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93)
- 2023(16048)
- 2022(12584)
- 2021(11353)
- 2020(9576)
- 2019(21108)
- 2018(20807)
- 2017(40659)
- 2016(22138)
- 2015(24477)
- 2014(24170)
- 2013(23994)
- 2012(22024)
- 2011(19502)
- 2010(20227)
- 2009(19357)
- 2008(18886)
- 2007(17259)
- 2006(15261)
- 2005(14035)
- 学科
- 业(101756)
- 济(101487)
- 经济(101371)
- 企(85301)
- 企业(85301)
- 管理(77203)
- 农(46800)
- 方法(44890)
- 业经(36424)
- 数学(36118)
- 数学方法(35901)
- 财(34928)
- 农业(31225)
- 务(26412)
- 财务(26389)
- 财务管理(26350)
- 中国(25921)
- 企业财务(25231)
- 制(21839)
- 技术(19286)
- 策(17941)
- 体(17166)
- 贸(16782)
- 贸易(16772)
- 易(16350)
- 划(16252)
- 地方(16014)
- 融(15808)
- 金融(15807)
- 理论(15484)
- 机构
- 学院(321686)
- 大学(315244)
- 济(139943)
- 经济(137544)
- 管理(130565)
- 理学(112312)
- 理学院(111326)
- 管理学(109892)
- 管理学院(109289)
- 研究(100782)
- 中国(82514)
- 财(66737)
- 京(65050)
- 农(63511)
- 科学(57870)
- 财经(53170)
- 所(49876)
- 江(49636)
- 业大(49304)
- 经(48582)
- 农业(48145)
- 中心(47861)
- 研究所(44546)
- 经济学(42910)
- 北京(40360)
- 财经大学(39211)
- 经济学院(39070)
- 州(38928)
- 商学(36979)
- 经济管理(36869)
- 基金
- 项目(210336)
- 科学(168087)
- 研究(156601)
- 基金(155919)
- 家(135004)
- 国家(133538)
- 科学基金(116329)
- 社会(103796)
- 社会科(98393)
- 社会科学(98369)
- 省(82358)
- 基金项目(82281)
- 自然(72784)
- 自然科(71178)
- 自然科学(71162)
- 自然科学基金(69984)
- 教育(69704)
- 划(67030)
- 编号(63374)
- 资助(62484)
- 成果(50696)
- 部(47158)
- 重点(46250)
- 创(46100)
- 发(45144)
- 业(44138)
- 国家社会(44037)
- 创新(42368)
- 性(41625)
- 课题(41520)
- 期刊
- 济(160151)
- 经济(160151)
- 研究(90897)
- 农(64235)
- 中国(61134)
- 财(56054)
- 管理(50209)
- 学报(47601)
- 科学(45479)
- 农业(42905)
- 大学(38277)
- 学学(36617)
- 融(35928)
- 金融(35928)
- 业经(32806)
- 技术(27466)
- 财经(27342)
- 教育(25245)
- 经济研究(24206)
- 经(23459)
- 业(23277)
- 问题(22282)
- 技术经济(17664)
- 世界(17526)
- 版(16333)
- 财会(16308)
- 贸(15614)
- 商业(15588)
- 现代(15336)
- 农村(15009)
共检索到484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钢 赵霞
在新冠疫情暴发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数字化已经成为农林企业增强韧性应对危机、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基于新冠疫情暴发的现实情况,文章探讨了数字化对危机期间农林企业韧性的作用机制及影响。运用2019-2022年农林企业中174家A股上市公司的日度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企业的数字化赋能效应,同时采用双重差分法、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变量替换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1)数字化能显著增强危机下的农林企业韧性,短期样本和长期样本的影响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2)长短期样本内林业企业数字化赋能效应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093和0.0122,均弱于非农林企业,且小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从数字化中获取的边际收益相对更多。(3)数字化通过提升用工灵活性和生产智能化水平,降低了农林企业在不利环境下的运营风险,增强了应对危机的能力。(4)推进数字化的农林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分别额外获得0.0118%的短期收益率和0.0188%的长期收益率,即企业数字化赋能效应的长期效应强于短期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要为农林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创造有利条件;二是要给予小规模和非国有农林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三是要注重农林企业在用工灵活性和生产智能化方面的数字化投入;四是要支持农林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战略规划。
关键词:
数字化 农林企业 企业韧性 新冠疫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海峰 宋肖肖 窦斌
数字化对企业组织和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企业韧性视角研究了数字化在危机期间的价值。研究表明,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在危机期间的韧性,表现为数字化企业在危机期间获得的股票收益率更高。进一步地,企业从数字化中受益的程度将取决于它们的运营在多大程度上被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数字化对于受疫情影响更大的小规模和非国有企业的韧性提升作用更大,且对非高科技企业的韧性具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通过增加工作灵活性,降低员工之间以及员工和客户之间的接触程度增加了企业在危机期间的韧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可以作为一种企业风险管理工具,提高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生存甚至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葛新庭 谢建国 杨洪娜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供应商数据,从供应商配置与存货角度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增加企业存货,多元的供应源与充足的存货储备有助于抵御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塑造供应链韧性。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管控能力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而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对提升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最为明显;外部交易成本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打造供应链韧性的效果更显著;同时,数字化的稳链作用更多体现在面临外部信息约束较高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使进口供应链多元化,分散进口供应链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韧性 进口供应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建 王怡静
随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探究民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识别企业数字化转型,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规模和薪酬水平的正向影响。但不同技能劳动力需求呈现结构性差异,非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较低以及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更有可能采用数字技术替代劳动,尤其是替代低技能劳动。研究结果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效应和替代效应,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就业”目标实现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冬 汤敏
组织韧性因其赋予组织适应环境冲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具备稳定性和灵活性两大核心属性。本文在新冠疫情与企业数字化双重背景下,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8—2021年的数据,考察数字化投资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分别检验了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在疫情下遭受的损失越小;(2)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灵活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越能更快地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研究结论在理论层面回答了数字化投资和组织韧性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数字化投资决策和韧性能力建设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数字化投资 组织韧性 稳定性 灵活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良文 张琳琳 王晨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增强企业韧性,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显著。同时,数字化转型主要作用于制造业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大型企业,对非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影响相对不明显。此外,城市层面的就业环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内部控制是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韧性的重要机制。