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0)
- 2023(12199)
- 2022(9269)
- 2021(8322)
- 2020(6075)
- 2019(13740)
- 2018(13278)
- 2017(22414)
- 2016(13246)
- 2015(14761)
- 2014(14722)
- 2013(13644)
- 2012(13065)
- 2011(12311)
- 2010(12541)
- 2009(11037)
- 2008(10646)
- 2007(10023)
- 2006(9215)
- 2005(8782)
- 学科
- 济(52518)
- 经济(52475)
- 管理(28234)
- 业(27913)
- 中国(25315)
- 教育(21012)
- 农(18962)
- 地方(18907)
- 企(18763)
- 企业(18763)
- 业经(18207)
- 农业(13606)
- 发(13180)
- 产业(11498)
- 理论(10958)
- 银(10586)
- 学(10582)
- 银行(10568)
- 发展(10475)
- 地方经济(10455)
- 融(10444)
- 金融(10443)
- 行(10396)
- 展(10347)
- 信息(9794)
- 方法(9778)
- 制(9465)
- 总论(9407)
- 财(9340)
- 技术(9328)
- 机构
- 学院(178661)
- 大学(176018)
- 研究(70594)
- 济(65282)
- 经济(63469)
- 管理(56376)
- 中国(48457)
- 理学(46265)
- 理学院(45539)
- 管理学(44650)
- 管理学院(44270)
- 科学(41038)
- 京(40650)
- 范(36553)
- 师范(36320)
- 所(35518)
- 教育(34304)
- 研究所(31852)
- 财(30926)
- 中心(30882)
- 江(30871)
- 师范大学(29324)
- 农(28504)
- 北京(27320)
- 院(25795)
- 技术(25701)
- 州(25323)
- 职业(23545)
- 财经(22893)
- 业大(22694)
- 基金
- 项目(110026)
- 研究(93597)
- 科学(87132)
- 基金(71815)
- 家(61341)
- 国家(60507)
- 社会(56405)
- 社会科(53102)
- 社会科学(53093)
- 科学基金(50226)
- 教育(49055)
- 省(47008)
- 编号(42546)
- 划(40569)
- 成果(37613)
- 基金项目(35913)
- 课题(33874)
- 发(32041)
- 年(29081)
- 资助(27068)
- 重点(26708)
- 发展(26429)
- 自然(26358)
- 展(25895)
- 自然科(25657)
- 自然科学(25649)
- 规划(25414)
- 自然科学基金(25130)
- 项目编号(24767)
- 部(24254)
- 期刊
- 济(86606)
- 经济(86606)
- 研究(66779)
- 教育(58888)
- 中国(54363)
- 农(29284)
- 学报(24176)
- 科学(22492)
- 管理(22111)
- 财(21926)
- 技术(20985)
- 农业(20327)
- 大学(19672)
- 融(19274)
- 金融(19274)
- 职业(16712)
- 业经(16590)
- 学学(16549)
- 经济研究(13476)
- 坛(11864)
- 论坛(11864)
- 图书(11617)
- 技术教育(11206)
- 职业技术(11206)
- 职业技术教育(11206)
- 财经(10909)
- 问题(10475)
- 业(10467)
- 发(10385)
- 经(9620)
共检索到30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青 陈正振 张佺
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减少和化解职业教育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强职业教育机构应对产业转型、劳动力市场转型和技能转型等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困境:对技术应用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技能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依然存在脱节、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贯通途径尚未畅通。基于对外部环境和现实困境的分析结果,建议从明确目标定位、创建框架条件、优化生态系统、构建贯通途径、形成行动策略五个方面优化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职业教育 现实困境 实施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敬杰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举措和具体行动。在探究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意涵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概述为是一种具有划时代的系统性、深层次教育变革过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数字转型面临着认知存在曲解甚至错解、教育和受教育成本增加、“部分区域、学校和群体无力应对”、在追求教育公平中衍生新的不公平等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从以下六方面进行深度考量:科学认识、精准把握,系统规划路线图;优化管理、更新算法,合理把控成本;立足实际、分段实施,持续推进升阶;多方协同、数字赋能,加快构建情境;能力分层、系统培训,稳步提高师资能力;正视风险、有效应对,防范化解危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芳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能为地方产业的创新和转型注入活力。但是,伴随着知识型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模式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职业教育改革和升级迫在眉睫。纵观职业教育改革三十多年的历程,职业教育始终难以找到一条准确的发展道路,难以摆脱利益主体矛盾和体制的束缚。文章从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外在推力和内在动因出发,分析职业教育改革的困境,并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路径:明确职业教育发展定位,拓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利益主体协调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多元利益主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吉标
<正>目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推动力。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方面体现在职业教育要与产业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还体现在要与学生个体发展相适应。而职业教育要适应数字化时代学生个体发展的新特点,就要提供适性化的教育,尤其要设计适性化的课程。适性课程是为了更好地响应职业学院学生在数字化时代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而设计的,旨在通过精准分析和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极大提升教学成效和教育质量。这种课程通过整合和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能够准确捕捉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偏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基于这些数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熊晴 朱德全
面向高质量发展与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新时代我们需要类型发展式、系统渐进式和协同共生式的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基于类型化发展的定位,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形成以理性复归、体系重构、数字赋能为核心的三大价值旨归,即:力破“五唯”无主体性思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分类分层、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赋魅于技术理性,打造职业教育评价数字生态圈。由此,以“技术嵌入—技术耦合—技术共生”为逻辑理路,探索数字化转型下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三种形态,包括一体化在线评价平台的初级形态、智慧化多元评价机制的中级形态和内生性增值评价文化的高级形态。未来,推进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需遵循“上下统筹、内外联动、点面结合”的智慧化运行进路,以数字“治理术”破除职业教育评价中的符码崇拜,以智慧“大数据”增强职业教育评价系统的治理韧性,以技术“新秩序”升级对职业教育评价的数字信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雪倩
