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9)
2023(5901)
2022(3780)
2021(2877)
2020(1955)
2019(3986)
2018(4107)
2017(7722)
2016(4324)
2015(4905)
2014(5108)
2013(4651)
2012(4015)
2011(3605)
2010(3559)
2009(3360)
2008(3318)
2007(3077)
2006(2903)
2005(2900)
作者
(13535)
(11199)
(11100)
(10747)
(7039)
(5208)
(5169)
(4400)
(4393)
(3854)
(3806)
(3682)
(3629)
(3612)
(3448)
(3438)
(3400)
(3287)
(3222)
(3192)
(2884)
(2724)
(2663)
(2578)
(2567)
(2530)
(2529)
(2521)
(2263)
(2235)
学科
(23860)
经济(23830)
管理(13486)
(13116)
业经(11887)
(10366)
企业(10366)
产业(8896)
中国(8871)
信息(8518)
总论(8192)
信息产业(8155)
(8119)
农业(5701)
(5307)
方法(4959)
发展(4599)
(4595)
地方(4493)
(4312)
(4080)
银行(4067)
(3940)
(3935)
金融(3935)
(3902)
(3838)
(3625)
(3477)
理论(3439)
机构
大学(67748)
学院(67303)
(27076)
经济(26563)
管理(25494)
研究(23135)
理学(21784)
理学院(21567)
管理学(21199)
管理学院(21074)
中国(17408)
(14357)
科学(13961)
(12082)
(11709)
(11142)
(10574)
中心(10448)
研究所(10168)
(9720)
财经(9684)
师范(9592)
业大(9565)
农业(9067)
(8852)
经济学(8747)
北京(8700)
(8576)
(8519)
经济学院(7891)
基金
项目(46242)
科学(37189)
研究(34990)
基金(33842)
(29532)
国家(29301)
科学基金(25504)
社会(23871)
社会科(22622)
社会科学(22618)
(18002)
基金项目(17196)
教育(15061)
(14662)
自然(14649)
编号(14502)
自然科(14342)
自然科学(14339)
自然科学基金(14080)
成果(12181)
资助(12035)
国家社会(10836)
(10640)
重点(10391)
课题(9638)
(9631)
(9347)
创新(9021)
(9000)
(8962)
期刊
(32149)
经济(32149)
研究(19605)
中国(14424)
(12282)
学报(11023)
管理(10488)
科学(10061)
(8716)
大学(8510)
农业(8164)
教育(7933)
学学(7730)
业经(6292)
(6260)
金融(6260)
图书(6045)
技术(5661)
经济研究(5178)
财经(4748)
问题(4690)
书馆(4491)
图书馆(4491)
(4171)
(4134)
现代(3741)
(3443)
商业(3312)
世界(3225)
(3179)
共检索到101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葛建华  吴畏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后渗透着有关事实与价值、技术与意义、封闭与开放等多重悖论的思考。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不断重塑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数字化转型成为传统企业顺应社会经济形势,实现价值创造方式变革的重要抓手。企业除了需要在技术层面谋求创新以外,还需要在组织和管理层面迭代以保障战略落地。因此,企业面临着来自不同层面的一系列挑战,并且这些挑战之间充满张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象路  罗瑾琏  李树文  唐慧洁  张志菲  
当前传统企业的组织数字化变革实践不容乐观,但现有文献对数字化变革缺乏过程性、动态性研究,也未能对数字化变革的制约问题予以解构。本文基于悖论理论视角,识别出组织数字化变革制约问题背后的悖论关系,并依据悖论分离与整合策略推断出悖论协同机制。具体而言,组织在变革启动阶段面临组织认知悖论,该悖论协同需要组建跨职能高管团队、多元观点交互以实现数字化意义建构;组织在变革培育阶段面临业务流程悖论,该悖论协同需要拟定试点流程、布局数字平台以实现业务流程信息联通;组织在变革发展阶段面临组织职能悖论,该悖论协同需要设立变革部门、推广示范单元以实现数字网络结构搭建;组织在变革共生阶段面临组织生态悖论,该悖论协同需要搜寻共生伙伴、建立数字优势联结体以实现数字生态系统共创。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将组织悖论理论纳入到组织数字化变革的过程解构,也对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实践提供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立威   黄艺涵  
面对数字化转型悖论,中小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自身绩效提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IT—业务战略匹配理论与互补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数字化与组织变革中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本、商业模式5个维度组态效应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和组织变革驱动中小企业财务绩效与创新绩效提升的路径不同,中小企业存在两种实现高财务绩效的路径和3种实现高创新绩效的路径,以及一种导致非高财务绩效的路径和两种引致非高创新绩效的路径,且存在一种组态可以同时产生高创新绩效和高财务绩效,即数字化、组织结构变革、业务流程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4个条件为核心条件。数字化或组织变革的单个条件不构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提升的必要条件,数字化与组织变革不同维度匹配对企业绩效提升非常重要,数字化程度较高企业与数字化程度较低企业实现高绩效的路径有所不同。结论可为解释实践中的数字化转型悖论提供新见解,进而为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与组织变革不同维度的耦合匹配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戚聿东  肖旭  蔡呈伟  
面对当下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国需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揭示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为中国发展数字技术、制定产业和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消费者作为价值需求的一方,能够主动参与生产活动,影响价值供给的形式,其在市场中的力量也得以增强。无论技术创新,还是产业转型升级,只有将消费者价值的提升作为根本目标,发挥消费者对技术升级以及商品生产的促进作用,才能够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对于消费者而言,获取使用价值是购买商品的最终目的。与传统工业技术相比,数字技术在为消费者供给使用价值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因此,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向消费者供给使用价值的效率。中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应该在四个方面发力:本着包容审慎的态度,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继续强化工业基础,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出统一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重视对消费者的数字教育。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晓林  
在文献1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开放技术的信息资源体系组织、信息链接与动态重组、信息交流体系组织,并探讨了这些信息组织功能机制对图书情报机构的挑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晓林  
讨论了数字化信息环境对信息组织的要求,提出了数字化信息组织的基本框架,分析了基于开放技术的信息内容与结构组织、元数据组织、知识组织体系组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明明  
一、引言:“没有数学家,怎能进行战斗?”传统国家的治理一般具有“粗放经营”的特点,理论上被认为是制度结构分殊化程度不足的结果,结构分殊化有限,反映了技术、统计和计算水平的低下。黄仁宇用“数目字管理”(1)的短缺来刻画传统中国国家能力的羸弱,即在量化上无法对国家的财政、军事、经济作出精细准确的评估和测算,“家底”不清就难有正确决策,“本账”模糊就容易被各层级中饱私囊,帝国徒有其大,又欲维持其大,就不得不实行低水平的简易式的治理。这种情况困扰着历代的统治者,束缚了国家的统治能力,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立威  成帆  黄艺涵  
