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62)
- 2023(21028)
- 2022(17555)
- 2021(15975)
- 2020(13541)
- 2019(30463)
- 2018(30124)
- 2017(58045)
- 2016(32018)
- 2015(35401)
- 2014(35295)
- 2013(35049)
- 2012(31988)
- 2011(28683)
- 2010(28575)
- 2009(26978)
- 2008(27067)
- 2007(24393)
- 2006(21659)
- 2005(19782)
- 学科
- 济(131821)
- 经济(131634)
- 业(112636)
- 管理(106605)
- 企(99265)
- 企业(99265)
- 方法(59542)
- 数学(48790)
- 数学方法(48335)
- 财(43045)
- 农(38776)
- 业经(38085)
- 中国(33753)
- 务(30221)
- 财务(30143)
- 财务管理(30095)
- 制(29690)
- 企业财务(28713)
- 农业(26856)
- 学(26300)
- 地方(23226)
- 贸(22955)
- 技术(22949)
- 贸易(22943)
- 理论(22783)
- 易(22255)
- 和(21822)
- 体(21776)
- 银(21226)
- 银行(21149)
- 机构
- 大学(464598)
- 学院(463336)
- 济(186107)
- 经济(182296)
- 管理(182071)
- 理学(156896)
- 理学院(155215)
- 研究(153478)
- 管理学(152694)
- 管理学院(151854)
- 中国(117030)
- 京(98623)
- 科学(95232)
- 财(91375)
- 农(83786)
- 所(78145)
- 财经(72463)
- 业大(72166)
- 研究所(70693)
- 江(69631)
- 中心(68872)
- 农业(66060)
- 经(65964)
- 北京(61726)
- 范(56855)
- 经济学(56434)
- 师范(56164)
- 州(55525)
- 院(55308)
- 财经大学(53825)
- 基金
- 项目(310191)
- 科学(243585)
- 基金(226660)
- 研究(221939)
- 家(199328)
- 国家(197656)
- 科学基金(169493)
- 社会(141542)
- 社会科(134208)
- 社会科学(134173)
- 省(120694)
- 基金项目(119840)
- 自然(111503)
- 自然科(108923)
- 自然科学(108890)
- 自然科学基金(106979)
- 划(101595)
- 教育(101117)
- 资助(93110)
- 编号(88512)
- 成果(72058)
- 重点(69259)
- 部(68258)
- 创(65631)
- 发(64867)
- 创新(60916)
- 课题(60739)
- 科研(59581)
- 国家社会(58758)
- 教育部(58344)
- 期刊
- 济(207357)
- 经济(207357)
- 研究(135047)
- 中国(87966)
- 学报(79047)
- 农(77343)
- 财(74491)
- 管理(70682)
- 科学(70034)
- 大学(59491)
- 学学(56495)
- 农业(52224)
- 教育(44398)
- 融(43753)
- 金融(43753)
- 技术(38166)
- 财经(36810)
- 业经(34734)
- 经济研究(32436)
- 经(31475)
- 业(29375)
- 问题(27536)
- 版(23453)
- 技术经济(23282)
- 科技(22007)
- 现代(21572)
- 贸(21059)
- 理论(20989)
- 财会(20936)
- 图书(20687)
共检索到685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冬 汤敏
组织韧性因其赋予组织适应环境冲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具备稳定性和灵活性两大核心属性。本文在新冠疫情与企业数字化双重背景下,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8—2021年的数据,考察数字化投资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分别检验了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在疫情下遭受的损失越小;(2)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灵活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越能更快地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研究结论在理论层面回答了数字化投资和组织韧性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数字化投资决策和韧性能力建设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数字化投资 组织韧性 稳定性 灵活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严子淳 王伟楠 王凯 张志伟
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其投资效率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本文以2011—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机器学习、文献计量及爬虫技术等方式对数字化转型进行刻画,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投资效率,并主要体现为降低过度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提高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及优化资源配置两条路径实现。本文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在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时存在差异,且数字化转型的不同细分维度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同。本文的研究结论既可以丰富数字化转型及投资效率的相关文献,也能够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投资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投资效率 代理成本 资源配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彤梅 陈红 武嘉欣 李楠
组织韧性是企业穿越动荡变化并实现反弹的动态能力。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2015—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组织韧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考虑了样本自选择、互为因果等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主要通过提高数字化水平与公司治理水平两条路径影响组织韧性。此外,高管团队异质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冗余资源与组织韧性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则正向调节二者关系。结论丰富了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组织韧性前因研究的理论基础,丰富了组织韧性的提升情境与边界机制,为制造业企业提升组织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管理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谢卫红 刘瑾 张茜 郭海珍
数字化创新重塑了价值创造逻辑,为企业效率提升注入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在借助Python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测度企业数字化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化创新对制造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创新有效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效率的提升,价值共创是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效率的重要路径;基于行业和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价值共创在数字化创新与制造业企业效率之间的中介作用集中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评估企业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为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新争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克服“生产率悖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基于2010—2021年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水平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关系,数字化转型初期存在“生产率悖论”。机制检验表明,创新策略选择和要素配置效率是导致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U型关系的内生性根源,转型初期,数字化会降低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进而导致“生产率悖论”。拓展分析表明,较高的专业化和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帮助企业及早摆脱“生产率悖论”区间,而当资本密集度过高或过低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递减性更加显著。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创新策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强化专业化分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克服数字化转型中的“生产率悖论”至关重要。