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5)
- 2023(17319)
- 2022(13981)
- 2021(13074)
- 2020(10430)
- 2019(23698)
- 2018(23990)
- 2017(45535)
- 2016(25308)
- 2015(28547)
- 2014(28904)
- 2013(28014)
- 2012(25648)
- 2011(23035)
- 2010(23230)
- 2009(21188)
- 2008(20659)
- 2007(18536)
- 2006(16493)
- 2005(14556)
- 学科
- 济(98370)
- 经济(98243)
- 业(71610)
- 管理(66188)
- 企(50311)
- 企业(50311)
- 农(49226)
- 方法(37976)
- 农业(32829)
- 数学(32153)
- 数学方法(31766)
- 业经(29876)
- 中国(29073)
- 财(22711)
- 学(22164)
- 制(20936)
- 地方(20631)
- 理论(17793)
- 银(17026)
- 银行(16973)
- 行(16267)
- 贸(15858)
- 贸易(15848)
- 融(15776)
- 体(15773)
- 金融(15768)
- 发(15583)
- 易(15380)
- 技术(15200)
- 和(15191)
- 机构
- 学院(353636)
- 大学(351649)
- 管理(137463)
- 济(135585)
- 经济(132395)
- 研究(120421)
- 理学(118380)
- 理学院(117076)
- 管理学(114994)
- 管理学院(114359)
- 中国(91279)
- 科学(76264)
- 农(75829)
- 京(75755)
- 财(61094)
- 所(61010)
- 业大(59370)
- 农业(58462)
- 中心(55690)
- 研究所(55641)
- 江(54240)
- 范(49119)
- 师范(48614)
- 财经(48061)
- 北京(47543)
- 州(43861)
- 经(43718)
- 院(43514)
- 技术(39865)
- 师范大学(38809)
- 基金
- 项目(242192)
- 科学(188673)
- 研究(181697)
- 基金(171663)
- 家(149897)
- 国家(148490)
- 科学基金(126173)
- 社会(111588)
- 社会科(105138)
- 社会科学(105111)
- 省(96759)
- 基金项目(90955)
- 教育(82875)
- 划(80385)
- 自然(80052)
- 自然科(78109)
- 自然科学(78090)
- 编号(77629)
- 自然科学基金(76665)
- 资助(68838)
- 成果(63961)
- 重点(53883)
- 课题(53077)
- 发(52573)
- 部(52415)
- 创(50255)
- 创新(46719)
- 项目编号(45766)
- 科研(45509)
- 国家社会(45415)
- 期刊
- 济(156169)
- 经济(156169)
- 研究(102882)
- 农(76238)
- 中国(75925)
- 学报(59695)
- 科学(53233)
- 农业(51524)
- 管理(48245)
- 教育(47897)
- 大学(45441)
- 财(44687)
- 学学(42410)
- 融(33876)
- 金融(33876)
- 技术(31996)
- 业经(30825)
- 业(25362)
- 财经(22173)
- 经济研究(22025)
- 图书(21937)
- 问题(21462)
- 版(19092)
- 经(18809)
- 科技(17604)
- 理论(17039)
- 业大(16709)
- 现代(16172)
- 技术经济(16121)
- 实践(15748)
共检索到529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卫洪 王莹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回答“谁来种地”的问题,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下实现数字经济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融合发展,构建数字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农村与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契机来探讨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模式创新,通过深度挖掘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在机理,以“智农通”作为案例分析其在农信平台生态圈体系构建及农业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上的数字化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出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实施路径,从而为实现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到农业数字化转型,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数字化赋能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实施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晓峰
我国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构建一套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它将有利于缩小我国二元化的城乡结构,对一直困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应对意义。本文将首先分析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然后再根据其具有的特点来认真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方略,从而为我国农业政策实行更为深刻而有益的改革提供创新的体系保障,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改进,促进我国农业更快、更稳、更健康的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高强 赵海
近年来,日本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家庭经营体不断减少、组织经营体比重增加、农业法人经营初具规模、农业生产联合组织加快组建。在此基础之上,日本初步构建了一个结构明确、功能互补、动态调整的农业经营体系。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模式以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森善 常生忠
近年来,宁夏中卫市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重点着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带动了主导产业发展。市财政局每年安排2500万元农业贷款贴息和1000万元农业贷款担保资金,撬动农业贷款,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蔬果、枸杞、硒砂瓜、粮食、制种、草畜、葡萄酿酒7大主导产业。二是促进了产业品牌发展。目前注册商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农产品质量认证25个,涌现出了一批知名专业合作社品牌。三是改变了市场产销格局。提高了农民组织程度和农产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杨 王寿彭 韩子名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科学测度省级农业数字化增加值的基础上,结合2013-2020年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察农业数字化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数字化显著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特别地,农业数字化对非粮食主产区、革命老区以及民族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能作用更强。作用机制表明,农业数字化通过缓解雇工成本约束、土地流转约束、融资约束和销售约束,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农业数字化协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驱动了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基于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农业数字化发展、赋能和普惠新格局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业数字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趋粮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荣静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可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本文就社会关注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主要特征、构建思路的研究进行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运川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步伐越来越快,随着我国的新型农业模型的兴起,相对应的,我国的农业政策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良好发展,政府从政策调整入手,力求能够让新的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要让群众满意。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就要尊重老百姓的意见,从多个角度进行构建。本论文重点对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政策导向进行阐述,并分析其构建内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克俊 桑晚晴
我国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加快推进时期,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关键路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构成的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特征的经营组织体系;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为载体,同步推进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发展多元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和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志瑞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为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指明了方向。山西省作为农业大省,正处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期,也要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路。实践证明山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即新型农业经营类型比例不均衡、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生产效率不高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几个因素的叠加影响,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不到位、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及农业经营的科技化水平不强等,因此山西省应从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苹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改造传统农业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之路。本文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概念、特点,分析此体系构建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构建中需要把握的重点,指出此体系构建机制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政策制度体系的构建,并提出构建路径。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构建机制 构建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山 王丹玉 奉公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推动着产业集群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模式:虚拟产业集群。在农业产业领域,随着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不断融合,农业虚拟产业集群也正在形成。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农民市民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养殖户技术能力薄弱、学习能力不足以及管理制度匮乏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加强虚拟产业集群的知识渗透,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峰 刘菊 王海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也是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对传统农业大省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发展实践和成功路径进行分析和梳理发现,遵循规律、政策扶持、科技引领和服务指导是安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成功特征,这对其他类似省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政策设计无疑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效应。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超 宋丹 周鹏程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旺盛,但由于缺乏统一、公认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的评判困难,导致金融支持乏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可计量性等原则,利用目标导向层次分析法(GDAHP)建立评分模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促进信用评价结果转化应用所需的条件。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超 宋丹 周鹏程
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旺盛,但由于缺乏统一、公认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金融机构对信用等级的评判困难,导致金融支持乏力。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可计量性等原则,利用目标导向层次分析法(GDAHP)建立评分模型,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促进信用评价结果转化应用所需的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小钰
近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农民参与数量持续增加的发展态势,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相应地其对会计职能的需求愈加强烈。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构成、特征及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其对会计职能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两个方面,以及阐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会计体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一方面提出了从会计核算、会计决策、会计监督等方面优化会计体系,另一方面提出了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强专业会计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相关审批标准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