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9)
- 2023(17644)
- 2022(14230)
- 2021(12828)
- 2020(10693)
- 2019(23893)
- 2018(23516)
- 2017(45107)
- 2016(24124)
- 2015(26835)
- 2014(26649)
- 2013(26105)
- 2012(23663)
- 2011(21230)
- 2010(21224)
- 2009(19663)
- 2008(18834)
- 2007(16971)
- 2006(15248)
- 2005(13605)
- 学科
- 济(118135)
- 经济(118009)
- 管理(73345)
- 业(64667)
- 企(52905)
- 企业(52905)
- 方法(44990)
- 数学(38828)
- 数学方法(38403)
- 中国(30063)
- 农(28798)
- 财(27537)
- 业经(26704)
- 地方(26239)
- 制(22172)
- 农业(19654)
- 学(19541)
- 环境(16799)
- 融(16465)
- 体(16463)
- 金融(16462)
- 银(16409)
- 银行(16384)
- 贸(16113)
- 贸易(16102)
- 务(16031)
- 理论(15982)
- 财务(15966)
- 财务管理(15933)
- 行(15650)
- 机构
- 学院(341783)
- 大学(340553)
- 济(150365)
- 经济(147472)
- 管理(131652)
- 研究(114376)
- 理学(112821)
- 理学院(111602)
- 管理学(109697)
- 管理学院(109023)
- 中国(86817)
- 财(70916)
- 京(70322)
- 科学(65911)
- 财经(55786)
- 所(54872)
- 中心(53265)
- 江(52213)
- 经(50662)
- 农(50195)
- 研究所(49298)
- 经济学(48173)
- 业大(45847)
- 范(44551)
- 师范(44127)
- 北京(43649)
- 经济学院(43059)
- 院(41626)
- 财经大学(41378)
- 州(40688)
- 基金
- 项目(228952)
- 科学(182576)
- 研究(169514)
- 基金(168223)
- 家(145612)
- 国家(144439)
- 科学基金(125776)
- 社会(112768)
- 社会科(107058)
- 社会科学(107037)
- 省(89119)
- 基金项目(88656)
- 自然(78449)
- 教育(78110)
- 自然科(76644)
- 自然科学(76625)
- 自然科学基金(75268)
- 划(73877)
- 资助(68026)
- 编号(67191)
- 成果(54029)
- 重点(51593)
- 部(51137)
- 发(50266)
- 国家社会(48091)
- 创(47644)
- 课题(46625)
- 制(46262)
- 教育部(44883)
- 创新(44686)
- 期刊
- 济(172339)
- 经济(172339)
- 研究(102913)
- 中国(68133)
- 财(56028)
- 管理(51267)
- 学报(48037)
- 农(46731)
- 科学(45728)
- 大学(38235)
- 学学(35831)
- 教育(34008)
- 技术(31872)
- 融(31649)
- 金融(31649)
- 农业(31379)
- 财经(28508)
- 经济研究(28040)
- 业经(26646)
- 经(24666)
- 问题(22431)
- 技术经济(17570)
- 统计(16555)
- 贸(16314)
- 业(15980)
- 图书(15636)
- 策(15333)
- 理论(15172)
- 现代(14909)
- 世界(14896)
共检索到517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冀雁龙 李金叶 赵华
在系统揭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经济增长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指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内旅游经济增长影响更大。分地区异质性检验显示:在东部地区、在长江经济带,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地区带动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还具有产业驱动效应,能够正向影响旅游产业效率以及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穷志 陈澄
文章以省域异质性为研究视角,在面板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构建ECM模型,以PMG方法研究了省际基础设施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效应。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考虑地方异质性导致的短期效应差异化前提下,基础设施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平均短期影响并非明显的正向效应,但是从长期来看,省域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有一个收敛的显著正向关系。此外,资本存量、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因素也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长短期有不同效应。
关键词:
省域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PMG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琦 王琴梅
发展数字贸易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和公共产品特性,可对我国数字贸易乃至出口贸易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和出口贸易绩效,利用LSDV估计法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理。根据特征事实,样本期内,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全国和地区均值基本呈逐年递增态势,仅2021年出现小幅下滑,且增长率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区均值呈阶梯状分布,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出口贸易绩效的全国和地区均值呈上下波动态势,地区均值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呈阶梯状递减态势,省份均值在东部地区普遍较高,在西部地区普遍较低,且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差异大小不同,东部地区差异最大,西部地区差异其次,中部地区差异最小。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出口贸易绩效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提升作用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强于在东部地区,在2002—2011年不显著,在2012—2021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产业融合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促进出口贸易绩效提升;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提升作用具有非线性门槛特征,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其提升作用增强。因此,应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贸易基础;缩小数字基础设施地区差异,释放数字贸易红利;拓展大数据融合应用场景,驱动数字贸易高效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佳 安珂珂 赵青华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能够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推进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动能,但二者的逻辑机理及传导渠道的系统研究尚需深化拓展。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构建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并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缩小旅游发展差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理清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效应,有助于为数字经济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磊 方成
