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0)
- 2023(18515)
- 2022(15364)
- 2021(14374)
- 2020(11786)
- 2019(26838)
- 2018(26536)
- 2017(50183)
- 2016(27078)
- 2015(30304)
- 2014(29947)
- 2013(29291)
- 2012(26838)
- 2011(24270)
- 2010(24139)
- 2009(22022)
- 2008(21440)
- 2007(18733)
- 2006(16326)
- 2005(14654)
- 学科
- 济(110088)
- 经济(109978)
- 管理(77071)
- 业(74795)
- 企(61789)
- 企业(61789)
- 方法(47748)
- 数学(40791)
- 数学方法(40383)
- 中国(34041)
- 农(29552)
- 贸(29497)
- 贸易(29478)
- 易(28713)
- 财(26989)
- 业经(26945)
- 学(22751)
- 技术(21527)
- 地方(21374)
- 制(20410)
- 农业(19682)
- 银(18294)
- 银行(18250)
- 理论(18115)
- 行(17542)
- 融(17313)
- 金融(17311)
- 和(16429)
- 环境(15996)
- 务(15914)
- 机构
- 大学(381702)
- 学院(377940)
- 济(159525)
- 经济(156459)
- 管理(147981)
- 研究(132125)
- 理学(128098)
- 理学院(126679)
- 管理学(124635)
- 管理学院(123948)
- 中国(99248)
- 京(81582)
- 科学(79643)
- 财(70716)
- 所(65492)
- 研究所(59915)
- 农(59183)
- 中心(58277)
- 财经(56903)
- 业大(54371)
- 江(54084)
- 经(52042)
- 北京(51752)
- 范(49757)
- 经济学(49576)
- 师范(49296)
- 院(48442)
- 农业(46379)
- 经济学院(44811)
- 州(43837)
- 基金
- 项目(260131)
- 科学(205680)
- 研究(191809)
- 基金(190338)
- 家(166231)
- 国家(164880)
- 科学基金(141560)
- 社会(123250)
- 社会科(116959)
- 社会科学(116932)
- 基金项目(100182)
- 省(99429)
- 自然(89971)
- 自然科(87963)
- 自然科学(87944)
- 教育(86904)
- 自然科学基金(86407)
- 划(83923)
- 资助(77282)
- 编号(76487)
- 成果(62557)
- 重点(58236)
- 部(57847)
- 创(57261)
- 发(55828)
- 创新(52932)
- 课题(52805)
- 国家社会(51945)
- 教育部(49913)
- 科研(49258)
- 期刊
- 济(169475)
- 经济(169475)
- 研究(114981)
- 中国(74762)
- 学报(59912)
- 管理(55748)
- 科学(55399)
- 农(54080)
- 财(52108)
- 大学(45728)
- 教育(43910)
- 学学(42631)
- 农业(37908)
- 融(33155)
- 金融(33155)
- 技术(31682)
- 经济研究(29399)
- 财经(27830)
- 业经(26895)
- 经(23976)
- 贸(23907)
- 问题(23256)
- 业(21360)
- 图书(21244)
- 国际(20709)
- 科技(19185)
- 技术经济(18383)
- 世界(17792)
- 理论(17196)
- 版(16881)
共检索到561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伟
就有关数字化创新提升出口贸易韧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地区数字化创新有助于提高出口贸易的韧性,提高企业应对国际国内市场风险的能力,且数字化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溢出效应两种渠道对地区出口贸易韧性产生影响;数字化创新对出口贸易韧性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边际收益递增与非线性特征,地区自贸区的建立会导致数字化创新对出口贸易韧性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基于此,应大力发展企业数字基建,强化硬件支撑出口企业数字化创新,提高地区数字化创新水平,增强对出口贸易韧性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数字相关产业税收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夏昕鸣 黎明
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出口韧性表现出危机第一阶段(2008—2009年)的抵抗力、危机第二阶段(2009—2011年)的恢复力、产品结构转换提升力。论文构建了区域-产品层面的区域出口贸易韧性指标,通过区域出口贸易额、产品结构等不同层面刻画了金融危机后各区域抵抗力、恢复力的空间差异。实证研究表明:相关多样化产业结构不仅在短期可以增强区域产品的抵抗力,在长期还可以提高区域产品的恢复力并且助推区域产品实现结构升级;应急型税收政策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危机冲击,但其影响范围及作用时间均是有限的;外企出口占比高的区域产品对区域产品结构升级影响不明显,但加工贸易方式推动了区域产品在危机中的结构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朝凯 刘宏曼
文章构建了多国多部门贸易网络模型,并基于中国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贸易网络演化对中国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伙伴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对中国出口贸易韧性具有正外部性。机制检验表明,伙伴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能够平抑需求波动、扩大进口规模,间接增强中国出口韧性;但受市场竞争效应影响,伙伴国贸易网络地位与中国出口韧性总体呈现出“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推动全球贸易网络复杂化、均衡化发展有利于重塑中国对外贸易格局,提升中国出口韧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非核心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参与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更有助于增强中国出口韧性,伙伴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对中间品、低技术产品和比较优势产品出口韧性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文章建议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球贸易网络深度发展,重点提升“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网络的影响力,以此为中国外贸长期稳定增长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关键词:
出口韧性 贸易网络 需求波动 市场竞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鹏杨 刘维刚 唐宜红
在贸易摩擦冲击下仍能保持出口稳定是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体现。本文探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应对贸易摩擦、提升出口韧性中的作用。本文借助企业多工厂出口模型并引入数字化参数,理论上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贸易摩擦冲击的应对效果和作用渠道。进一步地,利用2001—2015年的整合微观企业数据,将反倾销作为冲击展开“准自然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命题。研究发现:以反倾销为代表的贸易摩擦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了明显冲击,造成涉案企业出口平均下降5.9%,并提高了企业退出出口市场的概率;反倾销对非数字化转型企业出口冲击明显而对数字化转型企业影响不显著,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缓解涉案企业遭受的负面冲击,相比非转型涉案企业,将促进出口平均提升15.8%;数字化转型缓解了反倾销对涉案产品的直接出口抑制,同时又促进了涉案产品的跨国转移和向非涉案产品出口转换,这是应对反倾销冲击的主要渠道;数字化转型具有企业出口的成本跨越效应,降低了既有产品的出口成本和拓展新市场、新产品的出口成本,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出口促进效应,这是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出口韧性的根源。本文的研究从数字化转型视角为提高经济韧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姚利民 方妙杰