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的背离凸显了“数字化悖论”研究的必要性,为此,基于实践中存在的“数字化悖论”现象,从源起、概念、争议、产生机制和破解路径等方面,对数字化与生产率、绩效关系及异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首先,基于有关源起、概念的研究,将“数字化悖论”定义为企业应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但是并未带来生产率的提高或企业绩效的增长。其次,总结出关于数字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主要观点,分别为否认存在、承认存在、效果具有时间滞后效应以及对绩效产生抑制效应的正向、负向、“U”型、倒“U”型4种。再次,从互补资源和要素、组织变革、时间滞后效应3个层面对于“数字化悖论”产生的机制得到其成因,包括资源要素错配、缺少组织变革和外部环境变化等,进而基于组织战略变革整合框架,从环境、组织和管理者3个层面提出企业跨越“数字化悖论”的路径:完善数字化生态系统、提高员工数字能力、营造组织数字化文化氛围等。最后,从数字化的测量方式、结果多维性和“数字化悖论”的异质性与产生机制等方面,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破解实践中存在的“数字化悖论”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赛  李晨溪  
本文以张弓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悖论管理视角对老字号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和相应实施策略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张弓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悖论管理问题,而文化关联性是老字号企业选择传承还是创新的重要依据。当企业选择双元论策略、即在传承和创新二选其一时,应通过强化机制和重构机制来促进策略的实施;当企业选择双元性策略,即传承和创新二者并存时,应通过整合机制来促进策略的实施。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组织悖论管理与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理论体系,对老字号企业顺利实施数字化转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提出,数字化转型对于老字号企业的存续与发展至关重要,恰当处理传承与创新悖论是老字号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老字号企业应将核心文化要素作为选择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依据,充分挖掘数据创新驱动潜能,构建数字化转型的生态体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庞瑞芝  刘东阁  
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是否存在悖论,数字化是否必然促进企业创新?文章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通过构建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数字化通过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8—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当数字化低于拐点时,数字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而当数字化高于拐点时,数字化会抑制企业创新;异质性影响机制上,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影响效应在高新技术行业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业以及吸收能力强企业、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数字化追赶型企业和后进型企业,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影响效应只存在于领先型企业中。数字化硬件投资与企业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但数字化软件投资却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文章拓展了数字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可以为当前企业更好借力数字化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邓孟忠  
对于广播电视大学而言,把《教育规划纲要》所要求的"办好开放大学"落到实处,实现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无疑是一项令人振奋、但也颇为艰巨的任务。本刊卷首曾指出,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数十年来,广播电视大学建设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进程充满曲折,开放大学建设和远程教育发展的诸多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推动战略转型,很可能意味着那些较深层次的问题将更趋尖锐;无论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都只能在转型过程中逐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并从大局观和前瞻性出发,进一步凝聚共识,找到破解各种难题的路径。而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视角的梳理,显然是十分必要的。本组笔谈约请部分广播电视大学负责人,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春花  陈劲  魏江  毛基业  陈万思  
五位中国管理领域资深研究者,以数字化线上会议为交流载体,围绕“数字化与管理”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分享前沿观点,以期对管理研究贡献知识增量,对管理实践输出行动启示。——编者如何理解数字化陈春花:当前,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讨论非常广泛和深入,如何理解与认识数字化的概念?毛基业:不同人关于“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等有不同的定义,理解和认识数字化的核心在于选择什么样的视角,并找到全覆盖且互斥的若干维度解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晓军  
数字经济时代,流通组织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本文选取2012-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流通组织数字化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流通组织数字化显著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且这一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区域来看,相较于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流通组织数字化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我国应加快数字技术转化应用,健全流通组织流通模式,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加速流通组织数字化转型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敬勤   武宪云  
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使得企业以往的运行模式被逐渐打破,为了降低数字化创新产生的动荡风险,数字化转型企业不得不重构内部组织惯性来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本文通过对飞贷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嵌套式探索性案例分析,从组织警觉和组织学习的视角揭示数字化转型过程组织惯性重构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1)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是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组织惯性重构的关键要素,且需要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组织惯性重构。在前向性组织警觉与嫁接式组织学习的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外围组织惯性的重构;在后向性组织警觉与传承式组织学习的作用下,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核心组织惯性的重构。(2)数字化转型企业通过组织警觉与组织学习“双重漏斗”筛选机制实现组织惯性重构。(3)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组织惯性重构呈现“外围—核心”的规律步序,体现为一种由浅到深的动态进阶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