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8)
2023(16154)
2022(12857)
2021(11463)
2020(9219)
2019(20431)
2018(20315)
2017(38798)
2016(21126)
2015(23703)
2014(23961)
2013(23410)
2012(21549)
2011(19389)
2010(19876)
2009(18732)
2008(18805)
2007(17265)
2006(15761)
2005(15112)
作者
(60858)
(50751)
(50412)
(47966)
(32504)
(23989)
(22885)
(19608)
(19292)
(18352)
(17621)
(16895)
(16568)
(16398)
(15932)
(15418)
(15113)
(14721)
(14712)
(14478)
(12861)
(12608)
(12371)
(11732)
(11623)
(11539)
(11401)
(11384)
(10144)
(10043)
学科
(98246)
经济(98102)
(89220)
(80756)
企业(80756)
管理(79181)
业经(35703)
方法(31726)
(31321)
(30916)
中国(30240)
(24500)
地方(23803)
数学(22830)
数学方法(22637)
农业(22026)
(21972)
财务(21921)
财务管理(21891)
企业财务(20775)
技术(19994)
(18135)
(17743)
银行(17718)
(17197)
(17120)
(17089)
理论(17015)
(16991)
金融(16989)
机构
学院(309475)
大学(302752)
(131616)
经济(128927)
管理(119897)
研究(104428)
理学(100743)
理学院(99688)
管理学(98393)
管理学院(97787)
中国(83654)
(66227)
(64986)
科学(59189)
(52210)
(50832)
财经(50309)
(49936)
中心(47564)
研究所(46124)
(45434)
北京(41263)
业大(41052)
(40243)
经济学(39617)
(39156)
师范(38786)
农业(38421)
(37849)
财经大学(36668)
基金
项目(192267)
科学(153624)
研究(147310)
基金(138499)
(118245)
国家(117072)
科学基金(102332)
社会(95908)
社会科(90882)
社会科学(90863)
(77485)
基金项目(72353)
教育(66725)
(62844)
自然(62183)
自然科(60722)
自然科学(60709)
编号(60275)
自然科学基金(59670)
资助(54870)
成果(49699)
(46199)
(43315)
重点(43182)
课题(42642)
(42199)
(41470)
(40312)
国家社会(39810)
创新(39641)
期刊
(163380)
经济(163380)
研究(97987)
中国(71521)
(55435)
管理(52829)
(49249)
科学(40931)
学报(40900)
教育(36002)
(35598)
金融(35598)
农业(33221)
大学(32740)
学学(30635)
技术(29777)
业经(29175)
财经(25911)
经济研究(24925)
(22393)
问题(21070)
(19384)
技术经济(17021)
(15990)
现代(15982)
世界(15842)
商业(15145)
财会(14910)
经济管理(14452)
国际(14419)
共检索到498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梅芳   章子豪  
数字化转型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如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后发追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然而,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后发追赶之间的关系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索。本文基于2012~2022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后发追赶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技术追赶和市场追赶有积极且显著的影响,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倾向评分匹配和其他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有效。此外,数字化转型对市场追赶的提升作用比技术追赶更强;(2)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升动态能力的途径促进企业后发追赶;(3)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高技术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产业企业追赶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拓展了企业后发追赶研究的视角,并为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和追赶策略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简冠群   鲁皖  
数字技术已成为制造业寻求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点,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研究发现动态能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推手。美的集团数字化转型路径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转型、资源管理整合、业务模式创新以及技术升级变革四个方面。进一步发现,制造类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效应。而且企业转型过程中须注重动态能力的培育演化,适时调整数字战略导向,助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戈宁   万泳淇   杨浩昌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渠道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提升创新绩效,成本领先战略的中介路径并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市场竞争强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当前,全国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把握数字经济加快转型的重要契机,以“数字经济、工业互联、制造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工业企业如何强化创新驱动,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提升工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扎实举措,很有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扬   李长英  
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DID模型,考察该政策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人力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三个方面加快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该政策效应存在行业层面和文本层面有着异质性:从行业来看,加速折旧政策没有提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文本来看,加速折旧政策对“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并不显著。未来,政府层面应继续加强加速折旧政策宣传作用,并针对不同行业实施差异化政策,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企业层面应提升自身融资能力、畅通人才输送通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戈宁   万泳淇   杨浩昌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渠道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提升创新绩效,成本领先战略的中介路径并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市场竞争强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邓慧慧   曾庆阁   赵晓坤  
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碳绩效,市场竞争、融资约束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外部压力深刻影响了该提升效应的可持续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创新、两业融合以及管理效能提升是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企业碳绩效的可能路径;受企业特征、所在地区特征以及政策冲击行政级别的影响,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碳绩效的提升效应具有异质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季良玉  
围绕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动态能力演化主题,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小熊电器为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动态能力及演化机制。研究表明: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着“探索——发展——升级”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与数字化转型过程相适应,中小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遵循着“环境洞察能力为主导——资源整合能力为主导——创新变革能力为主导”的演化过程;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动态能力演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技术、多元需求、企业家精神、数据资产等。本文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并丰富了动态能力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毛素芳  余维新  牛兰兰  
数字经济下,传统制造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机会开发,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现有研究多以结果为导向,较少从过程视角研究数字化转型下的机会开发过程。本文以公牛集团为案例,从动态能力视角研究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机会开发过程。结果表明:渠道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驱动的网络效应,提升组织外部环境感知能力,通过资源构造行动,实现机会识别;生产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驱动的产销协同效应,提升组织资源获取能力,通过资源激活行动,实现机会利用;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形成数字驱动的利益共生效应,提升组织价值重构能力,通过资源撬动行为,实现机会迭代。本文揭示了数字化转型下的机会开发过程,有助于丰富数字化转型和机会开发相关研究,也为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帆  张爱美  刘颖  
依靠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突破资源环境双重约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成为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从资源赋能和结构赋能双重视角出发,对数字经济赋能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需进一步通过技术进步扩展绿色发展空间;(2)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转型能够显著促进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提升;(3)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末端治理技术创新作为绿色工艺创新的两个维度,在数字化技术转型影响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4)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技术转型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识别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情境因素,可为我国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数字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伏森   陈怀远  
<正>将底层能力与关键能力有机整合,转化为市场洞察力、统筹协同力、战略领导力和综合运营力,推进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生产运营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数字化转型涵盖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链条,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畴镛  许敬涵  
通过分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因素,从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管理变革的角度,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的评价,针对制造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兵  匡贤明  王翚  
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业务流程数字化的视角,采用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制造业企业数据,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来探索业务流程数字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采购和供应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和销售数字化对企业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工具变量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显著。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生产效率、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路径发挥作用。适应能力路径发挥了遮掩效应,部分原因在于适应能力对企业价值的二次非线性关系,以及企业资产规模对两者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业务流程数字化中,生产数字化通过生产效率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最小,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最大。这一结论不仅深化和拓展数字化转型理论基础,而且对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武立东   李思嘉   王晗   崔勋  
本文构建了“公司治理-组织能力”组态模型,通过组态分析揭示我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三阶段进阶机制,为解析数字化转型机理提供理论框架。通过fsQCA方法对2021年80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多因素组态分析,选取了股东网络中心度、董事会职能背景多样性、高管团队数字化背景以及吸收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双元平衡能力等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阶呈“情境驱动-行政驱动-生态驱动”的递进过程,任何单一因素不足以实现转型进阶,关键在于公司治理与组织能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机制路径。本研究深化了数字化转型过程的研究,为转型驱动因素补充了公司治理与组织能力的综合视角,同时丰富了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