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57)
2023(18102)
2022(14612)
2021(13174)
2020(10903)
2019(24060)
2018(23823)
2017(45035)
2016(24524)
2015(27058)
2014(26441)
2013(25832)
2012(23248)
2011(20772)
2010(20826)
2009(19792)
2008(19801)
2007(18012)
2006(16173)
2005(14838)
作者
(71051)
(59509)
(59297)
(55872)
(37718)
(28211)
(26712)
(23001)
(22592)
(21265)
(20357)
(19797)
(19191)
(19045)
(18547)
(17896)
(17775)
(17674)
(17063)
(16932)
(14893)
(14770)
(14511)
(13581)
(13445)
(13373)
(13283)
(13260)
(11958)
(11848)
学科
(101953)
经济(101807)
(97662)
管理(89937)
(88381)
企业(88381)
方法(40616)
业经(35830)
(33932)
(32205)
数学(31282)
数学方法(30966)
中国(28562)
(24896)
(23687)
财务(23645)
财务管理(23615)
农业(22832)
技术(22679)
企业财务(22454)
理论(19100)
(18517)
(18352)
地方(18320)
(18054)
(17725)
贸易(17711)
(17671)
(17577)
(17250)
机构
学院(351449)
大学(347503)
(144094)
经济(141220)
管理(138672)
理学(118951)
理学院(117728)
管理学(115877)
管理学院(115238)
研究(114301)
中国(89491)
(72778)
(70176)
科学(69613)
(63940)
(57376)
(54924)
财经(54622)
业大(53909)
中心(52292)
研究所(51658)
农业(50263)
(49616)
北京(45046)
经济学(43342)
(43025)
(42097)
师范(41581)
(41180)
财经大学(40116)
基金
项目(232621)
科学(184690)
基金(169641)
研究(168769)
(148877)
国家(147535)
科学基金(127675)
社会(110034)
社会科(104368)
社会科学(104341)
(92976)
基金项目(89968)
自然(81936)
自然科(80134)
自然科学(80107)
自然科学基金(78760)
(76588)
教育(76516)
编号(66853)
资助(66766)
(53974)
成果(53724)
重点(52234)
(50298)
(50085)
创新(49634)
(48051)
(46872)
国家社会(46245)
课题(46169)
期刊
(165027)
经济(165027)
研究(100685)
中国(74364)
(59861)
(58413)
管理(57907)
学报(56595)
科学(52119)
大学(43369)
学学(41176)
农业(40264)
教育(35226)
(33913)
金融(33913)
技术(31223)
业经(29263)
财经(27845)
经济研究(25873)
(24069)
(24039)
问题(21483)
技术经济(18947)
科技(18182)
(17592)
现代(17137)
商业(17097)
(16569)
财会(16285)
世界(15647)
共检索到531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群   胡勇浩   李梦晓  
数字化能力是数字价值释放的关键,也是企业运用数字技术整合价值网络中各种资源以推动系统性数字变革,进而实现数字价值创造的能力,但现有文献对数字化能力与绿色创新关系的探讨有限。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作为有因果的双中介变量,构建数字化能力通过关系强度、知识耦合作用于绿色创新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方法对409份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能力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关系强度与知识耦合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能力通过关系强度、知识耦合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绿色创新。结论可揭示数字化能力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为制造企业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马亮   高峻   李娅宁  
数字化推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既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保障。以2007—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搭建以“绿色创业导向—绿色创新”为链条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赋能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多阶段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数字化对于企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显著赋能作用,且该作用存在“数字鸿沟”效应;绿色创业导向和绿色创新在数字化与企业绿色转型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存在“数字化—绿色创业导向—绿色创新—绿色转型”的链式中介作用;数字化与环境规制协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污染行业企业以及受“一带一路”倡议支持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通过绿色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绩效,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于飞  刘明霞  王凌峰  李雷  
本文整合知识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理论,利用中国128家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探讨企业知识耦合对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及冗余资源对知识耦合与绿色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与企业绿色创新呈U型关系,且存在"门槛效应";新技术领域与原有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耦合正向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冗余资源强化了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与企业绿色创新的U型关系,从而负向调节新旧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知识耦合视角下知识基础动态变化对绿色创新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推动了知识基础观和资源基础观理论从一般创新向绿色创新研究领域的繁衍,丰富了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知识耦合方式展开绿色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明强   许龙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排放的重要主体,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的实现仍是较长时期内的研究重心。文章利用2011—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政府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动态能力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且受到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预测  [作者] 于飞  胡泽民  袁胜军  
本文利用128家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在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了制度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以及企业知识耦合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规制压力和模仿压力均对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但时效性存在差异。另外,规制压力和模仿压力还可以通过知识耦合的中介传导作用影响绿色创新。具体而言,规制压力和模仿压力均会促进企业实施两类知识耦合,但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企业原有技术领域间的知识耦合与绿色创新呈U型关系,而新旧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耦合与绿色创新呈倒U型关系。本文丰富了制度压力、知识管理与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建宇  杨旭  王师静云  
