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65)
2023(21194)
2022(17819)
2021(16427)
2020(13762)
2019(31332)
2018(31118)
2017(59598)
2016(32599)
2015(36655)
2014(36364)
2013(35454)
2012(32267)
2011(28966)
2010(28939)
2009(26882)
2008(26142)
2007(23328)
2006(20113)
2005(17500)
作者
(92795)
(77397)
(77031)
(73359)
(49040)
(37208)
(35218)
(30261)
(29157)
(27443)
(26074)
(25884)
(24386)
(24241)
(24026)
(23660)
(23610)
(22970)
(22242)
(22234)
(19071)
(18828)
(18807)
(17671)
(17394)
(17256)
(17199)
(17108)
(15612)
(15387)
学科
(129152)
经济(129012)
管理(96060)
(92931)
(76747)
企业(76747)
方法(59979)
数学(52022)
数学方法(51328)
(38440)
中国(35024)
(33222)
业经(31510)
(27507)
地方(25377)
农业(25054)
(24593)
贸易(24581)
(23876)
(23596)
技术(23405)
理论(22284)
(21363)
财务(21272)
财务管理(21225)
(20427)
银行(20367)
企业财务(20059)
(19891)
(19335)
机构
学院(457953)
大学(457380)
管理(181241)
(180425)
经济(176475)
理学(157443)
理学院(155744)
管理学(152772)
管理学院(151950)
研究(148404)
中国(110416)
(96311)
科学(93734)
(81722)
(76734)
(73896)
业大(70262)
中心(69016)
研究所(67578)
(67276)
财经(66084)
(60546)
农业(60264)
北京(60054)
(60017)
师范(59944)
(54519)
经济学(54268)
(54245)
技术(49594)
基金
项目(315675)
科学(248152)
研究(229882)
基金(227930)
(198682)
国家(197031)
科学基金(169786)
社会(144387)
社会科(136754)
社会科学(136717)
(124908)
基金项目(120528)
自然(110782)
自然科(108241)
自然科学(108214)
教育(106702)
自然科学基金(106258)
(104502)
编号(94800)
资助(93333)
成果(76059)
重点(70550)
(68802)
(67666)
(66985)
课题(64890)
创新(62781)
科研(60505)
国家社会(59210)
教育部(58990)
期刊
(191749)
经济(191749)
研究(127885)
中国(84941)
学报(73628)
(69783)
科学(66634)
管理(64890)
(63279)
大学(55674)
教育(52611)
学学(52189)
农业(48121)
技术(41694)
(37102)
金融(37102)
业经(33763)
财经(31362)
经济研究(30986)
(26826)
(25764)
图书(25390)
问题(25382)
技术经济(22769)
科技(22460)
(22295)
理论(21114)
商业(21098)
统计(20987)
现代(19896)
共检索到655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古安伟  蒋慧慧  鲁喜凤  陈素素  
在颇具挑战性的数字化时代,用户成为企业获取持续创新优势的重要源泉,如何激发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成为企业创新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TOE框架,采用fs QCA方法,分析数字技术应用、产品技术创新、组织职能协调、用户创新能力、同侪竞争效应和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组态效应及相互关系。通过对93家用户参与产品创新企业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市场驱动型、驱动市场型和数字驱动型3种高用户参与产品创新条件组态,具有多重并发性,遵循殊途同归原则;在企业开展用户参与产品创新过程中,用户创新能力、数字技术应用两个前因条件相对重要;高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条件组态与非高用户参与产品创新的条件组态存在因果非对称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徐美琪   冯奕程   张珂   刘鹏  
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方法剖析了168家样本企业数据,探讨了技术、组织及环境条件对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效应,并经由典型案例探究了数字化情境下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引致在位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2)存在的4条商业模式创新驱动路径中,市场环境拉动型和动态能力推动型会引致渐进性商业模式创新,而技术支撑下的动态能力引领型和冗余资源助力下的数字技术驱动型则会引致颠覆性商业模式创新;(3)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会“多重并发”,并以“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在位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在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为相关企业在数字化情境下借助商业模式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经纬  李柏洲  宋鹏  王鑫  
企业原始创新是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在TOE框架下,结合现阶段企业原始创新特点,提出分析企业原始创新绩效差异的整合性框架,并采用fs QCA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实现企业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5条,分别是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技术管理与原始创新氛围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依托政策的高管支持与技术管理驱动型、技术与市场主导下的原始创新氛围与政策驱动型、技术主导下依托政策的技术管理与组织因素驱动型以及市场主导下依托技术管理的原始创新氛围与高管支持驱动型;从企业高原始创新组态路径中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3个层面要素之间具有互补替代关系,可为处于不同场景下的企业获取高原始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参考;导致企业非高原始创新的组态路径有两条,且都包括非高技术能力、非高程度高管支持、非高市场导向和非高政策导向,表明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要素的缺失导致企业原始创新绩效不高。结论可为驱动企业原始创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进富  邱婧  张颖颖  
