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1)
- 2023(15910)
- 2022(12687)
- 2021(11269)
- 2020(9644)
- 2019(21629)
- 2018(21710)
- 2017(42476)
- 2016(23354)
- 2015(26312)
- 2014(26638)
- 2013(26215)
- 2012(24217)
- 2011(21542)
- 2010(21822)
- 2009(21077)
- 2008(21276)
- 2007(19505)
- 2006(17227)
- 2005(16175)
- 学科
- 济(106973)
- 经济(106824)
- 业(93282)
- 企(83543)
- 企业(83543)
- 管理(83411)
- 方法(45511)
- 数学(36390)
- 数学方法(36129)
- 业经(35027)
- 财(34792)
- 农(32688)
- 中国(27142)
- 制(25073)
- 务(24107)
- 财务(24070)
- 财务管理(24028)
- 农业(22941)
- 企业财务(22784)
- 技术(19210)
- 地方(18908)
- 体(18294)
- 贸(17988)
- 贸易(17979)
- 和(17773)
- 易(17479)
- 理论(17332)
- 划(17251)
- 银(17161)
- 银行(17130)
- 机构
- 学院(343845)
- 大学(340256)
- 济(147488)
- 经济(144597)
- 管理(134831)
- 理学(114788)
- 理学院(113661)
- 管理学(112044)
- 管理学院(111397)
- 研究(110923)
- 中国(89865)
- 财(72613)
- 京(71048)
- 科学(64703)
- 农(59863)
- 财经(56577)
- 所(56061)
- 江(54886)
- 中心(52357)
- 经(51128)
- 研究所(50039)
- 业大(48828)
- 农业(46817)
- 经济学(45870)
- 北京(44282)
- 州(42770)
- 经济学院(41606)
- 财经大学(41473)
- 范(40759)
- 师范(40351)
- 基金
- 项目(218259)
- 科学(172975)
- 研究(161810)
- 基金(159301)
- 家(136962)
- 国家(135730)
- 科学基金(117835)
- 社会(105295)
- 社会科(99847)
- 社会科学(99820)
- 省(86164)
- 基金项目(83937)
- 教育(73874)
- 自然(73814)
- 自然科(72104)
- 自然科学(72085)
- 自然科学基金(70868)
- 划(70646)
- 编号(65904)
- 资助(64453)
- 成果(53806)
- 部(48829)
- 重点(48662)
- 创(47734)
- 发(47189)
- 制(44986)
- 课题(44747)
- 业(44488)
- 国家社会(44107)
- 创新(43942)
- 期刊
- 济(169756)
- 经济(169756)
- 研究(102253)
- 中国(68297)
- 财(61420)
- 农(56424)
- 管理(53942)
- 学报(49583)
- 科学(46462)
- 大学(38399)
- 融(38395)
- 金融(38395)
- 农业(37330)
- 学学(36176)
- 技术(31422)
- 教育(31187)
- 财经(29234)
- 业经(29182)
- 经济研究(26751)
- 经(25144)
- 问题(22745)
- 业(22106)
- 技术经济(19537)
- 贸(17514)
- 财会(17276)
- 现代(16639)
- 商业(16613)
- 世界(16490)
- 理论(16436)
- 统计(16164)
共检索到524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心怡 易志高
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方法,以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样本企业存在短贷长投的流动性期限错配异象,并且数字化转型对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具备高新技术资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低媒体关注度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短贷长投的负相关性更强;第三,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改善信息环境质量进而缓解短贷长投。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于缓解上市公司“存贷双高”亦有显著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琳 侯聪聪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Python软件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及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抑制企业短贷长投。在进行多时点DID、倾向得分匹配、子样本回归、替换解释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长期融资约束两条路径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情境下更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对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短贷长投 代理成本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欣 董竹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继土地、技术、资本和人力之外的又一核心生产要素。本文选取2007—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仍然成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对内提高经营效率、对外获取政府补助和提高市场关注度作用于企业创新。并且,企业内部的高端人才和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的有力保障。最后,基于行业类型和所有权性质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地存在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本文不仅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和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而且对全面认识数字化转型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借助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高端人才 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石道元 周玉玲 蒋水全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相互融合的重要方法,推动了企业会计转型创新,同时也引发了对审计收费问题的广泛讨论。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审计时滞的视角,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审计收费,正向影响审计时滞,且可以通过延长审计时滞进一步影响审计收费。企业异质性检验分析显示,企业产权性质及企业媒体关注度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审计收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审计时滞 审计收费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贾秀彦 狄灵瑜 吴君凤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短债长用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的长期融资能力和降低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缓解短债长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影响在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经济后果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和提高企业未来的增长能力,短债长用起中介作用。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对于监管机构而言,需要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京滨 刘赵宁 刘新民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供应链运作效率与矫正过度投资提升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结论可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从而为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备的微观基础提供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顺江 李洪超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微观体现,对推动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及在内外协同治理下的异质性表现。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显著提高企业ESG绩效。(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促进企业结构优化、提高绿色创新能力以及降低非效率投资等途径对ESG绩效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绩效的促进效应在内部治理欠缺、外部监管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与内部治理存在部分替代效应,“内松外紧”的协同治理更可能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论可靠,为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ESG责任和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磊 李吉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创新激励和信贷融资渠道实现;CEO信息技术背景和CEO风险偏好均强化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效果在具有不同产权性质、技术禀赋、生命周期阶段以及经济政策环境中的企业具有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晓慧 喻寅昀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数字化转型指数与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对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提高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影响,并且企业管理效率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按照产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明显,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不具有显著性。