知识中介是企业成功实施创新的关键角色之一,但对于其能否以及如何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创新却知之甚少。基于社会嵌入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机会能力视角考察知识中介嵌入对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并探讨战略互赖性的调节作用。346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中介嵌入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技术机会能力在知识中介嵌入与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战略互赖性正向调节知识中介嵌入与技术机会能力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技术机会能力的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万亮  路文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媒体带来的舆论压力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对环保舆论压力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问题,现有研究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基于议程设置理论和高阶认知理论,分析环保舆论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讨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的中介效应。基于201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环保舆论压力能够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发挥中介效应;并且,领导环保意识和组织绿色学习在环保舆论压力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关系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鑫鑫   汤小华  
选用沪深A股上市的2039家制造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主要通过加大创新资源投入、缓解融资约束的方式来发挥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企业社会责任正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非国有、有政治关联、东部地区的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促进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作用更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畅  潘慧峰  李珮  冯雅欣  
不同于以往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公司实际资金投向构造了新的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指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2)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媒体监督、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两个渠道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本文从绿色创新效率视角为理解数字化如何引领绿色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于宝君   宫婷婷   朱慧敏   李雪灵  
数字经济时代,数智技术蓬勃发展,成为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以2013—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动态资源基础观和双元创新理论为切入点,基于“资源—能力—行为”逻辑构建链式中介框架,探究数智技术应用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智技术应用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这一影响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显著。创新资源配置、双元创新能力在数智技术应用与服务化转型间既发挥独立中介作用,又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人力资源配置对探索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创新经费资源配置对利用式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论可为数智时代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针对性路径建议和决策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仁桥  王冉  钱丽  
基于数字化战略与“双碳”目标,从数字化建设、应用和发展3个维度探讨数字化水平对企业碳绩效的非线性影响机理以及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选取2010—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动态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建设、应用和发展水平均与企业碳绩效之间呈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大多数中西部省份的数字建设与应用水平未跨过拐点,对企业碳绩效的影响尚处于抑制阶段,而东部和少数中西部省份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已跨过拐点,对企业碳绩效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发明型、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均在数字化建设、应用和发展水平与企业碳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解发现,与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相比,发明型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水平各维度与企业碳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更显著。经过变换数据年份等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于飞  肖成  张明伟  胡查平  
利用新制度主义理论,通过对284家非国有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对政府支持的影响机制,以及合法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样本分析了政治关联和所处行业竞争强度在制造企业绿色创新与政府支持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有助于企业获得政府支持,且合法性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在没有政治关联及处于高强度竞争行业的情况下,制造企业绿色创新通过合法性影响政府支持的效应更强。运用新制度主义理论中的合法性观点,将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视为一种获得政府支持的战略,将绿色创新后果的研究从企业经济绩效层面拓展到企业与政府关系层面,不仅跳出了学术界关于制造企业绿色创新能否提升经济绩效的争论,也为更好地理解制造企业绿色创新动力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红娜   鲁玥茹   王卫  
在数字时代,业务数字化既能帮助企业打破资源环境的限制,维持竞争优势,实现绿色发展,同时也可能导致创新能力下降。为厘清二者间关系,本文借助S-O-R理论,基于知识基础观,构建一个研究框架,并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实证探究业务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业务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知识基深度和知识基广度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可持续导向对业务数字化与知识基和绿色创新均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锋  
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整理2013—2021年长三角地区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构建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检验长三角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以及两者耦合协调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双碳”目标下,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耦合协调,将有效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推动产业的绿色低碳高速发展。同时,提出了对长三角地区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期助推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锋  
以长三角地区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整理2013—2021年长三角地区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构建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检验长三角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以及两者耦合协调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双碳”目标下,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耦合协调,将有效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推动产业的绿色低碳高速发展。同时,提出了对长三角地区产业数字化与绿色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以期助推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