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43)
2023(17233)
2022(13881)
2021(12716)
2020(10806)
2019(23484)
2018(23239)
2017(45261)
2016(24406)
2015(26934)
2014(26399)
2013(25683)
2012(23043)
2011(20226)
2010(20049)
2009(18578)
2008(18249)
2007(16167)
2006(13765)
2005(12341)
作者
(66643)
(55634)
(55385)
(52744)
(35840)
(26629)
(25110)
(21577)
(21275)
(19794)
(18883)
(18863)
(17643)
(17513)
(17123)
(17092)
(16466)
(16395)
(16100)
(16095)
(13687)
(13625)
(13564)
(12854)
(12481)
(12440)
(12376)
(12280)
(11183)
(11055)
学科
(107824)
经济(107719)
(96319)
(87058)
企业(87058)
管理(84031)
方法(51500)
数学(42552)
数学方法(42109)
业经(34728)
(33123)
(31442)
中国(26996)
(24412)
财务(24366)
财务管理(24332)
企业财务(23184)
农业(22571)
技术(21790)
(20183)
理论(18259)
地方(17709)
(17418)
贸易(17407)
(17379)
(17141)
(16925)
(16890)
(16086)
(16073)
机构
学院(341157)
大学(336285)
(145101)
经济(142605)
管理(139816)
理学(121309)
理学院(120200)
管理学(118380)
管理学院(117737)
研究(104194)
中国(82115)
(68039)
(67948)
科学(61594)
(55702)
财经(54748)
(50724)
(50212)
(50065)
中心(49267)
业大(49057)
研究所(45425)
经济学(45380)
农业(43741)
经济学院(41260)
北京(41158)
财经大学(40785)
(40048)
商学(39233)
(39149)
基金
项目(232750)
科学(187081)
基金(173326)
研究(170060)
(149538)
国家(148266)
科学基金(131062)
社会(112314)
社会科(106783)
社会科学(106760)
(91487)
基金项目(91189)
自然(84131)
自然科(82340)
自然科学(82321)
自然科学基金(80921)
教育(78064)
(75331)
资助(69838)
编号(66796)
(52600)
成果(52384)
(51683)
重点(51500)
(49522)
创新(48623)
国家社会(47863)
(46185)
教育部(45278)
课题(45094)
期刊
(153505)
经济(153505)
研究(93541)
中国(61139)
管理(56648)
(56364)
(51268)
学报(48923)
科学(47013)
大学(38763)
学学(36977)
农业(35228)
技术(32284)
(32195)
金融(32195)
教育(29421)
财经(27816)
业经(27088)
经济研究(24946)
(23960)
(21433)
问题(20534)
技术经济(18997)
财会(16614)
统计(16521)
商业(16512)
现代(16214)
(16172)
(15881)
科技(15717)
共检索到491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企业的生存状态与发展造成了全面冲击,本文探讨企业数字化能力在疫情冲击下的弹性效应。本文依托企业弹性理论,构建了企业数字化弹性框架,选取了三组相对应的数字化弹性衡量指标,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疫情期间数字化弹性表现。结果表明,疫情冲击下,相对数字化受限企业,数字化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雇佣员工增长率等下降幅度更低、止降转正更快。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数字化助力企业适应疫情和完成自我恢复的时间长度为两个季度,增进企业可持续成长为一个季度。此外,弹性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和中小规模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的数字化弹性更为显著。据此,建议加大数字化投入和扶持,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球  
文章研究了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对中国沪深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最优杠杆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疫情冲击具有显著的去杠杆效应,整体来看,上市公司杠杆率比疫情前平均下降了4.2个百分点,同时债务期限温和地延长了。并且这种去杠杆效应在那些面临债务展期风险的公司表现更为明显,而那些经营活动严重依赖社交距离的公司并没有降低其杠杆率。研究中,还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视角,设计了一个结构化的公司最优杠杆模型,经实证检验发现,随着疫情冲击所带来的企业预期增长率下降、现金流波动性增加等情形,上市企业主动降低了其最优杠杆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产业结构服务业化会对区域经济抵抗力产生不利影响,但可以提升区域经济恢复力。产业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而专业化则容易产生相反的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服务业冲击上,并随时间发展传导至制造业,韧性的恢复也是首先由服务业开始的。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李少林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如何识别、测度和提升微观企业生存韧性,是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201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指标降幅与恢复增长所需时长作为企业生存韧性的观测指标,首次运用断点回归与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疫情冲击下企业生存韧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受突发疫情影响,反映上市公司生存韧性的指标呈现出“V”型波动,疫情影响在2~3个季度之后基本得到恢复,表明企业生存具有强大韧性;从地区看,疫情冲击对湖北影响最大,部分疫情轻度地区疫情防控存在“层层加码”现象;从行业看,疫情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产生的冲击最大;从产权主体看,疫情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从规模看,疫情冲击对大型企业成长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中型企业,而对中型企业盈利能力指标负向影响大于大型企业,疫情冲击对小型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小型上市公司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强的生存韧性。本文认为,应根据企业生存韧性和企业特征选取差异化帮扶政策,科学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新夫  苗悦  杨鑫  
新冠疫情暴发引发全球供应链断裂的巨大风险。本文以新冠疫情对上市公司供应商和客户所处疫情风险为切入点,分别从供应链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供应链稳定性三个维度考察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断裂带来的资本市场冲击。研究发现:(1)新冠疫情对供应链核心企业总体上造成显著负面市场影响;(2)从上市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在地区暴露于疫情的程度来看,供应商和客户所在地区的风险暴露程度越高,核心企业有更为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3)从供应链稳定性看,客户稳定性更高的公司受疫情负面冲击更大,但当客户疫情暴露程度越高时,则能缓解核心企业风险。进一步分析表明,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因客户疫情风险引发的市场负面影响更小;当上下游供应链处在疫情风险较高的地区时,核心企业会调整商业信用配置,从而缓解供应链上下游的疫情压力。本文丰富了宏观经济事件与微观企业行为的互动研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袁淳  耿春晓  孙健  崔怀谷  
利用新冠疫情的外生冲击,本文考察了当不确定性提高时,纵向一体化能否为企业创造价值。研究发现,企业纵向一体化水平与疫情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且当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冲击对外部交易成本的提升较高或对企业内部管控成本的提升较低时,上述影响更加显著。结果表明纵向一体化可以有效规避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价值,为交易费用经济学中关于不确定性与纵向一体化的相关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晓丹  顾乃华  韩宏钻  
