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48)
2023(17603)
2022(14099)
2021(12842)
2020(10550)
2019(23391)
2018(22986)
2017(43966)
2016(23476)
2015(25959)
2014(25171)
2013(24041)
2012(21286)
2011(18894)
2010(18488)
2009(16960)
2008(16200)
2007(14288)
2006(12423)
2005(11145)
作者
(61798)
(51935)
(51324)
(48938)
(32710)
(24539)
(23358)
(20072)
(19733)
(18004)
(17539)
(17413)
(16350)
(16091)
(16046)
(15634)
(15536)
(14992)
(14888)
(14801)
(12654)
(12361)
(12320)
(11890)
(11631)
(11515)
(11205)
(11184)
(10227)
(10022)
学科
(95229)
经济(95106)
管理(76082)
(71015)
(60716)
企业(60716)
方法(39189)
数学(33951)
数学方法(33516)
中国(27476)
(26475)
业经(25726)
(25561)
(21804)
地方(20537)
技术(20140)
农业(17208)
(16373)
(16355)
银行(16334)
财务(16319)
财务管理(16283)
(15673)
(15594)
(15550)
金融(15544)
企业财务(15484)
(15471)
(15426)
贸易(15414)
机构
大学(316720)
学院(316705)
(132404)
经济(129862)
管理(128401)
理学(111403)
理学院(110249)
管理学(108429)
管理学院(107810)
研究(99777)
中国(76714)
(64530)
(62918)
科学(58035)
财经(49856)
中心(47851)
(47485)
(46127)
(45514)
(43961)
业大(42886)
研究所(41685)
经济学(41574)
(40806)
师范(40434)
北京(39218)
经济学院(37479)
(37430)
财经大学(37321)
(37264)
基金
项目(222011)
科学(180002)
研究(166371)
基金(164579)
(141755)
国家(140612)
科学基金(124471)
社会(110728)
社会科(105189)
社会科学(105169)
(87294)
基金项目(87043)
自然(78010)
教育(77081)
自然科(76343)
自然科学(76328)
自然科学基金(74993)
(72476)
编号(66592)
资助(63850)
成果(52842)
(51267)
重点(49903)
(49322)
(48022)
创新(47234)
国家社会(47202)
(46322)
课题(45306)
教育部(43573)
期刊
(141959)
经济(141959)
研究(90516)
中国(65473)
管理(50553)
(49872)
学报(43313)
科学(42392)
(39896)
教育(36548)
大学(35111)
学学(32802)
技术(29695)
(29360)
金融(29360)
农业(27050)
财经(24766)
业经(24058)
经济研究(22981)
(21360)
问题(18416)
图书(16140)
科技(16045)
技术经济(15661)
(14801)
理论(14525)
(14228)
商业(14183)
现代(14056)
(14026)
共检索到464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欧阳娟   唐开翼   任浩   杨增雄  
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探讨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成为重要议题。基于区域数字化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选取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对创新网络在数字化与区域创新效率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化的3个分项均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作用程度依次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服务;(2)数字化及其3个分项均可通过影响创新网络综合水平、创新网络链接,进而间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创新网络综合水平、创新网络链接在数字化与区域创新效率间起显著中介作用;(3)除数字化应用外,数字化综合水平、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与创新网络的联动性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数字化及其3个分项与创新网络链接的联动性均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打造“数字强省”、持续推进区域数字化以及创新网络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卫力   王亚玲   张秀   赵振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拓展和优化了创新网络,也使创新网络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基于网络结构洞理论,从创新合作网络和创新知识网络(双重创新网络)角度分析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桥梁”作用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机制,并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其创新效率,该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双重创新网络结构洞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中介变量,即存在“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双重创新网络结构洞增加→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路径;企业组织韧性提高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网络结构洞的正向影响,但对网络结构洞影响创新效率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应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拓展和优化创新网络来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组织韧性以有效化解转型风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红  董帆  李恩极  
当前,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化水平提升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着力点,是实现企业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2010—2020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上市数据,分析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但是这种影响具有两个层面的异质性: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对国有企业和小企业创新作用更明显;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在东部地区、高数字化水平地区以及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样本中表现更突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水平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网络深度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创新网络广度在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并未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数字化水平、创新网络以及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凌士显   张晓玉  
基于沪深交易所2009—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持续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创新激励效应、人才吸引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促进企业持续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持续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斌  陈丽玉  
本文将区域创新网络看作是一个各类创新主体在其中相互竞争和合作,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进而获得创新产出的共生系统,并利用网络DEA模型将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多阶段生产过程模型化,考察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网络共生效率较高的地区大多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科技水平较高地区;(2)我国目前还不存在一体化共生的区域创新网络,少数省份的区域创新网络属于连续共生,间歇共生是发生得最多的区域创新网络共生模式,点共生只存在于少数几个省份的区域创新网络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德龙  徐作圣  丁堃  
