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0)
- 2023(16307)
- 2022(13014)
- 2021(11640)
- 2020(9582)
- 2019(21389)
- 2018(21310)
- 2017(41385)
- 2016(22568)
- 2015(25023)
- 2014(25251)
- 2013(24748)
- 2012(22551)
- 2011(20131)
- 2010(20363)
- 2009(19376)
- 2008(19574)
- 2007(17808)
- 2006(15725)
- 2005(14861)
- 学科
- 济(104926)
- 经济(104778)
- 业(93655)
- 企(85181)
- 企业(85181)
- 管理(83305)
- 方法(45822)
- 财(36390)
- 数学(36336)
- 数学方法(36089)
- 业经(34868)
- 农(31026)
- 中国(27254)
- 制(24987)
- 务(24672)
- 财务(24639)
- 财务管理(24597)
- 企业财务(23432)
- 农业(22015)
- 贸(20203)
- 贸易(20195)
- 技术(19716)
- 易(19696)
- 体(18553)
- 理论(18338)
- 银(17271)
- 银行(17255)
- 划(17129)
- 策(17119)
- 融(16783)
- 机构
- 学院(330694)
- 大学(328239)
- 济(145000)
- 经济(142371)
- 管理(131496)
- 理学(112719)
- 理学院(111672)
- 管理学(110276)
- 管理学院(109652)
- 研究(104128)
- 中国(83816)
- 财(73932)
- 京(67375)
- 科学(58060)
- 财经(57752)
- 经(52544)
- 农(51488)
- 江(51236)
- 所(50829)
- 中心(47738)
- 经济学(46423)
- 研究所(45112)
- 业大(43771)
- 财经大学(42788)
- 经济学院(42018)
- 北京(41749)
- 州(40212)
- 农业(40020)
- 范(38689)
- 师范(38322)
- 基金
- 项目(211272)
- 科学(169854)
- 研究(158305)
- 基金(157427)
- 家(134431)
- 国家(133242)
- 科学基金(117172)
- 社会(105913)
- 社会科(100616)
- 社会科学(100596)
- 基金项目(82137)
- 省(81493)
- 教育(72593)
- 自然(72394)
- 自然科(70771)
- 自然科学(70754)
- 自然科学基金(69606)
- 划(67039)
- 资助(63588)
- 编号(62619)
- 成果(51688)
- 部(48372)
- 重点(46665)
- 创(46524)
- 制(45232)
- 国家社会(45120)
- 发(44760)
- 课题(42867)
- 业(42791)
- 创新(42746)
- 期刊
- 济(164167)
- 经济(164167)
- 研究(100573)
- 中国(64753)
- 财(62146)
- 管理(54115)
- 农(49018)
- 学报(45199)
- 科学(43417)
- 大学(36315)
- 融(35666)
- 金融(35666)
- 学学(34306)
- 农业(33009)
- 教育(31118)
- 财经(30587)
- 技术(28914)
- 业经(27359)
- 经济研究(26361)
- 经(26311)
- 问题(22064)
- 业(19791)
- 贸(18941)
- 技术经济(18044)
- 世界(16555)
- 财会(16497)
- 现代(16122)
- 商业(15915)
- 国际(15582)
- 版(14893)
共检索到502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志强 徐毅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出口韧性的作用机理及其效应,将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使用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韧性具有积极影响。第二,机制分析表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及出口产品多样化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出口韧性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促进效应在不同区域、不同股权性质、不同要素特征及不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翔 曾令涵 徐海峰
理论分析表明,依托数字化转型,企业不仅可以提高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或者说“扎根”国际分工体系,而且有助于推动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从而有助于提升出口韧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利用2008—2014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上述3个方面的主要作用渠道,推动企业在出口风险抵御能力、冲击后出口恢复程度以及出口恢复速度3个维度上实现韧性提升。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化认识影响企业出口韧性的因素,而且对于如何依托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出口韧性,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出口韧性 出口多元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殷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使用2007~2016年上市公司和海关数据,在M-O模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数字化转型,深入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取决于生产率、成本变化和竞争的净效应,综合来看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投入效应和竞争效应是重要的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中低生产率企业和中低融资约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出口倾向显著抑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加成率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发现对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进而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有重要启示,一方面鼓励企业进行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在推动高质量出口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加成率 出口倾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阿布都瓦力·艾百 米尔卡米力·多力昆 赵振男
选取2011-2021年的省级数据,构建粮食供应链韧性和农村数字化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正向效应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最弱。因此应重视农村数字化转型在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村数字化转型阶梯式发展,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可靠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明明 杜鹏飞 方紫意
出口产品质量事关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变革着外贸企业的生产函数和要素组合,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化视角,通过手工整理计算2012-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与同期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长度、深化分工网络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先进技术外溢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充足资源投入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高级劳动力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凯华 张海鹏 南士敬
本文通过将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拓展至企业层面,系统刻画了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程度及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尽管随着国内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提升背后却隐藏着国内服务数字化缺位束缚制造业发展的困境;无论是跨国对比,还是区分贸易类型,这种“大而不强”的特征都十分明显;考虑到数字服务经济效益高于数字产品,国内数字化水平结构失调很难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计量模型显示,市场潜力更加偏好于促进国内数字服务投入,外资渗透度更加倾向于利用国内数字产品替代国内数字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制造业低端锁定并存的现象,同时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宸宇 李炳钰
