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94)
- 2023(18815)
- 2022(15442)
- 2021(14172)
- 2020(11644)
- 2019(25995)
- 2018(25744)
- 2017(49246)
- 2016(26708)
- 2015(29736)
- 2014(29510)
- 2013(28516)
- 2012(25671)
- 2011(22941)
- 2010(22985)
- 2009(21562)
- 2008(20645)
- 2007(18236)
- 2006(16148)
- 2005(14397)
- 学科
- 济(103209)
- 经济(103062)
- 管理(84155)
- 业(78302)
- 企(66484)
- 企业(66484)
- 方法(42332)
- 数学(35583)
- 数学方法(35168)
- 中国(30391)
- 农(29390)
- 财(29343)
- 业经(28225)
- 制(24166)
- 学(20913)
- 地方(20254)
- 技术(19851)
- 农业(19527)
- 贸(18650)
- 贸易(18635)
- 银(18528)
- 银行(18483)
- 理论(18258)
- 易(18074)
- 务(17968)
- 财务(17889)
- 财务管理(17852)
- 行(17635)
- 融(17210)
- 金融(17206)
- 机构
- 大学(371188)
- 学院(370671)
- 济(147734)
- 管理(146822)
- 经济(144551)
- 理学(126637)
- 理学院(125278)
- 管理学(123187)
- 管理学院(122497)
- 研究(121458)
- 中国(91409)
- 京(78392)
- 科学(73079)
- 财(71233)
- 所(59111)
- 财经(56177)
- 农(55129)
- 中心(55103)
- 江(54843)
- 研究所(53451)
- 业大(52457)
- 经(50949)
- 范(49312)
- 北京(49103)
- 师范(48898)
- 经济学(44996)
- 院(44646)
- 州(44429)
- 农业(42806)
- 财经大学(41737)
- 基金
- 项目(252832)
- 科学(200400)
- 研究(189711)
- 基金(183409)
- 家(158342)
- 国家(156983)
- 科学基金(136209)
- 社会(121226)
- 社会科(114846)
- 社会科学(114823)
- 省(98940)
- 基金项目(96657)
- 教育(86649)
- 自然(85910)
- 自然科(83927)
- 自然科学(83910)
- 自然科学基金(82381)
- 划(82199)
- 编号(78105)
- 资助(73224)
- 成果(63609)
- 重点(56104)
- 部(55188)
- 创(54421)
- 发(53763)
- 课题(53393)
- 创新(50774)
- 国家社会(50248)
- 制(50002)
- 项目编号(48658)
- 期刊
- 济(166134)
- 经济(166134)
- 研究(111661)
- 中国(73894)
- 管理(56220)
- 学报(55581)
- 财(54882)
- 科学(51337)
- 农(51235)
- 教育(44894)
- 大学(42959)
- 学学(40024)
- 农业(35028)
- 融(33595)
- 金融(33595)
- 技术(31907)
- 业经(28600)
- 财经(27299)
- 经济研究(26966)
- 经(23369)
- 问题(20997)
- 图书(20933)
- 业(18253)
- 科技(18216)
- 理论(17895)
- 技术经济(17244)
- 商业(17178)
- 现代(17112)
- 版(16823)
- 实践(16297)
共检索到548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左喜梅
本文基于数字化背景下衍生出的新型消费模式,试图从新消费视角分析数字化推动消费升级的新机制。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新消费视角下数字化推动消费升级的新机制,并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化对地区消费升级的影响及其新机制的存在。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地区消费升级,这一结论在经历了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第二,本文从新消费视角出发,分析了新消费发展模式下的消费主体和消费模式,提出新消费视角下数字化影响消费升级的机制,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数字化能够通过推动消费主体和消费模式的改进而促进消费升级;第三,本文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即数字化对消费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仅存在于东中部地区,在西部地区不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为一 熊曦 徐斌 刘欣婷 潘彦廷
基于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对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之后,创新产出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这一结果在各种稳健性检验均成立;实证证据支持了外部互动这一影响机制;企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地区溢出效应,但是并不存在行业溢出效应。因此,应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数字化升级改造 上市公司 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婉云
本文实证分析了双重中介效应视角下数字新基建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作用机制,旨在引导各地方政府通过实施数字新基建战略推动居民消费升级。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在数字新基建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梦霞 郭希璇 李雨花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向高质方向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持续高质发展的重要途经。文章以跨境电子商务税收等一系列外贸政策背景下的高端消费回流(以国际精品品牌产品消费)为切入点,定性并定量(ARMA模型)论证高端消费回流对中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并获得结论:海外高端消费回流对国内规模化消费升级构成驱动力;海外高端消费回流通过三个路径有效推动相关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国内高端消费和产业数字化及智能化升级水平均呈增长趋势;高端消费回流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有效预测变量,且二者呈统计显著正相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裕 李想 胡韩莉 万光羽 汪寿阳
数字化如何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已引起业界与学术界的关注,而其微观层面的内在驱动机理尚未厘清。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数字化驱动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阶段特征与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过程经历了工具化向在线化、在线化向智能化、智能化向生态化演进的三次跃升,并推动企业实现了从绿色结构化到绿色能力化再到绿色杠杆化的绿色转型发展;第二,三次跃迁过程中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的编排方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数字编排方式下制造企业数字化对绿色转型的驱动表现为以数字基础推动绿色结构化、数字捆绑推动绿色能力化、数字撬动推动绿色杠杆化的推动过程,并形成了“特征—能力—行动”的内在驱动逻辑。本文发现了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跃升演进规律,揭示了数字化助力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为后发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绿色转型升级与路径提供启发与参考。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数字化 绿色转型 资源编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云
数字化转型是流通业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构建了数字化转型、消费升级、流通业创新能力三变量关系模型,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结论显示:流通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居民消费规模、优化居民消费结构带动流通业创新能力上涨;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存在区域异质性,但消费升级的中介作用只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显著,在西部地区并不显著。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树立对标行业和转型示范企业,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流通业深度融合;二是以消费升级为导向培育流通业发展动能。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骁 郭树华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赋能企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基于2001~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经验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利润率的作用效果及具体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利润率。通过使用系统GMM以及工具变量法进一步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两个机制,有效促进了企业利润率的提升。这不仅扩大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效应的研究范畴,也可对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经验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晶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深度赋能,已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可以有效疏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解决循环不畅的难点,实现供需有效衔接,以供给端推力和消费端拉力催生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内生动力。