数字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产业重组的动力,新冠疫情迫使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为探寻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所需关键成功要素,以产业创新网络为研究框架,利用文献调研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构建出数字化转型下的产业创新网络,并以电动汽车产业做实例研究。得到电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需求要素,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淑春   秦山敏   潘李鹏  
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创新网络广度和创新网络强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拓展创新网络广度、提升创新网络强度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拓展创新网络广度、提升创新网络强度有利于强化数字化导向,进而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而高管团队异质性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拓展创新网络广度、提升创新网络强度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在大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兆奎  郭彬  
为厘清区域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两个层面协同助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复杂作用机制,并克服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倾向于关注单个要素净效应的问题,基于组态视角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整合创新网络层面与知识流动层面的6个要素,以我国29个省份为案例样本探索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有效提升的组态构型与发展路径。结果发现,单个要素并不构成驱动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高知识扩散在解释区域创新驱动原理时扮演更为普遍的角色;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组态路径有3条,即高知识流动下的创新网络均衡型、高知识流动下的网络链接主导型和知识扩散-网络规模主导型;创新网络四要素在解释区域创新驱动机制时存在替代关系,产生非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路径有4条,且与产生高区域创新能力的组态之间为非对称性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丹宇  
在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基础上,着重探索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非同质化实质和三个创新群的外溢效率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构建了基于效率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内在机理的理论研究框架。长三角区域创新网络效率不仅限于“点”与“点”之间的外溢效应,而主要体现于更高层次“群”与“群”之间的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艳梅  于佳丽  
科技园是区域创新网络的典型形式。科技园创新具有非线性特征,其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各个行为主体的互动与交流,在于区域创新网络的织就。网络内各种作用机制的存在将离散的个体联结起来,这种作用机制的非线性特征导致了园区内创新的非线性。区域创新网络的层级可以划分为核心层、次核心层和辅助支撑层,各层级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园区的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辉  
区域创新网络是由分布在一定区域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和行业商业协会、风险投融资机构等共同构成的创新网络有机体。本文在剖析了协同创新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的政策建议:高等教育走出校园,探索校地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治理机制;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建立多层次资本体系;健全风险投资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塑造区域创新文化氛围,打造创新网络软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建伟  方相林  石江江  
采用基于因子的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对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环境与上海城市创新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后,发现创新网络和区域创新环境分别在较短和较长时期内是城市创新的GranGer原因;创新网络、城市创新自身及区域创新环境对上海城市创新的作用依次减小;对上海城市创新的贡献,创新网络一直大于区域创新环境,但二者的作用一直在不断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优化创新空间布局、完善政策体系、扩大交流合作及完善中介服务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上海城市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张矿伟   吴功兴  
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其对创新的作用机制与绩效问题一直是个黑箱。建立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数字化转型测度基础上,从其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效应维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以客观评估中国数字化转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的判断标准在于其贡献变化和投入上;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较快并且地区差距在不断缩小;数字化转型具有技术创新效应但无管理创新效应,目前尚在起步期;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创新效应在其发展初期可能会出现;客观评价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洪昌  
选取2011—2021年中国工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显著驱动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对制造业行业、西部地区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业碳排放效率的赋能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生产效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经济集聚是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且工业生产效率的中介效应更强。鉴于此,应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制定针对性创新机制,推动工业体系智能化升级;促进“AI+工业”深度融合,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以推动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洪昌  
选取2011—2021年中国工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显著驱动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对制造业行业、西部地区及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业碳排放效率的赋能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工业生产效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经济集聚是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作用路径,且工业生产效率的中介效应更强。鉴于此,应当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制定针对性创新机制,推动工业体系智能化升级;促进“AI+工业”深度融合,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以推动工业碳排放效率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