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4)
- 2023(16739)
- 2022(13861)
- 2021(12446)
- 2020(10307)
- 2019(23531)
- 2018(23218)
- 2017(45556)
- 2016(24117)
- 2015(27108)
- 2014(26927)
- 2013(26876)
- 2012(24656)
- 2011(22230)
- 2010(22216)
- 2009(20627)
- 2008(19796)
- 2007(17595)
- 2006(15792)
- 2005(14195)
- 学科
- 济(122267)
- 经济(122152)
- 管理(70611)
- 业(66121)
- 企(53797)
- 企业(53797)
- 方法(49355)
- 数学(43217)
- 数学方法(42811)
- 中国(30017)
- 农(28515)
- 业经(26150)
- 地方(26092)
- 财(25857)
- 学(23426)
- 农业(19684)
- 制(18591)
- 贸(18214)
- 贸易(18201)
- 易(17547)
- 理论(16686)
- 环境(16291)
- 融(16205)
- 金融(16204)
- 和(16067)
- 银(15906)
- 银行(15865)
- 务(15662)
- 财务(15588)
- 财务管理(15558)
- 机构
- 大学(354846)
- 学院(350834)
- 济(152765)
- 经济(149803)
- 管理(139137)
- 理学(120633)
- 研究(120025)
- 理学院(119337)
- 管理学(117344)
- 管理学院(116703)
- 中国(88616)
- 京(74977)
- 科学(71093)
- 财(68701)
- 所(59147)
- 财经(55418)
- 研究所(53607)
- 中心(53201)
- 农(52813)
- 江(51099)
- 经(50466)
- 业大(49544)
- 经济学(48082)
- 北京(47383)
- 范(45664)
- 师范(45281)
- 院(43478)
- 经济学院(43186)
- 财经大学(41224)
- 州(41111)
- 基金
- 项目(238075)
- 科学(188481)
- 研究(175297)
- 基金(175060)
- 家(151484)
- 国家(150280)
- 科学基金(130099)
- 社会(113875)
- 社会科(108115)
- 社会科学(108087)
- 基金项目(92076)
- 省(91005)
- 自然(82521)
- 自然科(80643)
- 自然科学(80628)
- 教育(79398)
- 自然科学基金(79186)
- 划(75922)
- 资助(72002)
- 编号(70285)
- 成果(57193)
- 部(52903)
- 重点(52844)
- 发(51011)
- 创(48790)
- 国家社会(47944)
- 课题(47876)
- 教育部(46139)
- 创新(45535)
- 人文(45121)
- 期刊
- 济(169531)
- 经济(169531)
- 研究(109802)
- 中国(64620)
- 学报(53704)
- 管理(52262)
- 财(51583)
- 科学(49169)
- 农(48129)
- 大学(41429)
- 学学(38700)
- 教育(36036)
- 农业(32907)
- 融(31194)
- 金融(31194)
- 技术(30404)
- 经济研究(28811)
- 财经(28297)
- 业经(25412)
- 经(24251)
- 问题(22056)
- 图书(19247)
- 技术经济(18802)
- 理论(17171)
- 业(16704)
- 贸(16693)
- 统计(16128)
- 现代(15882)
- 科技(15576)
- 商业(15546)
共检索到521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田利辉 李政 李鑫
本文研究数字化发展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世界银行数据考察数字化如何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扩大出口三个渠道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带来数字红利。研究发现:数字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机制分析表明:第一,数字化通过激励企业创新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数字化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力总需求;但主要提升高技能工人的边际生产率,增加对高学历群体的劳动力需求;第三,数字化能够扩大出口贸易,企业拥有网站和使用电子邮件等数字化工具有助于贸易便利化。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开展对外技术援助有效推动了信息技术和知识外溢,显著推动溢入国经济增长。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共同体,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翔 王如雪
本文基于1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0—2019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在科学测算五通指数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这一促进效应的机制问题。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够促进沿线国家经济规模的增长,还有利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即实现了“量质齐升”;(2)从具体的作用机制看,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实现“量质齐升”的重要作用机制;(3)从不同维度的互联互通效果来看,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在“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经济规模的促进效应中机制作用更加显著,设施联通和民心相通在“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效应中机制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为澄清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误解、质疑、担忧、抹黑”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而且对于进一步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也有重要政策含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磊
“一带一路”倡议所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家间战略合作为前提,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设施联通降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的国际物流成本。“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成功经验表明,设施联通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与设施联通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供给,比签署区域贸易协定更能发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效应。同时,文章使用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全球各国双边班轮网络和双边出口产品多样性网络,并测算了沿线国家网络中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倡议提出后,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双边班轮网络指数以及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多样性都明显高于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证实了中国在推动沿线国家深度嵌入全球运输网络及增强其出口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东升 李小平 李慧
本文立足国内和国际"双重视角",利用DID和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环境污染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采用古代"丝绸之路"途径城市作为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来改善国内沿线城市的环境污染,同时对国外沿线国家或地区也不存在所谓的"污染转嫁"。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安慰剂、变换PSM匹配及内生性处理之后依然稳健。本文结论正面回应了"一带一路"倡议中所谓的"污染转移威胁论",同时也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具有启示性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徐扬
文章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18年中国海外并购的企业层面数据,构建基于双向固定效应的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降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溢价,提升海外并购完成率。从动态效应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对海外并购溢价具有滞后的长期政策效应,而对海外并购完成率具有短期政策效应。"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对战略资源行业的并购溢价,降低了对非战略资源行业的并购溢价,对高科技行业的影响没有明显分化。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海外并购的影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发展中国家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和双边政治关系以及促进文化交流,进而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发展。文章的研究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企业海外并购绩效,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琳璘 邓欣晨 潘冬 郝颖
以2010~2018年能源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能源类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相对于非重点省份企业,"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著缓解了重点省份企业的投资不足,并显著提高了重点省份企业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这一渠道缓解了重点省份企业的投资不足,并且这种影响在高市场化程度省份企业和高治理水平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高市场化程度省份企业和高治理水平企业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惠 麦力开·色力木
