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68)
2023(24221)
2022(20337)
2021(18745)
2020(15693)
2019(35592)
2018(35136)
2017(66303)
2016(36278)
2015(40463)
2014(40028)
2013(39782)
2012(36709)
2011(33248)
2010(33338)
2009(30949)
2008(30646)
2007(27357)
2006(24420)
2005(22049)
作者
(106869)
(89250)
(88475)
(84054)
(56514)
(42722)
(40152)
(35054)
(33995)
(31881)
(30494)
(29974)
(28466)
(28346)
(27621)
(27292)
(26438)
(26259)
(25650)
(25607)
(22290)
(22186)
(21748)
(20386)
(20050)
(19893)
(19869)
(19664)
(18019)
(17724)
学科
(153798)
经济(153624)
(115630)
管理(108014)
(95211)
企业(95211)
方法(65078)
数学(54176)
数学方法(53527)
(52258)
中国(44692)
业经(41050)
(40954)
农业(34775)
地方(32425)
(30827)
(30152)
(28792)
贸易(28769)
(27937)
(26573)
财务(26487)
财务管理(26438)
企业财务(25084)
技术(24846)
理论(24741)
(24605)
(24535)
银行(24458)
(23500)
机构
学院(517768)
大学(517412)
(212222)
经济(207927)
管理(200481)
研究(179859)
理学(172178)
理学院(170260)
管理学(167203)
管理学院(166262)
中国(138831)
(111564)
科学(111432)
(98900)
(97343)
(91575)
研究所(83178)
中心(81855)
业大(81757)
(78634)
财经(77099)
农业(76794)
北京(70610)
(70292)
(67032)
师范(66283)
(64685)
经济学(63907)
(62840)
经济学院(57633)
基金
项目(348020)
科学(272967)
基金(252476)
研究(250440)
(222489)
国家(220560)
科学基金(188284)
社会(159510)
社会科(151032)
社会科学(150990)
(135552)
基金项目(132464)
自然(122519)
自然科(119752)
自然科学(119718)
自然科学基金(117573)
(114285)
教育(114022)
资助(104110)
编号(100957)
成果(81955)
重点(78296)
(76385)
(76117)
(72804)
课题(69675)
创新(67746)
科研(66594)
国家社会(66446)
教育部(64770)
期刊
(239887)
经济(239887)
研究(152404)
中国(105639)
(93968)
学报(87667)
科学(79291)
管理(76787)
(75310)
大学(66501)
农业(63425)
学学(62705)
教育(54596)
(50817)
金融(50817)
技术(45115)
业经(42225)
财经(37996)
经济研究(37641)
(34129)
(32760)
问题(31780)
图书(26444)
(26127)
技术经济(25879)
科技(24954)
(24845)
统计(24219)
世界(24020)
现代(23085)
共检索到785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岳  李耀龙  马晓杰  刘红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数字技术革命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DM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及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增长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效益,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欠佳。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间呈倒U形关系,提升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但过度的数字化投入并不能持续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省份数字化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地区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完善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岳  李耀龙  马晓杰  刘红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数字技术革命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DM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及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增长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效益,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欠佳。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间呈倒U形关系,提升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但过度的数字化投入并不能持续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省份数字化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地区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完善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欠男  李谷成  尹朝静  
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采用SBM-Global-Super模型对中国2000—2017年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考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表明:1)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均属于领先型,其他地区分布相对分散;2)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呈逐步上升态势,东北和中部区域内差异较小,东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最大;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和区域内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3)全国及四大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未呈现明显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特征,但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井泽皓  刘浩  杨丽丹  
乡村全面振兴和绿色发展既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又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基于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数据,论文探讨了绿色信贷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乡村振兴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绿色信贷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且新颖性、创造性越强的技术创新作用越明显。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绿色信贷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依次增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绿色信贷促进作用越强;相比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绿色信贷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影响更加显著。由此带来的启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快完善“三农”绿色信贷制度,尤其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平衡区域间绿色信贷资源,推动绿色信贷精准投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弓媛媛  
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国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省份绿色经济效率低于传统经济效率,地区之间的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仅具有"时滞性",而且具有"非线性"特征;环境规制滞后一期项存在单一门槛,当环境规制跨过这一门槛后,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门槛效应在不同地区和时期存在异质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穆亚丽   王浩   杨红强   孔凡斌  
【目的】研究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为推动形成林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评估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机制检验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检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结果】1)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是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的主要路径,农村数字化发展提升林业经济韧性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效应更强且边际效益递增,林业经济韧性水平越高,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提升效应越强。2)在不同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下,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呈非线性特征,表现为前期极强的数字红利、中期面临数字化瓶颈、后期效益递增。3)农村数字化发展影响林业经济韧性存在门槛效应,当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低于第一个门槛时,农村数字化发展对林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显著为正;跨越第一个阈值后,随着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提升呈现边际收益递减趋势;也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显著为正。4)除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降水量对林业经济韧性水平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农村数字化发展能够有效提升林业经济韧性,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提高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和土地资源生产率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注重分阶段动态化和差异化提升数字赋能林业经济韧性,与加强经济基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和借助自然禀赋协同提升林业经济韧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明慧  王静茹  
