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2)
- 2023(12339)
- 2022(9500)
- 2021(8142)
- 2020(6411)
- 2019(13759)
- 2018(13291)
- 2017(25870)
- 2016(13665)
- 2015(14891)
- 2014(14459)
- 2013(13989)
- 2012(12165)
- 2011(10773)
- 2010(10323)
- 2009(9421)
- 2008(8954)
- 2007(7871)
- 2006(6812)
- 2005(5922)
- 学科
- 济(63226)
- 经济(63169)
- 业(42786)
- 管理(41123)
- 企(33820)
- 企业(33820)
- 方法(24512)
- 数学(21627)
- 数学方法(21476)
- 业经(18893)
- 中国(18085)
- 农(18017)
- 产业(16292)
- 地方(13738)
- 财(13122)
- 农业(12324)
- 贸(12104)
- 贸易(12101)
- 易(11787)
- 技术(10758)
- 信息(10659)
- 学(10426)
- 总论(10115)
- 信息产业(10065)
- 制(9370)
- 环境(9271)
- 银(9140)
- 银行(9103)
- 发(8862)
- 融(8819)
- 机构
- 学院(196479)
- 大学(193857)
- 济(86483)
- 经济(85246)
- 管理(78101)
- 理学(69199)
- 理学院(68511)
- 管理学(67478)
- 管理学院(67135)
- 研究(65393)
- 中国(46845)
- 科学(40944)
- 京(38932)
- 农(37617)
- 财(34908)
- 业大(32849)
- 所(32009)
- 农业(29960)
- 研究所(29786)
- 中心(29593)
- 财经(29170)
- 经济学(27835)
- 江(27472)
- 经(26673)
- 经济学院(25549)
- 院(23767)
- 范(23232)
- 北京(23169)
- 师范(22873)
- 经济管理(22047)
- 基金
- 项目(145319)
- 科学(116213)
- 基金(108505)
- 研究(100583)
- 家(96979)
- 国家(96240)
- 科学基金(83287)
- 社会(69740)
- 社会科(66653)
- 社会科学(66639)
- 基金项目(57742)
- 省(57383)
- 自然(53390)
- 自然科(52298)
- 自然科学(52282)
- 自然科学基金(51402)
- 划(47664)
- 教育(43874)
- 资助(41574)
- 编号(37643)
- 发(33104)
- 重点(32701)
- 创(31440)
- 国家社会(30958)
- 部(30881)
- 创新(29448)
- 科研(27740)
- 成果(27533)
- 计划(27295)
- 业(26562)
共检索到267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能涛
有效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于增强产业链关联、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意义深远。基于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探析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产业链关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产业链关联具有促进作用,并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产业链关联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对东部地区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推进开放式创新,提升产业链关联程度。基于此,提出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转型、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着力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攻关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关联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虎 邹媛媛 高子桓
文章选取上市公司年报以及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前向关联、后向关联两种渠道来增强产业链关联的创新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在劳动密集型和竞争性行业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虎 高子桓 韩爱华
本文系统梳理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产业链关联的理论机制,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和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来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关联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产业链关联水平的提升,且存在滞后效应,利用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倾向匹配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维度、不同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内部生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两种渠道来影响产业链关联,由于数字化转型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幅度更大,最终均表现为促进产业链关联。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关联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数字经济政策以及有效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和借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虎 高子桓 韩爱华
本文理论阐释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关联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和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来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关联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产业链关联水平的提升,且存在滞后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内部生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两种渠道来影响产业链关联,由于数字化转型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幅度更大,最终均表现为促进产业链关联。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关联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数字经济政策以及有效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关联提供重要的政策指引和借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勇 黄丹华
供应链数字化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由于供应链网络中包含了上下游多家企业,供应链数字化依赖于供应链网络中各个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然而鲜有学者关注到供应链网络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本文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供应链网络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及其产生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网络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纵向同群效应,且相对于同竞争对手网络的横向同群效应,纵向同群效应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网络中企业间的信息传递效应和动态竞争效应有助于数字化转型纵向同群效应的形成。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吸收能力强的企业,或者当同群企业类型为供应商、同群企业重要性更高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纵向同群效应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供应链网络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纵向同群效应显著提升了供应链的稳定性。本文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联动以及地方政府稳链固链提供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璐 丛林 赵君彦
本文基于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产业数字化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且这一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产业数字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加大产业数字化发展支撑,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典范 王超 陈磊
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互促的视角,在对数字化产业链协同进行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层面数字企业补助对其他企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数字企业的补助能够通过产业间的传导,为其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意义上,数字产业的补助具有正向的普惠性。统计意义上,数字化补助对非国有企业、服务业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所在城市数字化关注度低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数字产业的发展对于制造类企业和衰退期企业同样起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其主要通过增加数字产业服务供给、激励数字化人力资本投入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产业链上游偏垄断且数字化解决方案专用性强,而下游竞争更充分、数字化方案通用性强,更能发挥数字化的规模效应,因此政府对数字企业的补助对产业链下游企业数字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产业数字化中也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上游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其下游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本文丰富了企业数字化促进机制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研究,为企业数字化精准施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余典范 王超 陈磊
