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84)
2023(19088)
2022(15540)
2021(14214)
2020(11457)
2019(26129)
2018(25901)
2017(49286)
2016(27024)
2015(30261)
2014(30511)
2013(29873)
2012(27457)
2011(24878)
2010(25022)
2009(23243)
2008(22808)
2007(20447)
2006(18353)
2005(16865)
作者
(78736)
(65415)
(64763)
(61752)
(41657)
(31236)
(29457)
(25433)
(24885)
(23502)
(22232)
(22169)
(20896)
(20811)
(20224)
(20043)
(19350)
(19177)
(18704)
(18693)
(16440)
(16201)
(15740)
(14888)
(14652)
(14644)
(14614)
(14590)
(13135)
(12904)
学科
(112244)
经济(112100)
管理(80927)
(76595)
(63102)
企业(63102)
方法(41421)
中国(34901)
数学(34486)
数学方法(34094)
(32385)
业经(30211)
(28902)
地方(27372)
(25261)
(23211)
农业(21801)
(20144)
银行(20097)
(19266)
(19094)
(19092)
金融(19088)
贸易(19077)
理论(18652)
(18442)
环境(18353)
(17941)
技术(17905)
(17683)
机构
大学(386093)
学院(385551)
(152479)
经济(148970)
管理(148233)
研究(133632)
理学(126478)
理学院(125021)
管理学(122967)
管理学院(122254)
中国(100527)
(84285)
科学(81259)
(73737)
(67046)
(61774)
研究所(60437)
中心(59889)
(59222)
财经(57251)
业大(55454)
北京(53894)
(53484)
师范(52998)
(51793)
(48866)
(48074)
农业(47706)
经济学(45498)
师范大学(42731)
基金
项目(256013)
科学(201179)
研究(192341)
基金(183236)
(158667)
国家(157224)
科学基金(134767)
社会(120927)
社会科(114406)
社会科学(114381)
(100798)
基金项目(96364)
教育(87922)
自然(84623)
(84271)
自然科(82570)
自然科学(82553)
自然科学基金(81052)
编号(79982)
资助(73932)
成果(66549)
(57905)
重点(57418)
课题(55926)
(55678)
(53158)
国家社会(49624)
创新(49499)
(49428)
项目编号(49222)
期刊
(179642)
经济(179642)
研究(120271)
中国(82978)
学报(59664)
(58604)
管理(57428)
(56822)
科学(55053)
教育(50479)
大学(45774)
学学(42533)
农业(40068)
(37746)
金融(37746)
技术(34128)
业经(30799)
财经(28244)
经济研究(27829)
(24075)
问题(23467)
图书(22576)
(20258)
理论(18733)
科技(18600)
技术经济(17985)
(17930)
现代(17926)
商业(17045)
实践(17020)
共检索到591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圆  
数字化改革加剧了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从一般的数字化技术到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于数字化能力累积时间长、制造业规模与资本扩张能力强以及组织惯性积淀深等企业,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的机会就会越大,数字化价值的获取也就越充分。企业自主治理环境是数字化价值实现的重要保证。突出“自主治理”的理念是对数字化价值机制的一种内在维护,即面对数字化改革存在的制度滞后的现状,结合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类型、行业特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不同情况,补充政府监管一时难以规范的不足。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各种信息的获取及相关的沟通交流变得容易且成本降低,自主治理的重点就是要自我激励与约束,并以正向的约束为主。财政部等的“数据资产入表”等制度规范为数字化价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基础和制度保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然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文化领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过程。本文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特征的分析发现:技术驱动、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和“双效”提升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数字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与文化产业有高度的适配性,数字化通过效率提升机制、协同发展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国文化产业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和推进文化产业法治化与组织建设三方面,提出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学平  
馆藏数字资源关联知识发现过程以读者对知识的准确性需求与对关联知识发现的期望为动力,以网页抓取、资源挖掘、索引为技术,以语义聚焦爬虫、领域本体、RDF查询语言、关联数据为发现方法,借助理念引领、新技术跟踪、知识针对性的发现策略,实现问题的理解与定义,资源的收集与挖掘,资源数据的清洗与序化,资源的关联与知识发现,知识的呈现、推送与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喆琳  刘海波  许可  
[目的/意义]重大科学发现对推动科技进步、提升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探讨重大科学发现的知识结构化与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可以为我国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提供重要启示。[方法/过程]以日本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发明人或权利人的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专利申请时间、申请数量、维持时间、发明人数量和权属状态等方面的数据,揭示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规律性特征。[结果/结论]重大科学发现的形成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是技术累积与技术革命的统一。专利具有的开放性特点可以促进以重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知识的结构化、公开化与社会化,反馈于整个学科领域和社会公共福利的提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喆琳  刘海波  许可  
[目的/意义]重大科学发现对推动科技进步、提升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探讨重大科学发现的知识结构化与价值实现的基本路径,可以为我国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提供重要启示。[方法/过程]以日本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发明人或权利人的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专利申请时间、申请数量、维持时间、发明人数量和权属状态等方面的数据,揭示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规律性特征。[结果/结论]重大科学发现的形成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是技术累积与技术革命的统一。专利具有的开放性特点可以促进以重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知识的结构化、公开化与社会化,反馈于整个学科领域和社会公共福利的提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洁  毕强  许鹏程  牟冬梅  
[目的/意义]数据驱动环境下,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平台的数据驱动机制和优化方案有利于从方法论认识层面为其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仿真呈现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数据驱动的动力形成机制;从绩效优化视角,运用粒计算方法为其驱动优化提供可行方案。[结果/结论]影响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数据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数据维度、语义关联维度、可视化维度和价值维度,从维度的形成和绩效作用关系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数据驱动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动态系统,其绩效优化的关键点就在于数据的知识价值开发程度,经实证研究,将知识粒度作为实现其优化的切入点能较好地提升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的数据驱动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敏  
