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7)
- 2023(11780)
- 2022(9035)
- 2021(7896)
- 2020(6430)
- 2019(14198)
- 2018(13591)
- 2017(26790)
- 2016(14640)
- 2015(16424)
- 2014(16450)
- 2013(16028)
- 2012(14593)
- 2011(12746)
- 2010(12849)
- 2009(12197)
- 2008(12623)
- 2007(11462)
- 2006(10147)
- 2005(9508)
- 学科
- 企(76303)
- 企业(76303)
- 业(74791)
- 济(72954)
- 经济(72853)
- 管理(68495)
- 方法(35017)
- 财(30155)
- 业经(27238)
- 数学(27004)
- 数学方法(26914)
- 务(21888)
- 财务(21870)
- 财务管理(21837)
- 企业财务(20899)
- 中国(18180)
- 制(15669)
- 农(15600)
- 技术(15346)
- 划(14312)
- 策(12979)
- 和(12777)
- 体(12756)
- 企业经济(12359)
- 理论(12320)
- 经营(11796)
- 产业(11630)
- 技术管理(11057)
- 体制(10876)
- 人事(10739)
- 机构
- 学院(213459)
- 大学(212055)
- 济(95224)
- 经济(93594)
- 管理(93462)
- 理学(80509)
- 理学院(79871)
- 管理学(79180)
- 管理学院(78751)
- 研究(60688)
- 财(50988)
- 中国(50633)
- 京(42768)
- 财经(39484)
- 经(35972)
- 江(33141)
- 科学(30496)
- 经济学(30375)
- 财经大学(29364)
- 中心(29327)
- 商学(27659)
- 经济学院(27645)
- 所(27450)
- 商学院(27421)
- 北京(26227)
- 州(26052)
- 业大(24001)
- 研究所(23923)
- 经济管理(23670)
- 农(23599)
- 基金
- 项目(136856)
- 科学(112200)
- 研究(105076)
- 基金(104181)
- 家(87287)
- 国家(86480)
- 科学基金(78340)
- 社会(72990)
- 社会科(69370)
- 社会科学(69352)
- 基金项目(54376)
- 省(51990)
- 教育(48056)
- 自然(47051)
- 自然科(46109)
- 自然科学(46102)
- 自然科学基金(45414)
- 划(42023)
- 编号(41580)
- 资助(41365)
- 成果(34140)
- 部(31747)
- 国家社会(31563)
- 创(30266)
- 重点(29549)
- 制(29283)
- 教育部(29007)
- 人文(28861)
- 创新(28108)
- 发(27928)
- 期刊
- 济(106095)
- 经济(106095)
- 研究(63590)
- 财(46117)
- 中国(40672)
- 管理(40251)
- 科学(25191)
- 学报(24418)
- 融(21865)
- 金融(21865)
- 财经(21317)
- 大学(20719)
- 农(20706)
- 技术(19690)
- 学学(19258)
- 经(18269)
- 教育(18080)
- 经济研究(17329)
- 业经(17075)
- 财会(13695)
- 问题(13630)
- 农业(13423)
- 技术经济(12838)
- 会计(12790)
- 贸(11203)
- 现代(10811)
- 商业(10688)
- 经济管理(10495)
- 世界(10070)
- 图书(10039)
共检索到323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子方 杜琼 王雅钰 徐翔
政府治理方式变革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基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库,使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地方政府数字化治理指标,尝试分析地方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的经济影响和理论机制。回归结果显示,数字化治理显著促进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报酬率,该影响在数字技术使用和传统治理的数字化等维度都显著存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和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而言,数字化治理对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数字化治理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的不足。机制分析表明,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政策不确定性是数字化治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主要影响渠道。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应重点发挥数字化治理水平对企业经济绩效的促进作用,考虑这一促进作用因企业特征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产生的差异,精准施策。
关键词:
数字化治理 企业绩效 机器学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盛峰 李晓淳 卢洪友
地方政府财政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界依然缺乏针对其特征的定量识别分析。本研究基于1997—2017年国务院-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借助计算机文本分析技术,定量识别了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特征及其动态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治理目标上,地方政府强调发展目标,在公平目标上的关注有提升空间;治理方式上,地方政府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治理方向上,"五位一体"词频的变化反映了地方政府财政治理顺应时代需求。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仍然是关注重点,第二产业词频略有下降而第三产业词频有上升趋势。(3)市政府与国务院、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有较高的文本相似度,表明地方政府积极贯彻上级政府的政策安排。这一研究对于廓清地方政府财政治理状况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并对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久凯 王艺明
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传统竞争模式是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制度根源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呈现出朝向更加追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转变。本文基于274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对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定量识别分析,并采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对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的碳减排绩效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促进了碳排放绩效的提升;第二,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对低碳试点城市具有较强的碳减排效应,说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取得了较好的绩效;第三,地方政府竞争模式转变不仅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而且从长期来看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能够助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康 孙可可 李平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新机遇。本文对数字技术影响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分别进行了梳理,根据机制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计量模型,利用我国2007—2020年的省际数据,使用爬虫技术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收集了“数字技术”关键词,科学合理地刻画出各省份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技术能够缩小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而对城镇内部与农村内部的居民收入差距没有影响,该结论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数字技术发挥效力需要一定外部条件作为支撑,数字技术在数字基础设施更发达、人力资本更充足的时期与地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越明显。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居民收入差距 文本分析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矿 胡善成 杨桐彬
地方政府“增长型激励”所引致的城市偏向型政策被认为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基于经济增长目标与财政资源双重约束视角,对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2003—2019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以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之上”等硬约束设定时,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当地方经济增长目标采取“左右”等软约束设定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但以软约束形式实现的“目标外经济增长”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表明,财政资源约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加剧目标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财政分权可有效缓解经济增长硬约束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应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完善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关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詹新宇 刘文彬
