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8)
2023(9471)
2022(6840)
2021(5958)
2020(4575)
2019(10111)
2018(10170)
2017(18485)
2016(10258)
2015(11667)
2014(11844)
2013(11302)
2012(9988)
2011(8981)
2010(9150)
2009(8804)
2008(9249)
2007(8685)
2006(8031)
2005(7741)
作者
(29559)
(24534)
(24208)
(23113)
(15691)
(11330)
(11100)
(9393)
(9237)
(8784)
(8270)
(8187)
(7972)
(7906)
(7548)
(7476)
(7314)
(7097)
(7066)
(7003)
(6291)
(5883)
(5868)
(5578)
(5559)
(5492)
(5452)
(5409)
(4951)
(4704)
学科
(45331)
经济(45287)
管理(42199)
(37892)
(34752)
企业(34752)
业经(17579)
中国(15033)
方法(13704)
(13079)
(12245)
产业(10403)
(10229)
理论(10129)
信息(9912)
(9527)
银行(9522)
数学(9371)
数学方法(9227)
(9179)
总论(9175)
(9151)
财务(9137)
财务管理(9116)
信息产业(9037)
(9010)
企业财务(8629)
农业(8457)
(8455)
(8371)
机构
大学(150637)
学院(150235)
管理(61692)
(60030)
经济(58493)
理学(50812)
理学院(50237)
管理学(49489)
研究(49137)
管理学院(49132)
中国(40822)
(33009)
(30928)
科学(27741)
(24683)
(23774)
财经(23128)
中心(22623)
研究所(21161)
北京(21075)
(20859)
(20626)
师范(20465)
(20111)
(19026)
(18049)
经济学(17686)
业大(17336)
财经大学(17003)
商学(16657)
基金
项目(90606)
科学(72297)
研究(70052)
基金(65428)
(55773)
国家(55250)
科学基金(48451)
社会(45176)
社会科(42782)
社会科学(42770)
(34611)
基金项目(33054)
教育(32108)
编号(29938)
自然(29155)
(28814)
自然科(28497)
自然科学(28493)
自然科学基金(28025)
资助(25516)
成果(25311)
课题(20551)
重点(20208)
(19509)
(19266)
(18914)
国家社会(18884)
项目编号(18800)
(17573)
创新(17431)
期刊
(76710)
经济(76710)
研究(47064)
中国(34549)
管理(29233)
(26475)
教育(20096)
科学(19625)
学报(18804)
(18207)
(16630)
金融(16630)
大学(15199)
技术(14315)
学学(13645)
业经(12472)
财经(11945)
农业(11901)
图书(11372)
经济研究(11281)
(10371)
问题(9239)
现代(8752)
书馆(8387)
图书馆(8387)
(8202)
(7602)
会计(7594)
技术经济(7575)
(7551)
共检索到246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冬梅  王俐珍  陈安霓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正在深刻影响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作为强调企业与环境动态匹配的学科,战略管理自然面临着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理论对变化环境的理论映射。然而,学界对于以全新的理论解释与指导数字化情境中的企业实践,还是通过修正现有理论使其适应新环境变化,还是完全可以依靠以往理论作为"认知地图"指导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对立的观点。在回顾战略管理核心理论、讨论数字化环境的主要特点、以及梳理现有文献对于数字化和战略管理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总结数字化对现有战略管理理论的挑战、讨论数字化拓展战略管理理论的可能、以及展望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以期为开展基于数字化情境的战略管理研究提供借鉴,并为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实践带来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福林  
服务业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内容。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呈现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治理不断完善的渐进式演化升级脉络。经过多年发展,服务业日益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力军”,其演化趋势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然而,全球产业链调整从整体到局部对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造成直接与间接负面影响。面对新形势,为推动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应增强服务业利用外资共识,保持一定经济增速,多管齐下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利用外资潜能,加快推进“产业、区域、制度”三维协同高水平开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珊  
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丰富了风险管理技术,但不能完全消除金融风险。文章以金融风险控制为目标,对与之相关的金融工程理论、风险度量、金融预测、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提出了金融风险管理在宏观和微观领域的一系列须迫切研究的课题。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艳  
一、关于企业价值观的分析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价值理论源于Miller与Modiglian在i1958年所提出的MM无公司税资本结构模型。MM理论奠定了现代企业价值理论的基础,由于企业价值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或控制企业价值及其最大化的形成过程。基于对企业价值进行观察的不同角度,形成了多种企业价值评价模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硕琳  唐议  
渔业管理一直是世界各渔业国家所面临的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渔业的特点,指出中国的渔业管理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更为复杂、更为困难,描述了中国渔业管理的历史沿革和中国渔业政策的发展脉络,指出在中国的渔业发展中渔业政策对渔业生产始终起着指导和推动的作用,认为中国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为基本框架,层次结构完备,措施有力,不断完善和强化的渔业管理制度。然后,介绍了渔业管理的主要理论,梳理了中国学者对渔业管理研究的主要文献,指出中国通过水产养殖支撑不断增长的水产品消费需求,成功解决了水产品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对减少捕捞野生渔业资源发挥了重大作用。文章归纳了中国渔业管理的主要制度和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述,认为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引进先进的渔业管理理念,促进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增殖渔业、休闲渔业等五大产业蓬勃发展,渔业生态环境修复力度不断加大,依法治渔能力显著提升;但是由于中国渔业的特点和渔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国渔业仍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最后,本文根据相关的渔业发展规划,展望了中国的渔业管理将朝着渔业资源总量控制、强化资源保护及生态修复的方向发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帕斯卡·圣塔曼  梁若莲  
