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52)
- 2023(18252)
- 2022(15142)
- 2021(14030)
- 2020(11692)
- 2019(26889)
- 2018(26310)
- 2017(50903)
- 2016(27873)
- 2015(31469)
- 2014(31279)
- 2013(31100)
- 2012(28356)
- 2011(25223)
- 2010(25089)
- 2009(23592)
- 2008(23739)
- 2007(21005)
- 2006(18730)
- 2005(17269)
- 学科
- 济(121123)
- 经济(120967)
- 业(101547)
- 管理(96763)
- 企(94623)
- 企业(94623)
- 方法(55101)
- 数学(44944)
- 数学方法(44516)
- 财(40214)
- 业经(34845)
- 中国(33443)
- 农(30067)
- 务(28784)
- 财务(28707)
- 财务管理(28665)
- 企业财务(27359)
- 制(24845)
- 贸(22784)
- 贸易(22768)
- 易(22191)
- 和(20708)
- 学(20631)
- 技术(20621)
- 地方(20474)
- 理论(20435)
- 农业(20228)
- 划(19272)
- 银(18847)
- 银行(18812)
- 机构
- 大学(400527)
- 学院(399214)
- 济(169107)
- 经济(165843)
- 管理(162372)
- 理学(139275)
- 理学院(137871)
- 管理学(135921)
- 管理学院(135177)
- 研究(131205)
- 中国(104084)
- 京(85994)
- 财(81056)
- 科学(76365)
- 所(64893)
- 财经(64549)
- 中心(59116)
- 经(58711)
- 江(58424)
- 研究所(58282)
- 农(56217)
- 北京(54916)
- 业大(53436)
- 经济学(51997)
- 范(50143)
- 师范(49760)
- 财经大学(48016)
- 院(47587)
- 州(47419)
- 经济学院(47007)
- 基金
- 项目(261614)
- 科学(208126)
- 研究(195241)
- 基金(192996)
- 家(166201)
- 国家(164767)
- 科学基金(143484)
- 社会(126403)
- 社会科(119909)
- 社会科学(119874)
- 基金项目(101452)
- 省(98858)
- 自然(90969)
- 自然科(88922)
- 自然科学(88904)
- 教育(88741)
- 自然科学基金(87387)
- 划(83097)
- 资助(79705)
- 编号(79078)
- 成果(64838)
- 部(59045)
- 重点(57798)
- 发(54827)
- 创(54806)
- 课题(53333)
- 国家社会(52916)
- 教育部(51653)
- 创新(51061)
- 人文(50449)
- 期刊
- 济(187430)
- 经济(187430)
- 研究(122377)
- 中国(74936)
- 财(66754)
- 管理(64315)
- 学报(56410)
- 科学(54120)
- 农(50816)
- 大学(43883)
- 学学(40956)
- 教育(40814)
- 融(38404)
- 金融(38404)
- 农业(34942)
- 技术(34486)
- 财经(32942)
- 经济研究(30406)
- 业经(29537)
- 经(28235)
- 问题(24464)
- 技术经济(21101)
- 贸(21015)
- 业(20591)
- 图书(20326)
- 理论(19151)
- 财会(19135)
- 现代(18776)
- 世界(18592)
- 会计(18253)
共检索到600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相昱 何甜甜
本文结合数字化发展背景,就数字化转型发展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并通过采用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经验价值。研究表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高管和普通员工的收入水平,但也同时加大了高管与普通员工间的收入差距。将企业按其所有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缓解了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现象。进一步地,溯源租金产生于不确定性的研究表明:市场风险和市场化进程是影响数字化转型扩大薪酬差距的重要渠道。基于此,应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企业生态链合理化收入分配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胥佚萱
本文以1999到2007年沪深A股非管制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相对薪酬差距角度研究薪酬业绩敏感性,通过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分为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和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对薪酬差距与企业业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薪酬差距安排与业绩显著正相关,支持锦标赛理论;民营企业薪酬差距安排有更强的激励效果;高管对董事会的控制强度可能影响薪酬差距;管理层持股和管理层更换作为薪酬安排的替代机制,与薪酬差距负相关;企业规模对不同类型的薪酬差距有显著影响;2004年以来的国企薪酬管制减弱了薪酬差距与业绩的关系。
关键词:
薪酬差距 公司治理 经营业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春 孙亮
国企高管与员工间的薪酬差距成为近年来的焦点话题之一,本文首次提供了我国国企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直接经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国企高管和员工间的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从而支持锦标赛理论。并且,本文的结论不随企业绩效和内部薪酬差距的不同衡量方法而改变,在考虑二者之间的内生关系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内部薪酬差距的激励强度随地区及公司间差异而不同,并随年度和地区呈现出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斌 曲蓬
选取2000~2011年沪深两市1305家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全面研究职工薪酬水平、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上市公司职工薪酬存在刚性。职工薪酬水平对公司经营业绩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工资刚性的存在对公司业绩具有负向效应。第二,上市公司高管与普通职工薪酬差距存在向上刚性。在职工薪酬差距具有向上弹性的公司中,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具有正向效应。在薪酬差距具有向上刚性的公司中,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具有不显著的负向效应。职工薪酬差距向上刚性在薪酬差距较大的公司中降低公司业绩,而在薪酬差距较小的公司中增加公司业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平 张孜瑶
股权资本成本是高管薪酬制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影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历史时期,对不同市场化进程下的股权资本成本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国企业基于公司治理因素与经营绩效因素的高管薪酬制度的设计。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高管平均薪酬与职工平均薪酬之比作为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量化指标,(1)分别研究股权资本成本和市场化进程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资本成本与薪酬差距负相关,市场化进程与薪酬差距正相关;(2)针对市场化进程变化的横向效应和纵向效应进行细化分析,得到了纵向效应的影响更加显著的结论。这样的结...
关键词:
