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9)
2023(8917)
2022(6185)
2021(5298)
2020(4123)
2019(8683)
2018(8530)
2017(15963)
2016(8229)
2015(9258)
2014(9368)
2013(8653)
2012(7684)
2011(6686)
2010(7083)
2009(7024)
2008(6039)
2007(5693)
2006(5137)
2005(5060)
作者
(24054)
(19604)
(19342)
(18669)
(12362)
(9217)
(9060)
(7704)
(7520)
(7074)
(6640)
(6628)
(6236)
(6189)
(6142)
(5995)
(5753)
(5750)
(5586)
(5484)
(4964)
(4831)
(4621)
(4565)
(4462)
(4421)
(4372)
(4305)
(3980)
(3913)
学科
(36472)
经济(36446)
(26119)
(25088)
金融(25087)
管理(23299)
(22463)
银行(22457)
(21807)
(20598)
企业(20598)
中国(20302)
业经(13836)
(11770)
中国金融(11007)
方法(10585)
(10509)
(10331)
产业(10289)
地方(10129)
信息(9436)
数学(9140)
农业(9028)
总论(9028)
信息产业(8984)
数学方法(8958)
(7564)
财务(7531)
财务管理(7521)
企业财务(7203)
机构
学院(116290)
大学(114066)
(48640)
经济(47512)
管理(41935)
研究(39215)
中国(38174)
理学(35177)
理学院(34840)
管理学(34066)
管理学院(33863)
(24276)
(23894)
科学(22827)
中心(20937)
(18944)
财经(18716)
(18186)
(17996)
(17312)
研究所(17069)
(16903)
银行(16726)
(16652)
经济学(16349)
金融(16318)
(15758)
(15722)
北京(15554)
业大(15004)
基金
项目(75597)
科学(59414)
研究(58590)
基金(53144)
(45472)
国家(45044)
科学基金(39057)
社会(37571)
社会科(35848)
社会科学(35841)
(30824)
基金项目(26900)
教育(24962)
(24573)
编号(24377)
自然(22225)
自然科(21770)
自然科学(21763)
自然科学基金(21345)
资助(20924)
成果(20283)
(17910)
重点(17069)
(16912)
课题(16619)
国家社会(16476)
创新(15846)
项目编号(15518)
(15126)
发展(14888)
期刊
(53260)
经济(53260)
研究(35933)
(29085)
金融(29085)
中国(27091)
(18799)
(18061)
管理(16465)
学报(16348)
科学(15036)
大学(12922)
教育(12493)
学学(12021)
农业(11371)
技术(11034)
财经(9276)
经济研究(8976)
业经(8969)
(7935)
图书(7729)
科技(7060)
问题(6765)
理论(6681)
(6556)
论坛(6556)
实践(6107)
(6107)
技术经济(5839)
(5777)
共检索到188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郝光昊  
在现代经济迫切需要金融健康的时代背景下,金融科技反欺诈逐渐成为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共同聚焦点,也是信息科学界、金融理论界和金融实务界共同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数字化金融欺诈具有专业化、系统化、隐蔽化等特点,而金融科技反欺诈工具则可凭借提效与保质两大优势,主要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应对机制的技术研发逻辑出发,能够在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内部、政府监管等应用场景提供可靠的数字化金融反欺诈能力,进一步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保祥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是金融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做好金融欺诈风险防控是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加强金融反欺诈能力建设,要坚持法治导向,以平台建设为载体,善用监管规制、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情报分析、多方协作乃至国际合作等工具,强化协同效应,在维护金融安全的同时增强公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车险反欺诈联合课题组  
车险领域历来是保险欺诈的"重灾区",车险欺诈案件数量占保险涉刑案件的70%~80%,严重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正常的车险市场秩序,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是行业监管部门、公安司法机关防范打击的重点犯罪类型。近年来车险欺诈案件频发、手段多样,且日趋职业化、团伙化、专业化,对行业车险反欺诈以及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近年来反欺诈监管工作实践,以北京地区5家大中型保险公司的理赔及反欺诈工作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车险欺诈案件的新趋势和新特点,进而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行业信息共享、外部环境、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剖析问题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多方协作联动防控体系的监管工作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月斌  
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法制经济,完备的市场经济中应该没有欺诈犯罪行为的容身之地。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伺机大发横财,猖狂地进行金融欺诈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国家正常金融秩序。金融欺诈是经济生活中一种变异现象,已引起法学界、金融界等关注和探讨。然而,当前在我国,从理论与实务上对金融欺诈进行比较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总结与探讨,尚处初步阶段。鉴于此,本文拟就金融欺诈犯罪内涵、构成、类型、特点、成因及控制诸方面试作肤浅论述。金融欺诈犯罪内涵 科学合理的内涵是从事一项研究课题的出发点和基本点。根据刑法理论的基本要求,一般...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崇祯  江群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焕灵  王许人  
教育欺诈的出现造成了社会诚信危机,阻碍了受教育者的成长,损害了名校自身的品牌。教育欺诈是依托名校追逐金钱和教育市场不规范的产物。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监督,政策上禁止民办教育不规范的问题并加强教育公益性的导向,同时名校自身也不应急功近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反价格欺诈的法律思考·江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反价格欺诈的法律思考》课题组·我国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时期,较为普遍和严重地出现了价格欺诈行为。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对之探本溯源,以完善立法体系,规范价格行为,保障合法权益,使社会主义市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倪建林  
信用证是最常用的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与其他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相比,由于银行信用的介入,其可靠性得到加强,这也是买卖双方乐于采用信用证结算的原因。但信用证欺诈案件屡屡发生的事实证明,信用证交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旭华  谢冬青  
互联网保险线上交易便捷性、虚拟性等特征为保险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客户套保、骗赔和洗钱行为产生。为了提高反欺诈能力,保险公司首先应完善核保流程和保险条款,强化客户身份识别,加强客户信用评估和信息共享,以防范客户套保风险;其次,应完善理赔流程,建立理赔信息社会共享机制,规范与调查公司的合作,自建理赔服务中心,以防范客户骗赔风险;另外,应保证客户身份信息完整,明确合作方相关责任,优化产品设计,加强对网络支付的监测,规范退保流程,以防范客户洗钱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仵伟强  后其林  
文章基于对个人消费贷款的业务与风控流程的理解,结合机器学习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算法的个人消费贷款贷前反欺诈识别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挖掘客户的多源信息,有效地帮助审批人员评估新进客户为欺诈客户的概率,提高审批效率,同时该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性,能够有助于金融机构识别目标客户群体。在文章最后,结合某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数据进行了案例验证,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薛志成  
价格欺诈的“嘴脸”●薛志成价格欺诈的特性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经济利益受损害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欺骗性。经营者通过捏造或虚构价格信息,隐瞒事实真相,诱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骗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庄奎太  
价格欺诈扫描●庄奎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经营者为了逃避执法部门的检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断玩弄文字游戏,进行价格欺诈,坑害消费者。1、模糊标价。一些不法者,故意用模糊语言、文字、计量单位等表示价格,这些模糊表示,对执法部门检查可以这样说,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卫琳  
本文以经济学的方法 ,通过对当前市场经济活动中形形色色的合同欺骗现象的成因分析 ,提出了防“欺”、打“欺”的战略对策 ,以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