面对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企业应该如何转型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理论层面梳理劳动力成本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机制,并使用2007—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科技行业以及高市场竞争度行业,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更强的驱动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劳动力成本可以通过增加数字投资、促进数字创新以及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机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供给侧的创业环境以及需求侧的消费升级在劳动力成本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同时劳动力成本通过驱动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企业应重视利用数字化转型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劳动力成本攀升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娟娟
文章基于2007~2017年Wind数据库、BvD-Zephyr数据库和FDI Markets数据库匹配得到的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OFDI倾向和能力,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首先,数字化转型对高科技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工业企业尤其技术密集型企业OFDI行为的推动作用更明显;相较于绿地投资模式,数字化转型更有助于企业采取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投资。其次,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减少融资约束水平促使企业OFDI。最后,数字化转型推动的OFDI提高了企业所在供应链下游环节的稳定性,但对供应链上游环节稳定性的影响十分有限。文章旨在为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选择策略提供新证据,并致力于为提高中国供应链稳定性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飞 李月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作用机制,又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直接效应以及降低内部管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的间接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果在服务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竞争性行业、大规模企业和新兴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飞 李月
本文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作用机制,又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其次,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直接效应以及降低内部管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的间接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赋能效果在服务业、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竞争性行业、大规模企业和新兴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欣 桑硕
数字经济时代积极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1年制造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有效促进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其影响机制为: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创新激励和提高制造业群体数字化水平来实现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提升对中低技术行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数字产业辐射力为靶向构建行业交流平台;以产业数字化为靶向激发制造业的创新活力;以数字化生产力为靶向加强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良文 张琳琳 王晨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增强企业韧性,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同时,数字化转型主要作用于制造业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大型企业,对非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影响相对不明显。此外,城市层面的就业环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内部控制是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韧性的重要机制。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应继续推动数字化建设,关注不同类型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差异并制定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充分发挥就业环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内部控制等间接驱动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韧性 数字基础设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金城
推动“补链”“延链”“强链”是产业链韧性提升与产业链安全构建的关键,而这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广泛参与和规模化应用。工业智能化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典型代表,势必会对产业链韧性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从多维度构建并测算工业智能化指数,利用样本数据定量检验工业智能化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这一作用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要素高效配置及知识溢出是工业智能化作用于产业链韧性的主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工业化阶段、小市场规模、沿海及北方地区工业智能化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工业智能化效果的发挥依赖于外部环境,人力资本积累与市场化改革均会增强工业智能化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鹏杨 刘维刚 唐宜红
在贸易摩擦冲击下仍能保持出口稳定是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体现。本文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应对贸易摩擦、提升出口韧性中的作用。本文借助企业多工厂出口模型并引入数字化参数,理论上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贸易摩擦冲击的应对效果和作用渠道。进一步地,利用2001—2015年的整合微观企业数据,将反倾销作为冲击展开“准自然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命题。研究发现:以反倾销为代表的贸易摩擦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了明显冲击,造成涉案企业出口平均下降5.9%,并提高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反倾销对非数字化转型企业出口冲击明显而对数字化转型企业影响不显著,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缓解涉案企业遭受的负面冲击,相比非转型涉案企业,将促进出口平均提升15.8%;数字化转型缓解了反倾销对涉案产品的直接出口抑制,同时又促进了涉案产品的跨国转移和向非涉案产品出口转换,这是应对反倾销冲击的主要渠道;数字化转型具有企业出口的成本跨越效应,降低了既有产品的出口成本和拓展新市场、新产品的出口成本,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出口促进效应,这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出口韧性的根源。本文的研究从数字化转型视角为提高经济韧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杨洪娜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供应商数据,从供应商配置与存货角度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增加企业存货,多元的供应源与充足的存货储备有助于抵御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塑造供应链韧性。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管控能力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而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对提升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最为明显;外部交易成本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打造供应链韧性的效果更显著;同时,数字化的稳链作用更多体现在面临外部信息约束较高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使进口供应链多元化,分散进口供应链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韧性 进口供应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