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79)
2023(13040)
2022(9943)
2021(8699)
2020(7238)
2019(15894)
2018(15886)
2017(29952)
2016(16243)
2015(18149)
2014(18197)
2013(17364)
2012(15527)
2011(13497)
2010(13639)
2009(12957)
2008(12985)
2007(11973)
2006(10733)
2005(10216)
作者
(45633)
(38063)
(37646)
(35837)
(24241)
(17788)
(17243)
(14688)
(14516)
(13690)
(12893)
(12600)
(12517)
(12191)
(11821)
(11499)
(11387)
(11202)
(10976)
(10780)
(9605)
(9426)
(9289)
(8824)
(8624)
(8585)
(8487)
(8385)
(7681)
(7543)
学科
(76810)
(71924)
经济(71827)
(71707)
企业(71707)
管理(62240)
业经(31720)
(24672)
(24520)
方法(24360)
中国(20700)
(18713)
财务(18680)
财务管理(18664)
农业(18016)
企业财务(17662)
技术(16787)
(16741)
理论(16199)
数学(16180)
数学方法(16019)
(15631)
(14526)
(13634)
(13359)
企业经济(12195)
经营(11920)
地方(11716)
产业(11624)
体制(11576)
机构
学院(232000)
大学(224480)
(95965)
经济(94105)
管理(91151)
理学(76955)
理学院(76227)
管理学(75101)
研究(74712)
管理学院(74644)
中国(59889)
(47859)
(46854)
科学(42944)
(39949)
(38091)
(36923)
财经(36068)
中心(33777)
研究所(32952)
(32683)
业大(32203)
农业(31135)
北京(29742)
(29724)
经济学(28626)
(28499)
师范(28189)
(27428)
技术(26420)
基金
项目(147554)
科学(117698)
研究(113522)
基金(105905)
(90942)
国家(90047)
科学基金(79166)
社会(72665)
社会科(68750)
社会科学(68734)
(60201)
基金项目(54856)
教育(51988)
自然(48412)
(48088)
自然科(47387)
自然科学(47374)
编号(47276)
自然科学基金(46592)
资助(41307)
成果(38269)
(35156)
(34125)
(33045)
重点(32973)
课题(32724)
(31635)
创新(30901)
国家社会(30545)
(29979)
期刊
(115712)
经济(115712)
研究(70095)
中国(51560)
(41069)
管理(40736)
(39015)
学报(32266)
科学(30787)
教育(29475)
农业(26382)
大学(25667)
技术(24652)
学学(23857)
(22221)
金融(22221)
业经(22157)
财经(18697)
经济研究(18379)
(16364)
(16328)
问题(14766)
技术经济(13302)
财会(12082)
现代(12033)
世界(11806)
(11658)
商业(11587)
图书(11240)
会计(10917)
共检索到364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淳  肖土盛  耿春晓  盛誉  
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由企业推动的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刻画微观企业数字化水平,并在构建数理模型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分工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中国上市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并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企业面临的外部交易成本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在内部管控成本较低的企业、制造业以及竞争性行业中促进效果更加显著;数字化通过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机理及经济后果,也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效果提供了微观证据,研究结论对于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鳌  
能够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组织成本、交易成本和中间品购买价格的一切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纵向分解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强调某因素而把其它因素看成可忽略因素的一切理论模型,都是难免被证伪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伟华  郭盈良  张昕  
本文实证研究了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纵向一体化的提升与企业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相比国有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与投资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民营企业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果仍然存在。该结论部分证明了产权理论对我国企业纵向一体化的解释力。本文的结论对企业合理选择纵向一体化战略,效率配置资本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任重  肖丹  
本文首先对委托代理理论、交易经济理论学派中对纵向一体化的理论及实证研究进行简要评述;接着运用一个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对纵向一体化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作归纳总结。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成波  
研究国内建筑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实施的理论依据和条件,在界定纵向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国内建筑企业生存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及其所在行业特征,探讨建筑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中铁二局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践为例,阐述了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给国内建筑企业带来的收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娄飞鹏  
分工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同时,却导致了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的异化,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独立性。笔者从分工代价的视角讨论企业和员工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原因与条件,以期对纵向一体化行为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释。在企业的生命周期结束而不得不转行时,专业化分工将迫使企业以及员工支付较高的转换成本,为了有效降低或者规避分工所导致的转换成本,企业和员工都将积极支持进行纵向一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求光  李平龙  王文瑜  
本文基于渔业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动因及其对企业绩效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选取2006年前A股上市的13家渔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2006—2014年中报和年报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法(I-O法)计算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指数,以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产业集中度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反映企业绩效,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渔业企业纵向一体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企业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成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纵向一体化不仅有助于加强产业链协同的混合治理机制,促进基于专用性资产配置基础上的链式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产业链协同,而且有助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华  
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国际建筑业在价值观、成本观、发展观方面的转变,并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建筑企业纵向一体化进行了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文华  冯思琪  钟海连  
新发展理念下,传统资源型企业的绿色转型迫在眉睫。本文以企业文化作为转型的深层次动因,以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探究纵向一体化战略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机理,从物质流和价值流两个方面度量纵向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传统资源型企业的绿色转型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企业文化—纵向一体化—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的过程机理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企业通过绿色转型获得了显著的循环经济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文化的无形推动力,通过一体化战略对产业链进行重构和优化,以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闯  张伟华  崔程皓  
本文实证考察了市场环境如何影响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以及这种影响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市场环境显著影响了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而当地区市场化进程较为落后,法律保护不完善时,民营企业更有动机通过纵向一体化来规避由于市场不完善所导致的交易费用的增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本文通过对反纵向一体化与跨组织合作、企业合作的协调机制和治理模式相关理论的回顾,沿着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再到“握手”治理模式的内在逻辑演变路径,剖析了当前普遍出现的关系专用性投资与纵向一体化解构并存的悖论现象。针对目前我国原子型市场结构,理清这一思路有助于在实践中指导企业创建互补型跨资源合作网络,并提升整体竞争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楚宏  朱仁宏  
资产专用性情况下的企业治理机制选择问题,与我们探讨的交易费用理论的传统观点有所不同,我们认为除了纵向一体化机制可以解决因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敲竹杠"问题之外,企业政治行为也同样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而且与纵向一体化是一种以效率为导向的事后治理机制有所不同,企业政治行为是一种以战略为导向的事前治理机制,两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权衡的标准取决于两者的成本比较。进一步地,我们考察了不同情境下两者的替代情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邬义钧  马志峰  
在一定条件下,纵向一体化能够节约企业间的交易费用,稳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产品供销关系,提高企业的市场绩效和竞争力,因而成为较为流行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证券市场的支撑下,希望通过纵向一体化方式来提升竞争力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已涉及到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对企业的经营和行业竞争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伟  于良春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结合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不同产权结构下最优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可以提高纵向调整政策的政策效率。与完全分离时相比,本文发现下游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全一体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在部分一体化下,只有当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非国有产权比重较高时,一体化企业的研发支出才会上升。对最优一体化模式的分析显示,无论是以产业内的研发总支出还是社会总福利为衡量标准,当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产权比重较低时,完全一体化为最优结果;而当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产权比重较高时,部分一体化为最优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冬  
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内对纵向一体化的定义、分析方法和成因进行系统阐释,并以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为依托,选取我国上市企业数据,验证关键维度对企业合并前后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水平与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影响不显著,但它与合并后的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呈正相关性,尤其显著影响较长时间范围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交易不确定程度与企业合并前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呈负相关性,对企业合并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影响不显著;交易频率与企业合并前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基本呈负相关性;市场规模对企业合并前后的纵向一体化水平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