作为现代旅游经济的核心内容,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是旅游学研究领域的逻辑起点。文章采用以门槛回归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学理论,利用中国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以基础设施作为门槛变量,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的非线性特征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中国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显著地存在基于基础设施的正向非单调性"双门槛效应"。在全国层面上,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呈"V"形;就不同基础设施水平区制而言,基础设施欠发达区制子样本内旅游发展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别显著小于中等和发达区制内子样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磊 李吉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微观层面的具体体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通过创新激励和信贷融资渠道实现;CEO信息技术背景和CEO风险偏好均强化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效果在具有不同产权性质、技术禀赋、生命周期阶段以及经济政策环境中的企业具有异质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勋 张睿
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为了检验因果效应,我们采用了GMM方法,并利用1990-1992年最大单月降雨量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共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文献,同时也提出了公共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勋 张睿
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水利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影响渠道。为了检验因果效应,我们采用了GMM方法,并利用1990-1992年最大单月降雨量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经验证据表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经济增速。进一步的经验结果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基础设施不同,水利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洪涝灾害,提升劳动的产出弹性,从而带来经济增速的上升。本文的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花 朱承亮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微观企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日益凸显,逐步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进一步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质增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强化企业数字化投资和数字技术应用双重路径促进企业创新;且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越高越不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提质增效和非制造业企业创新增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成熟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而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基础设施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赋能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寿峰 王艺明
本文采用新发展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非参数Tn检验方法,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动态变化趋势;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非线性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经济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晓东 邓丹萱 赵忠秀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eder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从总体上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但各地强弱不一。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与其他部门之间相对边际生产率的差距使其直接影响为负。将时间滞后效应纳入模型分析后证实溢出效应滞后期明显,且逐渐衰竭,在滞后4~5期时转为负向。最后,空间效应模型证实空间效应明显,但同样存在地区差异。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溢出效应 Feder模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蒋冠宏 蒋殿春
本文基于2000-2007年29个省区的21个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依赖对产业增长的影响,并构建倍差(different-in-different)非线性计量模型,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检验了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优化配置问题。通过检验我们发现,交通、邮电信息类基础设施对产业增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能源基础设施对产业增长影响不显著。进一步检验,我们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存在配置扭曲现象,而邮电信息基础设施与产业优化配置明显。最后,利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结论仍然稳健。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依赖 产业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何晓萍
本文利用地区面板数据和基于利润函数,考察电网基础设施的能耗效应、产出效应及其地区差异。主要发现是,电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增加了地区能源消费,其能耗效应和产出效应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西部地区,电网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明显大于能耗效应,电网投资向西部倾斜有利于减缓整体能源消费增长,电网投资优化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如此,市场化的价格机制仍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电网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顾文青 张涛
本文基于2001-2014年我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流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流通经济增长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格兰杰原因,且流通经济增长引发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流通经济增长滞后的第二年表现显著;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却不是流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流通经济 公路基础设施 格兰杰因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顾文青 张涛
本文基于2001-2014年我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流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流通经济增长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格兰杰原因,且流通经济增长引发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流通经济增长滞后的第二年表现显著;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却不是流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流通经济 公路基础设施 格兰杰因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