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1)
2023(10166)
2022(7428)
2021(6384)
2020(4827)
2019(10080)
2018(10111)
2017(18293)
2016(9475)
2015(10301)
2014(9753)
2013(9061)
2012(7991)
2011(7051)
2010(6959)
2009(6494)
2008(6369)
2007(5925)
2006(5332)
2005(4909)
作者
(26297)
(22108)
(21791)
(20507)
(13946)
(10298)
(9817)
(8353)
(8317)
(7654)
(7455)
(7289)
(7102)
(6855)
(6754)
(6545)
(6534)
(6291)
(6234)
(6136)
(5442)
(5222)
(5162)
(5007)
(4919)
(4895)
(4852)
(4788)
(4385)
(4307)
学科
(39953)
经济(39924)
(34839)
管理(33863)
(29502)
企业(29502)
技术(16804)
中国(15858)
业经(15528)
(12896)
技术管理(11983)
产业(10981)
方法(10206)
信息(9646)
总论(9322)
农业(9286)
信息产业(9201)
地方(8829)
(8623)
(8249)
银行(8236)
(8028)
(7940)
数学(7796)
(7729)
金融(7729)
数学方法(7694)
(7407)
(7133)
环境(6872)
机构
学院(131892)
大学(130755)
(54356)
经济(53300)
管理(53070)
理学(45426)
理学院(45000)
管理学(44288)
研究(44163)
管理学院(44027)
中国(33309)
(27097)
科学(26110)
(24053)
(20980)
(20563)
中心(20439)
(19324)
财经(18846)
研究所(18594)
业大(17973)
(17302)
(17141)
师范(17133)
(16855)
北京(16834)
(16685)
经济学(16630)
技术(15026)
经济学院(14862)
基金
项目(91479)
科学(74326)
研究(70606)
基金(65538)
(56694)
国家(56194)
科学基金(49746)
社会(47116)
社会科(44817)
社会科学(44808)
(38112)
基金项目(34229)
(30572)
教育(30394)
自然(29051)
自然科(28489)
自然科学(28482)
自然科学基金(27992)
编号(27868)
(26500)
创新(23619)
资助(22984)
成果(22287)
(21400)
国家社会(20577)
重点(20484)
课题(19453)
(18700)
(18622)
(18270)
期刊
(61738)
经济(61738)
研究(39625)
中国(32278)
管理(23241)
(18930)
科学(18576)
学报(18550)
(18452)
教育(17745)
大学(14761)
学学(13470)
技术(13150)
(13113)
金融(13113)
农业(12792)
科技(11674)
业经(11398)
经济研究(10083)
财经(9138)
图书(9065)
(8370)
论坛(8370)
(7981)
技术经济(7934)
问题(7681)
(7614)
现代(6788)
书馆(6696)
图书馆(6696)
共检索到203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红娜  丁倩倩  吕希琛  
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基于伦理视角,以科技向善和寻租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依据义利之辨,综合考量数字化、科技向善、寻租三维交互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根据388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正向影响绿色创新,科技向善即前进式、停滞式科技向善,正向调节数字化与绿色创新的关系,寻租负向调节数字化与绿色创新的关系,数字化、前进式科技向善、寻租三维交互对绿色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理解数字化与绿色创新的关系,解析如何突破数字化发展中的伦理困境并转化为绿色创新发展的良机,拓展本土文化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自愿   马琳   王文娇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然而,数字赋能的“有效性”问题一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样本企业广泛分布于倒“U”型曲线最高点的左侧;管控投入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政府补助能够显著强化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倒“U”型关系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和媒体报道较多的企业中。这说明,“技术驱动”有助于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增量提质”,但过度数字化会诱使企业陷入“技术鸿沟”,不利于数字化与绿色创新的协同推进。因此,重污染企业应找准数字技术赋能生态环境保护的契合点与着力点,政府可以利用补贴政策进一步激励企业数字赋能绿色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亮   高峻   李娅宁  
数字化推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既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保障。以2007—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搭建以“绿色创业导向—绿色创新”为链条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多阶段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数字化对于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显著赋能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数字鸿沟”效应;绿色创业导向和绿色创新在数字化与企业绿色转型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存在“数字化—绿色创业导向—绿色创新—绿色转型”的链式中介作用;数字化与环境规制协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以及受“一带一路”倡议支持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通过绿色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绩效,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彩凤  郭淑娟  
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年报进行文本分析,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战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实施;金融科技、高管任期及社会网络嵌入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行业竞争程度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领导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前摄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而跟随者企业更关注数字化转型对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非重污染行业中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可通过前摄型与反应型绿色创新战略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   郭冠宇   尹俊雅  
为厘清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实现路径,本文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工业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赋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实现绿色创新“增量提质”。机制分析表明,在创新资源维度,数字化转型在集聚研发资源、促增环保投入的同时,还能够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改善其融资能力,从而驱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在经营状况维度,数字化转型不仅会通过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来改善企业经营绩效,还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来优化企业生产效率,进而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潜能。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的“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清洁型企业以及位于绿色创新分布高端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以上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字化转型的环境绩效,并为如何引领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辽宁   韩少真   包瑞婧   李辉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主要通过监督效应和激励效应两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国有和重点排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产生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大。此外,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同时开展绿色独立和联合创新、同时积累绿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结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辽宁   韩少真   包瑞婧   李辉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主要通过监督效应和激励效应两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国有和重点排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产生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大。此外,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同时开展绿色独立和联合创新、同时积累绿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结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晖   戚琦   唐志鹏  
厘清数字化如何赋能工业企业绿色创新,对于推动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1年中国A股工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绿色专利数据,探究工业企业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在缓解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2)与资源型城市、中部地区和非国有小企业相比,非资源型城市、东西部地区和国有大企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创新的效果更加突出;3)企业数字化可以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来促进绿色创新。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实现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文富   彭枭   伊健武  
绿色发展、数字经济驱动新一轮创新提速的同时,正在重塑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影响区域创新效率。基于我国南方14个省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中介效应、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发展程度越高,该区域创新能力越强;绿色发展能够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各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区域间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最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的边际贡献在于补充了绿色发展对于区域创新作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潘文富   彭枭   伊健武  
绿色发展、数字经济驱动新一轮创新提速的同时,正在重塑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影响区域创新效率。基于我国南方14个省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中介效应、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系统研究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绿色发展程度越高,该区域创新能力越强;绿色发展能够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基于此,各地区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区域间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实现我国整体创新效率最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的边际贡献在于补充了绿色发展对于区域创新作用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焱   于露   刘茵伟  
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有效激励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和绿色治理赋能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绿色转型视角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微平   陈星  
基于高阶理论和烙印理论,选取2015—2021年沪深A股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认知—决策/行为—结果”框架,考察高管技术烙印与高科技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内在关系,以及数字赋能的调节作用与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高管技术烙印显著地提升了高科技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数字赋能强化了高管技术烙印对绿色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特别是绿色实质创新能力,而对绿色策略创新能力的效果不显著。战略导向效应和要素驱动效应在数字赋能的影响机制中均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丰富了绿色创新能力驱动因素研究,也为高科技企业绿色创新实践和数字人才培养提供经验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基于文本分析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政府环境关注度和组织冗余资源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得益于降低绿色代理成本和提升绿色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