方(13550)
(13360)
财务(13318)
财务管理(13295)
农业(13281)
企业财务(12746)
(11837)
贸易(11826)
(11543)
(11541)
机构
大学(237243)
学院(236693)
(101755)
经济(100002)
管理(98120)
理学(85759)
理学院(84951)
管理学(83582)
管理学院(83122)
研究(71872)
中国(61545)
(47487)
(47267)
科学(40761)
财经(38843)
中心(36027)
(35689)
(34337)
(33666)
经济学(33190)
(32214)
业大(32021)
经济学院(30210)
研究所(29487)
财经大学(29480)
(29197)
师范(28860)
北京(28262)
(27149)
农业(26767)
基金
项目(169822)
科学(137675)
基金(128254)
研究(125603)
(110276)
国家(109427)
科学基金(97458)
社会(84573)
社会科(80523)
社会科学(80504)
基金项目(67994)
(64739)
自然(61690)
自然科(60381)
自然科学(60371)
自然科学基金(59305)
教育(57804)
(54214)
资助(50403)
编号(49809)
成果(38492)
(38322)
重点(37959)
国家社会(36747)
(36336)
(36195)
教育部(34167)
创新(33859)
人文(33759)
科研(32843)
期刊
(100399)
经济(100399)
研究(68083)
中国(39545)
(37153)
(35447)
金融(35447)
管理(35397)
学报(31966)
科学(31220)
(30275)
大学(26097)
学学(24729)
技术(20714)
教育(20379)
财经(19474)
农业(18977)
业经(17418)
经济研究(17234)
(16648)
问题(13833)
理论(12077)
技术经济(11073)
商业(11016)
实践(10946)
(10946)
图书(10701)
现代(10584)
统计(10294)
(10225)
共检索到336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庆君  莫立颖  
以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负债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银行行为的重塑,包括调整分支机构数量、高管占比和高学历员工占比等。这三种机制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银行行为的调整会放大数字化转型对负债结构调整的正向影响。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银行负债端结构调整的正向影响具有异质性,因银行类型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而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志刚  
大型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转型已成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对于规模增长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性。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增速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期,银行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突出表现为盈利增速和资本回报率的快速下降。为了应对宏观环境变化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纷纷开始了经营模式转型。其中,大型银行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炯  
信息化和数字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变革的催化剂,各行各业正在重新定义业务模式及服务体验,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运行方式。国际国内商业银行近年来纷纷投入数字化转型,利用先进的数字分析技术将数字价值充分挖掘,发挥数据的驱动作用,进而推进整体经营管理的变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勇  
随着以5G、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为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产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居民消费转向线上并呈现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趋势。为了把握这个短暂的转型窗口期,大部分商业银行都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本质、难点仍在探索阶段。因此,笔者以在商业银行的实际管理经验为基础,借鉴智能工业数字化的历程,探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实际方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芳   李强  
对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其风险承担水平的研究,既有文献多从数字化场景下的信贷市场技术变化与授信模式调整切入,忽视了银行融资市场的影响。区别于此,本文通过商业银行的城市聚类,使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地区性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代理变量,利用城市商业银行2012—2022年面板数据,从“融”与“贷”两个维度分析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且表现为信用风险(信贷不良率)与经营稳定性风险(收入波动性)的共同上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的风险积累通过成本冲击效应而实现,信贷选择效应并不显著,说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所形成的风险积累,实际源自“融”而非“贷”。商业银行缺乏通过信贷溢价释放负债成本压力的能力,导致负债成本的增加最终形成风险积累。此结论可为商业银行更为精准地选择风险控制与管理的业务切入口提供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鑫   周晔  
在建设数字中国、构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数字金融新格局下,数字化转型能够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精准识别企业信贷需求,成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基于成本优化和信息传递视角,本文在微观银行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引入数字化转型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2010~2021年21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信贷配置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信贷供给增加,促使银行信贷由金融业配置到实体行业。作用机制为数字化转型利用信息技术与数据要素增强银行信息甄别能力,缓解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性,并通过降低银行经营成本与人力费用,推动信贷配置到实体行业。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具有“顶层设计”的特征,不同转型路径中“创新理念型”对信贷配置的效果最优;相较于“合作式”转型,“自主式”转型方式的信贷配置效果更佳;银行实体网点数量的增加和人力成本的减少有助于数字化转型推动信贷投向实体行业,数字化转型在经济繁荣和信贷上行阶段具有更明显的顺周期性。