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1)
2023(14504)
2022(11715)
2021(10657)
2020(8643)
2019(19439)
2018(19643)
2017(37158)
2016(20548)
2015(23199)
2014(23334)
2013(22748)
2012(20464)
2011(18270)
2010(18084)
2009(16372)
2008(15808)
2007(14056)
2006(12277)
2005(10745)
作者
(60231)
(49841)
(49485)
(47172)
(31578)
(23802)
(22484)
(19700)
(18918)
(17680)
(16999)
(16819)
(15791)
(15629)
(15369)
(15207)
(14937)
(14843)
(14299)
(14253)
(12429)
(12255)
(11983)
(11228)
(11162)
(11061)
(11013)
(10973)
(10046)
(9786)
学科
(82738)
经济(82657)
管理(61395)
(57778)
(47809)
企业(47809)
方法(35578)
数学(30253)
数学方法(29907)
(23692)
中国(23189)
业经(22731)
(19858)
(18141)
技术(18023)
地方(16970)
农业(16238)
环境(16131)
理论(14532)
(13977)
产业(13615)
(13287)
贸易(13281)
(13006)
(12886)
(12539)
信息(12061)
(11908)
银行(11867)
(11764)
机构
大学(290665)
学院(290524)
管理(117055)
(110220)
经济(107714)
理学(101566)
理学院(100444)
管理学(98684)
管理学院(98162)
研究(96314)
中国(69290)
(62944)
科学(62799)
(48043)
(47648)
(47637)
业大(46442)
研究所(44320)
中心(43294)
(41837)
北京(39836)
(39629)
师范(39268)
财经(38871)
农业(36802)
(36054)
(35356)
(34567)
技术(33135)
经济学(32032)
基金
项目(207137)
科学(162179)
研究(152289)
基金(148019)
(129588)
国家(128523)
科学基金(110144)
社会(94297)
社会科(89322)
社会科学(89296)
(82165)
基金项目(79191)
自然(71257)
自然科(69485)
自然科学(69472)
教育(68812)
(68634)
自然科学基金(68190)
编号(63033)
资助(59295)
成果(50079)
重点(46365)
(44385)
(43798)
(43261)
课题(43037)
创新(40301)
科研(39265)
国家社会(38595)
项目编号(38468)
期刊
(119709)
经济(119709)
研究(81347)
中国(53697)
学报(48361)
科学(44377)
(43163)
管理(41390)
大学(36364)
教育(35382)
(34494)
学学(34085)
农业(30314)
技术(27763)
业经(21464)
(20568)
金融(20568)
图书(18450)
经济研究(18219)
财经(17696)
科技(16905)
问题(15996)
(15782)
(15001)
技术经济(14978)
林业(14562)
理论(14126)
(13675)
资源(13638)
现代(13357)
共检索到41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兵  李少宁  
简述林业数字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概念,并将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寻求和挖掘将15个生态站海量长期定位观测数据与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的手段,实现生态站信息的规范化、系统化、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和共享服务,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服务。对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构建框架、技术原则、研究内容及实现功能与方法进行探讨,同时指出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数字化森林生态站建设是衡量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基础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将成为我国“数字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萍  陈志泊  
该文结合森林生态站的现状以及建设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数字化森林生态站系统方案,论述了基于该方案的数据管理的原理,并利用MS--SQL Server复制技术设计和实现了该方案.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应用在数据化森林生态站,可以更好地提高数据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使森林生态站的数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共享.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韦新良  
森林生态适宜性评价是科学合理地开展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工作。针对乡村森林经营的特点,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根据森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经营管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森林生态因子划分、权重确定及其适宜性分级与定量化,运用综合评价法原理提出生态适宜性指数来定量表达林分和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浙江省上虞市岭南乡区域森林生态适宜性综合指数为0.57,接近适宜水平,表明现实森林类型及其分布基本上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生态适宜性指数涵义明确,评价技术简便可行,结论直观且具可比较性,对乡村森林经营规划和管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爱民  宋爱林  
我国森林公安行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民警综合素质亟需提高,而当下知识经济时代,公安信息网的文献资料难以满足民警的文化素质提升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基于分布式的结构实现森林公安行业范围内高等学府与地方单位的数字资源的共享,能够提供较为丰富的文化性和学术性数字资源。项目系统于2016年9月开始在江西省吉安市公安局推广,至今已在31个单位得到应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爱民  宋爱林  
我国森林公安行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民警综合素质亟需提高,而当下知识经济时代,公安信息网的文献资料难以满足民警的文化素质提升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基于分布式的结构实现森林公安行业范围内高等学府与地方单位的数字资源的共享,能够提供较为丰富的文化性和学术性数字资源。项目系统于2016年9月开始在江西省吉安市公安局推广,至今已在31个单位得到应用,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郎奎建  
森林生态效益在森林生态资源总价值中主要是一种间接的使用价值。本文定义了包括 1 0种森林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森林生态效益和为建立良好环境市场的森林生态效益有效面积系数 ,指出森林生态效益的物理量和货币量是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模型 ,其物理量是一种广义线性模型———似乎不相关模型。根据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特征和纠正其“市场失灵”的程度 ,定义了绿色帕累托最适度。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计量主要应采用替代市场法 ,这是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货币量的科学计量的必要条件。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货币的“内部化”和“科学化”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逼近”理论。根据森林生态效益和它的替代商品效能的相似性和价格的可替代度等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斌  冯仲科  姚山  闫秀婧  隋宏大  王佳  过家春  
