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8)
2023(10516)
2022(7710)
2021(6560)
2020(5348)
2019(11470)
2018(11543)
2017(22949)
2016(12356)
2015(13647)
2014(13599)
2013(13243)
2012(11583)
2011(9870)
2010(9864)
2009(9654)
2008(9917)
2007(9124)
2006(8313)
2005(8097)
作者
(33286)
(27752)
(27623)
(26341)
(17804)
(12948)
(12595)
(10612)
(10425)
(10021)
(9609)
(9283)
(9170)
(8722)
(8711)
(8361)
(8322)
(7991)
(7975)
(7912)
(6917)
(6781)
(6769)
(6466)
(6281)
(6278)
(6238)
(6197)
(5483)
(5386)
学科
(71913)
(68468)
企业(68468)
(59367)
经济(59295)
管理(53818)
业经(30061)
(25205)
(21901)
(21026)
方法(20630)
税收(20450)
(20277)
(18493)
财务(18478)
财务管理(18471)
企业财务(17496)
农业(16004)
中国(15627)
技术(15106)
(13207)
数学(13157)
数学方法(13115)
(12287)
(12244)
(12142)
企业经济(11914)
理论(11152)
经营(11016)
产业(10921)
机构
学院(179097)
大学(170599)
(78749)
经济(77504)
管理(74061)
理学(62898)
理学院(62403)
管理学(61830)
管理学院(61489)
研究(52214)
中国(44061)
(43739)
(34791)
财经(32835)
(29652)
(29190)
科学(28583)
(26948)
(25243)
经济学(23985)
财经大学(23737)
中心(23465)
(22674)
业大(22190)
商学(22173)
商学院(21980)
研究所(21962)
经济学院(21805)
北京(21487)
农业(20851)
基金
项目(110085)
科学(89206)
研究(85637)
基金(81107)
(68195)
国家(67510)
科学基金(60844)
社会(57704)
社会科(54850)
社会科学(54837)
(44162)
基金项目(42495)
教育(36608)
自然(36167)
编号(35471)
自然科(35409)
自然科学(35402)
自然科学基金(34858)
(34442)
资助(30960)
(29997)
成果(28104)
(26744)
(24743)
国家社会(24665)
(24140)
创新(23985)
重点(23869)
(23447)
(23056)
期刊
(94558)
经济(94558)
研究(57763)
(37702)
管理(33069)
中国(32705)
(26839)
科学(20542)
学报(20192)
农业(18541)
业经(18179)
技术(17408)
(16840)
(16529)
金融(16529)
财经(16195)
大学(16153)
(15598)
学学(15397)
经济研究(15345)
(13988)
税务(13848)
教育(12803)
(12424)
问题(12261)
财会(11620)
技术经济(11439)
现代(10320)
商业(9744)
世界(9558)
共检索到278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云霄  柯俊强  刘江宁  王向虹  
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转型赋予了实体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对企业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避税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的避税程度。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加企业管理费用来影响避税动机,且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避税的效果在治理环境较差、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成长期企业的组别中更加显著。本文拓展了有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的探讨,丰富了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政府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健全与完善税收监管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凯   杨亚平  
数字经济新业态正对传统税收征管模式造成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加剧了企业的避税活动。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帮助企业进行跨区域关联交易和增加企业信息不透明度导致了税收规避活动增多。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媒体关注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好、会计信息可比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引致的避税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是抑制企业利用数字技术避税的有效渠道。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完善数字经济税收征管体系、抑制企业避税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昌  曹晓敏  蔡一炜  
数字经济发展为数字企业国际避税提供了新"契机",但大量存在的国际避税行为不仅造成东道国严重的税收流失,而且对国际税收公平原则形成严峻挑战。文章以亚马逊公司避税案为例,分析数字企业的国际避税动机、行为后果,阐释数字服务税的国际发展动态,并探讨我国应对数字企业国际避税的措施。一是基于税收法定原则积极推进数字经济立法;二是创新数字经济下的税收征管与治理模式;三是加强税收协同治理并形成税收共治格局;四是加强国际反避税合作,以最大限度维护我国税收主权和国家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管考磊  朱海宁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信息透明度,明显抑制税收规避行为;它对税收规避行为的抑制作用在不同代理成本和媒体关注度的企业中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抑制税收规避行为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税收规避的理论认识,也为政府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税务监管能力提供了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晓洁  张建翔  王光旭  
基于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探讨了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减税降费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位数回归显示,减税降费力度越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轻资产类型与中小型企业中,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度、股权集中度与两职合一皆在减税降费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中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减税降费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的途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建伟  
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实证研究了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和数字化转型指标口径改变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考虑企业异质性因素进行的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非国有、大型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税收优惠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经营透明度和加强内部控制的途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研究为政府如何制定更合理的税收政策,从而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海涛  李春琦  
