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8)
- 2023(10529)
- 2022(8025)
- 2021(7266)
- 2020(5698)
- 2019(12219)
- 2018(12249)
- 2017(21758)
- 2016(11536)
- 2015(12892)
- 2014(12475)
- 2013(11895)
- 2012(11223)
- 2011(9947)
- 2010(10370)
- 2009(9578)
- 2008(9752)
- 2007(9606)
- 2006(8497)
- 2005(7292)
- 学科
- 济(44852)
- 经济(44699)
- 管理(39132)
- 业(35889)
- 企(33566)
- 企业(33566)
- 业经(18125)
- 中国(16864)
- 技术(15891)
- 方法(13839)
- 农(12825)
- 理论(12090)
- 技术管理(11705)
- 财(11174)
- 产业(10366)
- 地方(10208)
- 制(9988)
- 和(9681)
- 信息(9496)
- 总论(9140)
- 学(9078)
- 教育(8864)
- 信息产业(8858)
- 银(8747)
- 银行(8733)
- 数学(8628)
- 行(8401)
- 数学方法(8369)
- 农业(8251)
- 教学(8151)
- 机构
- 大学(158544)
- 学院(156914)
- 管理(60976)
- 济(58320)
- 经济(56741)
- 研究(52792)
- 理学(50781)
- 理学院(50146)
- 管理学(49155)
- 管理学院(48818)
- 中国(41232)
- 京(34386)
- 科学(31130)
- 财(29596)
- 江(26996)
- 中心(25778)
- 所(25038)
- 范(24555)
- 师范(24320)
- 研究所(22082)
- 北京(22028)
- 州(21697)
- 财经(21537)
- 农(21510)
- 业大(19853)
- 院(19647)
- 技术(19589)
- 经(19387)
- 师范大学(19346)
- 省(17714)
- 基金
- 项目(100837)
- 科学(80556)
- 研究(80241)
- 基金(69963)
- 家(59773)
- 国家(59134)
- 科学基金(51972)
- 社会(51782)
- 社会科(47784)
- 社会科学(47768)
- 省(41638)
- 教育(37893)
- 基金项目(36173)
- 划(34154)
- 编号(33774)
- 自然(30529)
- 自然科(29936)
- 自然科学(29932)
- 自然科学基金(29423)
- 成果(29134)
- 创(27000)
- 资助(26059)
- 课题(24772)
- 创新(24064)
- 重点(22584)
- 发(21881)
- 项目编号(21419)
- 部(21050)
- 国家社会(20820)
- 年(20737)
共检索到265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曹凤余
【专访背景】为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6年6月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简称“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主任严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尧学
近年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远程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的网络教育从1998年开始,经过八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步入规范化、正规化、注重质量的发展轨道。这是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文就今后网络教育的发展谈一些个人看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任为民 丁新 施志毅 张燕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坚持的以示范点的应用示范为基础开展课题研究的路线,采用学校、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联合,多单位的各种人员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强调研究成果应用性、实效性与示范性所取得的经验;重点介绍项目组借鉴"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的实践应用和采用个案研究、行动研究以及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研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沈光辉 吴盛雄 熊月林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社区的运用,为城乡社区教育的全面推广,在理念、手段与方式上赋予了全新内涵,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灵活、开放、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福建终身学习在线"运用现代互联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探索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有力的学习支持与服务,使学习型社区建设更具生机与活力。未来的行动策略,将进一步走向完善学习网络、丰富学习资源、优化学习平台、贯通线上线下、培育专业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等路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技术 数字化学习社区 社区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齐建萍
根据学习者个人的学习兴趣,构建个性化的数字化终身学习模式,找到适合每个人的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不同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数字化学习资源个性化建设的影响因素、结构基础与目标特征进行了一系列剖析,并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个性化建构的基本策略。研究认为,基于个人终身学习的视角,数字化个性学习资源的建设应该以交互式学习为逻辑起点,完善数字化个性学习资源的规划与配置调控,并制定与学习者个性需求匹配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才能促进个人终身化学习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
数字化 终身学习 学习资源 个性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严冰
为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6月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简称:"数字化学习港"项目)。该项目作为纳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统一管理的教改项目,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牵头组织,浙江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晓娥
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适应数字化学习时代的教学工作,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讨的问题。作者从数字化学习的内涵、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策略、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验。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 资源建设 任务驱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谢巍 何晓莉
在以数字化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共享共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广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通过剖析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难点,分析了广州模式的做法与经验,提出了以区域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政府、高校、行业进行共建、共享的模式与方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下篇彭坤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广州模式"的突破意义和下一步的关注点广州电大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于广州城市特点、城市品位、城市传统以及城市居民对未来追求的,并且符合广州市政府战略意图的服务路径,现实载体的探寻,融合机制的探索,合作体系的形成,这三个方面具有突破意义的探索值得借鉴。今后应更进一步关注学习型城市学习环境的优化,进一步关注学习形态的变化,进一步关注城市学习文化的构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广州市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高度重视将数字化学习方式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主动承担服务与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使命,着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念、机制与价值取向诸层面进行创新探索。深入挖掘这一案例,无疑对认识与解决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推动相关实践进程与学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2012年12月1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在广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其辉
从2009年开始,国家启动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已经有61个区被确定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机制。区域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例如: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资源与平台重复建设,各个平台之间各自为战,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缺少配套的绩效评估体系。要破解这些瓶颈问题,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建设标准,建立用户使用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的效益考评制度,建立富有成效的不同平台之间共享数字化终身学习资源的机制,使用大数据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的服务支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姜玉莲 姚文建
本文以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建设与示范"乡镇型典型应用学习中心——北京市平谷区镇罗营镇数字化学习港为个案,对其建设情况、实践成果、社会效益与取得的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探索,力求能为我国乡镇型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志惠
现代信息技术进步促进了我国成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当前,传统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要求和成人学生学习需要。而远程开放大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成人数字化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作为远程开放大学的重要教学资源,成为远程开放大学发展的基石和关键。高校要加大数字化资源建设力度,加快成人数字化学习方式的探索并构建完善的成人继续教育体系,以推动我国远程开放大学向更高目标发展推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冯琳
2008年3月29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和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组联合举办第17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以"数字化学习港:创新与挑战"为主题,结合项目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探讨"数字化学习港"作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课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谢巍
数字化学习港是探索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化学习港项目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日益凸显。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开放教育理念和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数字化学习港建设的理念基础和实践基础,资源的整合与应用是基于多元交互的数字化学习港理论研究的关键,而多元交互则是突破资源整合与应用瓶颈的核心途径。从资源整合与应用的需求来看,数字化学习港多元交互理论可分技术交互、服务交互、机构交互和教学交互四个维度,从平台、组织、资源和工具四方面重点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应用——访泰国网络大学项目专家查瓦勒·勒查罗兰教授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的角色类型与胜任能力
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安排
“呈现”-“发现”: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模式创新研究
问题入手 突出创新 重在行动 务求实效——教育部职成司有关负责人解读中职改革创新行动计划
创新精准扶贫机制 有序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财政部农业司有关负责人就做好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答记者问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能促进企业数字创新吗?
在数字化转型中推动创新
继续教育系列专题之三 为终身学习插上隐形的翅膀——上海市长宁区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实践
保险创新与社会治理建设——基于宁波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