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48)
2023(17353)
2022(13839)
2021(12789)
2020(10652)
2019(24254)
2018(24025)
2017(47493)
2016(25361)
2015(28517)
2014(28218)
2013(27600)
2012(24675)
2011(21681)
2010(21660)
2009(20247)
2008(20259)
2007(18037)
2006(15800)
2005(14403)
作者
(68593)
(57189)
(57055)
(54280)
(36809)
(27148)
(26009)
(22180)
(21862)
(20461)
(19452)
(19270)
(18165)
(17943)
(17648)
(17557)
(17129)
(16661)
(16585)
(16480)
(14054)
(13996)
(13732)
(13290)
(13015)
(12786)
(12749)
(12520)
(11330)
(11049)
学科
(117289)
经济(117173)
(104773)
(94905)
企业(94905)
管理(91088)
方法(57147)
数学(48069)
数学方法(47434)
(37627)
业经(36041)
(32843)
(28842)
财务(28778)
财务管理(28735)
中国(28019)
企业财务(27461)
农业(23048)
(22824)
技术(20605)
理论(19632)
(19336)
贸易(19321)
(18774)
地方(18270)
(18039)
(17985)
(17960)
(17451)
(16859)
机构
学院(363285)
大学(357927)
(157225)
经济(154458)
管理(152801)
理学(132020)
理学院(130904)
管理学(128893)
管理学院(128219)
研究(106354)
中国(87851)
(75304)
(72912)
财经(60549)
科学(58811)
(55242)
(53557)
(51055)
中心(50873)
(50360)
经济学(48482)
业大(47594)
北京(45174)
财经大学(45130)
研究所(44667)
经济学院(43983)
商学(42879)
(42561)
商学院(42508)
(40898)
基金
项目(237980)
科学(191981)
基金(177561)
研究(177153)
(151303)
国家(150034)
科学基金(134017)
社会(116604)
社会科(110931)
社会科学(110905)
基金项目(93034)
(91758)
自然(85702)
自然科(83902)
自然科学(83889)
自然科学基金(82478)
教育(82338)
(75914)
资助(73324)
编号(71593)
成果(56410)
(53648)
(52150)
重点(52112)
(49951)
国家社会(49035)
创新(48045)
教育部(47691)
课题(47436)
人文(47076)
期刊
(169825)
经济(169825)
研究(103156)
(64116)
中国(63481)
管理(62758)
(46597)
科学(45472)
学报(44248)
(37964)
金融(37964)
大学(36614)
技术(35771)
学学(34749)
农业(31809)
教育(31351)
财经(31311)
业经(29665)
经济研究(27402)
(26828)
问题(22338)
技术经济(20777)
(19865)
统计(19311)
财会(19207)
商业(18535)
(18252)
(17860)
现代(17617)
理论(16908)
共检索到531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俞荣建   白伟   江婷婷   罗心言  
本文基于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提高企业特有资源的可转移性、降低企业对东道国互补性资源的依赖,从而提升跨国企业以独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可能性。(2)企业创新能力在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增强跨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具备创新能力的跨国企业出于保护自身特有资源优势的考虑会选择资源承诺更高的独资模式。(3)数字化转型对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随双边政治关系、高科技行业性质、高管海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4)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跨国企业以独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的可能性,实现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的改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杜晓君  齐朝顺  杨勃  
东道国政策风险是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制度理论的合法性视角出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采取制度同构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即选择合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该视角认为政策风险是跨国企业只能被动适应而不能主动利用的外生因素,忽视了拥有能动性的跨国企业在管理政策风险方面扮演的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基于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并且结合企业资源基础观,探讨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机理。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投资新建的海外子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Stata 12.0软件和Logit回归分析,系统分析政策风险与中国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所有权性质、国际化经验和组织冗余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国跨国企业拥有采取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的政治能力,因此,政策风险对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具有正向影响,即中国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国际化经验提高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组织冗余降低了中国跨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政策风险较高东道国的可能性。通过引入制度理论的能动性视角,研究结果拓展了关于东道国政府的政策风险影响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从企业资源基础观出发,考察二者关系成立的情景条件,扩展了理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中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化过程是资产扩大与资产利用动机的结合,丰富了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理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进入政策风险较高的东道国时采取制度同构还是制度创业的方式获取合法性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和  黄依婷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企业如何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对政府创新补贴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入与提升创新产出在政府创新补贴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第三,政府创新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机制,推出差别化的创新补贴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宁宁  杜晓君  
基于组织污名视角并结合组织合法性理论与资源基础观,采用2006—2015年间中国企业对特定东道国首次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t回归分析法探究组织污名对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并分析母国地区制度环境和企业所有制性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污名对中国企业选择独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组织污名的存在使得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而母国地区制度环境强化了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所有制性质对上述负效应具有弱化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胡晟   王晨晨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经过替换变量度量方式、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通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同时,管理者短视主义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而高管海外背景则加强了这一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家族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文章结论为我国企业以数字协同方式深入推进国际化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学博  