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消费税对消费需求和投资流向的双重调节功能决定了消费税、经济增长与绿色投资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本文构建非线性门槛模型,运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消费税、经济增长与绿色投资的逻辑关联性。研究表明:消费税对绿色投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增长双门槛效应;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升,消费税对绿色投资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在地区层面,东部地区比中部、西部地区效应更大。研究结论对于充分发挥消费税对绿色投资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华坚  潘雪晴  
在“科技兴粮”政策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对于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0—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指标体系以综合评价农业科技创新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两者的内在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中等偏低,但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其中粮食主产区发展水平最高,产销平衡区次之,粮食主销区最低;农业科技创新对区域内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但空间溢出影响为负,且此种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未来我国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粮食产业,遵循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驱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宁  陶建平  
基于2007—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与农业保险赔付水平2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针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子样本的稳健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但在不同分位下其影响效应存在差别,在较低分位上,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业生产水平促进作用较大,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业生产水平的促进作用逐渐降低。然而农业保险赔付水平对农业生产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应当努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万建香  廖云福  
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在测算综合污染指数和绿色发展指数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5年除西藏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把社会资本引入绿色发展领域,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降低污染、节约资源和提高绿色发展指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共同作用下,EKC曲线的拐点会提前达到;每增加1%当期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表示的社会资本,综合污染指数就下降0.0547%,大于技术创新产生的降低效果0.052%,单位工业总产值的总能源消耗、电力消耗、煤炭消耗和水资源消耗分别降低0.1457%、0.1012%、0.1793%和0.2497%;每增加1%结婚离婚比率和当期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表示的社会资本,绿色发展指数分别提高34.1886%和9.7377%。从而为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促进我国绿色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微  惠宁  
中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关期,如何借助金融的力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前进态势,从理论和经验证据两方面考察与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结构,并对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市场环境给予特别关注。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金融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强,越能为技术创新聚集资金,从而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助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进一步放大了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借此提出完善金融结构和市场环境以助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伟萍  张超  向晓梅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推动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中国280个城市2003—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中介效用模型和三重差分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设立对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设立能够促进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其所拉动的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及创新能力提升是影响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在作用效果层面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城市绿色经济的影响存在城市间的异质性,对重点城市的影响程度更大。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构建产业集群绿色创新体系,推动城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锋  李紧想  张芳  吴艳杰  
本文测度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研究金融集聚对GGD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GGDP均值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省份间的差异分别具有扩大与缩小的趋势;GGDP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对本省GGDP具有正向影响,并对临近省份GGD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最终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锋  李紧想  张芳  吴艳杰  
本文测度2004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发展(GGDP)水平,研究金融集聚对GGD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GGDP均值的绝对量与相对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省份间的差异分别具有扩大与缩小的趋势;GGDP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对本省GGDP具有正向影响,并对临近省份GGD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最终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屠年松  薛丹青  
利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区域层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演进发展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中部地区的制造业相较于东西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是我国出口竞争中的优势行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传统的资源型重工业行业则竞争力薄弱。此外,在对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贸易自由化能够全面促进高技术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明显;贸易自由化对东中西部的中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均不利;贸易自由化对东中部低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分别有负面和正面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