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2)
- 2023(18031)
- 2022(14501)
- 2021(13194)
- 2020(10847)
- 2019(24472)
- 2018(24251)
- 2017(46683)
- 2016(24690)
- 2015(27068)
- 2014(26776)
- 2013(26165)
- 2012(23631)
- 2011(20688)
- 2010(20620)
- 2009(19225)
- 2008(18688)
- 2007(16904)
- 2006(14925)
- 2005(13283)
- 学科
- 济(110002)
- 经济(109884)
- 业(102077)
- 企(84536)
- 企业(84536)
- 管理(81837)
- 农(50768)
- 方法(46038)
- 业经(39264)
- 数学(37192)
- 数学方法(36802)
- 农业(33956)
- 财(33411)
- 中国(30046)
- 技术(22445)
- 务(22430)
- 财务(22386)
- 财务管理(22359)
- 制(21930)
- 企业财务(21192)
- 地方(21096)
- 策(18851)
- 理论(17568)
- 贸(17565)
- 贸易(17551)
- 和(17270)
- 划(17173)
- 易(17091)
- 体(16808)
- 银(16045)
- 机构
- 学院(343288)
- 大学(334255)
- 济(149142)
- 经济(146509)
- 管理(143160)
- 理学(123454)
- 理学院(122405)
- 管理学(120655)
- 管理学院(120003)
- 研究(104129)
- 中国(85318)
- 财(69298)
- 京(67781)
- 农(62357)
- 科学(59373)
- 财经(54405)
- 江(52963)
- 中心(51537)
- 业大(50141)
- 经(49567)
- 所(48688)
- 农业(47116)
- 经济学(45313)
- 研究所(43593)
- 州(41539)
- 北京(41156)
- 经济学院(41153)
- 范(40282)
- 师范(39948)
- 财经大学(39825)
- 基金
- 项目(230893)
- 科学(186058)
- 研究(175387)
- 基金(170291)
- 家(145511)
- 国家(144116)
- 科学基金(127658)
- 社会(116738)
- 社会科(110635)
- 社会科学(110608)
- 省(92037)
- 基金项目(90180)
- 自然(78657)
- 教育(78505)
- 自然科(76975)
- 自然科学(76962)
- 自然科学基金(75655)
- 划(74315)
- 编号(71967)
- 资助(66473)
- 成果(56461)
- 创(53289)
- 部(51041)
- 发(50962)
- 重点(50597)
- 国家社会(49499)
- 创新(49000)
- 课题(47030)
- 制(46225)
- 业(45849)
- 期刊
- 济(169909)
- 经济(169909)
- 研究(98347)
- 中国(68989)
- 农(64497)
- 管理(56237)
- 财(56032)
- 科学(45252)
- 学报(44469)
- 农业(43565)
- 大学(36496)
- 业经(34877)
- 学学(34579)
- 融(34192)
- 金融(34192)
- 技术(33474)
- 教育(31062)
- 财经(26618)
- 经济研究(25344)
- 业(23084)
- 经(23002)
- 问题(22934)
- 技术经济(19627)
- 世界(16937)
- 现代(16593)
- 商业(16588)
- 版(16504)
- 统计(16498)
- 科技(16471)
- 策(16266)
共检索到515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蕾 王轶
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基于2019年全国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采用重聚影响函数回归方法(RIF)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返乡创业企业数字化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经营提高了农民收入,且对低收入农民群体的增收效应显著大于高收入农民群体。第二,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化经营对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增收效应更显著;相较于第一、第二产业,数字化经营对第三产业的农民增收效应更显著;相较于价值型返乡创业,生存型和发展型返乡创业的数字化经营对农民增收效应更显著。第三,返乡创业企业借助数字化经营手段,加大受雇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了农民职业素养,进而实现了农民增收,而技术赋能提升了企业数字化经营对农民的增收效应。因此,加强返乡创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大农民数字技术的培训力度,有利于返乡创业企业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轶 王香媚
乡村振兴离不开返乡创业,社会网络已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的关键。基于2019年全国2139家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将社会网络分为强、弱关系网络两个维度,研究了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对其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整体上看,农民工的强、弱关系网络均能显著提升其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但两者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强度存在差异。(2)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民工的强关系网络对生存型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更为显著,弱关系网络对发展型和价值型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更为显著;在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弱关系网络对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强关系网络对中部地区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明显;农民工的弱关系网络对第二、三产业的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3)机制分析发现,创新精神是农民工社会网络促进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因此,建议地方政府要搭建促进返乡创业者相互交流的平台,努力实现返乡创业者强弱关系的双重嵌入,积极扩大返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同时要注重培养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进而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轶 王香媚
乡村振兴离不开返乡创业,社会网络已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的关键。基于2019年全国2139家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将社会网络分为强、弱关系网络两个维度,研究了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对其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整体上看,农民工的强、弱关系网络均能显著提升其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但两者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强度存在差异。(2)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民工的强关系网络对生存型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更为显著,弱关系网络对发展型和价值型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更为显著;在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弱关系网络对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强关系网络对中部地区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明显;农民工的弱关系网络对第二、三产业的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作用更显著。(3)机制分析发现,创新精神是农民工社会网络促进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因此,建议地方政府要搭建促进返乡创业者相互交流的平台,努力实现返乡创业者强弱关系的双重嵌入,积极扩大返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同时要注重培养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进而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轶 单晓昂
