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5)
2023(11596)
2022(8632)
2021(7452)
2020(6026)
2019(13363)
2018(13326)
2017(26158)
2016(14204)
2015(15753)
2014(15782)
2013(15371)
2012(13877)
2011(11840)
2010(11890)
2009(11364)
2008(11394)
2007(10492)
2006(9350)
2005(8998)
作者
(39651)
(33201)
(33080)
(31374)
(21281)
(15724)
(14943)
(12832)
(12560)
(11917)
(11378)
(10967)
(10918)
(10608)
(10431)
(10098)
(9872)
(9690)
(9472)
(9445)
(8245)
(8180)
(8020)
(7634)
(7497)
(7421)
(7400)
(7374)
(6618)
(6539)
学科
(74747)
(72806)
经济(72728)
(69284)
企业(69284)
管理(56085)
业经(30751)
方法(28328)
(24994)
(24003)
数学(20666)
数学方法(20584)
中国(18857)
(18271)
财务(18251)
财务管理(18239)
农业(18208)
企业财务(17241)
技术(16111)
(15180)
贸易(15173)
(14869)
(13528)
(13197)
地方(12928)
(12849)
(12270)
(12174)
理论(12174)
企业经济(11976)
机构
学院(207239)
大学(199842)
(94102)
经济(92681)
管理(83777)
理学(71335)
理学院(70743)
管理学(69943)
管理学院(69564)
研究(64368)
中国(52753)
(44454)
(41219)
科学(36268)
(35091)
财经(34841)
(33141)
(31663)
(31594)
经济学(29669)
中心(29228)
业大(28453)
研究所(28156)
农业(27426)
经济学院(27081)
(25676)
财经大学(25397)
北京(25250)
商学(25053)
商学院(24837)
基金
项目(132406)
科学(106463)
研究(99514)
基金(97577)
(83507)
国家(82728)
科学基金(73137)
社会(67160)
社会科(63914)
社会科学(63901)
(53002)
基金项目(51068)
自然(44443)
教育(43698)
自然科(43477)
自然科学(43470)
自然科学基金(42793)
(41956)
编号(39394)
资助(38364)
(33370)
(30930)
成果(30672)
(29974)
重点(29402)
国家社会(28925)
(28894)
创新(27990)
(26802)
课题(26441)
期刊
(108894)
经济(108894)
研究(61385)
中国(39512)
(38685)
管理(37067)
(34229)
学报(27341)
科学(27001)
农业(23631)
大学(21763)
学学(20663)
技术(20494)
业经(20156)
(19821)
金融(19821)
财经(18056)
经济研究(17991)
教育(16095)
(15738)
(15333)
问题(14732)
技术经济(13544)
(12986)
世界(11746)
现代(11342)
财会(11298)
商业(11089)
国际(10791)
经济管理(9907)
共检索到317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久  张朝帅  
文章基于多目的国、多产品异质性贸易理论模型,利用2001~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出口规模扩张,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就影响机制而言,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出口产品和出口目的国多样性带动企业出口规模的提升,同时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实现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私企、外企、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规模和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国企、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且相对于出口到发达国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和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胜  杜鹏飞  
本文在企业层面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数量、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14—2018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匹配文本挖掘整理的数字化转型指标及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中的企业专利信息等,实证检验了这一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只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增量”,没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双重套利”与“同群效应”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为套取政府补助或在资本市场中高位套利,企业热衷于利用数字化转型优势来提高技术创新数量,这会抑制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创新“提质”效应;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同群效应”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趋同,这会加剧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创新“增量”效应、抑制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创新“提质”效应。本文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培育企业高质量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毅   程颖慧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了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为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提供新机遇。利用2007—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及海关贸易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多重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具有正向影响。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在东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作用最为显著;在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对企业出口“提质”作用较为显著,且上述结果具有稳健性。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营业成本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是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影响企业出口“提质增量”的重要机制。据此,应从优化双循环结构,提升联动水平;依据资源禀赋,优化创新链;持续释放创新红利,推动企业出口“提质增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方面入手,赋能企业出口实现量质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杨双至   于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当前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实现出口“提质增量”无疑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显然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环节。文章以理论分析为先导,进一步利用城市层面数据、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合并所得的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以高铁开通为表征的基础设施一体化,有助于推动企业出口实现“提质增量”的双重目标;第二,基础设施一体化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规模城市的企业出口“提质增量”起到的作用存在差异;第三,基础设施一体化对企业出口“提质增量”作用的同群效应不仅受到同群城市中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的影响,也会受到同群城市中发展较好“榜样”企业的积极影响;第四,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企业出口“提质增量”,主要通过提升创新水平、促进劳动力及其流动以及降低市场分割程度等发挥作用。文章的研究发现不仅对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企业出口“提质增量”提供了理论阐释与经验证据,而且在新阶段对于如何通过夯实国内大循环基础以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申明浩  谭伟杰  
数字化赋予了国民经济与微观企业转型升级的动能。文章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文本挖掘的基础上,综合MD&A部分数字化词频占比和无形资产数据等多个数据集以提高企业数字化指标的刻画质量,实证考察了其对企业绿色创新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表现具有“增量提质”的双重效应,并且该结论在创新性地采用清朝城墙数据作为历史工具变量和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促进效应在政府环保补助较高和内部管控成本较低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更为明显;而当地环境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则为该过程的实现提供了支撑。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作用于企业绿色创新的路径依赖于其缓解了(环境)信息约束问题,促使企业自主参与环境治理,并有效提升企业商业信用。文章研究不仅为理解数字技术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表现的影响机理提供了微观实证依据,也为未来实现数字化与“双碳”目标的“共赢”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丰  杨上广  柴泽阳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微观体现,在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爬取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构造微观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标,从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还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上述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在作用机制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管理性交易成本机制并不显著。(3)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企业,对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没有显著差异。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结论为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安印  张帆  苏志  
