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5)
2023(17357)
2022(14270)
2021(13000)
2020(10672)
2019(24004)
2018(23772)
2017(45729)
2016(25228)
2015(27921)
2014(27824)
2013(27222)
2012(24715)
2011(22234)
2010(21911)
2009(19943)
2008(19526)
2007(17242)
2006(14926)
2005(13120)
作者
(75296)
(62549)
(62219)
(59140)
(39731)
(30198)
(28131)
(24577)
(23678)
(22154)
(21203)
(21100)
(19990)
(19667)
(19366)
(19293)
(19078)
(18726)
(17966)
(17907)
(15818)
(15244)
(15226)
(14174)
(14073)
(14038)
(13865)
(13857)
(12624)
(12431)
学科
(98909)
经济(98802)
管理(72217)
(70790)
(58797)
企业(58797)
方法(43611)
数学(37089)
数学方法(36679)
(28120)
中国(27257)
业经(26125)
(24066)
(23083)
地方(19577)
农业(19083)
(18382)
贸易(18373)
(17864)
(17707)
理论(16648)
技术(16259)
(15756)
财务(15681)
财务管理(15658)
(15639)
(15436)
银行(15362)
企业财务(14888)
环境(14865)
机构
大学(359433)
学院(357538)
管理(140175)
(136882)
经济(133909)
理学(122427)
研究(121850)
理学院(121007)
管理学(118823)
管理学院(118170)
中国(87329)
科学(79653)
(76284)
(66935)
(62082)
(60762)
业大(59435)
研究所(57400)
中心(53919)
农业(53057)
(51255)
财经(49849)
北京(47410)
(47149)
师范(46553)
(45479)
(44320)
(41922)
经济学(40538)
技术(38593)
基金
项目(253456)
科学(197771)
基金(183533)
研究(178782)
(163487)
国家(162148)
科学基金(137572)
社会(112327)
社会科(106418)
社会科学(106389)
(99291)
基金项目(97644)
自然(91649)
自然科(89526)
自然科学(89497)
自然科学基金(87888)
(84457)
教育(81421)
资助(74315)
编号(71832)
成果(57446)
重点(57114)
(54390)
(53860)
(52850)
课题(49613)
创新(49301)
科研(48925)
计划(47807)
国家社会(46368)
期刊
(145056)
经济(145056)
研究(99282)
学报(66622)
中国(64682)
(61100)
科学(58073)
管理(50274)
大学(48898)
学学(46227)
(44600)
农业(41914)
教育(38241)
技术(28532)
(27959)
金融(27959)
业经(25398)
财经(23687)
经济研究(23557)
(21856)
(20206)
图书(19827)
问题(19525)
科技(18855)
(18695)
业大(17909)
技术经济(16323)
理论(16229)
商业(16104)
现代(15987)
共检索到505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娟茹   任轩华   刘欣妍  
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探讨数字化战略导向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并分析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数字化战略导向对前瞻性韧性有倒U型影响,对响应性韧性有正向影响;外部知识获取对前瞻性和响应性韧性有正向影响,且在数字化战略导向与前瞻性和响应性韧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外部知识获取与前瞻性和响应性韧性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媛媛  陈守明  仇方君  
探讨企业数字化战略如何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组织韧性。在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背景下,考察在疫情爆发前数字化战略如何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在疫情危机之后如何影响组织韧性。利用2010—202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PSM、固定效应模型、OLS和生存分析法分别进行3项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战略导向与企业市场竞争力正相关,其中企业数字化战略导向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正向关系在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更敏感;企业数字化战略导向能够缓冲企业短期内经历的亏损,并可以快速的从全球新冠疫情危机中复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惠平   姚艳虹  
如何利用数字平台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价值共创以持续提升组织韧性是企业实现逆势成长的重要手段。引入数字化战略更新(包括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和数字氛围,深入探索数字平台内价值共创影响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搜集247份中小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价值共创对组织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在价值共创与组织韧性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存在“价值共创—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组织韧性”的链式中介路径;(3)数字氛围对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适配性学习与数字技术嵌入的链式中介作用呈现增强效果。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组织韧性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也从价值共创视角为培育组织韧性提供一定实践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晓雪  崔淼  
在企业外部环境日益动荡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从外部环境挑战中调整并恢复,成为当前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学者们已经关注到数字韧性的新兴概念,但是对于企业数字韧性的形成过程及塑造机理尚缺乏相关解释。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构建了数字化战略更新驱动企业数字韧性形成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经历了数字化业务提升、数字化组织赋能和数字化危机响应的发展阶段,在各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数字韧性表现;(2)数字化战略更新在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主要包含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两种更新活动;(3)在塑造企业数字韧性时,需要将外部环境挑战、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以及数字韧性表现进行匹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国红   岳翔宇   黄昊  
研究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异质环境视角下,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企业创新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机制以及两者兼具的有调节的中介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维度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2)企业创新在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韧性的影响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能够调节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韧性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基准效应。(4)环境不确定性可以调节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即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越强,数字化转型越能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同时,环境不确定性还能调节组织韧性稳定性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即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越强,企业创新越能促进组织韧性稳定性的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国红   林欢   黄昊  