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悖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赵纳晖 杜雨晴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机器学习KNN算法匹配数字化转型程度指标,研究了超常增长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超常增长对数字化转型具有抑制效应,其影响在订单式生产企业和离散型生产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企业借助并购重组实现密集型发展是超常增长的起因,企业并购重组直接导致组织变革,进而对数字化转型产生负向影响;企业加大数字化投入、提高数字化领导力,可以缓解甚至扭转超常增长对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韬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R&D投资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制造业企业中股权性质和董事结构与企业R&D投资是有关的,这对于企业通过改善治理结构来提高R&D投资和创新水平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公司治理 R&D投资 实证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昀 雷松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研究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有助于引导企业自觉配合:“美丽中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本文利用2008-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制造业企业环保投资、绩效差异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取得的研究结论为:(1)环保投资、绩效差异和股价信息含量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关系,企业进行环保投资增加了与同行业企业的绩效差异和自身的股价信息含量,绩效差异越高,股价信息含量越高;(2)绩效差异在环保投资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的过程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制造业企业增加环保投资导致绩效差异,市场反应为股价同步性的降低,即股票信息含量的提升。本文的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拓展企业环保投资影响研究,通过证明环保投资对股价信息含量的积极影响,引导制造业企业注重环境保护。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雷新途
专用性资产可以增进企业绩效,同时也决定了企业融资契约的安排,这是资产专用性的两类经济后果。通过考察企业资产是否具有专用性经济后果可以判断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进而可揭示企业内部财务冲突状况。本文以2005~2006年在沪深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期资产不具有资产专用性应有的两类经济后果,表明我国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不高。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我国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财务冲突的现实。
关键词:
资产专用性 财务绩效 融资契约 财务冲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美连 石泓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2年数据为样本,对其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与公司规模、社会监督压力、行业压力、所在地区经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与股权集中度不相关。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 碳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寿喜 王沈
本文采集中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连续4年的年报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对上市公司会计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发生并购、资产重组以及业绩高增长公司以及经营亏损企业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企业更容易出现会计内部控制缺陷,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重点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赵帅 岳成浩
本文以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构建文本和量化两个维度,利用熵值法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价值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从各环节来看,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与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在不同企业集群中的异质性发现:相较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旭
本文使用2004~2013年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随机前沿模型分析公司治理、融资情况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因素中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管薪酬与企业技术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不能确定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低;融资因素中杠杆比率与制造业企业技术效率负相关,同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技术效率也越高;外部融资与企业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内部融资则与企业技术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融资 企业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民春 刘曈
基于全国投入产出数据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匹配得到的制造业企业样本,研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业”融合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加成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两业”融合通过促进企业投入要素升级、核心技术升级和产品功能升级三种渠道提升企业加成率;异质性检验表明,“两业”融合明显提升了位于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制造业企业的加成率;拓展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强化了“两业”融合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促进作用,“两业”融合还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的离散度,优化了资源配置。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两业”融合如何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助推制造业“质效升级”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卫星 倪骁然 赵盼 杨亭亭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和手工收集的企业集团信息,本文系统检验了企业集团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对发明专利更为显著。基于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各地区推出"企业集团促进政策"改革构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上述发现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供给侧看,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了创新的"融资约束"难题,通过内部知识市场缓解了创新的"信息匮乏"难题;从需求侧看,由于专利产出可以在各成员间灵活地配置和使用,因此,企业集团创新产出的市场回报率更高。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与创新产出的相关文献,也对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效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韧性测度及演变趋势研究——来自制造企业的经验证据
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供应链韧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与供应商的证据
数字化能否提升危机期间农林企业的韧性?——来自174家上市公司数据的证据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上市公司绩效研究——来自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智力资本关系研究——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研究——来自2004~200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企业金融化、实物资本投资与研发投入——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