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9)
- 2023(13923)
- 2022(10973)
- 2021(9869)
- 2020(7882)
- 2019(17420)
- 2018(17446)
- 2017(33215)
- 2016(17629)
- 2015(19618)
- 2014(19017)
- 2013(17934)
- 2012(15574)
- 2011(14005)
- 2010(14426)
- 2009(13558)
- 2008(13052)
- 2007(11865)
- 2006(10465)
- 2005(9391)
- 学科
- 济(73943)
- 经济(73882)
- 管理(55542)
- 业(55531)
- 企(47159)
- 企业(47159)
- 方法(31138)
- 数学(26810)
- 数学方法(26249)
- 农(23093)
- 中国(22202)
- 业经(21769)
- 技术(18027)
- 贸(15817)
- 贸易(15805)
- 易(15384)
- 财(14868)
- 理论(13738)
- 农业(13614)
- 制(13438)
- 产业(13083)
- 地方(13042)
- 银(12707)
- 银行(12695)
- 技术管理(12642)
- 行(12234)
- 融(12229)
- 金融(12228)
- 学(11809)
- 信息(10988)
- 机构
- 学院(246626)
- 大学(241729)
- 济(102208)
- 经济(100191)
- 管理(99691)
- 理学(85991)
- 理学院(85206)
- 管理学(83471)
- 管理学院(83021)
- 研究(76511)
- 中国(59907)
- 京(49727)
- 财(45300)
- 科学(44721)
- 江(37138)
- 所(36633)
- 财经(36116)
- 农(35899)
- 中心(35880)
- 业大(34000)
- 研究所(32920)
- 经(32782)
- 经济学(31131)
- 北京(30855)
- 范(30554)
- 师范(30249)
- 州(30031)
- 院(28015)
- 农业(27973)
- 经济学院(27907)
- 基金
- 项目(165346)
- 科学(132775)
- 研究(123828)
- 基金(119900)
- 家(103391)
- 国家(102584)
- 科学基金(90526)
- 社会(79855)
- 社会科(76022)
- 社会科学(76004)
- 省(67203)
- 基金项目(62088)
- 教育(57580)
- 自然(57278)
- 自然科(56174)
- 自然科学(56167)
- 自然科学基金(55165)
- 划(54864)
- 编号(51102)
- 资助(48281)
- 创(40130)
- 成果(40030)
- 重点(37065)
- 创新(36530)
- 发(36053)
- 课题(35283)
- 部(34924)
- 国家社会(33313)
- 项目编号(31574)
- 大学(30943)
- 期刊
- 济(112417)
- 经济(112417)
- 研究(70342)
- 中国(50169)
- 管理(40931)
- 财(34473)
- 农(34200)
- 学报(32436)
- 科学(32360)
- 教育(30209)
- 大学(25688)
- 技术(25088)
- 融(24350)
- 金融(24350)
- 学学(23960)
- 农业(23580)
- 业经(21135)
- 经济研究(18910)
- 财经(17821)
- 经(15442)
- 问题(14326)
- 技术经济(13794)
- 业(13623)
- 策(13226)
- 科技(13127)
- 统计(13019)
- 商业(12965)
- 图书(12511)
- 贸(11952)
- 现代(11587)
共检索到365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蔚虹 吴海玲 史会斌
本文以数字化创新下出现的产品分层模块化架构为基础,从技术变革引发产品架构变化进而导致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特点发生改变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数字化创新对产品市场竞争的多层次性和互补性影响,提出了数字化创新背景下的多点竞争模型。然后,在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跨层间接进攻和跨层直接攻击2种产品市场多点竞争策略。接着,以苹果和谷歌公司为例,分析了数字化创新背景下产品市场多点竞争模型的应用。据此,提出了以分层模块化架构为基础识别竞争对手,重视组件的平台化发展、强化不同组件间的互补性,注重跨层竞争策略的应用等建议。本文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传统的多点竞争模型,并从实践上为企业应对数字化创新下的竞争挑战提供了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云飞 戴国强
文章选取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竞争地位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会减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东西部地区的企业以及制造业上市企业中,企业竞争地位的调节效应更为显著;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明显减弱了数字化转型对实用新型专利创新的促进作用,而对发明专利创新的影响减弱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方肖燕 赵倚林
新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变革,其双元创新方式有效应对了市场需求与资源受限为特征的动态竞争环境变化。本文选取中国A股452家上市的新零售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回归估计与门槛效应检验等方法,理论探讨并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与双元创新的关系,并在其中引入动态竞争环境作为调节变量。得出结论: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双元创新,且对渐进式创新的促进效果优于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效果;动态竞争环境在数字化转型与双元创新中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即动态竞争环境在数字化转型促进双元创新的过程中呈现出“先增强,后抑制”的倒U型调节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鹏 马璐 韦依依 乔小涛
本文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视角,探讨数字化领导力对组织创新的作用路径与边界条件。通过调研256名中高层企业管理者收集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领导力对组织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化领导力通过提升数字平台能力进而推动组织创新;环境竞争性不仅正向调节数字化领导力与数字平台能力间的关系,而且还正向调节数字化领导力与组织创新间的关系,即企业外部环境的竞争性越强,数字化领导力对数字平台能力和组织创新的正向作用也越强;环境竞争性对数字平台能力的中介作用具有促进效应,即环境竞争性越强,数字化领导力通过提升数字平台能力对组织创新产生的正向作用也越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章永奎 赖少娟 杜兴强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A股上市公司聘用学者型独立董事的数据,研究了学者型独立董事与公司研究开发投入(R&D支出)的关系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在"学者型独立董事与R&D支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学者型独立董事与R&D支出正相关;更进一步,学者型独立董事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R&D支出的正向作用之间是互相替代的。说明学者型独立董事促进了公司的研发投入,而产品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者型独立董事和R&D支出之间的正向关系。此外,在采用不同的学者型独立董事和R&D支出的衡量方式,以及采用一阶差分模型控制潜在的内生性之后,本文的研究结果保持不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烨 罗芮钰 郁玉兵 李皓辉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但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竞争优势仍有待深入挖掘。本文构建了数字化转型、创新能级和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运用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竞争优势,经内生性矫正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所发挥的规模、盈利及成长优势效应因创新能级而异,低能级创新更具规模与成长优势效应,高能级创新更有助于提升盈利优势。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效应在不同企业规模、产业分类、行业竞争态势和政策导向下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深度挖掘了数字化转型影响竞争优势的内在机制,既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理论的研究范畴,也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创新能级 竞争优势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志强 祝文达 王一竹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二阶段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我国IPO行业竞争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后在产品市场获得策略性竞争优势,采用积极的市场竞争策略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降低竞争企业价值,从而影响竞争企业的市场表现,且行业产品市场特征加剧IPO竞争效应。