异质性检验发现,规模较小、盈利较高与贷款质量较低的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信贷投向实体行业的边际影响更强。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优化金融供求结构,推动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继国   许玉兰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银行业带来重要机遇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论文从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两个方面考察商业银行稳定性,基于2010-2021年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促进商业银行稳定性;机制分析表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来提升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能力,进而促进银行稳定性;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东部地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提升作用更明显。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煜  崔书言  旷纯  
本文从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结构变迁的视角出发,从营销渠道结构、贷款信用结构、信贷行业结构三个维度探究商业银行数字化发展与其经营转型的关系。本文使用我国187家商业银行2010—2019年的网点与财务数据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水平与网点增量负相关,与信用(保证)贷款比例正(负)相关,且与贷款行业集中度负相关。因此,银行数字化转型可以优化银行业务流程,促进银行调整贷款信用结构、行业结构,使银行可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琳  何海峰  
大型银行应主动担当作为,发挥自身优势与金融科技"主力军"作用,积极助力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从而共建守望相助、协作共赢的金融生态圈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银行业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质效、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这对其自身数字化转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银行机构体系中,数字化水平存在较明显的分层情况:大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较早,数字化水平在同业中较为领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熊健   李超伟  
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平等的现象。运用2010—2021年中国208家商业银行数据,从经营绩效的视角考察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马太效应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与经营绩效之间先表现为数字化悖论,后表现为财务增进,整体呈U型关系。大、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随着银行规模增大,数字化转型与经营绩效关系的U型曲线拐点左移,即相较于小银行,大银行实现财务增进所需的数字化转型程度更低。机制分析表明,银行数字化转型与经营成本和经营收入分别呈倒U型和U型关系,且曲线拐点随着银行规模增大向左移动,导致银行数字化转型对经营绩效具有非线性影响,且在大、小银行之间存在马太效应。进一步讨论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马太效应还体现在经营风险层面,相较于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大银行降低经营风险。因此,在加快推进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应着重缓解马太效应,充分释放数字化发展红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一洪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及监管政策的变化成为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重要契机。本文通过对国内70余家城商行的研究发现:规模扩张过程中伴随着负债及资产结构的显著变化,主动负债占比明显提升;信贷资产占比稳步下降,部分代表性城商行在金融市场业务领域确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只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客户、业务及盈利结构才能在未来国内银行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权中  
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及其调整●裴权中我国理论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已经给予较多的关注。笔者认为,对于银行资金运行的另一方面,即负债项目的管理,同样应予重视并作深入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负债结构,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既有量的结构,也有质的结构,它对资金来源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吕天贵  
近年来,在新一轮信息化和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银行业网络化、数字化进程显著加快,"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等新形态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零售业务升级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加强数据化思维以打破边界、赋能业务创新,通过加强数字化运营以实现精细管理、优化客户体验。商业银行需要在实践中坚持"以客为尊",把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规律,以平台化为导向,打造开放合作的新型商业范式,不断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刘银行2021年6月23日来稿指出,县域银行必须抓住数字化转型契机,全面推进县域业务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构建"三农"县域新优势,打造县域领军银行。用好数字化工具,做好客户管理。要在"分户到人、管户到人"等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有效运用数字化工具,针对私人银行客户、贵宾客户、长尾客户等不同的客户类型,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文  蒋宏  
数字化时代,银行也要应经济生活的数字化而转型为数字化银行。在中国,这是银行继会计电算化、数据大集中、网络和移动银行之后的一个尤其重要的转型旅程。核心银行系统作为银行的关键业务系统,在银行信息系统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核心银行系统的转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数字化时代与数字化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