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51)
2023(16603)
2022(13119)
2021(11790)
2020(9653)
2019(20823)
2018(20578)
2017(39344)
2016(21034)
2015(22809)
2014(22201)
2013(21363)
2012(18925)
2011(16526)
2010(16624)
2009(15799)
2008(15546)
2007(14152)
2006(12267)
2005(11405)
作者
(57308)
(47903)
(47847)
(45267)
(30671)
(22739)
(21578)
(18372)
(18002)
(17167)
(16255)
(15963)
(15271)
(15248)
(14889)
(14611)
(14269)
(14098)
(14084)
(13551)
(11808)
(11722)
(11549)
(10965)
(10828)
(10748)
(10676)
(10558)
(9516)
(9473)
学科
(90447)
(85463)
经济(85362)
(83552)
企业(83552)
管理(77353)
业经(33940)
方法(32912)
(29169)
(28128)
中国(24862)
数学(24016)
数学方法(23752)
(22073)
财务(22043)
财务管理(22022)
技术(21498)
企业财务(20922)
农业(20264)
(18915)
理论(17352)
(16596)
(15943)
(15129)
(14808)
银行(14782)
(14652)
地方(14575)
(14322)
贸易(14311)
机构
学院(291613)
大学(284217)
(120715)
经济(118443)
管理(116311)
理学(99709)
理学院(98729)
管理学(97236)
管理学院(96663)
研究(91393)
中国(72802)
(58363)
(58208)
科学(54360)
(48528)
财经(45845)
(45416)
(44584)
中心(42465)
(41704)
业大(41291)
研究所(40033)
农业(37939)
经济学(36824)
(36189)
北京(35516)
(34654)
师范(34281)
财经大学(33795)
(33426)
基金
项目(193038)
科学(155350)
研究(143849)
基金(141522)
(122424)
国家(121325)
科学基金(106941)
社会(94513)
社会科(89755)
社会科学(89738)
(77927)
基金项目(74127)
自然(67445)
自然科(66066)
自然科学(66048)
自然科学基金(64966)
教育(64918)
(63089)
编号(57434)
资助(55169)
(46496)
成果(45678)
重点(43086)
创新(42470)
(42185)
(42080)
(41369)
国家社会(39897)
课题(39164)
(38170)
期刊
(138238)
经济(138238)
研究(84027)
中国(59608)
管理(50730)
(49773)
(46569)
学报(42121)
科学(40484)
大学(32826)
农业(31746)
学学(31103)
教育(30332)
(29089)
金融(29089)
技术(27098)
业经(25822)
财经(23344)
经济研究(22552)
(20300)
(19801)
问题(17433)
技术经济(16373)
科技(14952)
现代(14949)
财会(14908)
商业(14634)
(13887)
(13844)
世界(13041)
共检索到439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侯光文   刘青青  
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辅助企业获取知识、信息,进而丰富研发资源。同时,数字化转型可以推动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加速探索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流程创新,基于数字平台优化企业商业模式。实践中,对技术创新具有较强依赖性的科创企业会频繁遭受不确定性事件的冲击。因此,如何应对数字化情境下涌现的“数字化悖论”,实现有韧性的可持续创新,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危机管理三阶段模型,结合动态能力、创新管理以及组织管理相关理论搭建分析框架,对企业创新韧性构成要素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企业创新韧性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化情境中,管理者需要对常规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进行统筹,在知识、能力等要素开发与探索间寻求平衡;在注重创新的稳定性时,培育数字化协同能力并开展分布式创新;在注重创新的灵活性时,培育数字化感知能力并开展颠覆式创新。由此,根据不同战略定位与实践需求,企业应设计合理的管理与决策模式以激活创新韧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曹若楠  
随着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展流程数字化为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考察制造业企业流程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对于中国制造业的1212家企业调查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Sobel检验和Bootstrap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流程数字化对企业二元学习和企业创新绩效都具有正向影响;企业二元学习对于流程数字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二元学习的相对平衡正向调节了流程数字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而二元学习的综合平衡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研究结果在理论层面从二元学习的视角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在实践层面对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峦  凌宇鹏  张吉昌  鲁竞夫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韧性形成并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以广东省、江苏省等地区的339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字化转型分别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双元创新对企业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地,企业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分别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双元创新视角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作用机制,验证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的关系,也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通过双元创新来提升企业韧性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彼得·奥尔   桑德林·凯斯   王亚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苗  张冰超  
基于赋能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利用192份企业有效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PLS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环境动荡性的两阶段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韧性在企业数字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组织韧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在动荡环境下,企业将数字化视为提升组织动态能力的跳板,赋能组织架构,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重塑企业的管理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彼得·奥尔桑   德林·凯斯   王亚栋  
灵活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个重要现象。工作是否正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劳动力市场是否将越来越灵活?灵活就业人员比例是否已经过大,从而导致就业不稳定性增加?灵活就业是怎么产生的?这些都是目前劳动者、政府官员、研究人员等经常提出的问题。《工业化国家就业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问题》一文是国际劳工局就业战略司的官员,作者根据工业化国家发展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灵活就业与稳定就业,科学分析和评价劳动力市场,合理制定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统计调查制度,有重要参考价值。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王亚栋对该文编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娟  
