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52)
- 2023(19586)
- 2022(15953)
- 2021(14600)
- 2020(12264)
- 2019(27536)
- 2018(27145)
- 2017(52355)
- 2016(28241)
- 2015(31551)
- 2014(30995)
- 2013(30267)
- 2012(27495)
- 2011(24163)
- 2010(24253)
- 2009(22731)
- 2008(22594)
- 2007(20314)
- 2006(17973)
- 2005(16372)
- 学科
- 济(122995)
- 经济(122842)
- 业(109373)
- 管理(101444)
- 企(97630)
- 企业(97630)
- 方法(54579)
- 数学(45021)
- 数学方法(44593)
- 财(41442)
- 业经(37651)
- 农(36449)
- 中国(32961)
- 务(29497)
- 财务(29442)
- 财务管理(29392)
- 制(28250)
- 企业财务(28058)
- 农业(25748)
- 地方(24470)
- 技术(23307)
- 理论(20693)
- 体(20666)
- 划(19889)
- 银(19730)
- 银行(19711)
- 和(19458)
- 融(19340)
- 金融(19337)
- 贸(19263)
- 机构
- 学院(395037)
- 大学(390750)
- 济(169068)
- 经济(165915)
- 管理(162913)
- 理学(139903)
- 理学院(138595)
- 管理学(136710)
- 管理学院(135938)
- 研究(121093)
- 中国(98090)
- 财(83562)
- 京(80040)
- 科学(68254)
- 财经(65454)
- 江(63826)
- 经(59523)
- 农(57784)
- 中心(57749)
- 所(57453)
- 业大(52410)
- 经济学(52068)
- 研究所(51086)
- 北京(48844)
- 财经大学(48440)
- 州(47987)
- 范(47151)
- 经济学院(47043)
- 师范(46709)
- 商学(45144)
- 基金
- 项目(260071)
- 科学(209449)
- 研究(195681)
- 基金(191974)
- 家(163317)
- 国家(161924)
- 科学基金(143905)
- 社会(128993)
- 社会科(122462)
- 社会科学(122433)
- 省(103561)
- 基金项目(101349)
- 自然(90489)
- 教育(90269)
- 自然科(88446)
- 自然科学(88427)
- 自然科学基金(86921)
- 划(83766)
- 编号(78503)
- 资助(77099)
- 成果(62854)
- 创(58460)
- 部(58450)
- 重点(57540)
- 发(55636)
- 创新(53913)
- 国家社会(53883)
- 课题(53581)
- 制(53105)
- 教育部(51592)
- 期刊
- 济(189179)
- 经济(189179)
- 研究(115658)
- 中国(79569)
- 财(70414)
- 管理(66797)
- 农(53488)
- 科学(50273)
- 学报(50175)
- 融(41602)
- 金融(41602)
- 大学(41108)
- 教育(39031)
- 学学(38730)
- 技术(37480)
- 农业(36403)
- 财经(33618)
- 业经(32560)
- 经济研究(29293)
- 经(28791)
- 问题(24676)
- 业(22098)
- 技术经济(21373)
- 财会(20170)
- 现代(19246)
- 商业(18667)
- 贸(18554)
- 会计(18382)
- 统计(18280)
- 策(18062)
共检索到595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陈灿 张迺英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数字化转型指数来全面反映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梳理出浙江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特征事实。研究表明,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来提升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内资、主板上市和有研发背景高管的上市公司样本中更明显。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进程,为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实体经济、促进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人力资本 企业创新质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永乐 王婷
在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本文重点围绕自主研发投资和技术升级投资,以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规模在持续上升,其中技术升级投资仍是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内容,但趋势上自主研发投资的探索式创新越来越受企业重视,并且技术创新投资在行业特征、产权特征、股权特征以及企业成长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永乐 王婷
在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本文重点围绕自主研发投资和技术升级投资,以浙江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规模在持续上升,其中技术升级投资仍是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内容,但趋势上自主研发投资的探索式创新越来越受企业重视,并且技术创新投资在行业特征、产权特征、股权特征以及企业成长性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谢卫红 刘瑾 张茜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重塑了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创新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效率的提升,价值共创是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价值共创在数字化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效率之间的中介作用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为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靳毓 文雯 何茵
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以2015—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弱化代理冲突、提升成长能力,进而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在非高新技术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新争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克服“生产率悖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基于2010—2021年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水平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关系,数字化转型初期存在“生产率悖论”。机制检验表明,创新策略选择和要素配置效率是导致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U型关系的内生性根源,转型初期,数字化会降低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进而导致“生产率悖论”。拓展分析表明,较高的专业化和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帮助企业及早摆脱“生产率悖论”区间,而当资本密集度过高或过低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递减性更加显著。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创新策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强化专业化分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克服数字化转型中的“生产率悖论”至关重要。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悖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霍春辉 吕梦晓 许晓娜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微观经济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同群效应视角,探讨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与地区同群效应,且二者通过不同路径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有利于增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而地区同群效应则会加深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地区同群效应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产生倒U型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对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逻辑,厘清不同类别数字种群环境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差异,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王袁晗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电子制造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沪深A股电子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驱动效果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文化程度较高或企业处于衰退阶段时,与国有企业相比,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推动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驱动效应也产生非对称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龚静 尹忠明 何悦
本文基于2006—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以及万象云专利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化程度对制造企业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化呈向右上方倾斜的W型波动上升趋势;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化程度可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该促进作用在成长期企业、投入研发技术、交通物流、金融保险及商务服务,以及国内投入的服务化上表现更为明显;在作用机制上,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化程度可通过增加研发强度来提高企业的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曾雅婷 徐新月 赵育瑶 李宾
以2011—2020年209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析资产专用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从企业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两个层面来看,资产专用性会制约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第二,经营风险与可用资源数量在资产专用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资产专用性通过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减少企业通用性可用资源,进而抑制了数字化转型;第三,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资产专用性越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差。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转型成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和 黄依婷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企业如何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对政府创新补贴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入与提升创新产出在政府创新补贴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第三,政府创新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机制,推出差别化的创新补贴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罗艳梅 李秀媛 张全爽
本文采用2015—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战略激进度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激进程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更大、转型程度更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采取进攻型战略的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布局中主要倾向于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采取防御型战略的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主要倾向于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基于要素的细分行业实证结果发现,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和路径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翟胜宝 许浩然 唐玮 高康 曹蕾
本文检验了银行关联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关联企业比非银行关联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同时,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银行关联更加有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银行关联表现为银行持股企业或企业聘请具有银行背景的高管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银行关联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本文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为理解银行关联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监管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银行关联 贷款融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卞娜 李美羽 孙文博
文章以公司治理理论为基本理论,对董事会人力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2016年127家中国主板上市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董事会成员的教育水平、董事会职业背景以及董事会团队异质性对其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医药制造业企业的董事会受教育程度、董事会职业背景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董事会团队异质性则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教育水平较高的董事以及具有输出职能职业背景的董事进入董事会,有助于促进企业参与更多的创新策略、增加创新的资本投入与人员投入,并能有效地对实物资产与创新人力资本进行有效配置,并最终实现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这一目的。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人力资本 创新投入 医药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超常增长与数字化转型——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浙江省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政府补助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开放式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集团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研发背景高管与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
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吗?——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