推进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构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老年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能满足个性化的老年教育需求、缓解老年教育供需矛盾、加强老年人的数字融入。但在实际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和困境。面对新形势,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在老年人数字化素养提升、学习资源建设、“适老化”学习平台开发、学习共同体培育及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
老年教育 数字化 转型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晔
教材是国家事权,职业教育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亟需明确职业教育教材监测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深入分析教材监测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重视程度不够、组织系统职能分工待明确、实施系统构成要素待完善、监测结果运用不到位等。进一步提出实施路径:一是明确监测主体职能,建立职业教育教材监测体系;二是完善监测实施系统,推动职业教育教材监测科学、有效实施;三是充分运用监测结果,强化基于监测结果的职业教育教材反馈与问责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林才 王建林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现代产业学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布俊峰
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属性决定了其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乡村振兴时代背景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内涵。当今社会,“跳农门”观念导致教育生源萎缩,“普教化”发展倾向明显,这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农村职业教育出现办学定位偏移、功能单一及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消除社会偏见,调整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定位,彰显自身“涉农性”教育特色,还要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从“生源驱动”向“服务三农”的顺利转型。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 困境与破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羽菲 祁占勇
当今世界已步入新兴技术革命时代,职业教育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难以阻挡。历年的《地平线报告》通过始终重视个性化发展、大力聚通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持续关注创新力量等开启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应然路向。《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报告》(以下简称《2018地平线报告》)是首次关注职业教育的地平线研究项目成果,探索了职业教育领域中新兴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新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固守"学科本位"、教学资源匮乏、囿于传统教学、学术研究亟待突破等现实困境,笔者建议,可以根据《地平线报告》,从积极推进三维一体的融合发展、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数字信息素养、激发创新活力、调整技术化取向等方面推动职业教育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晨 闫玮
发展本科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更是为人民提供满意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建设工作仍然面临一些困境,主要包括"次等教育"标签挥之不去、缺乏完善的本科职业教育制度框架、优势教育资源集聚度不足、偏离类型教育轨道。因此,要强化政策调适和引导,根治职业教育社会性歧视的痼疾沉疴;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保障本科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根植类型教育定位,打造高等职业教育升级样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田芬
在教育数字化的全球时代,学校是向社会传递价值并且形塑未来社会的中心。其中,教育研究承担的使命是通过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的生成情境包括本体论的困惑、认识论的整合转向、价值论迷茫及方法论历经从逻辑推理到算法的变迁;在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进程中,遭遇技术建构的主体性失衡、数据主义认识论的局限性、技术主义的价值僭越性、算法主义至上方法论的非人文性等多重困境。鉴于此,应通过提升技术教育性的本体论、基于实践智慧的认识论、生命化的价值论和超越算法主义的方法论,促进数字化时代教育研究新范式的形成和应用,推动科学有效解决教育问题,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桂瑶
纵观英美等国保险实践,保险公司能够授权超级管理型保险中介(即超级MGA),在全范围内代行保险公司相关业务。相较而言,我国传统保险中介能否转型为超级MGA,目前尚存理论与实践争议。总体上,在国内法规政策风向、保险行业产销分离、保险科技创新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国内发展MGA具备一定必要性与现实条件。然而,鉴于国内发展MGA起步较晚,MGA涉及的发展模式、法律界定、法律监管等问题未臻明确,导致保险实践中出现虚挂中介业务等违规乱象。是故,为解决现实争议,首先,宜通过观察国内外保险实践的不同背景与实践模式,在符合我国保险行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现阶段MGA发展的可行路径;其次,在不违反我国保险监管规范与《民法典》代理制度的法理解释前提下,宜通过回归保险交易本质,明确MGA所处法律地位、所涉法律关系以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最后,宜在细化现有金融监管规则的同时,通过践行“穿透式监管理念”,压实保险公司对MGA的监管责任,以强监管辅之“私法自治”的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助力保险中介市场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庆国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国家在20世纪中等教育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在梳理了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现状 困境 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庆 林卿
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旅游业振兴的主基调,当前将系统论应用于森林旅游发展还很少见。森林旅游是中国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现代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基于系统论思想,构建基于经济学供给和需求角度的森林旅游系统,并围绕森林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对当前森林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最后,从产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人才支撑以及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旅游 高质量发展 实施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