传统的研究表明,汇率灵活性能作为经济的减震器,有助于缓解外部冲击。本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作用非常有限,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不能作为中国经济的减震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娟  
一、引言(Meade,1951)很早就提出,汇率灵活性能成为一个国家屏蔽来自外国的经济干扰的工具,即汇率的灵活性是经济的减震器。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汇率的灵活性是否能屏蔽外国经济冲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汇率灵活性不仅不能屏蔽济济冲击反而会放大经济冲击。自从2005年我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并且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出现了两个特点:(1)2005年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月统计值非常稳定,几乎没有灵活性;(2)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灵活性加剧,并且表现为单调的升值。这个两个特点可以清楚从图1中看出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熊立  刘彪文  谢奉军  
情境二元性的提出让组织处理效率与创新矛盾的关注重心逐渐转移到组织个体层面。本文通过对情境二元性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梳理,发现其内涵及前因尚需更加清晰地界定。文章依托二元情境的"规则,伸展,支持,信任"特征属性,确立了二元文化研究视角,阐释了二元文化与情境的内生关系,构建了二元文化的轮廓及培育模型,最后提出了二元文化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吕正   黄永春   陈成梦   万安位  
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ESG评级体系逐步完善的当下,企业投入资源提高ESG表现能否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能否帮助企业更好适应外部冲击和数字化时代?围绕上述问题,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外部冲击背景下企业ESG表现、组织韧性、创新效率和企业数字化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第一,企业ESG表现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以提高企业组织韧性作为中介机制。第二,企业数字化在企业ESG表现与组织韧性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第三,从ESG分项回归结果来看,企业ESG表现主要从社会表现层面提高企业的组织韧性,但在提高组织的创新效率方面,内部治理表现起最主要的作用。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控股和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境下,企业ESG表现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基于上述结果认为,企业应不断完善组织内部ESG制度建设,将ESG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中。同时,企业还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并基于危机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为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发展提供资源与制度保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国红   林欢   黄昊  
资源编排理论为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聚焦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与边界条件,以334家中小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构建、资源协调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具有正向影响;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中介资源编排与组织韧性的关系,而数字感知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证实;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结论可打开数字化视角下组织韧性培育过程的“黑箱”,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实施资源编排行为以强化组织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学峰   蔡新怡   吕佳丽  
将视角聚焦于企业高管这一微观主体,考察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的引导作用和路径。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稳定的高管团队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具体而言,高管团队稳定性能够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以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降低高管短视主义以提供长期战略支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以提供良好制度环境,进而有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此外,对企业层面、高管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助力作用在成熟期企业、高管具备金融背景的企业以及高科技行业企业中尤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海涛  
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数据已然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数字技术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生产要素、运营结构的数字化变革。对传统商贸流通企业来说,谋求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而且对价值链的创新、组织韧性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双元创新理论,构建了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双元创新-组织韧性的理论模型。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双元创新和组织韧性均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组织韧性中间发挥中介效应。本研究通过阐明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组织双元创新,从而增强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明晰了商贸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路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琴琴  张艳华  
考虑到制度性因素的影响最终要反映到市场各要素及其运行机制中,本文侧重于分析非制度性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从宏观因素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非正规就业的增加、技术进步的加速都加剧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降低了就业的稳定性。从微观因素来看,虽然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带有不确定性,但人口因素与企业特征等因素均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在增加,而稳定性在下降。因此,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然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灵活有余而稳定不足的特点。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天然  
顾问委员会Nur Hayati Baharuddin, CIA,CCSA, CFSA, CGAP, CRMA–马来西亚内部审计师协会Lesedi Lesetedi, CIA, QIAL–非洲内部审计师协会联合会HansNieuwlands,CIA,CCSA,CGAP–荷兰内部审计师协会K a r e mO b e i d,C IA,C C S A,CRMA–阿联酋内部审计师协会Carolyn Saint, CIA, CRMA, CP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北美部Ana Cristina Zambrano Preciado,CIA, CCSA, CRMA–哥伦比亚内部审计师协会前期报告请访问以下链接,获取前期全球视角和见解报告www.theiia.org/GPI读者意见反馈请将问题和建议发送至globalperspectives@theiia.or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