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是伴随着互联网兴起的新生事物,也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不可回避的时代背景。厘清实现农村共同富裕与数字化的互动机理、剖析数字化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现实困境,构建农村数字化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对于数字赋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一蕾  
在数字化转型不断升级的环境下,国际竞争演化成产业竞争。产业链是产业上下游企业间通过价值创造达成的供需联系而交织成的一个网络,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也称产业互联网。产业链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实融合,使产业大数据的融合增值赋能产业链。本文依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定义出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并通过范例研究关键环节的数字化建设目标及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实现路径,文后对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给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春生   赵建英  
在“双碳”时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多元化实现路径备受关注。其核心观点并非只是环境保护,而是将生态产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全面思考。首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可以通过市场化机制来推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色发展,建立健全市场交易机制,使生态产品在市场中得到有效定价和流通。如建立碳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同时提供碳减排服务,以实现碳排放的交易和价值实现。其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还可以通过社会化机制来推动。社会组织、公益机构和志愿者的参与不可或缺。通过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引导公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生态产品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价值,进而推动其实现路径的多样化。再次,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也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在生态产品开发、推广和利用等方面积极参与。最后,政府还应加大对生态产品的立法、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其合法合规运作,进一步保障其价值实现。在多元化实现路径上,需要多方参与合作,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合力,以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金凤  李洁瑜  谷增军  
数字化进程的高歌猛进给予企业不断进取的动力,也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企业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成为新时代企业改革的重点。文章将企业关键资源要素进行划分,并通过规范口径对互联网平台数据与企业自身数据进行整合,在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以降维的方式分析企业资源要素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在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整合的前提下构建财务引导机制,深度解析企业资源要素管理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反观建立财务引导机制的优势和作用,为企业在数字化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财务引导企业资源要素管理以创造财富提供路径。机制分析表明,财务是企业的信息中台,通过财务的引导效应高效率地解决企业资源要素管理机制不健全、数据应用程度低等问题,深度结合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数据,通过行业对标和企业对标等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财务引导机制建设,为管理提供支撑,引导企业经营的高效运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红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能否提升企业价值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利用2015—2021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资源基础观理论,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提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企业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企业资源异质性视角的机制检验显示,企业绩效、行业竞争和企业性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显著不同。进一步分析得到,内部控制和运营效率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传导路径。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宋佳  王翠萍  
近年来我国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规模、数量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数字化学习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然而,泛化的资源与学习者需求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组织资源,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资源的有效性,急需改进现有的整合方式。文章在综述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开发性研究方法,设计出一种新的整合模式——数字化学习资源发现,通过界定内涵和研究过程,阐述运行机制与实现路径,以期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国高  陈庭富  刘田广  
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是中国激发经济活力、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也是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生产模式优化与供需精准对接,可能成为化解企业过剩产能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已有研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产能利用率的微观路径缺乏深入探究。文章在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基础上,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和缓解信息不对称而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知识产权保护较强、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地区和非国有、劳动密集型、融资约束低的样本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产能利用率具有更强的提升效应。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产能利用率,进而提高了企业经营绩效和环境绩效。文章的分析丰富和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不仅为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化解提供了有效路径,也为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