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0)
- 2023(15112)
- 2022(11946)
- 2021(10616)
- 2020(8812)
- 2019(19098)
- 2018(19129)
- 2017(36894)
- 2016(19943)
- 2015(21825)
- 2014(21283)
- 2013(20683)
- 2012(18497)
- 2011(16163)
- 2010(16242)
- 2009(15218)
- 2008(15441)
- 2007(14107)
- 2006(12475)
- 2005(11780)
- 学科
- 业(87396)
- 济(80992)
- 经济(80902)
- 企(80887)
- 企业(80887)
- 管理(72367)
- 业经(33015)
- 财(31204)
- 方法(30545)
- 农(26458)
- 中国(23340)
- 务(22071)
- 财务(22043)
- 税(22039)
- 财务管理(22024)
- 数学(22017)
- 数学方法(21806)
- 技术(21069)
- 企业财务(20965)
- 税收(20572)
- 收(20398)
- 制(19833)
- 农业(19455)
- 理论(16111)
- 策(15792)
- 银(15469)
- 银行(15448)
- 体(15426)
- 和(15200)
- 划(14872)
- 机构
- 学院(275594)
- 大学(268769)
- 济(113996)
- 经济(111847)
- 管理(108770)
- 理学(92458)
- 理学院(91531)
- 管理学(90281)
- 管理学院(89747)
- 研究(88878)
- 中国(72444)
- 财(61042)
- 京(55697)
- 科学(53338)
- 财经(46440)
- 农(45587)
- 所(44472)
- 江(44137)
- 经(42155)
- 中心(40700)
- 研究所(39741)
- 业大(38021)
- 农业(35585)
- 经济学(34775)
- 州(34745)
- 北京(34607)
- 财经大学(34112)
- 院(32432)
- 范(32001)
- 师范(31654)
- 基金
- 项目(179262)
- 科学(143963)
- 研究(133007)
- 基金(131394)
- 家(114430)
- 国家(113418)
- 科学基金(99210)
- 社会(86904)
- 社会科(82556)
- 社会科学(82539)
- 省(71579)
- 基金项目(69304)
- 自然(62790)
- 自然科(61481)
- 自然科学(61468)
- 自然科学基金(60493)
- 教育(59099)
- 划(58719)
- 编号(52949)
- 资助(50873)
- 创(43736)
- 成果(42641)
- 重点(40519)
- 业(40208)
- 创新(39904)
- 发(39317)
- 部(38762)
- 国家社会(36806)
- 课题(36183)
- 性(36086)
- 期刊
- 济(130869)
- 经济(130869)
- 研究(85354)
- 中国(56642)
- 财(51246)
- 管理(46984)
- 农(42925)
- 学报(39913)
- 科学(38169)
- 大学(30516)
- 农业(29207)
- 学学(29012)
- 融(28750)
- 金融(28750)
- 教育(26803)
- 技术(25110)
- 业经(23281)
- 财经(23142)
- 经济研究(21521)
- 经(19967)
- 业(18890)
- 务(17944)
- 问题(16669)
- 税(16021)
- 技术经济(15552)
- 财会(14830)
- 税务(14243)
- 现代(14162)
- 科技(13987)
- 商业(13224)
共检索到425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世杰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检验柔性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进一步将数字化转型引入关系框架中,探究数字化转型对柔性税收征管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柔性税收征管与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柔性税收征管与企业创新能力间的正相关程度。研究丰富了柔性税收征管和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研究,并为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庞雨蒙 张建波
柔性税收征管是改革税收征管制度、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微观效应更是关系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以纳税信用评级披露改革为切入点,采用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柔性税收征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纳税信用评级披露为A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积极影响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受政策激励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良好的信用评级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鉴于此,未来需持续完善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增强纳税信用评级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效应,同时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引导企业加强数字技术研发,通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产业协同发展等措施,促进非国有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建波 卢思诺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准自然实验,探讨税收柔性征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税收柔性征管对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与风险,由此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税收柔性征管主要通过声誉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税收柔性征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和成熟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为发掘税收柔性征管的重要政策效应、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梦现 绳朋云 刘珊
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环境规制、柔性税收征管与企业投资效率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柔性税收征管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间显著正相关;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间显著正相关;环境规制显著增强柔性税收征管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慧龙 张玲玲 谢婧
本文以我国分批实施金税三期这一准自然实验为研究场景,基于2009~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关联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减少了关联交易,当企业所处地区法治化水平较高、股权制衡度较低及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较低时,金税三期对关联交易的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税三期可以同时减少企业作为买方和卖方的关联交易;其对境内关联交易的影响要大于境外关联交易,对商品类关联交易的影响要大于劳务类关联交易。本文的证据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可以提升税务机关对关联交易的治理能力;大数据技术在关联交易治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关联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关联交易行为的认识,为相关政府部门运用大数据技术治理关联交易提供了证据支持;对评估和预测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的经济后果也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贺 王曙光
本文以沪深A股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柔性税收征管在民营企业避税行为中的治理作用进行实证检验,并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层面刻画财政分权,进一步探究财政分权视角下柔性税收征管与民营企业避税行为间的关系。经实证检验发现:柔性税收征管显著抑制民营企业的避税行为;财政分权对民营企业避税行为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为财政支出分权对民营企业避税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财政收入分权则显著加剧民营企业的避税行为;财政分权显著增强柔性税收征管对民营企业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保忠 杨晓璐 王译
