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6)
- 2023(14584)
- 2022(11448)
- 2021(10037)
- 2020(8361)
- 2019(18244)
- 2018(18278)
- 2017(34698)
- 2016(18805)
- 2015(20712)
- 2014(20041)
- 2013(19452)
- 2012(17443)
- 2011(15376)
- 2010(15415)
- 2009(14563)
- 2008(14558)
- 2007(13424)
- 2006(12039)
- 2005(11164)
- 学科
- 业(84620)
- 济(82423)
- 经济(82327)
- 企(77954)
- 企业(77954)
- 管理(69780)
- 业经(32938)
- 方法(32407)
- 农(26792)
- 财(26306)
- 数学(23915)
- 数学方法(23720)
- 中国(23181)
- 技术(21001)
- 务(19917)
- 财务(19896)
- 财务管理(19876)
- 农业(19591)
- 企业财务(18843)
- 制(17227)
- 理论(15864)
- 划(15228)
- 策(15177)
- 地方(14442)
- 和(14296)
- 技术管理(13872)
- 体(13514)
- 产业(13288)
- 银(12752)
- 银行(12711)
- 机构
- 学院(266658)
- 大学(261591)
- 济(113066)
- 经济(111062)
- 管理(107087)
- 理学(91531)
- 理学院(90646)
- 管理学(89354)
- 管理学院(88868)
- 研究(87266)
- 中国(68979)
- 京(55034)
- 科学(52477)
- 财(51874)
- 农(49690)
- 所(43667)
- 江(42705)
- 业大(40801)
- 财经(40593)
- 中心(39711)
- 研究所(39400)
- 农业(39240)
- 经(36923)
- 经济学(34139)
- 北京(33982)
- 州(33230)
- 院(31684)
- 范(31168)
- 经济学院(30755)
- 师范(30753)
- 基金
- 项目(176099)
- 科学(141062)
- 研究(129211)
- 基金(128485)
- 家(112479)
- 国家(111452)
- 科学基金(97180)
- 社会(84795)
- 社会科(80530)
- 社会科学(80507)
- 省(71544)
- 基金项目(67858)
- 自然(61811)
- 自然科(60479)
- 自然科学(60461)
- 自然科学基金(59523)
- 划(58380)
- 教育(57839)
- 编号(50699)
- 资助(49940)
- 创(43380)
- 业(40819)
- 成果(39985)
- 重点(39795)
- 创新(39553)
- 发(39437)
- 部(37925)
- 国家社会(35774)
- 课题(35173)
- 制(33943)
- 期刊
- 济(129959)
- 经济(129959)
- 研究(77611)
- 中国(57135)
- 管理(46826)
- 农(46558)
- 财(43785)
- 学报(40652)
- 科学(39294)
- 农业(31951)
- 大学(31533)
- 学学(29757)
- 教育(27187)
- 技术(25621)
- 融(25229)
- 金融(25229)
- 业经(23768)
- 经济研究(20832)
- 财经(20816)
- 业(20045)
- 经(18176)
- 问题(16649)
- 技术经济(16121)
- 科技(14322)
- 现代(13713)
- 商业(13194)
- 世界(12805)
- 版(12626)
- 财会(12492)
- 贸(12425)
共检索到407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冰冰 刘爱梅
基于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在使用DID模型和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且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的影响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间劳动、资本、知识和技术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且行业竞争能够增强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为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建设,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要素配置的作用,实现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要素配置 创新效率 竞争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伟 钱亮亮 熊洁
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亟需传统流通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本文基于我国上市A股流通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了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产生营收和利润倍增器的效果。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绩效存在着显著的“U”型非线性关系,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平抑初期的负向影响。因此,各级政府应该给予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的政策关注,企业也应该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契机,加快数字化创新转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加山 涂瀚匀 赵锐锃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可为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企业作为微观创新主体,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金融资产配置视角,以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框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效应模型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融资约束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金融化抑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正向调节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打造数字驱动创新生态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文龙 聂婉妮 赖丹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新的发展动能,这能否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绿色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董监高中有人在股东单位兼任的企业、高科技企业中更显著,而在资源型企业中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京滨 刘赵宁 刘新民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供应链运作效率与矫正过度投资提升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结论可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从而为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备的微观基础提供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钰芬 陈锦颖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创新要素配置方式及效率。在客观把握中国创新要素错配程度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化发展对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剖析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中国创新要素错配状况明显缓解,配置效率不断提升。数字化发展有助于提升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效率,而创新要素流动是其中重要的传导机制。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发展水平较高时,数字技术应用有助于创新要素实现充分流动,进而促进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数字化发展对创新能力较低的西部地区及创新要素配置过度地区的作用甚微,仅仅依靠数字化难以妥善解决创新要素配置效率不高的痼疾。研究结果证实了数字化对创新要素配置的赋能作用,有助于各地区以数字化发展为支点,撬动创新要素高效化配置的变革,破解配置低效困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芳城 胡俊 钟廷勇
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信息环境改善效应、公司治理完善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从而能够优化企业的投资决策,促进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调节效应模型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会增强企业投资水平与投资机会的正相关性,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提升;数字化转型对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代理问题较大、融资约束较强企业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作用,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等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对于研发强度较高、金融化程度较高、银企关联程度较低、成长期、规模较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作用;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会计业绩提升。因此,企业应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改善信息环境、完善公司治理、缓解融资约束,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提高投资决策质量和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庄禹
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一环,势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在构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测算框架的基础上,选取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矫正了企业的产出扭曲和资本投入扭曲,提升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稳健性检验支持该结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疏解过于拥挤的投入要素来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产出扭曲和资本投入扭曲的矫正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显著,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民营企业中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 资源配置效率 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庄禹
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一环,势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在构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测算框架的基础上,选取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矫正了企业的产出扭曲和资本投入扭曲,提升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稳健性检验支持该结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疏解过于拥挤的投入要素来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产出扭曲和资本投入扭曲的矫正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显著,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民营企业中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 资源配置效率 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
文章选取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析数字产业化对实体经济转型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产业化对实体经济转型具有显著驱动效应,且二者为非线性关系,而创新要素配置能够强化数字产业化对实体经济转型的驱动作用。时间异质性检验发现,2016—2020年间数字产业化对实体经济转型具有更强的驱动效应。空间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产业化对东部地区实体经济转型驱动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业化可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未来应纵深推进数字产业化、强化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玉霞 张达
本文就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其中,以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为因变量,数字化转型为自变量,企业规模、企业产权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资产负债率、创新氛围、政府支持为控制变量,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回归分析、异质性检验和稳健性分析,验证了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不同行业类型的工业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同,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线性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呈倒U型;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呈U型。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分别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与政策,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大禹 谢获宝 邹梦婷
以中国上市公司要素配置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大样本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厘清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要素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深入挖掘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要素配置效率的异质性特征及机理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实现非效率投资水平的降低,从而达到更突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效果;高科技企业较之于非高科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与抑制非效率投资表现更为显著。从渠道机制识别检验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从而为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驰
选取我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定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继而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禀赋较强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鉴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动态调整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以期为全面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新动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奇 苗建军 张菁菁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以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变动对区域工业企业边际产出弹性影响为基础,建立包含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区域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区域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区域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劳动力边际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政府资助、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变量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后进区域工业企业正在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出现了对先进区域工业企业"追赶"的现象。
关键词:
配置结构 创新效率 收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驰
选取我国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知识产权保护、要素配置效率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三者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定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显著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继而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禀赋较强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鉴于此,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动态调整绿色技术创新模式,以期为全面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新动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