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28)
2023(16922)
2022(13912)
2021(13040)
2020(10487)
2019(23831)
2018(23909)
2017(44426)
2016(25166)
2015(28677)
2014(28702)
2013(27139)
2012(24847)
2011(22343)
2010(22446)
2009(20402)
2008(19766)
2007(17686)
2006(15711)
2005(13784)
作者
(70010)
(57835)
(57770)
(54899)
(36847)
(27811)
(26417)
(22726)
(22269)
(20833)
(19865)
(19384)
(18198)
(18150)
(17808)
(17727)
(17654)
(17294)
(16617)
(16542)
(14532)
(14238)
(13783)
(13219)
(13074)
(13015)
(12881)
(12782)
(11540)
(11466)
学科
(92459)
经济(92271)
管理(66994)
(61571)
(51970)
企业(51970)
方法(39174)
数学(31956)
中国(31818)
数学方法(31460)
(26803)
业经(25759)
教育(24279)
(22769)
(22233)
理论(21223)
地方(18223)
农业(17492)
(16396)
(16327)
(16006)
贸易(15997)
(15508)
技术(15067)
(14057)
(13903)
财务(13822)
产业(13807)
财务管理(13796)
(13734)
机构
大学(347951)
学院(344612)
管理(129353)
(124109)
经济(120949)
研究(117054)
理学(111844)
理学院(110464)
管理学(108097)
管理学院(107466)
中国(81343)
(75790)
科学(73944)
(58811)
(57233)
(56154)
师范(55717)
研究所(53564)
(53070)
中心(52148)
(51743)
业大(50135)
北京(48411)
财经(45880)
师范大学(45170)
教育(42795)
(42567)
(42147)
技术(41634)
(41595)
基金
项目(232932)
科学(183392)
研究(177193)
基金(164660)
(142295)
国家(140920)
科学基金(120479)
社会(109137)
社会科(102374)
社会科学(102343)
(92479)
教育(87420)
基金项目(86535)
(78914)
自然(76394)
编号(75884)
自然科(74617)
自然科学(74600)
自然科学基金(73197)
资助(66595)
成果(63899)
课题(54389)
重点(52908)
(51423)
(50025)
(47997)
项目编号(46616)
(44973)
教育部(44684)
创新(44381)
期刊
(140211)
经济(140211)
研究(107545)
中国(73934)
教育(70547)
学报(55324)
科学(49814)
(49685)
管理(47121)
(43032)
大学(42722)
学学(38548)
农业(34827)
技术(34230)
(25404)
金融(25404)
业经(23727)
图书(22202)
财经(21876)
经济研究(21849)
职业(19012)
(18713)
问题(17687)
(17645)
(16666)
论坛(16666)
(16603)
科技(16115)
理论(15763)
书馆(15252)
共检索到514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敏  郑苏淮  
在数字化社会语境下,人们的精神意识受到数字化社会影响,审美精神呈现出亚审美化特点。职业教育兼任成人、成才双重任务,面对职教生的亚审美化心理现象,如何有效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数字化社会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审美教育借助艺术熏陶、情感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的功利观,树立高尚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健全人格,升华生命情感,实现心灵自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文静   张伟  
各级政府、行业企业、院校自身需求驱动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发展,而教育生态系统不良使职业教育境外办学面临最小因子限制、系统循环不良、生态幅狭窄、花盆效应等生态困境。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共生系统构建是一个多元主体的协同过程,需要从搭建数字化共生界面、形成多重共生关系和促进共生系统进化三个方面整体推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艳红  
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求职业教育在线教学重塑更为开放性、多样性、建构性的职业教育形态、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脱离了实践现场的在线教学极易产生异化、物化、浅化、简化的潜在风险。深刻反思职业教育在线教学的内在风险,探索职业教育在线教学的未来路向,以既反映职业教育与技术融合,又彰显职业教育人文精神与社会文化、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结合的方式去转化和应对其内在风险,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教育,重塑数字化教学理念;建立在线教学人文关怀,重构数字化教学关系;提升师生信息化能力,重造数字化教学流程;优化在线教学评价,重铸数字化教学质量等举措予以应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代以平  冯珊珊  
职业教育是与工作世界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裹挟下,世界各国职业教育进入数字化转型浪潮。在此背景下,越南职业教育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更高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越南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从法律政策框架和顶层规划、基础设施及数字化平台建设、教师及管理者数字能力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反映了“工业4.0”时代越南政府对技能型人才和职业教育的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协同多方力量参与,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注重提升管理者和教师数字素养是越南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波  郑永进  
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改造,而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是一种范式的转变与跃迁,强调数字技术对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空间、治理、思想、文化等要素的渗透与融合,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的系统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价值重塑、关系重构和系统变革,促进人、社会、技术与教育在物质与数字世界中实现融合和共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在联结资源、融合发展,彰显实践性,强化多模态感知和交互,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孪生运行系统推进战略协同化,构建数据驱动业务价值体系推进流程信息化,提升院校数字基础能力推进运行智慧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丹  王萌萌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在于利用数字化思维与手段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其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产教融合精准对接;普职课程双向融通;参与主体多元开放。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框架为:坚持培养德技并修的大国工匠;树立横纵融通的“大职业教育观”;打造开放性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构建多元开放的办学格局。因此,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数字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适应未来职业,提供“工作世界”的课程内容体系;立足社会服务,增强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性;强化数字化院校建设,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雪萍   张靖佶  