中国高速发展的出口贸易正面临国内国际双重压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是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中国各地区为样本的研究表明,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处于显著出口优势而资本密集产业仍然处于出口劣势地位的基本格局下,技术创新因素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已经显示出积极作用,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优势的重要来源。随着中国经济与外贸的迅速发展,技术创新将成为中国今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出口 R&D 专利 地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曲如晓 刘霞 于晓宇
选取2003—2016年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扩展边际来体现。在分样本回归中,发明专利合作与外观专利合作对出口的扩展边际均体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对集约边际影响较小。此外,外国所有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国所有的外国发明专利以及中国和外国共同的发明专利都能够显著地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且对出口扩展边际的作用都强于集约边际。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凯杰 司宇 董丹丹
世界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下,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了国际贸易风险,提升出口贸易韧性是对冲贸易风险冲击的关键。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重塑出口贸易韧性提供了良好机遇。利用2008—2018年47个主要国家面板数据,度量其数字经济发展和出口贸易韧性水平,并基于工具变量法识别两者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国家出口贸易韧性,且该影响存在异质性。就机制而言,创新能力与生产能力是数字经济影响出口贸易韧性的两个渠道,成本效应会削弱数字经济对出口贸易韧性的正向影响,生产结构多样化则会强化数字经济对出口贸易韧性的积极作用。研究为丰富数字经济发展的对外贸易效应提供经验证据,也为探寻出口贸易韧性的提升路径给予政策参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威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利用1998~2015年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的出口产品密度,实证分析出口产品密度对中国34个工业行业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出口产品密度对行业新产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将新产品转变为比较优势产品的过程中,前者仍然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内,中国的出口产品密度对新产品以及新产品转变为比较优势产品过程中的影响却不明显;外国直接投资、固定资本、人力资本等对中国产业创新均起到积极的驱动作用,而传统意义上的研发投入和专利项对产业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毅
基于做优做强做大数字贸易背景,实证分析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效对策,以期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研究表明,做优做强做大数字贸易背景下,整合行业协会、政府以及企业优势至关重要,形成三方联合的应对机制,政府、企业与行业协会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企业在做优做强做大数字贸易背景下自如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措施 数字贸易 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梦珣 林发勤
文章考察新冠疫情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发现中国农产品贸易受到国内疫情的抑制,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农产品进口层面,农产品出口对疫情冲击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同时,疫情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极具异质性,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一定的韧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植物类农产品和烟酒食品等农产品贸易在面临疫情冲击时相对稳定。新冠疫情可通过疫情防控政策、增加不确定性以及冲击需求端渠道来抑制农产品进口。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新
具有幸福感差异的目标国对中国的出口是否有影响?理论方面,本文在Melitz和Ottaviano(2008)的异质性企业模型基础上,提出消费者异质性对出口市场有重要影响。实证方面,本文将贸易与社会、心理学指标(幸福指数)相结合,并利用2001年至2012年间中国和29个出口目标国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结果与理论模型一致:目标国消费者偏好匹配程度、市场规模以及中国产品自身质量水平对中国出口额有显著正的影响,而目标国质量水平则有反向作用。,选取出口目标国的国内人均收入作为目标国消费者异质性衡量指标,其结果也是稳健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阐释了中国在出口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贸易结构的因素。建议应该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发展;提高内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引导私营企业进行出口贸易;改进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为出口贸易提供更多的便利。
关键词:
出口贸易结构 战略目标 贸易强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杜啸天
研究贸易结构变化能够为调整贸易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在分析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及其演变历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缺陷及其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出口贸易地区和出口对象国分布过于集中、出口贸易企业性质和出口方式比较单一等问题。应促进中西部出口贸易发展,提高出口贸易企业技术能力,不断拓宽出口贸易市场,努力优化出口贸易企业结构,实现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桂芹
在践行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实现对外贸易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重要时期,处理好出口贸易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是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稳健发展的关键,对中国生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系统论中灰色关联动态分析法对中国2001—2015年出口贸易额与碳排放实际数据进行关联度测算与检验,构建碳排放预警指标体系,设置预警区间,提出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管理有效预警度量和动态警度级别预报方案,最后运用实证分析法验证了预警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实现预警方向和重点的判定,提出研究结论与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文章利用贸易附加值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部门及细分行业在1994~2008年间出口贸易利益水平,并进行总量与行业的趋势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近十几年来的总出口附加值比率长期锁定在[30.31%,36.41%]区间内,均值为32.98%。在细分行业中,加工贸易特征明显,尤其是所谓的"高科技"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比重相对更低。
关键词:
要素分工 贸易利益 贸易附加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