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1)
- 2023(14969)
- 2022(11608)
- 2021(10549)
- 2020(8203)
- 2019(18091)
- 2018(18167)
- 2017(32958)
- 2016(18092)
- 2015(19981)
- 2014(20271)
- 2013(19060)
- 2012(17232)
- 2011(15452)
- 2010(15659)
- 2009(14278)
- 2008(14031)
- 2007(13215)
- 2006(11693)
- 2005(10595)
- 学科
- 济(66692)
- 经济(66616)
- 管理(55566)
- 业(51196)
- 企(43493)
- 企业(43493)
- 中国(23483)
- 业经(21917)
- 农(21268)
- 方法(18787)
- 地方(18350)
- 技术(17922)
- 财(16406)
- 制(16358)
- 学(15349)
- 理论(14483)
- 数学(14330)
- 农业(14181)
- 数学方法(14102)
- 银(13239)
- 银行(13210)
- 体(12977)
- 产业(12864)
- 行(12723)
- 融(12460)
- 金融(12452)
- 技术管理(12195)
- 信息(11211)
- 和(11160)
- 教育(11150)
- 机构
- 学院(250494)
- 大学(245431)
- 管理(91367)
- 济(90367)
- 经济(88005)
- 研究(84883)
- 理学(77053)
- 理学院(76115)
- 管理学(74595)
- 管理学院(74117)
- 中国(64755)
- 科学(53565)
- 京(53044)
- 财(44315)
- 所(42680)
- 江(41592)
- 农(40303)
- 中心(39439)
- 研究所(38544)
- 范(36673)
- 师范(36252)
- 业大(35460)
- 财经(33960)
- 州(33626)
- 北京(33126)
- 院(32254)
- 技术(31938)
- 农业(31206)
- 经(30534)
- 师范大学(28467)
- 基金
- 项目(166404)
- 科学(130826)
- 研究(127388)
- 基金(114984)
- 家(100930)
- 国家(100002)
- 科学基金(85415)
- 社会(78549)
- 社会科(74188)
- 社会科学(74168)
- 省(69597)
- 基金项目(60264)
- 教育(58862)
- 划(57241)
- 编号(54478)
- 自然(52383)
- 自然科(51150)
- 自然科学(51135)
- 自然科学基金(50187)
- 成果(45277)
- 资助(43541)
- 创(39560)
- 课题(39283)
- 重点(38309)
- 发(37704)
- 创新(36061)
- 部(33868)
- 项目编号(33236)
- 年(32504)
- 国家社会(32344)
共检索到388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波 吴佩
本文针对数字化背景下区域创新体系价值创造和获取模式如何发生改变、中国情境下多方参与的创新主体如何实现协同治理的现实问题,构建数字化背景下区域分布式创新体系,从宏观环境、创新网络和微观主体三个层次塑造区域分布式创新价值共创网络。并结合中国转型经济“强政府、大市场”的独特性,进一步探索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结合,基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多主体协同治理,打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高水平区域分布式创新体系,构筑基于中国国情和数字化背景的跨层次整合创新理论,重构区域创新范式,旨在为我国区域创新在数字化空间的竞争优势构建和转型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构建区域分布式创新体系,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在产业和制度方面的引导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薄亮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物流行业作为现代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不同环节的重要支撑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加快物流供应链建设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物流行业也被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然而,基于成本、效率、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应坚持网络化模式,即以区域物流供应链体系为切入点,并通过共享机制实现区域物流供应链的组网运营,依托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共享经济背景下物流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使区域物流供应链更加高效、智能、便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薄亮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物流行业作为现代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不同环节的重要支撑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加快物流供应链建设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物流行业也被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然而,基于成本、效率、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应坚持网络化模式,即以区域物流供应链体系为切入点,并通过共享机制实现区域物流供应链的组网运营,依托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共享经济背景下物流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使区域物流供应链更加高效、智能、便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邹本国
本文介绍了山东电力研究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以服务电力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龙头的发展理念,在科技创新体系、科研管理体制、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学研一体化 探索 实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明磊 刘秉镰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是面向国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格局,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基于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引入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并有效协调、协同、整合各地区创新系统及其发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结构框架可以表达为要素、空间与环境、子系统组成的三维矩阵。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地区间创新功能的合理定位与创新战略匹配;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从区域一体化出发的创新政策体系与政府行为;创新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现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进经济和要素的集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政福 高璐 翟子瑜
中国正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亟待加快从要素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经济全球化、创新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将给区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区域开放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区域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
区域开放式创新 协同创新问题 构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柏翔 凌丹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推动区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一种战略思路,本文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揭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长春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在分析长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现实基础和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构建长春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等战略问题,以便为长春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及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创新 区域创新体系 基本模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薛崧 苗青 张计龙 伏安娜 任磊 赵敏
高校图书馆数字基座是一种支撑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基础设施,其核心结构由数据中心、业务中心、基础服务中心、物联中心和AI服务中心组成,为业务转型和服务创新提供数据能力、通用业务能力和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支撑。本文以复旦大学图书馆数字基座的建设和成效为例,探索高校图书馆数字基座的建设思路、策略和方法,提出数字基座的建设需要在数字化转型战略指引下,适度超前规划并完善总体信息技术架构;围绕用户需求,从平台工具、数据资源、运营机制、场景创新、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构建和持续演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夏昱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构筑创新型国家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结合国外创新体系的经验,分析我国新时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从国家政策、企业、高校、产业选择、区域发展等多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企业 高校 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朱兴丰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发展和延伸,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源和知识库,是从事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开发与传播的主体。为此,地方高校应该在以知识为主要创新资源的开发中,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理顺自身内部科研管理机制等途径,为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艳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从东向西由高到低呈梯次分布。这表明: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强劲程度成正相关。显然,这里的“创新”指的是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创新,而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陆大道
我国新区新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不断上新台阶的支柱。新区新城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要加强各类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组织各种功能空间、相应的决策和运作的人员群体空间,建设相应的各种类型平台,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成为多层次、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的创新"空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凡萍 贾永飞
本文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从实现创新转型的重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研究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四种创新模式,从核心主体、支撑体系、关键保障体系、配套服务体系等四个层面构建支撑全产业链的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 体系构建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雯斐 王晓鸿
区域创新能够带动某一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进行系统论述的基础上,从对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因素的分析着手,结合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现状,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