为应对数字化时代产业升级转型和劳动力市场变革带来的挑战,进一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职业教育质量,瑞士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瑞士”国家战略引领下,瑞士基于相关纲领性转型战略、指导性转型意见和专项资助计划,分层次、分重点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和支持。瑞士职业教育通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扩大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推动教学多场景数字技术应用、鼓励多主体参与数字资源开发与学习平台建设、制定教师数字能力培养评估标准以及促进数据流通和信息共享等途径,在多领域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瑞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秉持以产业需求为中心的转型导向,强调“以内容为依”和“以学生为本”的转型原则,遵循“循序渐进”和“难点突破”相结合的转型逻辑,重视数字化转型相关标准的研制及数字化资源共建和共享机制的建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衡宇  
基于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研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有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症结。通过系统梳理技能型社会和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逻辑的价值意蕴,分析技能型社会产业需求特征与职业教育困境,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路径选择,践行职业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初心和使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兰  邓映峰  
数字技术以其特有的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产业全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越来越多的岗位职责由原先单一、局部向全面、复合的趋势变化。“三教”改革作为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教师改革为主导,以教材改革为载体,以教法改革为媒介,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胜任能力的供需契合,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基本匹配,不断缩减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之间的差距,使学生真正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继平  
在审美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在审美对象的选择、审美方式的确定、审美标准的掌握、审美情感的满足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倾向。尽管是个人的行为,但由于人的审美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在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方面,会出现相同的兴趣和爱好。针对这些倾向和特点,应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伍俊晖  
面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存在发展不平衡、"引进来"提质不高、"走出去"影响不够等诸多困境,文章以"双高"院校国际化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三共"引进、"三联"走出、"三推"提升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即通过共商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对策、共建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体系、共享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资源,整合引进资源,夯实国内循环;通过联动多方主体畅通资源融合、联接引培方式培育国际师资、联合培养模式养成"双技"人才,鼓励"走出"国门,畅通国际循环;通过推行职教海外办学新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畅通、推动职业教育国际服务水平,提升国际影响,实现内外融合,以期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及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强国有借鉴价值和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国  
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对当前音乐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音乐审美心理发生条件的研究,根据审美心理发生的特点总结出了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实现审美教育的观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慧  
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剧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呈现出“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的时代特征。基于数字技术融通创生高职劳动教育新生态,通过数字劳动牵引带动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强化数字素养保障高职劳动教育新成效,是有效推进高职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实施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密、劳动教育理念与数字劳动需求不匹配、劳动教育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不充分等问题,需构建“嵌入—融合—创造”的目标发展机制“,手段—资源—模式”的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共识—共研—共建”的协同治理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向纵深推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莉  
高校利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教育,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我国高校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弘扬和启迪大学生的人文性,凸显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价值,塑造大学生的高品质人格,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审美教育是一种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不仅仅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树立美的理想和情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靳成达  
数字技术崛起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教育也进入数字化转型升级阶段。依托数字技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但是对教育数字化改革做出的必要回应,更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政策、价值、发展三个层面理解其内涵,并遵循类型教育的教育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开放化和管理决策清晰化三个显著特征,以数字化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为根据,从推动职业教育业务系统全方位重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以及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进行创新改造,提升职业教育供给水平,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