资源编排理论为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聚焦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与边界条件,以334家中小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构建、资源协调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具有正向影响;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中介资源编排与组织韧性的关系,而数字感知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证实;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结论可打开数字化视角下组织韧性培育过程的“黑箱”,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实施资源编排行为以强化组织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冬  汤敏  
组织韧性因其赋予组织适应环境冲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具备稳定性和灵活性两大核心属性。本文在新冠疫情与企业数字化双重背景下,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8—2021年的数据,考察数字化投资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分别检验了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在疫情下遭受的损失越小;(2)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灵活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越能更快地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研究结论在理论层面回答了数字化投资和组织韧性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数字化投资决策和韧性能力建设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永霞  孙新波  张明超  张媛  马慧敏  
高度动态变化的复杂环境迫使企业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潮流,借助数据资源形成并不断提升组织韧性,然而现有研究中对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机理缺乏深入探讨。引入数据赋能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韩都衣舍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挖掘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韧性形成整体上遵循“内外部情境刺激—数据资源行动—数据能力激活—韧性构建/提升”的过程,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企业可利用的数据从企业数据依次拓展至行业数据、生态数据。研究结果打开了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实现韧性的过程“黑箱”,对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组织韧性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云乐鑫   董晓语   徐海卿   范雅楠  
在动荡且不确定的乌卡环境中,组织韧性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景芝酒业为例,剖析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组织韧性,从而有效应对危机。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在危机事件的预备、应对和恢复阶段,提高组织韧性的核心在于预期、防御和适应。为了充分发挥组织韧性,企业需要利用数字动态能力,通过数据收集、利用和整合在逆境中激发其内在潜力并发现机会,从而应对危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迪  温利华  
经济韧性能够解释困境下的适应性发展与恢复,衡量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数字化经济的环境下,本文在回顾概念背景后,提出了结合"双循环"情境、数字化转型要求,以及经济适应性韧性的分析框架。文章进一步理清了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促进我国数字化转型,并基于三阶段分析法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韧性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化转型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运用,开放与融合产业生态,以及关注商业模式变革以加强经济的韧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璐   丛林   赵君彦  
本文基于2011-2021年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产业数字化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产业数字化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且这一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产业数字化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升。最后,本文提出加大产业数字化发展支撑,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和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柳彩莲  
本文基于2012-2020年沪深两市A股流通类上市企业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供应链的供应商韧性和客户韧性,对供应商韧性的提升效果高于客户韧性;供应链韧性受企业规模和成长性因素的影响突出,与企业年限和股权结构等因素的关联性不大;市场地位正向调节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果;企业支撑层数字化转型对客户韧性的影响更明显,应用层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韧性的提升更显著;企业的应用层数字化转型对供应商韧性和客户韧性的提升均高于支撑层。本文得出发挥数字技术优势锻造流通企业供应链长板和培育企业数字化转型合力补齐供应链短板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晖   陆滨强   权天舒  
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是我国农业系统应对内外部各种风险与挑战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分析各省市的农业发展韧性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地区农业发展韧性,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中低数字化水平地区和产粮大省,其增强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数字金融发展、农业技术应用和市场信息利用是乡村数字化影响农业发展韧性的重要中介渠道,而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正向调节乡村数字化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系列补齐各地区农业发展短板、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和提供数字技术培训与支持等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凯云   王庆金   石仁波  
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反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是否要转”和“是否能转”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战略构型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将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水平划分二维四象限组合,探究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利用效应)的异质性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匹配一致情景下,高路径依赖战略—高组织韧性能力一致性水平越高,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和同化效应越强(vs低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而利用效应水平则相反;在匹配不一致情景下,低路径依赖战略和高组织韧性能力组合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及利用效应(vs高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此外,高水平政策支持能够显著调节路径依赖战略、组织韧性能力匹配一致情景和匹配不一致情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对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苗  张冰超  
基于赋能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利用192份企业有效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环境动荡性的两阶段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组织韧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在动荡环境下,企业将数字化视为提升组织动态能力的跳板,赋能组织架构,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重塑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