本文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研发强度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异质性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大规模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且对中小规模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相对于内向型城市节点,"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外向型节点城市企业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国际化范围的扩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伦晓波 刘颜
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构成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识别“一带一路”倡议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企业、竞争程度较低行业企业、东部地区企业样本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更明显的改善效应。文章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科 侯津柠 夏乐 朱斯迪
本文采用人民币全球跨境交易数据,实证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提升沿线国家人民币跨境交易金额和笔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邻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高资本账户开放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第二,分货币职能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承担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的作用,而对价值贮藏职能没有显著影响。第三,“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沟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为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以及稳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职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翔 李慎婷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开展了8年,但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真实影响及其中国作用这一问题尚未得到科学的量化答案。文章基于2000~2018年13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评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其次就政策效应进行了异质性和时间动态分析,最后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重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国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得到了印证;第二,该倡议对与中国临近的沿线国家、沿线发展中国家和陆上丝绸之路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大,对与中国非临近的沿线国家、沿线发达国家和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小;第三,该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随时间逐渐增强;第四,该倡议通过促进沿线国家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但未通过促进净出口投资而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第五,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通过对沿线国家投资、净进口显著推动了其经济增长,但中国劳务支援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培源 程钦良
"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科技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和支撑。那么,当前合作的主要国家和模式有哪些?其促进沿线国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效应如何?合作该如何提质增效?文章在分类梳理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9-2017年44个沿线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与中国的科技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合作较多的为东南亚及南亚等地理临近国,且具有偏向性,以技术转移类合作为主;(2)各种科技合作可归并为研发合作类和技术转移类,两者分别通过影响研发能力和知识存量而促进沿线国的经济增长,且对不同技术基础条件的国家作用不同;(3)两类合作在产生经济增长效应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因此两类科技合作同时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应;(4)若将沿线国分为创新落后者和创新追赶者,则研发合作类的作用效果在两类国家存在明显差异,这既与合作的技术层次和难度有关,也与技术转移类合作直接的生产率效应有关。上述结论说明,"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要因国(地)施策,坚持研发合作和技术转移并举,注重研发合作的基础和质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元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是中国参与国际农业合作,实现农业“双循环”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选择2010—2021年省级农业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倡议对沿线省份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促进沿线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且效应总体呈波动递增的变化趋势。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农业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存在区位与民族层面的差异,对沿线东部地区的效应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效应强于非民族地区,并超过了西部地区总体的增长效应。机制检验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能够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金融发展来驱动,且农业金融发展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大。从长远上看,中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获得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内在驱动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芳芳 冯帆
“一带一路”倡议问世十年,为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高水平的开放也为中国企业创新提供了机会。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挖掘和人工判断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层面对参与“一带一路”共建企业进行认定,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深入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参与企业创新“增量提质”。此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内生性分析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研发投入效应和创新网络溢出效应促进参与企业创新数量与质量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调节“一带一路”倡议与参与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对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对地区市场化水平较低的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协同还能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企业创新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对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静 齐军明
本文基于2007~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机制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双循环”有效联动的直接效应、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沿线省域的“双循环”有效联动水平具有正向的提升效应。同时,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该结论。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通过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双边贸易和双边投资、金融支持等路径作用于沿线省域“双循环”有效联动。进一步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东部地区“双循环”有效联动的影响更大更显著。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双边贸易和投资,加大沿线地区金融支持力度,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联动的重要方向。同时,各地区政府要制定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策略,突出自身定位,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丹 苏二豆 衣长军
本文运用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20年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探讨企业OFDI对ESG的影响及ESG调整动机。研究发现,中国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OFDI显著提高了ESG水平,尤其是环境维度的ESG。随着OFDI深入推进,企业ESG的改善效应逐步增强。OFDI更有助于提升国际化经验不足企业和投资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较高东道国企业的ESG水平。此外,当面临严格的制度约束时,企业OFDI对ESG的提升效应更大,且制度约束主要作用于环境维度的ESG;若企业高阶资源较为丰富,则其ESG改善幅度更大,且主要表现为社会和治理维度的ESG改善效应。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ESG改善效应研究,并为推动我国企业ESG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倡议 ES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