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地级市面板匹配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及质量,且对数量的影响大于质量。(2)机制检验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加速企业人力资本积累,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及质量的重要路径。(3)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强度低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信息通信技术使用强度中高水平的企业创新数量及质量作用更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二豆   金祥义   薛军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以数字产业为主要标的产业的跨国直接投资(数字型OFDI)日益活跃。本文评估了境外投资数字产业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型OFDI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的创新表现,其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度量的“量”的维度,但未体现在发明专利知识宽度度量的“质”的维度;高科技企业、政府数字关注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创新数量受数字型OFDI的影响更为明显;数字技术知识共享机制和研发投入激励机制是数字型OFDI促进企业创新增量的两个关键渠道,而管理者短视是数字型OFDI未能带动企业创新提质的重要原因。该研究结论可为政府如何更好地支持企业参与数字产业投资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俊杰  蒋慕超  张宸妍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采用文本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微观层面的数字化指数,进而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出口质量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分别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替换变量测度指标进行验证后,该结论也依然保持一致;中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创新存在明显的U型中介作用,即当企业数字化能力较低时,可能会因数字化转型风险或数字化投入增加而阻碍创新活动,降低出口质量,而随着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又能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出口质量;异质性分析还表明,相比中西部地区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促进出口质量,而创新的U型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样本、非国有企业样本以及中低质量产品样本中更为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继军  金梦圆  
本文基于2009~2016年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增加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程度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专利产出数量增加和本地市场效应扩大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范围扩大,数字化转型对交易成本高的企业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推进产品创新和产业模式变革,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进行研发创新,打造数字化终端体系,扩大企业出口产品范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骥宇  司伟  李宏兵  
出口退税作为调节农产品出口最直接的贸易工具,长期以来,其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都是评估政府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依据,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待检验。以2004-2013年农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主要考察了出口退税对出口农产品规模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增量提质”,是推动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其中,出口退税对公有制企业的影响中存在双重政策倾斜所引致的无效率问题。此外,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通过减缓外部市场竞争、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升。基于金融危机的模拟实验发现,出口退税的质量升级效应仍然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骥宇  司伟  李宏兵  
出口退税作为调节农产品出口最直接的贸易工具,长期以来,其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都是评估政府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依据,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然有待检验。以2004-2013年农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工具变量法、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主要考察了出口退税对出口农产品规模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增量提质”,是推动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其中,出口退税对公有制企业的影响中存在双重政策倾斜所引致的无效率问题。此外,出口退税率的上调通过减缓外部市场竞争、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增加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等方式推动企业出口农产品质量提升。基于金融危机的模拟实验发现,出口退税的质量升级效应仍然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华淑名  李京泽  
以2013—2019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面板和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与量的影响,以及数字经济条件变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与量及各环境规制工具绿色创新激励作用的影响,并对不同规模企业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市场型规制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与量提升,命令型规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数量提升,而对质量无显著影响,公众参与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质与量的影响尚不显著;数字经济可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与量提升,赋能市场激励型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质与量的激励作用,强化命令型和公众参与型规制对绿色创新数量的激励作用,抑制公众参与型规制对绿色创新质量的激励作用,而对命令型规制的绿色创新质量激励作用无影响。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工具对不同规模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存在差异,大规模企业具有创新战略刚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朝帅   李俊久   陶旭  
文章利用2003~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使用面板泊松回归实证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多样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推动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就数字化转型细分维度的影响而言,生产过程数字化、经营管理数字化、营销服务数字化及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研发设计数字化的作用不明显。就影响机制而言,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推动企业创新、降低出口成本促进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就异质性影响而言,相比国企、中小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私企、外企、大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多样化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明  齐俊妍  王晓燕  
服务要素作为企业出口过程的重要投入,其供给成本会影响企业出口绩效。本文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目的国服务业开放对企业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国服务业开放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规模;分行业而言,金融服务开放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依次大于通讯、运输和商务服务;分政策领域而言,监管透明度领域开放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依次大于竞争障碍、自然人流动、外资准入等领域。此外,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起的数字化服务贸易转型能够促进企业出口。基于此,应不断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