本文基于SARS疫情的冲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产品贸易数据库匹配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实证考察了突发疫情冲击对我国企业中间品进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中等进口规模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并且疫情冲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的数量、产品种类、来源国数目和产品质量,且明显提升了企业进口中间品的价格成本。机制检验发现,疫情冲击主要通过减少企业融资、不利于企业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进而影响企业中间品进口;疫情冲击下,中间品进口减少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绩效,显著降低企业产出和抑制企业创新,也阻碍了企业价值链地位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汉祥   汪子昊  
经济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企业能否具有良好的财务韧性对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下能够率先实现业绩复苏的企业为样本,运用定性比较研究方法对财务韧性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财务韧性的形成机制并非唯一而是殊途同归,梳理出“非集权下的周转能力互补配合机制”与“集中归核下的单项周转能力支撑机制”两种主要的财务韧性形成机制;同时,深入讨论了财务韧性形成机制中的触发效应与配合效应,并且对相关被认为是可以无差别自由选择的财务策略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在财务韧性形成机制中的财务策略具体配合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梦珣   林发勤  
文章考察新冠疫情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发现中国农产品贸易受到国内疫情的抑制,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农产品进口层面,农产品出口对疫情冲击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同时,疫情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极具异质性,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一定的韧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植物类农产品和烟酒食品等农产品贸易在面临疫情冲击时相对稳定。新冠疫情可通过疫情防控政策、增加不确定性以及冲击需求端渠道来抑制农产品进口。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倩  赵文琪  秦光远  程宝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还要打好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防控战。文章基于161份木业企业调查问卷,旨在全面了解疫情对木业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冲击,并分析不同类型木业企业对帮扶政策的差异化需求,以期协助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政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物资短缺是当前木业企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但不同类型的木业企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此外,木业企业迫切需要政府的相关帮扶政策,其中对税金贷款、税费社保费减免或延迟缴纳、增加信贷等金融支持、援企稳岗补贴等帮扶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企业所属地区、行业以及企业经营类型、销售类型等特征也对帮扶政策的需求程度具有显著性影响。文章进而结合木业企业所处的经营困境提出:(1)为中部地区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木业企业增加防护物资和防护指导;(2)合理疏通西部地区木业企业或规模以上中型木业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3)加大对木业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和资金扶持等纾困举措,以实现林业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刺激国内外需求的恢复性增长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杰长  肖宇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替代的组成单元,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但春节前夕爆发的这场肺炎疫情,给一直以来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增长按下了"暂停键",大量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现金流的冲击、生产成本递增、用工难题显现、出口订单萎缩、线上模式冲击。为了全面对冲疫情对中小企业的潜在影响,从短期来看,需要做好金融支持、进行税费减免、做到依法防疫、推广远程办公、搞好出口扶持。从长期来看,政策出台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出口企业全方位支持,避免中国制造脱离全球供应链,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思佳   贾明   张喆  
以新冠疫情为外生事件冲击,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实证研究公司的利他型企业社会责任能否对组织韧性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利他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高,危机后股价恢复到冲击日水平的速度越快,表现出更强的组织韧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公司所处地区的利他社会氛围和高管超额薪酬弱化了利他型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韧性的正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柯帆  
新冠疫情(COVID-19)给全世界的商业环境,企业以及每一个个体都带来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面对疫情所带来的普遍资金紧张的同时是否应当坚持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是每个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利益相关者如何认知疫情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文章基于实验研究的方法,引入温情—能力(Warmth-Competence)理论框架,构建并验证个体投资者,作为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从感知企业疫情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企业温情水平,到进一步形成对企业的共有关系预期,与投资决策的完整"感知-态度-行为"认知框架,并探究了个体在疫情期间普遍承受的新冠疫情焦虑情绪(Coronavirus Anxiety)在其中的调节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洁  孙明杨  
以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选取2019年第一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疫情冲击前的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规模对企业在疫情期间业绩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疫情冲击前,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规模越大,在疫情期间的业绩下降程度越大。机制检验表明,疫情冲击前的内部资本市场规模是通过提高财务杠杆、降低财务柔性来影响企业业绩。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影响在地区法制环境较差以及公司代理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下更显著。将资产负债率分解为外部债务比率和集团内部债务比率,发现内部借贷在内部资本市场影响企业疫情期间的业绩表现中发挥主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