本文以2013—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经营风险显著负相关,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在运用一系列敏感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信息透明度和企业创新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中介渠道。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负向作用更强;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环境越好,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负向影响越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慧平   马云飞   丁怡帆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是当前企业提质增效、重塑核心竞争力乃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本文以2008—2021年上市企业为样本,立足高管团队经历的视角,实证考察了海外高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海外高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这一效应主要来自兼具海外工作和学习经历的高管。机制检验发现,海外高管通过提高风险承担水平、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增强创新能力等三条路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性研究发现,海外高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行业竞争较激烈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以上结论不仅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给企业引进和选拔管理人才、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向东  张睿  张勋  
本文运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国有控股和战略产业的角度研究中国跨国企业的资本结构,考察我国跨国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总体上跨国企业的负债率低于本土企业,而国有控股因素显著提高了跨国企业的负债率。战略产业中的跨国国有控股企业,由于其战略背景和股东的国有部门背景,信用等级有所提高,债务融资成本较低,负债率显著高于非战略产业中的跨国国有控股企业,这一效应也拉高了跨国国有控股企业的整体负债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安伟   吉辰   苏娜  
中国制造业可以通过应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文章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Python文本分析法,研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其拓展海外市场。研究认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三个机制提升其海外市场拓展能力:一是成本效应,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二是创新效应,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工艺和产品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三是供应链效应,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企业供应链多元化,增加了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研究同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以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国制造业海外市场拓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汉  黄爽  宋增基  
国家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将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提供与治理机制,使用2013—2020年在A股上市的民营企业数据,研究国有股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将民营企业中的国有股权背景进行分类后,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国有股权能够更好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而作为财务投资者的国有股权其作用有限;国有股权在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忠意   陈海涛   郑国洪  
本文利用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同一城市内企业间地理距离和数字化转型程度衡量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集群程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集群程度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正相关,即存在企业数字化集群效应。进一步经济效应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集群能够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绩效及创新动能,释放正向的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较低的银行业集中度有利于数字化集群效应的释放,且数字化集群效应对于不同科技属性和行业竞争地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均能够发挥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本文揭示了数字化集群效应的存在,并对其正向经济效应进行检验,为我国加快制定数字经济集群式发展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和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翔宇   刘光强   段华友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研发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强度的上升显著提升了数字技术运用,也催生了数据应用场景生成。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数字技术运用和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转型机制方面,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其研发活动通过数字技术运用为中介,实现了对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1.31%。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炳洪   李秉祥   张涛  
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新的发展动能,但能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至今尚无明确的论断。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数据挖掘的方法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且这一效应在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明显。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与降低代理成本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因此,企业应积极运用新兴数字技术打造多元协调的治理平台,营造开放共享的公司治理环境;政府应加快出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扶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强化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