避税和多元化经营都是企业的策略选择。基于2003—201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避税行为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影响,并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拓展性分析。研究发现:(1)避税行为会显著抑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避税行为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抑制作用存在时间上的持续性;(3)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小企业、信息透明度低以及公司治理较差的企业中,这种抑制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4)进一步研究表明,避税行为通过增加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不利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具体地,避税增加了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和成本,相对于长期贷款利率,主要是增加了银行短期贷款利率。研究结果拓展了企业避税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围,同时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婷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研究企业避税活动对商业信用的影响,试图从商业信用的角度为企业能避而不避税之谜提供一个解释。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的避税行为会引起企业商业信用的下降,并且这种负向关系是显著的;第二,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容易发生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这意味着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加可能不采取避税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海凌  丁子家  徐斯旸  吴非  
为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企业的2011—2020年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有效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更突出的作用。从机制来看,金融科技能够改善企业融资境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稳定、提升企业创新活力,从而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良好的外部金融制度建设有助于发挥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威风   姚文博  
数字化转型依赖人才支持,企业人力资本能否以及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员工学历与技能维度探讨企业人力资本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数字化转型,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人力资本能够提升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并抑制管理层短视,进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内部薪酬差距小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经济后果检验证明了人力资本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与信息披露水平。本文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内容,并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祁怀锦  魏禹嘉  刘艳霞  
企业数字化转型重塑了经营管理模式,这种转变对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资金分配行为有何影响呢?本文基于上市公司2011—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商业信用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其对客户的商业信用供给,呈现出资金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供应链关系质量,使企业有更强的动机为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同时能够缓解融资约束、改善公司治理,从而提高企业商业信用供给的能力。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内部现金流少、关联方客户占比低、关系专用性投资多和市场竞争激烈时,数字化转型对商业信用供给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理解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微观经济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刘书利   王玥清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外贸发展成为实现高质量国际循环的关键抓手。文章采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的合并样本,系统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在企业进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扩大了企业进口规模,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进口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制、企业所在地区、贸易方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作用渠道方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促进企业进口增量提质,并且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渠道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提升;拓展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进口可能性和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并且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进口中发挥了积极的调节作用。文章拓展了企业进口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对于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与进口贸易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伟杰   庞钰标  
基于我国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利用Python爬虫技术测度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因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投入—产出”绩效与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扩大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对于高成长性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数字金融发展较好以及人才供给较丰富的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人员聘用结构的优化。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积极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需要完善就业政策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普惠效应;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辅导的支持力度,引导劳动力更好地融入数字经济以实现高质量就业;提高数字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创造效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红  
2016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两化融合"进入新阶段,也标志着经济发展从以"标准化、自动化和流程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转向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大事。无论是数字化转型还是大数据,都涉及如何认知"数字价值"。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是全新的数字,它承载了企业发展轨迹的沉淀、知识的传承、核心的商业秘密和有别于对手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巧玲  李淑  徐慧  
在数字化转型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对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文本分析与人工阅读,创新性地构建出企业进行实质性数字化转型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借助高铁建设的契机,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细分数字化转型的环节分析发现,高铁开通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层面的数字化转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教育水平较低、初始交通禀赋较差的地区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