有效提升区域创新链耦合协调度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知识创新—研发创新—产品创新”区域创新链,在“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中国内地31个省份开展评价,探究多要素驱动区域创新链耦合协调度提升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各省份存在显著差异,且有效提升区域创新链耦合协调度的关键要素有2个,即数字化技术水平、市场化水平;提升路径为4条,即知识—研发—产品创新均衡型、研发—产品创新引领型、知识—研发创新引领型、产品创新引领型。上述结论有助于拓展区域创新链研究视角,同时,对提升不同地区区域创新链耦合协调度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艾志红  
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21家嵌入外部创新生态系统的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组态视角选取“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的6个因素,探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IT基础设施建设、IT业务拓展能力、IT前瞻性能力、探索式学习、利用式学习、制度逻辑差异均不构成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第二,存在利用式学习为主导的外部环境驱动型、组织双元学习为主导的能力驱动型、能力—组织学习—外部环境内外驱动型三条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低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有两条,且与高数字化转型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第三,利用式学习作为核心条件出现在高数字化转型的三条组态路径中,说明利用式学习对制造企业高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跃胜   金文俊   谭宇轩  
本文基于调适拓展后的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理解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省级政府数字治理能力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单个影响因素难以提升地方政府数字治理能力,但政府数字服务水平作为核心条件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2)存在驱动较高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3种驱动模式,分别是协同共生融合型、组织-环境平衡型、多元叠加主导型;(3)在特定条件下,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和公众服务需求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地方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在跨案例的比较中进一步发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政府数字治理能力驱动路径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政府数字治理能力背后多重因素间的复杂本质,并为不同区域地方政府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制度理论,分析多层面的组态效应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机制和复杂因果路径。结论表明,企业领导力和知识产权管理分别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层面为解决数字赋能和制度逻辑差异外部性的负效应提供思路,同时互补性资产是数字赋能开放式创新核心条件,基于资源基础观,提出互补性资产对开放式创新的润滑剂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咸云  张颐嘉  
研究企业绿色创新绩效驱动模式对我国绿色发展至关重要。以环保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必要条件分析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讨“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的6个前因条件如何联动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研究表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党员高管对提升绿色创新绩效具有普适作用;单因素主导型、双因素叠加驱动型、全维度协同驱动型三类创新模式可以实现企业高水平绿色创新绩效,非高绿色创新绩效路径为两条,与高绩效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数字化转型与高管职业生涯关注存在高度一致性,并在特定条件下,空气污染与未吸收冗余在驱动企业高水平绿色创新绩效中存在替代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开展绿色创新实践提供新洞见与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海  胡亚美  陈金华  
为进一步揭示数字化差异化发展的机理,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结合区域数字化发展的前因条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31个省份为例,分析各省份数字化发展背后的驱动机制,得出推动区域数字化发展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影响区域数字化发展的单一必要条件;(2)高区域数字化发展水平的4条驱动路径分别为环境主导型、组织-环境型、均衡型和组织主导型,多以财政资源供给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作为核心因素;(3)区域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多个条件变量发挥协同作用,单一或少数变量难以对发展绩效产生影响;(4)各组态间的条件变量均存在潜在替代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发挥财政资源供给的基础作用和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宇  郭勇  赵宇翔  