本文以A股市场1997~2016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我国企业IPO对竞争企业的短期股价表现造成负向冲击,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加剧这种短期效应影响。本文进一步将竞争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纳入我国IPO竞争效应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企业IPO对竞争企业长期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冲击,有益地补充了我国IPO行业竞争效应的研究。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志强 祝文达 王一竹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二阶段双寡头垄断模型,研究我国IPO行业竞争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企业上市后在产品市场获得策略性竞争优势,采用积极的市场竞争策略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降低竞争企业价值,从而影响竞争企业的市场表现,且行业产品市场特征加剧IPO竞争效应。本文以A股市场19972016年的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发现我国企业IPO对竞争企业的短期股价表现造成负向冲击,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加剧这种短期效应影响。本文进一步将竞争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纳入我国IPO竞争效应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企业I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攸立 刘永锐
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背景分析的基础之上,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演进和核心内涵,辨析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三种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理论模型,此模型将企业创新能力划分为创新核心能力、创新关键能力与创新基础能力三个层次。通过该模型的构建以期为企业搭建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能力 理论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飞
关于创新空间扩散的研究一直没有关注空间竞争对于创新采纳的影响。本文在双人博弈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空间双寡头竞争模型,假定厂商已经拥有关于创新的信息,单纯地考察空间竞争对于创新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同质的厂商同时获得了创新的信息,在竞争的作用下,创新的采纳很少会同时进行。先采纳者具有先发优势,且随着运费率的下降,先发优势愈发得以强化。本文还分析了空间竞争和技术扩散反梯度现象间的关系,结论是空间竞争至少是反梯度现象产生的一个原因。
关键词:
空间竞争 创新扩散 博弈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安 李士梅 尹逊之
数字经济背景下,选择适宜的创新模式,与数字化转型有效协同,是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2005—2018年中国16类制造业投入产出、进出口贸易等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数字化投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数字化投入显著抑制了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即在自主创新领域表现出“数字化创新悖论”;同时,数字化投入也抑制了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消极影响,但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数字化投入以及电信数字化投入的调节效应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IT和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化投入反而会强化模仿创新的消极影响。因此,数字经济时代,在不断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格外注重增强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契合度,快速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堃
出口竞争力是我国在当今国际形势下继续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取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面板数据,探讨流通业数字化对区域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并进行机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出口竞争力具有积极的助力作用。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流通业数字化水平对区域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流通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另外,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流通数字化通过增加区域创新投入来促进区域出口竞争力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向东 米壮 何明钦 安婷
数字技术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推动商业社会与消费者行为发生深刻的变化,加速了企业数字化创新与变革的进程。文章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和企业零售创新实践,构建了综合性的零售数字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要从事零售活动的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零售数字化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零售数字化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多维度和阶段性特征,尽管数字化创新的绩效利得在短期内并不明显,但聚焦不同维度的零售数字化创新能够有效地推进企业的能力建设:如面向供应商的采购能力和面向消费者的获客能力。文章不仅有助于揭示企业数字化创新效果的作用逻辑,厘清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更能启发行业以更加审慎、理性的态度以及多元化的评判标准实施数字化创新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航英 强永昌
建设贸易强国需以技术创新增强出口竞争优势。本文使用我国A股上市制造业出口企业数据,考察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及企业创新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能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企业创新在两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创新质量的中介作用比创新数量大;异质性分析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提升作用及创新数量、创新质量的中介作用显著存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提升作用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增强,且创新数量的中介作用大幅下降,创新质量的中介作用大幅上升。拓展分析发现,银行的业务与战略数字化转型能提升企业出口竞争力。本文丰富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研究,结论对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东 陈朝 王盼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可供性理论,以2015-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挖掘方法衡量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检验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可持续绩效的影响,探究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同时考虑环境竞争性对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水平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可持续绩效;(2)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者都在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企业可持续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环境竞争性在数字化水平与技术创新关系中存在显著负向调节作用,而在数字化水平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