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合成产业消费“双升级”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流通数字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但这种作用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制度环境下存在差异,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流通数字化对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西部地区,制度环境水平高的省份流通数字化对产业消费“双升级”的促进作用高于制度环境水平低的省份。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流通数字化可以通过提升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来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鉴于此,我国应加强数字技术在流通领域各环节的应用,优化流通网络布局,畅通区域间商贸流通渠道,提升资源流通配置效率;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数字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激励流通业数字研发创新;优化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环境,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升全民数字金融素养,增强金融机构数字普惠金融业务风险的管控能力;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流通数字化发展战略,尤其是东中部地区应布局与当地产业相对应的数字化技术,引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流通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制度法制环境,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祝合良 郭凯歌 王春娟
随着数字经济与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消费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新动能。本文将数字化消费作为研究对象,从数字技术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保障支撑、数字消费治理四个层面构建数字化消费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并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化消费的多层次影响因素与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赋能对数字化消费普及有显著的强正向效应,数字化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能够促进消费者的数字化消费行为;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是通过成本节约效应、规模经济效应、效率提升效应等促进数字化消费普及;基础保障支撑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消费普及,主要是通过物流基础设施保障、地区数字化消费设施保障等促进数字化消费普及;由于消费者对大数据推送内容的满意度较低以及平台隐私保护管理问题普遍存在,数字消费治理显著负向影响数字化消费普及,从而产生对数字化消费的负向作用力。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时大红 蒋伏心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企业作为经济的最基本元素,其数字化转型的程度决定了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经济增长引擎逐渐转为消费,居民消费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如何借助数字经济的浪潮,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居民消费升级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是促进还是抑制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是现阶段亟须研究的一个问题。因此,采用2011—2019年微观企业数据,创新性地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实证检验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不同区域与消费群体的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1)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且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2)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存在区域差异,且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其对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明显;(3)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效率与产品质量的中介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存在促进作用,而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却存在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政 杨海丽 秦鸿
本文构建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消费数字化转型水平,并进一步通过Kernel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对其动态演进趋势、区域差异和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消费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呈现出“消费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绝对差异扩大”的特征。第二,全国整体的差异呈现略微下降趋势,而东、中及西部地区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不均衡性增强;东、西部的区域间差异大于中、西部和东、中部;消费数字化转型的地区差异主要源于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第三,消费数字化转型并不表现出典型的σ收敛和β收敛。
关键词:
消费数字化转型 动态演进 收敛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毕家寅 齐英
数字经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生产、交流和消费方式,对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从产品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两个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旨在引导各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产品创新在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芳
数字化转型是新零售企业优化业务模式、建立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为了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上市新零售企业样本,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新零售企业市场绩效、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新零售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且通过带动消费升级间接促进新零售企业绩效提升。据此,建议政府发挥平台作用,为新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技术、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新零售企业应当抓住转型机遇,加快零售业务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以客户为导向积极推动消费升级,促进零售经济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志 唱小溪 周禹 许梦莹 胡洁丽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视角出发,解析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通过增强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促进员工创新行为,同时,引入组织创新激励政策作为权变因素,考察其在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以及被调节的中介效应。采用235份员工三时点调研数据,使用Mplus7.0进行路径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1)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正相关;(2)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员工创新行为正相关;(3)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4)组织创新激励政策在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5)组织创新激励政策显著正向调节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闫丽娟 徐明华
<正>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共同构成我国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是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国有企业监督、提高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8年1月,审计署修订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行了拓展,在强调“监督、评价”的基础上突出其“建议、咨询”的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