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2)
- 2023(14559)
- 2022(11408)
- 2021(10154)
- 2020(8427)
- 2019(18018)
- 2018(18180)
- 2017(34674)
- 2016(18636)
- 2015(20781)
- 2014(20483)
- 2013(19656)
- 2012(17548)
- 2011(15479)
- 2010(15741)
- 2009(15115)
- 2008(15210)
- 2007(14183)
- 2006(12766)
- 2005(12133)
- 学科
- 业(88214)
- 企(81987)
- 企业(81987)
- 济(80175)
- 经济(80052)
- 管理(76432)
- 业经(33610)
- 财(29001)
- 方法(28317)
- 农(26577)
- 中国(23521)
- 技术(23317)
- 制(21903)
- 务(21237)
- 财务(21203)
- 财务管理(21179)
- 企业财务(20074)
- 数学(19614)
- 数学方法(19466)
- 农业(19188)
- 体(16573)
- 理论(16053)
- 划(15747)
- 策(15545)
- 和(14613)
- 技术管理(14554)
- 银(14251)
- 银行(14229)
- 体制(14161)
- 行(13638)
- 机构
- 学院(266774)
- 大学(260542)
- 济(114446)
- 经济(112256)
- 管理(108428)
- 理学(91796)
- 理学院(90973)
- 管理学(89920)
- 管理学院(89387)
- 研究(83978)
- 中国(68308)
- 财(57064)
- 京(54544)
- 科学(46549)
- 财经(43643)
- 江(43362)
- 所(40590)
- 农(40420)
- 经(39476)
- 中心(38824)
- 研究所(35744)
- 业大(34770)
- 经济学(34542)
- 北京(34030)
- 州(33799)
- 财经大学(31823)
- 农业(31117)
- 经济学院(31021)
- 商学(31019)
- 范(30819)
- 基金
- 项目(168613)
- 科学(135899)
- 研究(130504)
- 基金(122714)
- 家(104314)
- 国家(103336)
- 科学基金(91583)
- 社会(86008)
- 社会科(81614)
- 社会科学(81598)
- 省(67832)
- 基金项目(64470)
- 教育(58588)
- 自然(55386)
- 划(54331)
- 自然科(54160)
- 自然科学(54149)
- 自然科学基金(53277)
- 编号(52810)
- 资助(47158)
- 成果(42671)
- 创(41886)
- 制(38670)
- 创新(38131)
- 业(38012)
- 重点(37496)
- 发(37138)
- 部(37113)
- 课题(36304)
- 国家社会(36193)
- 期刊
- 济(137362)
- 经济(137362)
- 研究(82027)
- 中国(59850)
- 财(49435)
- 管理(49010)
- 农(39848)
- 科学(34156)
- 学报(32989)
- 教育(29022)
- 技术(28083)
- 融(28001)
- 金融(28001)
- 大学(27065)
- 农业(27054)
- 学学(25371)
- 业经(24566)
- 财经(22666)
- 经济研究(21348)
- 经(19684)
- 问题(17374)
- 业(16983)
- 技术经济(16669)
- 科技(14375)
- 现代(14328)
- 财会(14277)
- 贸(13244)
- 商业(13155)
- 世界(13062)
- 会计(12868)
共检索到41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向龙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昕 伍婉萱 邵俊岗
文章利用爬虫技术挖掘了2846家A股制造业企业2016—2020年的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基于智力资本的实现机制。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从智力资本视域看,数字化转型有效提升了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从而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而关系资本带来的认知偏差、短视行为等会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兵 匡贤明 王翚
随着数字技术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数字化知识管理正在成为企业获取技术竞争优势的新手段。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主要通过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从数字化知识管理角度拓展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也可为企业实施数字化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佳宁 宋在科
以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察技术溢出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成为制造业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产权异质性及行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非国有制造业企业与高技术制造业中更显著。中介效应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可通过技术溢出积累创新知识,进而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鉴于此,应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优化数字营商环境,降低技术溢出门槛,充分释放数字化技术创新效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鑫 徐琼 王核成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能否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热点话题。基于200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证实,优化人力资本结构、降低信息不对称并强化市场正面预期、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低融资约束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低碳试点城市和东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戈宁 万泳淇 杨浩昌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渠道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提升创新绩效,成本领先战略的中介路径并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市场竞争强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戈宁 万泳淇 杨浩昌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渠道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提升创新绩效,成本领先战略的中介路径并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市场竞争强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静 曾萍 章雷敏
绿色转型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省际平衡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测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地区数字化水平综合指数,检验地区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GTFP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研究显示:地区数字化水平显著正向影响长江经济带制造业GTFP;门槛效应检验发现,当地区数字化水平高于单一门槛值0.363时,才能发挥对制造业GTFP的促进作用;地区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GTFP的影响呈现上中下游逐级递减的梯度格局;绿色技术创新在地区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GTFP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地区数字化水平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赋能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提升了地区经济水平。最后,文章提出了包括加强数字化建设、强化地区间协调发展、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张矿伟 吴功兴
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其对创新的作用机制与绩效问题一直是个黑箱。建立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数字化转型测度基础上,从其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效应维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以客观评估中国数字化转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的判断标准在于其贡献变化和投入上;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较快并且地区差距在不断缩小;数字化转型具有技术创新效应但无管理创新效应,目前尚在起步期;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创新效应在其发展初期可能会出现;客观评价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丛钰涵 王珊珊
投入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探究制造业投入数字化的“量”与“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投入数字化会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的渠道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企业规模大小差异、数字要素投入来源差异及制造业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差异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差异化影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投入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效应产生明显的负向调节;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要素的投入质量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潘为华 潘红玉 吴艳
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两个方面即制造过程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分别考察其对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短期内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企业创新效率,长期中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在考虑内生性等问题后,这一结果依然显著,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影响机制方面,交易成本在企业整体层面和制造过程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商业模式层面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发挥遮掩效应。基于异质性研究发现,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国有制造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企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过程 商业模式 创新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玉云 王军 王霄飞
文章运用2012—202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总体上看,智能化转型程度每提高1%,能促进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约0.014%;机制分析发现,动态能力及其各子维度,即机会感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和学习吸收能力,是智能化转型提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中介渠道,机会感知能力在动态能力中介效应发挥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效应在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树林 李梦洁 胡苏敏
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下,微观企业必然受到影响,那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影响,影响的具体机制何在,这些机制对不同特质的企业是否有差异?为回答这些问题,借助Python与文本分析法构建了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8—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影响机制,以及机制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1%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18.29%,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企业数字化后的1至3年内均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能够通过促进内部资源协同、增强研发经费投入,以及优化劳动力素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资源协同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相比于高技术产业企业,劳动力素质优化机制在非高技术产业企业中更显著。以上结论为企业建设内外部数字化信息平台、增强数字化人才积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