返乡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决定着返乡创业企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19年全国2139家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出务工经历对返乡创业者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职务和创业培训对返乡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出务工职务、创业培训和一线城市务工经历对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只有创业培训能够显著提升返乡创业者的冒险精神。异质性分析发现,一线城市务工经历对发展型创业的返乡创业者企业家精神有正向影响,却对生存型创业的返乡创业者企业家精神有负向影响。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发展型创业的返乡创业者,外出务工年限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随着外出务工年限的增加,返乡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先增强,达到峰值后又逐渐减弱。此外,无论返乡创业者曾在哪一产业务工,外出务工职务都对其企业家精神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创业培训仅对曾在第一、二产业和中低端第三产业务工的返乡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有明显促进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社会资本是外出务工经历促进返乡创业者企业家精神培育的作用机制。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大激励力度,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返乡创业,加强创业者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企业家精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轶 王香媚 冯科
本文基于2019年全国2139家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互联网+"对返乡创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网络采购、网络销售、网络招聘和网络培训质量对返乡创业企业经营业绩呈显著正向影响;从创业企业发展层次看,网络销售能显著提升生存型创业企业的经营业绩,网络招聘能显著提升发展型和价值型创业企业的经营业绩;从创业企业所在地区看,网络招聘和网络培训质量对中西部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业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创业企业所在行业看,网络招聘能显著提升一二三产业返乡创业企业经营业绩,网络采购能显著提升第二产业创业企业的经营业绩。机制分析发现,"互联网+"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动力源于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创新精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程度、突发事件驱动等重要因素。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和完善返乡创业培训,提高网络培训质量,提升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激励企业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返乡创业企业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鹏 庄晋财 李娟
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线性概率模型(OLS)实证检验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的影响,并从公共品的异质性与农民工代际差异的视角作进一步拓展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村公共品供给包括生产型公共品和生活型公共品,均能显著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概率,且生活型公共品的影响效应更大;从代际差异来看,农村公共品供给包括生活型公共品能正向促进"老一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但是生产型公共品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农村公共品供给包括生产型公共品和生活型公共品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决策的影响均不显著。通过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并做进一步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农村 公共品供给 农民工返乡 创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宜庆 熊子怡 张科 胡兵
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19年间中国2495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政府推动型返乡创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县,返乡创业试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升了约3个百分点,且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返乡创业试点的农民增收作用主要体现在中东部地区,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土地流转能够强化该增收效果。在作用机制上,返乡创业试点主要通过促进农民创业、带动非农就业和增进农民要素收入三种渠道推动农民收入增长。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农民增收 政府推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宜庆 熊子怡 张科 胡兵
基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19年间中国2495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政府推动型返乡创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县,返乡创业试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升了约3个百分点,且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返乡创业试点的农民增收作用主要体现在中东部地区,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土地流转能够强化该增收效果。在作用机制上,返乡创业试点主要通过促进农民创业、带动非农就业和增进农民要素收入三种渠道推动农民收入增长。
关键词:
返乡创业 农民增收 政府推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帆 宋洪远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在系统分析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内在价值与理论逻辑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演变趋势,明确了其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基于实际发展状况,分析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基础与问题挑战,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实现路径和政策构想。研究得出,当前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表现出创业人数增加、发展模式多元化、创业规模较小等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创业政策持续完善、创业载体日趋强化、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潜力仍然不足且面临较大风险,创业支持政策仍有优化空间。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保障创业要素供给、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而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力。对此,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制定差异化创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要素供给 创业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王性玉
