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5)
- 2023(15695)
- 2022(11988)
- 2021(10763)
- 2020(8618)
- 2019(18780)
- 2018(18535)
- 2017(35316)
- 2016(18918)
- 2015(21015)
- 2014(20806)
- 2013(20312)
- 2012(18551)
- 2011(16515)
- 2010(16718)
- 2009(15843)
- 2008(15916)
- 2007(14895)
- 2006(13604)
- 2005(12535)
- 学科
- 业(87610)
- 济(82645)
- 经济(82528)
- 企(69824)
- 企业(69824)
- 管理(65150)
- 农(47712)
- 业经(34516)
- 农业(32105)
- 方法(28506)
- 财(25472)
- 中国(24973)
- 数学(20384)
- 数学方法(20199)
- 制(18506)
- 务(17965)
- 财务(17930)
- 财务管理(17910)
- 技术(17519)
- 企业财务(16937)
- 地方(16300)
- 策(16130)
- 体(14781)
- 理论(14745)
- 和(14452)
- 划(14321)
- 贸(14298)
- 贸易(14287)
- 易(13914)
- 发(13716)
- 机构
- 学院(278175)
- 大学(269295)
- 济(115895)
- 经济(113628)
- 管理(108748)
- 理学(92792)
- 研究(91987)
- 理学院(91903)
- 管理学(90519)
- 管理学院(90041)
- 中国(73844)
- 农(63076)
- 京(56817)
- 科学(55172)
- 财(53278)
- 农业(48384)
- 所(46185)
- 业大(45934)
- 江(45622)
- 中心(43184)
- 研究所(41482)
- 财经(41294)
- 经(37484)
- 州(35533)
- 北京(35008)
- 经济学(34008)
- 范(33987)
- 师范(33572)
- 院(33026)
- 省(31553)
- 基金
- 项目(181637)
- 科学(144036)
- 研究(136985)
- 基金(130597)
- 家(113649)
- 国家(112410)
- 科学基金(97204)
- 社会(89110)
- 社会科(83959)
- 社会科学(83937)
- 省(74280)
- 基金项目(68625)
- 教育(60842)
- 自然(60209)
- 划(59767)
- 自然科(58818)
- 自然科学(58802)
- 自然科学基金(57809)
- 编号(57212)
- 资助(50674)
- 成果(45549)
- 发(41727)
- 业(41037)
- 创(40844)
- 重点(40610)
- 部(39314)
- 课题(39014)
- 创新(37334)
- 国家社会(36917)
- 制(36320)
- 期刊
- 济(143868)
- 经济(143868)
- 研究(80360)
- 农(65953)
- 中国(62132)
- 农业(44352)
- 管理(43391)
- 学报(43141)
- 财(42892)
- 科学(41318)
- 大学(34213)
- 学学(32387)
- 业经(30770)
- 教育(29451)
- 融(29183)
- 金融(29183)
- 技术(26251)
- 业(23147)
- 经济研究(20928)
- 财经(20538)
- 问题(19213)
- 经(17861)
- 技术经济(15530)
- 版(15246)
- 世界(15183)
- 农村(15084)
- 村(15084)
- 农业经济(14665)
- 现代(13891)
- 商业(13593)
共检索到432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婧元 刘洪银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成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动能。本文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粮食供给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全要素生产率、绿色低碳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均衡发展等方面诠释了数字化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内涵、作用机理和路径;剖析了云和雪梨全产业链数字化、托普云农生产管理数字化、拜耳公司智能育种、R公司节能减排创新实践;探讨了数字化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基本、目标、动力、路径和历程,并提出建议:完善“政+企+银”多方合作机制;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和数字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数字技术应用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鹏洲
智慧农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形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相结合的产物,通过机械化生产、数据分析、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农业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的智能化运营,提升农业运营效率。但是我国智慧农业起步晚,目前在农业科技、数据运营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需通过政府、市场及农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去促进智慧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智慧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困境,提出智慧农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智慧农业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李銮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主题,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支撑和关键步骤。日新月异和快速迭代的数字技术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推广和普及,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教育和传播,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沟通和理解,助力高水平、高品质文化的“引进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认知度和话语地位,赋能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因此,必须加快数字技术的研发创新和落地实践,坚持科技向善的发展理念;培育数字时代高水平文化领域人才,积累文化繁荣的内生动能;重视文化产业的顶层设计和转型创新,锻造协同融合的产业链条;推进数字文化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构筑互鉴互促的文化生态。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文化强国 赋能机制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永琴 祁元生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而建设农业强国也是产业兴旺的长远目标。目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科技创新缓慢、农村市场体系落后、农业生态治理困难等现实挑战,对建设好农业强国形成制约。为更好赋能农业强国建设,要基于产业赋能、科技强农、改革驱动、生态引领四个维度,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塑造农业发展新动能,完善政策支农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产业兴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
关键词:
产业兴旺 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君