为探究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双元创新水平提升的驱动路径,选取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因企业产权性质与组织生命周期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作用于企业管理,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改善企业赖以创新的环境与条件,从而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而且财务柔性作为调节变量,对企业现有的资金进行统筹配置,强化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利用式创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提高双元创新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为国家发展数字经济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双元创新 内部控制 财务柔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进 杨柳
利用中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且对劳动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均有显著缓解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劳动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在于缓解代理问题和降低避税行为;该影响在民营、外部融资依赖度高、分析师关注度低、税收优惠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津宇 王洪亮
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需要更为“智慧”的人工智能,但越“智慧”的人工智能其需要的数据数量和质量越高。已有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研究以保证数据真实性或防范“数据孤岛”为主,缺乏对数据和人工智能安全性方面的深入探讨。合成数据通过严格中性、严格脱敏性和满足最低数据规模三个方面实现更为安全的税收征管人工智能,并能够将人工智能与真实数据分离,更好地重构税收征管人工智能的法律责任。为了防范风险,税收征管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基础性公共高风险人工智能,必须采用更高质量的数据以防范数据投毒、算法歧视等问题。人工智能在公共领域的实际应用必然涉及安全问题,所以必须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看,基于合成数据的税收征管人工智能能够有效降低经济风险,同时实现数据和网络风险可控,有利于国家总体安全的改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费锐 管永昊
税费粘性在我国上市企业中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渐凸显,对其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寻求相应举措就具有极强现实必要。文章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创新质量、税收征管与企业税费粘性三者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企业所面临税收征管强度越高,其税费粘性程度就越高,即税收征管加剧企业税费粘性;创新质量越高的企业税费粘性就越低,即创新质量的提升能显著抑制企业税费粘性;创新质量显著削弱税收征管对企业税费粘性的加剧作用。
关键词:
创新质量 税收征管 税费粘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江波 徐梦洁 张智越
投融资期限错配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会加剧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且其通过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发挥“桥梁效应”,以及缓解企业的双重代理问题发挥“治理效应”,进而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政策的溢出效应在抵押担保能力较弱、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玉明 刘晗 李双 邢超
“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提高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态的精准掌握与分析的数字化税收征管工具,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借助我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于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水平、发挥规范治理作用两项机制抑制了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管理层存在短视主义情境下不利于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而管理层积极语调蕴含信息,有助于抑制研发操纵。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研发操纵领域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同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部门监管方式创新、数字化税收征管的微观经济后果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玉明 刘晗 李双 邢超
“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提高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态的精准掌握与分析的数字化税收征管工具,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借助我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于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水平、发挥规范治理作用两项机制抑制了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管理层存在短视主义情境下不利于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而管理层积极语调蕴含信息,有助于抑制研发操纵。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研发操纵领域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同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部门监管方式创新、数字化税收征管的微观经济后果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凌华 李辛熠 徐怀宁
近年来数字元素逐步融入企业,推动企业创新活动深入开展,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了新的活力源泉。本文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双元视角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增强企业的长期发展活力。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增强企业的探索能力对企业持续性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体现了持续性创新对企业不断自主开拓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检验表明,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开展及企业持续性创新能力的增强,企业创新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基于政府特征来看,较高的政府研发补贴能够提升企业的持续性创新能力;结合行业特征可见,较弱的行业竞争和较少的行业管制有助于增强企业持续性创新水平,位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持续性创新水平较其他企业更明显地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雪娇 翟淑萍 于苏
税收征管会对企业发挥重要的治理作用,现有研究已验证了强制性税收征管对企业的"约束效应",本文则从柔性税收征管这一新的视角出发,从理论上分析柔性税收征管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激励效应"。本文以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国家税务总局的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制度刻画柔性税收征管,以此作为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分离出柔性税收征管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后,评级高的企业,其融资约束水平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评级高的企业在评级披露后信贷资本成本显著降低,信贷融资规模显著提高。进一步揭示柔性税收征管发挥"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发现,不同于强制性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威慑机制发挥"约束效应",柔性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提高企业声誉发挥"激励效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且柔性税收征管可以实现对强制性税收征管的"补充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税收征管"激励效应"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理论,也为税收征管改革以及政府践行"创新监管方式""推进诚信建设"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政策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