有效发挥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融资功能,化解返乡创业农民信贷约束瓶颈,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论文以土地产权融资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为研究主题,基于河南、贵州两省返乡创业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土地产权融资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相关研究对探索改进土地产权融资模式,优化金融机构农村土地产权融资供给决策,破解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土地产权融资 农民工 返乡创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帆 宋洪远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在系统分析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内在价值与理论逻辑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演变趋势,明确了其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基于实际发展状况,分析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实基础与问题挑战,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实现路径和政策构想。研究得出,当前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表现出创业人数增加、发展模式多元化、创业规模较小等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创业政策持续完善、创业载体日趋强化、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但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发展潜力仍然不足且面临较大风险,创业支持政策仍有优化空间。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保障创业要素供给、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进而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活力。对此,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制定差异化创业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要素供给 创业政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轶 柏贵婷
创业者创新精神决定了返乡创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创业培训是提升返乡创业者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基于2019年2139家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创业培训对创业者创新精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返乡前的线下培训与返乡后的线上培训均能显著提升创业者的创新精神。返乡前线下培训能显著提升生存和发展型、中部和西部、第一和第三产业返乡创业者的创新精神;返乡后线下培训能显著提升价值型、第三产业创业者创新精神;返乡后线上培训能显著提升发展型、中部、第二产业创业者创新精神。创业培训能显著正向影响返乡创业者的社会资本积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武军 徐乐 王轶
本文基于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开展的2139家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创业者外出创业经历对其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创业者外出创业经历能够显著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外出创业经历能够提升创业者的管理经验,扩大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创业者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间接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基于上述结论,建议地方政府积极吸引具有外地创业经历的企业家返乡创业,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创业培训,提高返乡创业者的管理能力,支持创业者培育社会关系网络,加大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提升小微企业的经营绩效,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武军 贾晓倩 王轶
基于2019年全国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使用稳健的OLS回归方法研究民间借贷对返乡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民间借贷能够缓解金融约束,显著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的绩效。进一步研究民间借贷对不同层次创业企业的影响,发现民间借贷对生存型、发展型和价值型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社会效益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生存型、发展型返乡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正向影响要大于价值型返乡创业企业;对不同行业的创业企业而言,民间借贷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绩效、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效益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只是对住宿餐饮业企业社会效益的影响要大于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对不同区域的创业企业而言,民间借贷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社会效益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返乡创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正确引导民间金融流向,发挥民间借贷在解决中小微企业和返乡创业企业融资难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补充与引导作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轶 赵峰 刘鹏
基于2019年2139家全国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返乡创业企业获取银行信贷和政府扶持信贷能够显著增加其雇佣员工的数量,政府扶持信贷对当地贫困户的扩就业效应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员工培训在两类信贷与返乡创业企业的扩就业效应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两类信贷通过提高创业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来实现企业的扩就业能力;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在员工培训的中介效应中发挥着调节效应,即企业家精神越强,对员工培训的意识越强,创业企业的扩就业能力就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生存型和发展型返乡创业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能显著增加本地农民工的就业数量,发展型和价值型返乡创业企业获得政府扶持信贷后,前者能显著带动本地农民工的就业数量,后者能显著带动贫困户就业;东部地区返乡创业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能显著扩大本地农民工的就业数量,中部地区返乡创业企业获得政府扶持信贷后扩就业效应更加明显。建议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不同信贷政策的扩就业效应,结合本地返乡创业企业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精准化、协同化的信贷政策,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的扩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