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互促的视角,在对数字化产业链协同进行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层面数字企业补助对其他企业数字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数字企业的补助能够通过产业间的传导,为其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意义上,数字产业的补助具有正向的普惠性。统计意义上,数字化补助对非国有企业、服务业企业、成长期企业以及所在城市数字化关注度低的企业作用效果更为显著;同时,数字产业的发展对于制造类企业和衰退期企业同样起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其主要通过增加数字产业服务供给、激励数字化人力资本投入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产业链上游偏垄断且数字化解决方案专用性强,而下游竞争更充分、数字化方案通用性强,更能发挥数字化的规模效应,因此政府对数字企业的补助对产业链下游企业数字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产业数字化中也存在产业链协同效应,上游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其下游企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本文丰富了企业数字化促进机制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研究,为企业数字化精准施策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兵 宋超凡
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企业技术进步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重要机会。采用专利信息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专利的引用关系入手,使用PageRank和HITS算法,提出同时考察专利技术影响力和企业创新影响力的复合测度技术进步的方法,科学构建数字化转型和技术进步指标,从企业的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角度探讨数字化转型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进步提升,正向提升效应具有行业和企业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推动技术进步,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政策支持的促进效果显著。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创新生态等角度为决策部门评价新能源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及中国专利国内外布局提供可参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纯 但红光
本文以流通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在验证其存在性的基础上,就其异质性特征以及外部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研究发现: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即同群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焦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在管理层治理能力偏弱和市场地位相对较低的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和网络媒体关注度提升会强化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
关键词:
流通企业 数字化转型 同群效应 异质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婷
在数字技术快速融入各个产业领域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以及满足消费质量升级的需要,实施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粮食产业发展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整个粮食产业的产能和抗风险能力较低,亟须融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和现代数字技术,以增强粮食产业的效率和韧性。然而因粮食经营领域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各环节主体凝聚力不强、数据资源共享不充分等因素存在,严重制约着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基于此,剖析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构建与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相适应的技术与政策支撑体系,以期推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粮食全产业链 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晓东 杨晓霞
产业链自主可控是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键,也是新发展格局的微观基础。本文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间品进口数据构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衡量指标,基于1997—2018年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影响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效应在2016—2018年间以及盈利能力较强、国外供给依赖度较高的产业链中更加明显,但是这一提升效应并不存在要素密集度的差异性。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还能够通过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两条路径来间接影响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研究结论对于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以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东华 黄念
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路径。本文分析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对产业链韧性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从要素市场化和降低交易成本两大视角探讨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产业链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2002—202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测度产业链韧性,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整体上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二者之间呈现非线性的马鞍型关系;要素市场化程度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韧性提升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市场渠道性交易成本和融资性交易成本对产业链韧性发挥作用,而监督性交易成本暂无作用。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韧性之间的马鞍型关系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链和产业链韧性不同维度均表现出异质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要素市场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现代化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勇 娄靖 胡红燕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步,但是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性、曲折性与不确定性使企业难以走出转型难的困境,大股东同时持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的纵向合作与共同股权双重关联能否助力供应链企业通过协作与共享破除这一困境,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切入点,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就供应链共同股权网络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及产生机理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供应链共同股权网络下存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且该结论在考虑遗漏变量、双向因果等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被共同股东持股的供应链同群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垂直摩擦、获得更多供应链资源、破除信息传递壁垒,进而构建更为紧密的同群协作关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创造条件。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竞争压力较大时,同群效应更为明显。最后,本文研究发现供应链共同股权网络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群效应有助于降低焦点企业的经营风险、提升企业价值以及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胡晟 王晨晨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经过替换变量度量方式、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通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同时,管理者短视主义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而高管海外背景则加强了这一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家族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文章结论为我国企业以数字协同方式深入推进国际化提供经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