本文将实际经济增长分解为政府直接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和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但同时也受到政府间接干预的"计划外增长"两项,通过多层级政府框架的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在实际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目标和计划外增长方面的效应并不同步,而且还呈现地区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系统搜集中国省、市两级政府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的GDP计划增长目标并进行系统GMM估计。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财政分权对省、市实际经济增长的影响皆显著为正,但对其两个分解指标存在非对称性影响:从全国范围来看,财政分权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为对经济增长目标的拉动作用,而对计划外增长影响较弱且不甚显著;分地区回归发现,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实际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更多地体现为对计划外经济增长的驱动,而西部地区则主要是通过影响由政府直接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来实现的。机制分析显示,财政分权通过不同程度地推动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实际经济增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 邱静
当前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支持数字经济的发展,但政策引导是否真正促进了企业数字化建设尚值得探究。本文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依据,通过构建数字化政策引导指标研究发现,政策引导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相较于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上年总结部分,当年计划部分的政策引导更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数字化建设。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本身的可读性越高,对企业数字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不同于成熟期企业,成长期企业因发展方向尚不明晰以及衰退期企业因业务转型需要,会更积极地响应数字化政策号召而进行数字化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世林 崔欣 姚守宇 程飞阳
地方政府创新目标设定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治理模式。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研发投入目标数据,考察了地方政府研发投入目标设定对辖区内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研发投入目标的设定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税收优惠落实、信贷资源支持以及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是研发投入目标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投入目标的中长期规划以及目标设定的连续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但是研发投入目标设定的“层层加码”会损害创新质量。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中国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研发投入目标 企业创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赵帅 岳成浩
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构建文本和量化两个维度,利用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价值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各环节来看,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在不同企业集群中的异质性发现:相较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游家兴 于明洋 曹旭 伍翕婷
本文以200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政府工作报告量化地方政府环境关注度,考察其对辖区内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对环境的关注程度越高时,企业环境治理越能够言行一致,即企业的环保投资规模越大、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越高;上述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当政府对环境关注程度越高时,企业获得政府环境补助的概率越大、缴纳排污费的可能性越高、绿色创新产出越多。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污染越严重、企业所在省份环境执法力度较强、企业受到媒体关注较多时,地方政府环境关注越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环境治理,呈现言行一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阳军 田泽 刘超 任芳容 管歆格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动能,这进一步影响到民营能源企业的经营绩效与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民营能源企业2012—2021年的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创新性地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民营能源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民营能源企业绩效,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旧成立。从渠道路径来看,数字化转型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提高运营能力,这些都有助于促进民营能源企业的绩效增长。就不同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对民营能源企业绩效的驱动效果有着较强的非对称性特征。具体而言,对于东部企业、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以及新能源企业,其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对于中西部企业和小型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绩效驱动力最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露霞 吴非 常曦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重要微观体现,这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7-2019年的数据,通过企业年报文本识别的方法,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并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主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越高,则主业绩效越好,上述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内生性处理后依旧成立。从机制路径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强化内部控制能力、吸引QFII机构持股、提高创新动能,这些都有助于主业绩效的提升。此外,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主业绩效的驱动效果有着较强的非对称性特征,具体而言,对国有企业以及"初创期—成熟期"企业,其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对于具有较强脱实向虚偏好的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绩效驱动力较差。本文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了相关启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主业绩效 文本识别 异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光喜
中国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制度承担着绩效自评估的重要功能。通过对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的产生过程和文本内容的分析发现,这种模式的绩效自评估在方式、内容和结果上分别存在操作过程的封闭性、指标构成的选择性和文本表达的策略性问题,从而影响绩效自评估的实际效果。要充分实现这种绩效自评估的制度功能,需要形成多方监督的操作方式、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规定完整准确的文本呈现并加强其法制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工作报告 政府绩效 自评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雯 付哲 王兰
本文结合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和军工企业生存实际,从技术创新、运行效率、经营成本3个维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军工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路径,并基于我国十大军工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提升军工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管理效率,但会增加其管理成本,多维作用路径相互影响下,总体上数字化转型对军工企业经营绩效提升仍起积极作用。数字化转型能提高民品主导型军工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对军品主导型军工企业运行效率和生产成本均无明显影响,却会提高其管理成本。应注重军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跟进配套管理机制举措,加快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让数字化转型投入切实转化为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海建 胡化广 张树山 孙磊
在数字技术加速与供应链融合的背景下,厘清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的机制及效果是深入推进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前提,对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借助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构建的外生冲击环境,本文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管理赋能和创新赋能是供应链数字化驱动企业绩效提升的具体路径机制,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和政府营造的良好供应链运营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数字化对产业链中游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绩效驱动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中,利用新冠肺炎疫情构造风险危机的外生冲击,通过事件研究法和三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提高了企业对危机风险的事前防范能力和事后化解能力,增强了风险冲击下企业绩效的稳定性,实现了有韧性的增长。本文不仅为加快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提供了经验支撑,更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以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