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18)
2023(10111)
2022(7606)
2021(6688)
2020(5057)
2019(11076)
2018(10639)
2017(18703)
2016(10628)
2015(12209)
2014(12205)
2013(11471)
2012(10909)
2011(9809)
2010(10311)
2009(8790)
2008(8826)
2007(8435)
2006(7749)
2005(6889)
作者
(30450)
(25309)
(25064)
(24106)
(16174)
(11884)
(11356)
(9734)
(9668)
(9457)
(8603)
(8420)
(8328)
(8195)
(8124)
(7838)
(7456)
(7421)
(7382)
(7366)
(6612)
(6278)
(6213)
(5837)
(5810)
(5745)
(5730)
(5717)
(5084)
(5066)
学科
(40183)
经济(40154)
管理(30955)
(28267)
(23428)
企业(23428)
业经(15619)
中国(15071)
(14097)
(10726)
(10548)
地方(10238)
产业(9983)
方法(9411)
信息(9211)
农业(9146)
总论(8697)
信息产业(8609)
理论(8605)
(8413)
(7955)
(7929)
银行(7923)
技术(7873)
(7713)
(7621)
贸易(7614)
(7419)
教育(7344)
数学(7279)
机构
学院(152002)
大学(141651)
(56349)
经济(54785)
研究(53505)
管理(53170)
理学(43826)
理学院(43294)
管理学(42527)
管理学院(42203)
中国(41084)
科学(31528)
(31396)
(29332)
(26439)
(26146)
中心(24908)
技术(23844)
研究所(23358)
职业(22604)
(22063)
师范(21887)
(21834)
财经(21451)
(21178)
(21003)
北京(20045)
(19391)
业大(18940)
师范大学(17092)
基金
项目(95074)
研究(77957)
科学(74894)
基金(64008)
(55209)
国家(54623)
科学基金(46395)
社会(45911)
社会科(43284)
社会科学(43276)
(39689)
教育(37796)
编号(35864)
(32913)
基金项目(31956)
成果(30105)
自然(27348)
课题(27005)
自然科(26635)
自然科学(26630)
自然科学基金(26150)
资助(25184)
(23255)
重点(22517)
(22318)
项目编号(20822)
(20570)
(20188)
(19802)
规划(19692)
期刊
(70957)
经济(70957)
研究(47543)
中国(37890)
教育(31299)
管理(21590)
(21344)
(20353)
科学(19190)
学报(19061)
技术(18176)
(16292)
金融(16292)
大学(15202)
职业(14078)
农业(13821)
学学(13652)
业经(12473)
图书(11198)
经济研究(10872)
(10736)
论坛(10736)
财经(10067)
技术教育(9018)
职业技术(9018)
职业技术教育(9018)
(8731)
书馆(8469)
图书馆(8469)
问题(8454)
共检索到246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龙  
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力量,加快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教材的改造升级,需要高职院校准确理解教材国家事权、类型特色的内在要求以及在服务发展和“三教”改革中的现实价值。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应彰显价值引领、内容科学、职教特色、资源立体等特征,选择适宜教材建设的发展策略,通过完善教材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呈现形式、构建教材评价标准、加强教材理论研究、提高教材建设质量,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春花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企业的成长,还是全球领先企业开创的市值新高,都与数字化带来的创新息息相关。数字化已深入各行各业,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传统企业数字化的转型速度比想象中更快。有很多企业家都跟我讨论数字化问题,企业遇到的数字化挑战,面临的转型难题等等。数字化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所以在我的研究课题中,有一个维度是围绕组织如何面对数字化以及面对不确定性展开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朝军  
开发出版数字化教材,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展现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技术优势和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教材开发缺乏创新、建设标准发展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整和市场监管不够规范等问题,导致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建设、出版过程发展缓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材建设相关主体多方密切合作,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规划教材结构,科学确立教材建设标准,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全力推进研发创新,逐步完善平台设备,扎实推进机制建设,着力规范出版治理,稳步推进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出版建设朝着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永庚   谢雅琪   尹巧玲   刘斌  
推进教材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与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交互式数字教材是由学科专家、教材专家、数字化技术专业人员、出版编辑人员等合力开发的一种集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组合而成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具有教师—教材、学生—教材、教师—学生、教材—教材之间的多元交互功能,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境域,塑造了具身的学习体验,构建了完整的反馈系统,为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交互式数字教材需要在数字资源平台与技术、数字教材结构设计、数字教材内容呈现等方面进行集成化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计划的全面推进和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协同开展专业群建设已成为新的专业教学组织模式,“以群建院”可以有效地让专业群直接对接市场,以进一步凸显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优势。梳理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价值意蕴,提出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构建逻辑是:理清专业群组建的结构逻辑,理顺岗位链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组建逻辑,理透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逻辑。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建设策略是:构建三级组织架构的治理机制,优化专业群建设的组织策略,优化“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保障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克东  成军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深化,也是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应然追求。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要义在于深刻把握标准、制度、队伍及平台四个关键词的实质内涵,其中标准是基石,制度是核心,队伍是关键,平台是载体。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坚持育训结合、德技并修;优化治理结构,坚持党的领导、章程统领;聚焦专业建设,坚持集群发展、特色取胜;提升师资素养,坚持师德引领、引育并举;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立足地方、精准对接;加强国际交流,坚持双向互动、标准输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光铭   兰霞萍  