数字创新以其特有的收敛性、自生长性、开放性等特征正在重塑新的发展格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剖析数字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在微观层面,以企业为抓手,以数字技术创新为基础,赋能过程、产品、服务、组织形式与商业模式创新,增强企业竞争活力;在中观层面,以产业为抓手,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在宏观层面,改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基础设施硬环境与资源软环境,完善数字治理、消弭数字鸿沟,推动经济增长稳定性、发展均衡性、环境可持续性与社会公平性。从质量、效率、动力、结构四个维度考察数字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即技术增值链不畅通、数据共享运用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产业供需结构失衡。最后,针对性地从这四个维度提出释放技术价值、推进数据机制、强化人才支撑、筑牢数字基础等破解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玲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化趋势、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创新发展,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精准、高效,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提供了契机。目前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面临着数据获取难度大、信息茧房阻碍大、数字治理保障难等现实困境。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健全推进数字思政的体制机制、树立适合数字思政的教学理念、培育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队伍、搭建优质数字资源的教学平台等途径实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玲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化趋势、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创新发展,助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向精准、高效,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提供了契机。目前高校思政课数字化建设面临着数据获取难度大、信息茧房阻碍大、数字治理保障难等现实困境。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通过健全推进数字思政的体制机制、树立适合数字思政的教学理念、培育具有数字素养的教师队伍、搭建优质数字资源的教学平台等途径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建明
数字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民数字素养的提升,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承担着赋能建设数字乡村的职责。从数字通识教育、专业数字化技能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科教融汇四个维度可以明晰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作用机制。针对职业教育赋能农民数字素养的现实困境,应从强化数字通识教育、专业转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
数字乡村 职业教育 数字素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露霜 郭凌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践活动仍面临着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落后、成本分担机制不成熟、时序不协调、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及农业转移人口思想观念落后与自身素质偏低等现实困境。因此,我国应从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分担、生存空间打造、市民观念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 现实困境 路径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文丰安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及乡村振兴的发力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数字经济的红利扩散到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可以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新活力、新支撑,极大地促进智慧农业建设、催生乡村数字经济新形态和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但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乡村数字环境较差,数字基础设施尚未实现全覆盖;乡村高素养数字人才比较缺乏;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度不够健全。进入新阶段,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需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强化乡村高素养数字人才支撑、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和加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杰长 李銮淏
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带来数字化的发展浪潮和重要发展趋势,形成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通过推动我国形成更宽领域、更多方位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和贸易格局,加速国际贸易领域供需双侧优化和相互匹配,全方位降低国际贸易的传统成本和扩大国际贸易的效益空间,催生出重塑全球价值链的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趋势深刻赋能国际贸易领域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现阶段,数字化赋能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国内的数字贸易发展中的新旧矛盾叠加困局,以及全球数字鸿沟与数字贸易治理摩擦所共同形成的现实挑战。鉴于此,文章从构建中国学术理论体系、培育高水平人力资本、加快数字技术同国内产业深度融合、统筹协调深化开放和国家安全的关系等提出了数字化赋能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数字化 国际贸易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关珊珊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数字赋能,让农村治理提效率,让农业生产添智慧,让农民生活增品质。目前,农村数字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农村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农民数字信息素养不高等现实困境。未来,需要从加强数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加大数字农民人才培育力度等方面提高农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数字技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京波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化,数字乡村治理已经成为实施乡村振振兴战略的驱动力量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实践形式。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探索数字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因为数字化乡村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存在数字治理模式强制嫁接、数字治理形式主义、数字治理对乡村性侵蚀、乡村内部数字鸿沟等问题。因此,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规避“技术规训”风险,回归服务村民本位;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性有效融合,构建“有温度”的治理体系;弥合数字鸿沟,提升乡村治理的包容性。从而将数字技术逻辑与乡村治理情境相结合,推动乡村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云涛
数字赋能乡村产业兴旺,其根本路径是发展新业态。用好数字技术,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关键是要不断创新思路,让新生产模式扎根乡村,打破信息壁垒。以数字技术助力农村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理论逻辑为出发点,分析当前影响数字技术优势潜能释放的限制因素。通过发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功能,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完善农村制度化保障机制,提高数字化服务供给水平;构筑数字乡村数字化人才培养新格局,探索农村新兴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高质量发展 理论逻辑 业态交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顾兴树 吕洪楼
数字技术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正在穿透所有经济和社会场域,成为推动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民族地区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地区,探究数字技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对于加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因此,应在厘清数字技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构建和营造良好产业环境等举措,为数字技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产业现代化探索行之有效的实现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