[目的/意义]追求优质内容生产还是知识付费情境建设,是知识付费平台需要面对的重要权衡,本研究旨在为知识付费平台建设和知识营销策略优化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影响在线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前因构型,分析"内容"(Content)"情境"(Context)"辨识"(Conciousness)各自作用和协同并发对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复杂影响机理。[结果/结论]根据实证析出的典型路径发现:①"内容-情境-辨识"(CCC)联动匹配的组态能够激活研究框架,驱动在线用户"行为"(Behavior)选择生成;②付费产品中"内容质量*内容效用*合法化"是用户需求响应的核心条件,付费情境中"群体规范"是用户知识扩散行为的充分条件;③存在5种高解释力的复杂解结果,对网络交易论以及本文倡导的用户知识付费观的影响及整体效益有所差异;④与许多文献结论不同的是:受限认知能够成为用户行为决策的支持性因素,而涉入认知却成为组态中起调和性作用的变量,需要与具体情境因素共同促成用户选择;⑤不同参与条件的搭配存在"结果等同但效益不等同"的等价替代作用,具体条件及其组合可以通过等价替代的方式促成用户知识付费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振   郭雅怡   卫力   牛莲芳  
中小企业顺利实施数字化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借平台之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则是弥补中小企业资源能力不足的有效路径。本文将平台分为两种不同导向,并通过288家参与平台生态系统的中小企业的问卷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中小企业自身因素和平台环境因素角度探讨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多重并发因果机制。结果显示:企业因素中的创新努力、数字化资源整合水平和利用能力,平台因素中的平台开放度、主体间协同程度等因素均不能单独构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但对转型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交易驱动型平台和创新驱动型平台中各有4条实现高数字化转型绩效以及3条实现低数字化转型绩效的组态路径。由于平台属性、目的不同,两类平台的组态也表现出不同特点,企业需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以及面临的平台环境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远   王爱强  
为了研究影响企业创新研发的前因要素,提升电子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本文基于TOE理论框架提出影响电子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多因素组态模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沪深A股的165家电子制造企业进行组态路径分析。研究表明:创新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性的工程,单个因素并不构成影响电子制造业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高创新绩效的路径有四条,可归纳为“机会利用能力—非竞争地位主导型”和“数字技术应用—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导致电子制造业企业低创新绩效的路径有三条,可归纳为“企业竞争地位—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和“环境不确定性—非机会利用能力主导型”两条。本文的研究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引致企业高创新绩效与低创新绩效形成的复杂成因,以期为处于不同竞争地位的企业创新研发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雯  
本文以我国A股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流通类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考察流通企业的“专精特新”转型路径。研究发现,TOE框架中的技术与组织因素等不是流通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必要条件,而环境因素中的政策环境是必要条件;TOE框架下的流通企业“专精特新”转型路径有三条;组织管理—政策驱动型路径对流通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解释力度最强,同等条件下好的市场环境对好政策环境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优秀ESG治理对高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替代作用。为此,政府层面应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流通企业“专精特新”转型,企业层面应通过提高研发投入、优化组织管理和积极参与ESG治理来实现“专精特新”转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钰华  李晶  
为探究数字化情境下创业动态能力前因变量协同作用机制,以江浙沪地区初创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fs QCA和NCA方法,探讨先前经验、社会网络、创业学习和数字技术对创业动态能力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情境下创业动态能力存在多种前因组态,其中高创业机会能力存在数据驱动型、主观能动型、经验基础型3种组态,非高创业机会能力存在数据缺位型、经验缺失型、主动不足型3种组态,高创业资源能力存在数据助力型、传统模式型、主观能动型3种组态,非高创业资源能力存在数据缺位型、学习不足型、网络欠缺型3种组态;另外,数字技术和创业学习是高创业机会能力的重要前因变量,数字技术和网络行为是高创业资源能力的重要前因变量。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创业和创业动态能力相关研究,对于提升数字技术能力、指导数字创业实践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