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8)
2023(11938)
2022(9307)
2021(8482)
2020(6913)
2019(15849)
2018(15352)
2017(29520)
2016(16123)
2015(18698)
2014(18362)
2013(18276)
2012(16623)
2011(14875)
2010(14587)
2009(13859)
2008(14171)
2007(12590)
2006(11320)
2005(10708)
作者
(43575)
(36113)
(36081)
(34531)
(23481)
(17095)
(16654)
(13967)
(13858)
(12833)
(12469)
(12248)
(11750)
(11424)
(11372)
(11153)
(10781)
(10594)
(10592)
(10162)
(9060)
(8739)
(8661)
(8257)
(8169)
(8138)
(8107)
(7924)
(7227)
(7062)
学科
(77316)
经济(77239)
管理(58745)
(55885)
(48126)
企业(48126)
方法(36184)
数学(32321)
数学方法(32222)
(26092)
中国(23211)
业经(19696)
(18938)
财务(18905)
财务管理(18869)
(18581)
企业财务(18180)
(16845)
(14832)
贸易(14822)
(14527)
(13697)
银行(13690)
(12911)
农业(12679)
(12614)
金融(12614)
产业(12344)
(12086)
地方(11207)
机构
大学(233656)
学院(229836)
(108212)
经济(106458)
管理(93788)
理学(79167)
理学院(78406)
管理学(77678)
管理学院(77188)
研究(76289)
中国(65082)
(53795)
(49110)
财经(42324)
科学(39524)
(38974)
(36646)
经济学(35661)
中心(35362)
(33125)
研究所(32527)
经济学院(32357)
财经大学(31956)
北京(31435)
(29696)
(27263)
商学(27250)
商学院(26999)
(26899)
师范(26666)
基金
项目(145154)
科学(117104)
基金(110648)
研究(109429)
(94556)
国家(93843)
科学基金(82350)
社会(74946)
社会科(71420)
社会科学(71404)
基金项目(57150)
(51241)
教育(49778)
自然(49713)
自然科(48663)
自然科学(48656)
自然科学基金(47907)
资助(45859)
(43908)
编号(42413)
成果(35432)
(34760)
国家社会(33206)
重点(32089)
教育部(31122)
(30445)
(30072)
人文(29868)
中国(29674)
大学(28596)
期刊
(116666)
经济(116666)
研究(72654)
(45914)
中国(45758)
管理(38817)
科学(29115)
学报(28960)
(28585)
金融(28585)
(26646)
大学(23668)
财经(22632)
学学(21909)
经济研究(20262)
(19462)
教育(19342)
技术(18829)
农业(17884)
业经(16178)
问题(15591)
(15163)
世界(14023)
国际(14002)
(12895)
会计(12818)
财会(12190)
技术经济(12041)
图书(11090)
现代(10777)
共检索到358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涛   罗晓梅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管理层实施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和能力,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真实盈余管理。从操纵手段来看,数字化转型对异常生产成本、异常酌量性费用操纵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也导致了更多的经营现金流操纵。(2)增强市场预期、改善薪酬契约、强化分析师关注是数字化转型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路径。(3)数字化转型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非科技属性企业和代理问题更严重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与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推进数字经济的治理效应和提升企业的盈余质量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和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璐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盈余管理三因素理论,选取2009—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业绩期望落差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业绩期望落差状态的企业,随着其落差程度的扩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研究结论拓展了已有文献对企业业绩反馈后果的认识,丰富了企业盈余管理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鲍学欣  曹国华  王鹏  
本文利用2007~2011年7402个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及现金股利分配力度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就越低,而且分配的每股现金股利值也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与现金股利政策间的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正向真实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造成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芳  杨七中  
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修正Jones模型估计的操控性应计绝对值作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探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日常工作所在地和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否一致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能抑制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还能约束真实活动盈余操控,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等行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勇  马亚明  
在股权稳定的两个测度指标构建基础上,基于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股权稳定与盈余管理和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发现股权稳定可抑制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股权稳定可抑制非效率投资;股权稳定与盈余管理的交互影响仍可抑制非效率投资。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股权稳定和公司治理视角,提出了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缓解股东间及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冲突,进而遏制管理层盈余管理、非效率投资等机会主义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蔡春  蔡利  陈幸  
通过对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数据的分析,检验了高质量的内部审计质量与低水平的盈余管理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抑制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从而为公司治理对财务报告的重要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林朝南  
以中国上市公司A股200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盈公司显著存在利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现象,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微盈公司利用应计项目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降低,但利用真实活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提高,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促使微盈公司转而利用更加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利润操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年持有收益率、操控性应计利润及成长性等影响因素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其后期的业绩表现显著负相关,说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会损害公司的长期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彦彦  黄建博  
本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ESG评级表现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评级表现越好,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可以增强ESG评级表现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负向影响,而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削弱ESG评级表现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负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ESG可以通过减少真实盈余管理动机和提高外部关注两方面效应来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本文的研究揭示了ESG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验证了ESG具有传递出更高质量盈余信息的效果,也为我国ESG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屈文彬  何博语  
本研究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表现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可能性就越低。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抑制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分析发现,对非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而言,ESG表现的抑制作用会更加明显;相比于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的抑制程度最大;在区分了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ESG表现抑制了正向真实盈余管理,促进了负向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珊梅  郝玉贵  罗春华  
以2008~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部控制对高管权力引发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抑制了权力高管的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却引发了更加严重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法制水平较高的地区,内部控制更能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活动,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却没有明显增加,说明较好的法制环境促进了内部控制治理作用的发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健  曲晓辉  
以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了关联交易发生的概率和规模、资本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从应计和营业收入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与操控性应计、操控性收入水平正相关,上市公司为了掩饰关联交易带来的不利影响,存在正向盈余管理的行为。另外,资产负债率与关联交易正相关,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说明在高负债约束条件下关联交易更容易发生,但也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单一类型的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均衡,只有把所有关联交易作为整体来考察,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才具有显著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路军伟  张珂  于小偶  
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往往针对净利润实施盈余管理,分类转移是在不改变净利润的情况下通过核心费用的分类转移、虚增核心盈余的一种盈余管理方式。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会实施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吗?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市场的IPO公司为样本,发现:(1)上市公司在IPO前三年存在显著的分类转移,即通过把核心费用分类转移至营业外支出以虚增核心盈余;在IPO后三年,不存在这一行为;(2)在IPO前三年,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将营业成本而非期间费用转移至营业外支出的方式虚增核心盈余,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分类转移行为应是权衡多种动机的结果,四大审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一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刘星  
以1999~200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能够通过更换审计师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同时后任审计师对此并未保持应有的谨慎;(2)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盈利的公司,其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变更前相对较低,而变更后得以显著增长,且增长主要来自于对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利润调节;(3)与此相反,变更审计师当年报告亏损的公司,在变更当年存在调低收益的"清洗"活动。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变更与前任审计师的稳健性有关,且这种变更行为损害了后任审计师的独立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文兵  施建军  杨惠  
随着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CFO在真实或虚假披露财务信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不断曝光的财务舞弊案件更是将CFO推到公众面前。本文以2003~2005年问CFO发生变更的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为对象,通过CFO变更前后企业的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变化特点,分析CFO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发生CFO变更的企业相比,发生CFO变更的企业在CFO变更前一年,通常具有较高的盈余管理程度;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度会下降;在发生CFO变更后一年,盈余管理程度又会上升;在CFO和CEO同时变更时,变更前一年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比两者未变更的公司更高;在CFO变更当年,盈余管理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