天地空立体化森林精准自动计测技术是研究现代电子森林计测仪器和林用工具技术的方法体系。利用高空宏观的卫星遥感、中观无人机航空摄影、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电子角规和视频超站仪等现代高新技术解决不同尺度、不同精度要求的森林资源和林火工程多级、多方式监测问题,实现森林资源计测和林火监测的自动化、精准化、数字化,提高森林作业的自动化水平、林业现代化水平、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率,进而建立现代林业技术系统,为保障森林健康与安全,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兵  赵广东  杨锋伟  
全球变化样带研究是IGBP的研究热点。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是进行样带研究的基础和依托。本文从样带理念出发,在国内首次将长江流域25°~35°N范围定义为中国南部东西样带(WETSC),并探讨了中国南部东西样带(WETSC)范围内森林生态站的构建和布局模式;同时引进国外定位研究中先进的从Station到S ite的理论,在江西省赣江流域提出了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到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的九连山-井冈山-大岗山-庐山小样带;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提出了从北向南建立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准噶尔盆地-天山小样带;同时从大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出发,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内提出了广州-番禺-中山-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旭  雷振宇  陈艳  邓广  
目前已建成森林资源信息共享的网络系统框架 ,并开始在Internet上发布共享信息。文章从网络系统、数据库结构、信息发布与管理、数据安全控制四个方面 ,提出了森林资源信息共享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技术问题 ,并结合实际示范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和详细说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会儒  雷相东  张春雨  赵秀海  胡雪凡  
在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森林质量提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并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林业的目标和任务。森林经营是实现森林质量提升的根本途径,当前迫切需要明确实现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森林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如何基于生态学理论和经营理论来提升森林质量?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森林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综述,从森林干扰理论、演替理论、主导生态因子作用、生态位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和边缘效应原理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质量提升的生态学和林学基础。认为森林质量评价指标存在层次性和目标相关性,核心是森林生态系统本身的属性,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体系,包括立地评价和适地适树、森林生长收获预测、森林经营规划等7个方面,为我国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作提供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举  周宇飞  李志清  唐小明  
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是森林资源监测的基础,提高数据采集软件效率与质量是森林资源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分析森林资源多专题数据采集特征与应用需求,以领域分析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森林资源多专题数据采集的建模技术。通过对多专题调查数据输入软件的开发流程各部分进行分析,将共享部分进行封装成为通用的功能,对需要扩展与发生变化的部分参数化,通过参数设置达到智能化设置调查任务、调查项目及调查表格的目标。该方案能够为当前森林资源一类、二类、三类野外数据调查软件提供通用支撑,并能适应将来业务发展中调查因子扩展与变化的需要,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采集工作的效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兵  
把森林生态状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价,需要一整套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体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简称森林生态连清技术)包括野外观测连清体系和分布式测算评估2个分体系,在野外观测连清体系中,规定了观测体系布局原则,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国家尺度台站规模最大的森林生态站网,并对此进行了设施及仪器设备的统一建设,将野外观测指标体系全部形成可测度、可计量、可描述的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同时用行业标准规范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在分布式测算评估体系构建中,创建了分布式测算方法,研建了测算评估指标体系,将国家森林资源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集成与耦合,提出了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成了一整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佘升翔  李事成  侯治平  王建国  廖夏  
行为溢出理论对于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有着重要涵义,但是在数字化情景下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本研究在蚂蚁森林情境下,采用心理所有权和环境自我感知双重视角,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绿色行为溢出效应模型,并首次同时检验了溢出过程的三种中介机制:心理所有权、环境自我认同和绿色效能。以蚂蚁森林用户为对象,设计了一个行为清单任务,操纵实验参与者选择更多或更少的绿色能量收集行为数量。均值比较结果表明,绿色能量收集行为提醒是有效的,即高绿组比低绿组产生了显著更高的心理所有权、环境自我感知以及进一步的亲环境行为意愿。此外,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绿色能量收集行为选择数量与其它不同类型的亲环境行为之间存在积极的影响关系,并验证了心理所有权、环境自我认同和绿色效能在溢出过程中的共同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化的日常绿色行为可以作为其他亲环境行为的催化剂,通过积极的行为溢出产生更深远的环境效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佘升翔  李事成  侯治平  王建国  廖夏  
行为溢出理论对于促进绿色生活方式变革有着重要涵义,但是在数字化情景下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本研究在蚂蚁森林情境下,采用心理所有权和环境自我感知双重视角,构建了一个数字化绿色行为溢出效应模型,并首次同时检验了溢出过程的三种中介机制:心理所有权、环境自我认同和绿色效能。以蚂蚁森林用户为对象,设计了一个行为清单任务,操纵实验参与者选择更多或更少的绿色能量收集行为数量。均值比较结果表明,绿色能量收集行为提醒是有效的,即高绿组比低绿组产生了显著更高的心理所有权、环境自我感知以及进一步的亲环境行为意愿。此外,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绿色能量收集行为选择数量与其它不同类型的亲环境行为之间存在积极的影响关系,并验证了心理所有权、环境自我认同和绿色效能在溢出过程中的共同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化的日常绿色行为可以作为其他亲环境行为的催化剂,通过积极的行为溢出产生更深远的环境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