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9)
- 2023(15964)
- 2022(13396)
- 2021(12391)
- 2020(10197)
- 2019(22996)
- 2018(22835)
- 2017(42764)
- 2016(23419)
- 2015(26565)
- 2014(26043)
- 2013(25049)
- 2012(22773)
- 2011(20637)
- 2010(20782)
- 2009(18967)
- 2008(18461)
- 2007(16361)
- 2006(14374)
- 2005(12727)
- 学科
- 济(87783)
- 经济(87657)
- 管理(76911)
- 业(71132)
- 企(62559)
- 企业(62559)
- 方法(37609)
- 数学(31514)
- 数学方法(31097)
- 财(25808)
- 业经(25054)
- 中国(24738)
- 农(22689)
- 制(20924)
- 技术(20103)
- 学(18354)
- 理论(17025)
- 地方(16593)
- 务(16375)
- 财务(16303)
- 财务管理(16273)
- 银(15570)
- 银行(15523)
- 企业财务(15462)
- 农业(15043)
- 贸(14923)
- 贸易(14911)
- 和(14821)
- 行(14762)
- 易(14481)
- 机构
- 大学(328041)
- 学院(325869)
- 管理(131473)
- 济(126059)
- 经济(123175)
- 理学(113920)
- 理学院(112642)
- 管理学(110790)
- 管理学院(110177)
- 研究(104872)
- 中国(77857)
- 京(69810)
- 科学(63878)
- 财(61229)
- 所(50780)
- 财经(48244)
- 江(47960)
- 中心(47585)
- 农(46624)
- 业大(46318)
- 研究所(46002)
- 北京(44118)
- 范(43938)
- 经(43799)
- 师范(43560)
- 州(38996)
- 院(38612)
- 经济学(37445)
- 农业(36188)
- 财经大学(35879)
- 基金
- 项目(223985)
- 科学(177554)
- 研究(169133)
- 基金(161544)
- 家(138923)
- 国家(137688)
- 科学基金(119908)
- 社会(106474)
- 社会科(100817)
- 社会科学(100794)
- 省(88636)
- 基金项目(85694)
- 教育(78456)
- 自然(76155)
- 自然科(74391)
- 自然科学(74377)
- 划(73621)
- 自然科学基金(73058)
- 编号(69817)
- 资助(64588)
- 成果(57605)
- 创(50563)
- 重点(49592)
- 部(48975)
- 课题(48364)
- 发(46925)
- 创新(46416)
- 制(44855)
- 项目编号(44004)
- 国家社会(43389)
- 期刊
- 济(138950)
- 经济(138950)
- 研究(98093)
- 中国(68103)
- 管理(50758)
- 学报(48718)
- 财(47655)
- 教育(46458)
- 科学(45195)
- 农(42150)
- 大学(37896)
- 学学(35041)
- 技术(29490)
- 农业(29204)
- 融(27551)
- 金融(27551)
- 财经(23638)
- 业经(22907)
- 经济研究(21741)
- 经(20161)
- 图书(19377)
- 科技(17630)
- 问题(17220)
- 理论(16173)
- 技术经济(15756)
- 业(15330)
- 实践(14840)
- 践(14840)
- 现代(14714)
- 版(14452)
共检索到480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艳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了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完善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创新能力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秀萍 吴一帆
面对个性张扬、网络依存度高的大学生,现行的大学教育管理面临严峻挑战,而一直被广泛运用的大学生激励机制也因为实施对象的特点变化而效果大减。因此,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激励机制,并且通过运用激励理论,创新激励手段,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大学生 教育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永乐 范红丽
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优良的激励机制对我国大学生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高校现行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应完善物质激励、建立评估体系、鼓励学生参与建设激励机制、确保激励机制公正公平、使激励机制顺应时代发展等方面来完善大学生激励机制,以满足多维需求。
关键词:
多维需求 激励机制 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洁 魏泽龙 李垣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高管激励机制引导创新双元性的问题,重点分析了经理人持股与任期对双元创新的平衡程度和互补程度的影响,以及组合能力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理人持股与任期对双元创新的平衡与互补两个纬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高管激励机制的引导作用受到企业组合能力的制约或加强。本研究弥补了以往对如何引导企业开展双元性创新的问题缺乏研究的不足,也为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改革推动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威丞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是"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发展要求。垄断是创新的最大敌人,但政策规制只能提供外在约束力,无法生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数字技术背景下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出版产业,其主要贡献在于找到了一套系统性的创新激励机制,在制度层面激发了生产者、消费者、互补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职业培养机制实现了对网文作品的生产创新激励;价值共创机制实现了消费者在需求端的协作创新激励;IP共营机制实现了版权开发利用的延续创新激励,这为数字技术变革下版权产业的创新能力培育做出了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少杰
一、引言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如何激励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与先进的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这个问题对于技术和经济都很落后的中国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因而问题的解决也就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冯宝鹏 高平发 苏宏伟
研究生是高校科研的生力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所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进行分析,可知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要遵循人本原则、利益原则和公平原则,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研究生导师建设管理体制、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资源分配体制、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程激励机制,完善精神激励机制和创新保障机制。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激励机制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赤建 苏斌 周荃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滞后性,提出知识经济时代实施其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并构建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创新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月坤
本文以现代激励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游戏激励机制的实质,论述了游戏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并尝试将其移植到普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提出了创新员工激励机制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
游戏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波 杨欣虎 纪玉超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有效的激励,现行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不能为激励提供正确的目标导向。高校应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建设激励机制,应围绕创新能力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改善教学模式,突出启发式教育;注重对教师激励制度建设,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性和创造性;以激励理论为指导,有效运用激励政策和措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激励机制 评价 个性 强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雁鸿
文章结合心理学领域中的激励理论,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析了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包括激励方式缺乏变化、激励内容太过笼统、激励时机拿捏不准、激励机制运行不公等,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校在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前,并没有充分研究相关激励理论在创业活动中的应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并未体现创新性与科学性,资源整合没有做到统筹兼顾。为此,文章提出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必须建构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应遵守的原则,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思路,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激励机制 就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晓芳 顾少波 黄欣
股权激励是完善企业长期激励机制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自 90年代开始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国内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时至今日 ,在激励方式和效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中 ,股权激励的具体方式非常繁多 ,容易引起混淆。因此 ,本文对股权激励中的员工持股计划、经理层持股及股票期权三种主要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研究 ,为股权激励的具体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叶 平 黄 诚 赵 锋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证券公司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因地制宜地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将是未来证券分司进行激励机制创新的趋势;当前证券公司引入经理股票期权存在政策、市场、公司三个层面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证券公司经理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设想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机制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