薪酬差距 股权资本成本 市场化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纪宇 李涛 李青原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Bentley等(2013)对公司战略的度量,探索公司战略对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以下简称"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公司战略越激进,高管薪酬差距越大;(2)相比于采用防御型战略的国有企业,在采用进攻型战略的公司中高管薪酬差距激励效果更显著,并且主要体现在销售收入这一业绩指标上。因此,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应该避免"一刀切"的做法,结合公司自身的战略和经营特点设置薪酬体系。此外,将薪酬差距影响因素与激励效果纳入统一研究框架,按照先探究薪酬差距形成原因、再根据原因研究激励效果的路径开展,有利于得到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争光
文章选取了2005年~2012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LS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经验证据表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即公司高管薪酬越高,企业绩效越好,表明了薪酬激励在我国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文章的也提出了如何提高薪酬,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管薪酬 企业绩效 激励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翔宇 刘光强 段华友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研发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强度的上升显著提升了数字技术运用,也催生了数据应用场景生成。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数字技术运用和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转型机制方面,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其研发活动通过数字技术运用为中介,实现了对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1.31%。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宏鸣 孙鹏博 郭慧芳
本文以2011—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定量测度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这一新兴金融业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数字金融显著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对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东部和南方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增加研发支出四个渠道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通过探索和识别激发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的外部条件,为加速形成数字化转型新格局、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华 肖京
本文选取沪深A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探讨在引入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调节变量的情况下,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呈倒型曲线关系,研发投入强度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倒型关系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薪酬差距 研发投入强度 企业绩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章永奎 冯文滔 杜兴强
本文以2005年到2010年的民营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对薪酬差距、薪酬差距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治联系显著增加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薪酬差距,同时也显著增加了民营上市公司薪酬差距的粘性。即业绩变动一个单位的情况下,业绩下降导致的政治联系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薪酬差距减少的幅度显著低于业绩增加时薪酬差距增加的幅度。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的政治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营上市公司薪酬激励契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政治联系 薪酬差距 薪酬粘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翟少轩 王欣然
基于2009—202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与企业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内部高管-员工的薪酬差距呈现“U”型非线性关系,且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大企业和高劳动密集程度企业。第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是通过生产率提升和内部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两种机制实现的。第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会拉大企业间的薪酬差距,造成企业间的收入不平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邬丽萍 龙志军 张艺
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中国各行业快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能加快创新资源跨企业边界流动,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数字化转型、底层技术应用数字化转型都显著促进了企业开放式创新,而技术实践应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仍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知识溢出、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企业开放式创新;企业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而企业供应链集中度负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地区产业数字化水平和地区制度环境水平都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据此,管理部门要层层推进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并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和政策体系建设;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开放式创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静
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其财务风险,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价值、提高信息透明度、抑制管理层真实盈余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企业更好地开展数字化转型、缓解财务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