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1)
2023(8159)
2022(5558)
2021(4419)
2020(3120)
2019(6553)
2018(6458)
2017(12068)
2016(6741)
2015(7695)
2014(7843)
2013(7086)
2012(6143)
2011(5349)
2010(5272)
2009(4906)
2008(4765)
2007(4388)
2006(4090)
2005(3953)
作者
(19546)
(16117)
(15879)
(15391)
(10133)
(7495)
(7493)
(6257)
(6179)
(5720)
(5470)
(5370)
(5148)
(5031)
(4898)
(4846)
(4817)
(4807)
(4751)
(4685)
(4095)
(3878)
(3750)
(3694)
(3670)
(3643)
(3596)
(3564)
(3147)
(3139)
学科
(30685)
经济(30660)
管理(21608)
(19841)
(15287)
企业(15287)
中国(14019)
业经(13426)
信息(11227)
产业(10382)
(9855)
总论(9339)
信息产业(9292)
方法(7849)
(7765)
农业(7270)
(6437)
地方(6375)
数学(6225)
数学方法(6151)
(5581)
财务(5557)
财务管理(5551)
企业财务(5390)
发展(5308)
(5300)
(5293)
银行(5287)
理论(5191)
(5137)
机构
大学(98633)
学院(98033)
(38922)
管理(38354)
经济(38151)
研究(32641)
理学(32419)
理学院(32108)
管理学(31604)
管理学院(31402)
中国(24425)
(21050)
科学(18766)
(18396)
中心(15599)
(15275)
(15205)
财经(14720)
(14347)
(14202)
师范(14086)
研究所(13722)
(13365)
业大(12922)
北京(12896)
(12594)
经济学(12521)
(12224)
经济学院(11360)
师范大学(11277)
基金
项目(67109)
科学(53734)
研究(52318)
基金(48477)
(41916)
国家(41580)
科学基金(36433)
社会(34898)
社会科(33106)
社会科学(33099)
(25982)
基金项目(24643)
教育(23063)
编号(23045)
(21230)
自然(20721)
自然科(20286)
自然科学(20282)
自然科学基金(19937)
成果(19776)
资助(17731)
国家社会(15665)
(15170)
重点(14937)
项目编号(14929)
课题(14704)
(13684)
(13448)
(13244)
(12983)
期刊
(42432)
经济(42432)
研究(28550)
中国(21718)
学报(14942)
(14597)
教育(13953)
(13864)
管理(13435)
科学(12347)
图书(12198)
大学(11174)
学学(9826)
农业(9465)
(8688)
金融(8688)
技术(8527)
书馆(8482)
图书馆(8482)
业经(7736)
情报(7664)
经济研究(7582)
财经(7106)
(6172)
问题(5740)
理论(5348)
(5213)
(5160)
论坛(5160)
实践(4931)
共检索到150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仇化  尹志超  
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重要的就业群体,女性劳动者长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与较高就业门槛,其就业保障和就业质量需要提升。本文基于就业搜寻理论,分析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就业信息搜寻成本促进女性就业的作用。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家庭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女性就业,提升家庭女性就业的数量和比例,有利于强化女性劳动者获得“三险一金”和有偿加班的保障。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家庭获取信息的能力,信息不对称的缓解有利于女性就业。对于中西部地区、失业率较高省份的家庭,以及赡养老人和无房家庭,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本文可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促进高质量就业、缓解女性就业困境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旭超   张文怡   赵婧  
数字化转型在改善企业经营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也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以及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产生了显著影响。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本升级以及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人力资本升级。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和扩张经营规模促进人力资本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仅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人力资本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讨论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扩大了对高、低学历层次劳动力的需求,表明数字技术对低学历劳动力就业的替代效应并不显著;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劳动力工作效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推动了企业层面高质量就业的实现。因此,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要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注重对内部组织架构的数字化改造,提升对高技能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推动人力资本升级,实现高质量就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蕾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数字化转型、企业风险水平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程度,二者之间呈现正向关系;企业风险水平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公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截面分析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与公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小林  杨志红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显著改变了企业的要素投入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带来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把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引入生产函数,与其他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以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数字要素通过替代效应优化企业要素投入结构,扩充数据资本,带来企业发展动力变革;数字技术通过渗透效应促进要素在生产全过程的协同,并通过“连接”促进创新资源整合,激发技术迭代,带来企业发展效率变革;数字技术与数据的交互作用改变企业竞争模式,通过融合效应赋能产业组织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渗透效应和竞争模式转变的融合效应,发挥转型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世英   李静  
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赋予企业新的发展空间和能力。本文选取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商贸流通企业数据,利用公司年报中关键词词频统计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探究商贸流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其发展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整体提升了流通企业的发展质量。机制检验表明,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可能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两个渠道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数字金融水平较高地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海婷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叠加新冠疫情影响,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伴随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商行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农商行应把握好数字金融发展规律,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着力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农商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顺应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志超   王建新  
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软件构建微观层面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机制传导路径,并从外部治理的视角探析其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进行工具变量法、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和内部控制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3)公司治理水平和政府治理水平都可以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中,首席信息官、政府科技支出和政府补助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俞辰  刘大卫  
数字化赋能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以及高校就业质量的“助推器”。对高校而言,数字化赋能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以数字管理赋能为基础,全面提升数字化领导力;以数字培训赋能为抓手,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以数字资源赋能为内涵,推进教育资源汇聚;以数字评价为保障,优化全过程管理服务。通过全方位发力、全链条推动、全要素重构、全过程服务,推动师生乃至全社会就业观念的重塑和就业质量提升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的共享共建共进,不断推进数字化赋能就业高质量发展和有效应用,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文  吴春琼  
数字化转型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促进开放式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式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当开放式创新水平高于门槛值后,数字化转型可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有类实体经济中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此,提出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优化开放式创新合作方式、推广开放式数字转型模式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强  胡苏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如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8~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具有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强化效应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会对渐进性技术创新产生替代效应进而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规模越大,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越弱;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也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与构建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太辉  张彧通  
业务经营数字化和运营管理数字化的高效联动(内外联动)能强化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推动数字化不断迭代升级。实践中,很多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缺乏明确的内外联动框架,陷入了数字化转型的误区,对数字化的作用过于乐观,对数据驱动的重视不够,对数字化框架的理解不深,制约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效果。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内外联动”的核心是要实现业务经营数字化和运营管理数字化“人-货-场”框架的映射联动,关键是要发挥策略方案的“桥梁作用”,在内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迭代促进策略模型的沉淀,在外部数字化应用过程中通过业务发展提升策略模型的适配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丹   张丁  
文章选取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ESG表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提高ESG表现能显著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产权性质、要素密集度和地理位置的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更加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福君   吴浩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利用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且,企业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最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研究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会文  吴春琼  
数字化转型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选取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开放式创新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促进开放式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式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当开放式创新水平高于门槛值后,数字化转型可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国有类实体经济中数字化转型对开放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此,提出加快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优化开放式创新合作方式、推广开放式数字转型模式的对策建议,希冀切实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郜攀峰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集聚可显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要素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明显;数字化转型是创新要素集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因此,应完善创新要素分配机制、差异化推进创新战略部署、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着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