本文结合现阶段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为物流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物流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顺江 李洪超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微观体现,对推动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及在内外协同治理下的异质性表现。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显著提高企业ESG绩效。(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促进企业结构优化、提高绿色创新能力以及降低非效率投资等途径对ESG绩效产生间接的促进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ESG绩效的促进效应在内部治理欠缺、外部监管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与内部治理存在部分替代效应,“内松外紧”的协同治理更可能使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论可靠,为推动企业更好地履行ESG责任和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阳镇 陈劲
数字化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下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与突破口,也是“十四五”时期深化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文本数据,从女性高管视角考察“她力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她力量”,即女性高管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该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基本成立。第二,企业融资约束与企业社会责任是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制。第三,考虑外部资源效应与内部能力效应,政府补贴在女性高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而高管学术经历在女性高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产生负向调节效应,说明外部资源与内部知识能力分别具备“她力量”驱动下的互补性价值与替代性价值。第四,随着女性高管比例的不断提升,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放缓,呈现出非线性效应,说明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最优性别结构;女性高管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产权、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江洪 杨锦波 黄向荣
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会影响企业创新,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尽管以往研究成果已涉及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但现有相关文献缺乏探究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机制方面的成果。笔者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分工理论,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有效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证实: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对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较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在专业化分工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和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的关系中均发挥强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拓展了交易成本等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推进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征 徐璐辉
数字化转型程度关联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化具有其内在规律性。笔者基于企业委托代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以2010—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行业和非信息产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有效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联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曲线呈正U型,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初始阶段,其风险承担水平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而降低,而当企业数字化转型达到一定阶段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开始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通过关键变量——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发挥中介效应完成;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研究基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揭示了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风险防范相关领域的现有文献,有助于为政府推行数字经济以及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宿桂红
随着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的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已逐渐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创新的基础保障。文章基于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对金融科技与企业数字化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具有明显促进效应,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在国有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及较大市场规模地区企业作用更强。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和资源配置均在金融科技与企业数字化创新之间发挥重要机制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稳华 陆岷峰 朱震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下驱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但囿于自身内部资源和转型能力不足,企业数字化转型容易陷入转型难的困境,基于合作关系的战略联盟能否助力企业突破这一困境,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基于战略联盟视角,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如何利用战略联盟来驱动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企业参与战略联盟能够显著驱动数字化转型,并且高级人力资本结构会强化这一驱动效果。作用路径检验发现,战略联盟有助于企业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增强数字化投资和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进而驱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联盟合作模式、联盟合作对象为企业和政府部门、联盟合作内容涵盖数字技术,均有利于增强战略联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与其他企业相比,战略联盟更有助于推动高科技企业和地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后,战略联盟通过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不仅丰富战略联盟和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研究,也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商业信用使用:事实分析与机制检验
企业数字化与开放式创新——渠道识别、影响因素分析与异质性检验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基于数字化赋能功能与协同功能机制的分析
数字化转型引致零售业隐性能力提升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供应链关系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动机与能力双重视角的分析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的影响——基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视角的检验
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陕汽集团典型案例的分析
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效应——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检验
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与流通企业成长——基于链式中介模型的实证检验
CEO的IT背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DID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