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12)
- 2023(21897)
- 2022(18363)
- 2021(16681)
- 2020(14274)
- 2019(32348)
- 2018(32244)
- 2017(62084)
- 2016(34228)
- 2015(38738)
- 2014(38478)
- 2013(38178)
- 2012(35312)
- 2011(31957)
- 2010(32213)
- 2009(30389)
- 2008(30441)
- 2007(27711)
- 2006(24582)
- 2005(22419)
- 学科
- 济(143894)
- 经济(143717)
- 业(111413)
- 管理(106630)
- 企(95895)
- 企业(95895)
- 方法(64630)
- 数学(53253)
- 数学方法(52681)
- 农(42105)
- 财(40851)
- 中国(39432)
- 业经(39109)
- 学(30718)
- 制(29104)
- 农业(28549)
- 务(27213)
- 财务(27133)
- 财务管理(27078)
- 地方(26899)
- 贸(26552)
- 贸易(26537)
- 理论(26159)
- 易(25697)
- 企业财务(25660)
- 技术(24810)
- 和(23958)
- 银(23650)
- 银行(23567)
- 行(22498)
- 机构
- 大学(503307)
- 学院(501909)
- 济(202488)
- 经济(198133)
- 管理(193891)
- 研究(169522)
- 理学(166179)
- 理学院(164298)
- 管理学(161500)
- 管理学院(160588)
- 中国(129244)
- 京(108401)
- 科学(106024)
- 财(96392)
- 农(90163)
- 所(87569)
- 研究所(79317)
- 业大(77188)
- 江(76721)
- 财经(76373)
- 中心(76370)
- 农业(71220)
- 经(69166)
- 北京(68634)
- 范(64914)
- 师范(64204)
- 经济学(61570)
- 州(61520)
- 院(60913)
- 财经大学(56385)
- 基金
- 项目(329321)
- 科学(257590)
- 研究(238322)
- 基金(237535)
- 家(208394)
- 国家(206587)
- 科学基金(176113)
- 社会(149541)
- 社会科(141578)
- 社会科学(141537)
- 省(129496)
- 基金项目(125021)
- 自然(114756)
- 自然科(112059)
- 自然科学(112023)
- 自然科学基金(110079)
- 教育(109237)
- 划(108732)
- 资助(98218)
- 编号(97248)
- 成果(79846)
- 重点(74230)
- 部(72090)
- 发(70595)
- 创(69667)
- 课题(67210)
- 创新(64780)
- 科研(63050)
- 国家社会(61365)
- 教育部(61241)
- 期刊
- 济(227987)
- 经济(227987)
- 研究(149483)
- 中国(97293)
- 学报(83617)
- 农(82450)
- 财(75984)
- 科学(74874)
- 管理(74576)
- 大学(62569)
- 学学(58798)
- 农业(56148)
- 教育(54826)
- 融(46253)
- 金融(46253)
- 技术(43688)
- 财经(38371)
- 业经(38244)
- 经济研究(36290)
- 经(32969)
- 业(31761)
- 问题(30226)
- 技术经济(26296)
- 图书(26036)
- 版(24322)
- 贸(23893)
- 科技(23689)
- 理论(23657)
- 商业(23219)
- 现代(23125)
共检索到752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开江
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传统老基建加速向现代化新基建转型,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开始向数据和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发展。新基建的关键在于建立数据链路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以5G网络、OA系统、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基建应用在提升流通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字化新基建与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系,本文使用理论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的思路,分析数字化新基建与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系,继而明确应用数字化新基建推进流通业效率提升发展的可行对策。研究结论如下:数字化新基建通过产业链重构、网络集聚、要素高效配置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表明数字化新基建发展水平每提升1%,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会相应提升0.327%。因此,明确数字化新基建在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对于提高新时期流通业发展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开江
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传统老基建加速向现代化新基建转型,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开始向数据和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发展。新基建的关键在于建立数据链路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以5G网络、OA系统、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基建应用在提升流通业生产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字化新基建与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系,本文使用理论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的思路,分析数字化新基建与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系,继而明确应用数字化新基建推进流通业效率提升发展的可行对策。研究结论如下:数字化新基建通过产业链重构、网络集聚、要素高效配置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表明数字化新基建发展水平每提升1%,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会相应提升0.327%。因此,明确数字化新基建在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对于提高新时期流通业发展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嘉歆
本文以2011-2022年A股流通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提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要素配置作用于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最显著,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效应并不显著;相对非国有流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在国有流通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突出。最后,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数字赋能绿色创新活力、培育数字创新人才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流通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云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作为基础性产业的流通业仍属于粗放式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了1998-2016年期间我国流通业每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并分析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衡量指标体系,选取各个转变衡量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利用多层次、多维度数据结合投入产出分析、综合评价、动态计量、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得出1998-2016年期间流通业各个转变衡量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总贡献,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促进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分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并呈“自上而下”递增趋势;通过添加中介变量后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加强各地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韧性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丁相安 王晓岭 韩少杰
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履行社会责任(CSR)带来挑战。数字化转型是否促进企业履行CSR中的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履行员工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嵌入以及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均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区块链技术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企业履行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员工责任起到中介作用;企业实施对员工负责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有助于丰富负责任的数字化有关理论,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来提升企业效率和效能提供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晓慧 喻寅昀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数字化转型指数与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对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提高物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影响,并且企业管理效率在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按照产权性质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明显,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不具有显著性。本文结合现阶段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提出建议,为物流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物流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士专 杨佳英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此突破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卡脖子”问题。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修改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差异不大,但优于成熟期企业,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制度环境较好和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比较优势。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俞志烨
数字经济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本文借助涵盖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水平较低,呈现东部高、中西部低的分布特征;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在数字经济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加快推进流通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流通产业集聚、加速数字技术应用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薛 李照作
流通业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测算以及影响因素成为了学术领域重点研究课题。文章运用索洛残值法测算了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的流通业TFP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并对流通业TFP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的流通业TFP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地理环境因素对流通业TFP的影响显著,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的流通业TFP具有趋同现象;硬件设备以及工业化发展进程对流通业TFP的提升有着显著正相关影响作用,而市场需求条件以及市场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绍荣 唐诗语 任赞杰
基于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农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农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超额雇员率、增大研发投入来提高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强度加剧将削减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小规模农业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农业企业、国有农业企业、两职分离的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为此,政府等治理主体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同时农业企业也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科学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选择适宜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冬华 万贻健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基于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层面的数字化指标,并以2000—2022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每提高数字化程度一个标准差,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3.73%,且该促进作用存在一定持续性。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双重差分(DID)、替换生产率和企业数字化指标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实施数字化转型可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企业截面差异发现,在规模较大、管理效率较高、资产流动性较低以及竞争力较弱的组别中,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强。本文不仅补充了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供经验证据,还为地方政府制定差异化数字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艳
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探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行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验证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佛关 郎永建
在对城镇化、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进行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1999-2013年31个省区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运用2013年31个省区市代表城镇化水平的数据,对1999-2013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值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水平每增加1%,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06%以上,说明城镇化的进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深刻认识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大力推动城镇化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