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一个问题是,过去业已运行近百年的国际税收规则是否依然能够较好地满足全球经济现代化的需要。虽然通过开展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项目,在防范BEPS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数字化带来的那些根本性税收挑战依然未能得以解决。通过BEPS项目特别是其包容性框架,近期关于如何应对数字化带来的税收挑战的讨论从未间断。国际社会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出的努力,凸显了许多辖区之间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跃  吴晓梅  朵婷  王静媛  
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数字化模式,在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代困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遗数字化已经历了理念引入、项目初探、工程推进和融合发展四阶段的发展历程。当前,国内外非遗数字化实践形成了面向用户的开发、重视传承与传播、注重公众的参与、重视与科技融合等典型特征。但我国非遗数字化实践仍存在保存与获取的失衡、保存与保护的失衡、社会参与度尚不高等困境。基于此,结合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针对我国非遗数字化实践的困境提出如下突破困境的建议:整合非遗数据资源,融入文化大数据体系;注重用户需求,推进用户导向的多元化开发;促进非遗体验场景化,助力“非遗+”新业态;善用新兴技术实现非遗的活化、教育与传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敬伟  涂玉琦  靳秀娟  
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数字技术特性设计和实现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化潜能、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有利于企业在高度不确定性数字环境中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数字化商业模式实践的大量涌现引发了愈来愈多的理论关注,但作为新兴研究议题,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尚存在概念不清、研究分散等问题。鉴于此,首先对数字化商业模式进行溯源,解析数字化商业模式概念和类型;其次,对数字化商业模式内在机制、前因后果等文献进行细致梳理,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上述文献梳理,展望数字化商业模式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可为推进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进展、启发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国内需求也出现"拐点性变化",再加上重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导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显著调整。全年经济增长呈逐季放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西琴  李蕊舟  李兆捷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针对不同时期农村环境问题,国家出台了不同的环境保护政策。文章结合农业发展阶段,对农业环境政策进行系统梳理,以厘清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发展脉络。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未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晓雪  崔淼  
在企业外部环境日益动荡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从外部环境挑战中调整并恢复,成为当前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尽管学者们已经关注到数字韧性的新兴概念,但是对于企业数字韧性的形成过程及塑造机理尚缺乏相关解释。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构建了数字化战略更新驱动企业数字韧性形成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经历了数字化业务提升、数字化组织赋能和数字化危机响应的发展阶段,在各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数字韧性表现;(2)数字化战略更新在企业数字韧性的塑造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主要包含环境适配性学习和数字技术嵌入两种更新活动;(3)在塑造企业数字韧性时,需要将外部环境挑战、数字化战略更新活动以及数字韧性表现进行匹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迎面而来,银行服务加速数字化,将品牌、服务等有形的竞争力融合进数字时代。银行也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移动化、智能化和数据化带给客户更便捷的服务、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体验,也促使银行向开放银行演进,将金融服务嵌入场景。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各银行依托自身固有优势,或单点突破以点带面发展,或整体推动各业务条线齐头并进,涌现出各类典型案例。同时,转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挑战。为此,由《银行家》杂志社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俊华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远  冯玲  
一个相对成熟工业的结构改变,往往会伴随着挑战者而崛起;而该工业中原有企业凭借以往竞争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组织学习发展出来的能力,往往会显得比新进入者更为强大。那么如何解释不断变化的工业结构呢?本文回顾了过去的研究,分析了用来解释这种结果的枝术突破、结构创新、核心僵化和价值网络等概念,指出这些概念往往只能提供能够给新进入者带来机会的因素,或者仅仅关注于创新过程的某个特定阶段,而很少观察创新的整个竞争过程。基于这些分析和批评,作者提出一个理解创新竞争过程的框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蒋凯  马万华  陈学飞  
2006年10月27~29日,主题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的第三届北京论坛在京举行。本届论坛教育分论坛的主题为“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来自国内外的近六十名大学校长、教育规划与管理专家、教育学者就这一教育主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