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应继续推动数字化建设,关注不同类型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差异并制定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充分发挥就业环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内部控制等间接驱动因素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韧性 数字基础设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曾雪婷 韩洪芳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危机期间重塑业务形态、强化经营韧性的重要选择。基于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危机期间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就业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危机期间的就业规模,具体在新冠疫情期间,企业数字化转型每增加1%使得就业规模相对增长2.7%。其中,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广化效应”与“深化效应”提升企业危机期间的就业规模,其就业替代效应并不明显。在新冠疫情严重城市、数字生态行业和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更能提升企业危机期间的就业规模。最后,企业在危机期间推进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员工收入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本文研究为维护危机期间社会稳定及双循环战略实现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就业规模 危机期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煜昊 马野青 承朋飞
文章基于2010~2022年中国167个地级市804个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应用文本分析构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的异质性指标,通过供应链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创造能力3个维度测度企业供应链韧性水平,从微观层面探讨跨境电商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的方向和机制。文章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有助于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数字基础设施是赋能的3个重要机制,在不同分位数、产业和企业表现出明显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成渝、京津冀、长江中游、长三角和珠三角五大城市群的政策效应各具特色。文章的研究对于推动跨境电商良性发展、加强企业供应链韧性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敬莉 孙哲远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自贸区政策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自贸区设立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正向作用较强;从影响机制看,自贸区通过增强技术创新效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地,调节效应揭示了营商环境优化在贸易便利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有助于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政策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严子淳 王伟楠 王凯 张志伟
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其投资效率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本文以2011—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机器学习、文献计量及爬虫技术等方式对数字化转型进行刻画,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投资效率,并主要体现为降低过度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提高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及优化资源配置两条路径实现。本文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时存在差异,且数字化转型的不同细分维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同。本文的研究结论既可以丰富数字化转型及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也能够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投资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投资效率 代理成本 资源配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秀敏 陈梓烁 陈雅琪
作为“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带来正向的财务回报,已成为业界重点关注问题。本研究以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创新性地使用上市公司数字技术专利拥有量来衡量数字化转型,并详细分析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地改善财务绩效,且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内部治理、降低经营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大型企业转型程度越高,对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强。其无论是选择自主研发还是引进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对财务绩效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其通过引进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更能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对于处于财务困境和竞争激烈环境中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财务绩效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此外,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越优越,这种促进作用也会越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巫景飞 王泽昊 倪中新
数字化已成为当下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但数字化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尚存争议。基于上市公司及其一级控股子公司与数字化相关的无形资产投入、专利、软件著作权数量和年报词频等数据,构建包含投入、成果、关注度三维度的数字化水平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测度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字化水平。然后,检验企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总体数字化水平波动上升,呈现国有企业快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行业快于其他行业;数字化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沟通效率、增强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大客户依赖以及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等四项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非国有性质、强竞争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化 熵值法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敏 雷新途
由于产业和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农林企业资产专用性特点十分显著。依据现代契约理论,资产专用性经济后果一方面体现在资产专用性可以增进企业绩效(经济后果Ⅰ),另一方面体现在资产专用性决定企业融资契约的安排(经济后果Ⅱ)。为检验中国农林企业资产专用性的经济后果,文章以2003—2006年沪、深中国农林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资产专用性替代变量与公司绩效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而与融资契约结构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总的看来,相关性也不甚理想。这表明中国农林企业关系型投资不足而导致资产包含的专用性不高,从而不具备
关键词:
农林企业 资产专用性 经济后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李少林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挺 祝志勇
前所未有的超长周期、系统性、综合性、颠覆性的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叠加逆全球化与世界疫情超级冲击背景下,企业在探索式创新边际演进的同时保持韧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新三板上市公司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的表现,考察了探索式创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探索式创新能够显著增强企业韧性,且对技术密集型企业与竞争型行业的作用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探索式创新会通过丰富企业技术、提升技术与产品质量增强企业韧性,但也会形成资源挤占效应,弱化对企业韧性的增强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水平与数字化转型: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
研发强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竞争力:契机还是危机?——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否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基于30个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如何影响组织韧性——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数字金融能否提升农户家庭经济韧性?——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
金融危机冲击、现金储备与企业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危机传导渠道、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金融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