在乡村振兴和信息化社会发展双重促使下,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职业教育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乡村社会的变化特征出发,梳理数字乡村社会信息全对称、联结性增强及多元主体协同特征,进而从理论、历史、实践等三个维度阐述乡村职业教育赋能数字乡村建设的逻辑框架,最终从农民数字化发展意愿、内容、条件、目标等维度提出以农民数字化发展为核心的数字乡村推进策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柳  罗生全  
教材建设是中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建设的关切直接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有力实现。教材建设有着"知识—认知—文化"三元共建的逻辑取向,但长期囿于知识逻辑与认知逻辑的认识取向,遮蔽了教材建设文化逻辑的价值作用。重拾教材建设逻辑共识,亟须对教材建设立场、教材编写取向以及教材建设系统要素等方面进行文化释义上的深度考查与价值再现。在此基础上,可对教材内容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文化关系逻辑、"教科书学"学科建构循依文化再生逻辑、教材建设现代化方案转向文化叙事逻辑,以及教材建设树立创造性转化文化的变革逻辑等文化思路进行探微,以求整全教材建设文化逻辑取向的思维认识,推动我国特色教材体系的一体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园全  
数字化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建设,对营造数字化开放共享的育人环境、实现教师角色嬗变、提高学生的数字职业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教育教学理念滞后、课程建设与数字技术脱节以及产教融合度不够等现实问题。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建设需要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以数字化开辟教育教学新形态,构建人才成长的运行和保障环境;加强产教融合,创设数字化时代“工学结合”的人才融通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超  堵文静  钱江涵  
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影响深远,不可替代,其多元、跨界、开放等鲜明特征倒逼学校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要从“单治”向“共治”的转变、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化、从“经验”向“科学”的转换,深刻把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要从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内容与选择、“双高计划”引领下的特色与创新、类型层次视域下的实然与必然等维度,深入理解高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蕴;要从治理理念价值重塑、治理形态一体协同、治理效能内外评价、治理方式数字转型、治理制度基础支撑五个层面,对高职院校治理体系进行“五位一体”的逻辑构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润  
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关系的演进经历了四大阶段:1.0数字教材是纸质教材的从属配套;2.0数字教材是纸质教材的异路模仿;3.0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是延伸辅助的关系;4.0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则是协同配合的关系。因应技术介入的深浅程度、回应与彰显教育教学需求、映射教材认识论转向构成了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关系演进的逻辑主线。基于演进逻辑对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未来关系进行了分析与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变革及其与数字教材的深度融合、教材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化、人们阅读习惯的转变以及对数字教材的悦纳,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的关系将逐步出现位移与翻转。彼时,数字教材或许会占据教材市场,成为教材的主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  商译彤  康欢  
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是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高职院校经过从"扩张"到"提质"、从"示范"到"双高"、从"层次"到"类型"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下以建设"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院校为逻辑取向。以服务升级,智慧化建设;开放共享,融合化发展;学以成人,人本化办学;价值生成,精准化组群为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为应然向度。高职院校应激发内生动力,以文化引领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建立综合驱动,多元主体形成产教共同体;凝聚发展合力,以高水平专业群触发集聚效应;搭建技术支持,创设智慧育人环境;启动强基工程,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臧志军  
《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出台,对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需要服从国家战略,另一方面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教材建设必然需要达成规范性与地域性的双统一。高职教材具有边缘性特点,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一方面要尊重这一特性,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组织化策略,以保证教材建设的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随国栋  罗生全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材质量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国家对高职教材建设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质量为中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价已成为高职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教材建设的质量逻辑来看,高职教材建设遵循着“价值目标——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的逻辑链条与演绎进路,价值目标逻辑要求高职教材建设必须厘清质量目标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过程管理逻辑需要关注高职教材建设质量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作用机理;结果评价逻辑则要求对高职教材建设质量评价进行问题剖析与运行机制检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银云   胡新岗   丁越勉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高职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在类群特征上应具有健全的“复合性”职业人格、全面的“共识性”职业素养和典型的“职业性”类型特征。高职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是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是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现实选择。在培养策略上,应科学制订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合理组建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特色班,实施人才培养的因材教育;高水平打造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奠定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高标准建强产教研创融合型技术平台,夯实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条件;高质量建立政行校企研协同育人机制,保障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