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6)
- 2023(11641)
- 2022(8757)
- 2021(7646)
- 2020(6225)
- 2019(13239)
- 2018(13333)
- 2017(25435)
- 2016(13468)
- 2015(14838)
- 2014(14316)
- 2013(13799)
- 2012(12070)
- 2011(10360)
- 2010(10562)
- 2009(10194)
- 2008(10353)
- 2007(9667)
- 2006(8578)
- 2005(8127)
- 学科
- 业(76822)
- 企(72855)
- 企业(72855)
- 济(62951)
- 经济(62880)
- 管理(59173)
- 业经(31080)
- 财(22112)
- 农(21937)
- 方法(21880)
- 技术(19435)
- 务(17967)
- 中国(17955)
- 财务(17951)
- 财务管理(17941)
- 企业财务(16976)
- 农业(16569)
- 数学(13946)
- 数学方法(13866)
- 策(13565)
- 技术管理(13464)
- 制(13334)
- 理论(13092)
- 划(12978)
- 企业经济(12208)
- 和(12141)
- 产业(11803)
- 经营(11629)
- 体(11223)
- 地方(10604)
- 机构
- 学院(193028)
- 大学(185383)
- 济(84557)
- 经济(83163)
- 管理(82348)
- 理学(70056)
- 理学院(69487)
- 管理学(68771)
- 管理学院(68398)
- 研究(56957)
- 中国(47565)
- 财(39794)
- 京(38141)
- 科学(31419)
- 江(31070)
- 财经(30979)
- 农(29002)
- 经(28056)
- 所(26825)
- 中心(26401)
- 经济学(25052)
- 业大(24744)
- 州(24515)
- 商学(24416)
- 商学院(24192)
- 研究所(23717)
- 北京(23488)
- 经济学院(22581)
- 财经大学(22457)
- 农业(22427)
- 基金
- 项目(122757)
- 科学(100210)
- 研究(95578)
- 基金(89779)
- 家(75698)
- 国家(74933)
- 科学基金(67823)
- 社会(64225)
- 社会科(61039)
- 社会科学(61027)
- 省(50669)
- 基金项目(47407)
- 教育(41644)
- 自然(40695)
- 自然科(39872)
- 自然科学(39865)
- 划(39389)
- 自然科学基金(39266)
- 编号(38581)
- 资助(33380)
- 创(33152)
- 业(32389)
- 成果(29924)
- 创新(29765)
- 发(27874)
- 国家社会(27089)
- 重点(26850)
- 制(26325)
- 部(25991)
- 课题(25721)
- 期刊
- 济(101032)
- 经济(101032)
- 研究(57195)
- 中国(40230)
- 管理(38476)
- 财(35206)
- 农(28869)
- 科学(23595)
- 学报(21308)
- 技术(20296)
- 业经(19920)
- 农业(19895)
- 融(19067)
- 金融(19067)
- 教育(18414)
- 大学(17748)
- 学学(16654)
- 经济研究(15924)
- 财经(15902)
- 经(13901)
- 业(13549)
- 技术经济(13146)
- 问题(12757)
- 现代(11247)
- 财会(11141)
- 商业(10903)
- 科技(10838)
- 世界(9877)
- 会计(9558)
- 经济管理(9535)
共检索到297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静 蒋灵多
本文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表明:第一,数字化有利于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水平;第二,数字化可通过要素配置效应、管理革新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三个渠道来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第三,数字化与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对于资本禀赋和研发强度更高的企业,数字化对创新的激励效应更突出;第四,数字化的创新驱动效应因企业的行业和所有制属性而有所差异,其中高科技企业和国有企业受到的激励效应更大。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特征积极夯实数字化基础、引进数字技术,并同步增加资本和研发投入,拓展要素组合方式和创新边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鹏 韦依依 乔小涛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创新已成为企业提质增效和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引擎。文章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化创新准备影响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数字化创新准备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创新,动态能力在数字化创新准备与数字化创新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与机械式工作单位结构相比,数字化创新准备在有机式工作单位结构中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并且动态能力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正向作用也会得到增强,从而能够强化动态能力在数字化创新准备与企业数字化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晨 张帆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企业试图寻求数字手段来提升创新能力,为企业竞争打造新优势。在此背景下,企业对数字技术的投资不断加大,数字并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字并购面板数据,利用PSM-DID方法实证讨论了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并购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数字化转型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中介作用,知识基础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并购和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行业企业以及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更容易从数字并购中获益;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非数字行业企业和衰退期企业中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府做优做强数字经济以及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并购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丹丹 黄孚 巫强
数字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化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利用江苏省1726家重点企业调查问卷与13个地级市宏观指标的匹配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并检验数字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城市建设显著促进当地企业进行数字化创新,在进行两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受区位因素、技术条件、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影响,数字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存在差异化影响;数字城市建设水平提高使得企业更倾向选择数字化创新路径的多元化,对四种具体企业数字化创新路径的检验发现数字城市建设对于企业实现物联网远程管理影响最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城市人力资本、政府调控能力、科教财政投入能正向调节数字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立足江苏实践,为制定政策加快数字城市建设、促进企业数字化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琳 边婉婷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探究“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12-2021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及其中的底层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现代信息系统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底层数字技术和数字技术实践应用方面,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发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和现代信息系统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研究对“专精特新”企业有针对性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创新绩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福胜 郑茜月 张东超
以2010—2019年推行数字化转型的高技术跨国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引入国际化战略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创新的具体路径,依据动态能力理论分析企业动态能力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具有正相关性;数字化转型既可加快企业国际化速度,又可规范国际化进程;国际化战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的有效途径,即数字化转型不仅通过加速企业海外投资,助推企业获得先发优势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还通过规范企业海外投资进程,实现规律性的投资节奏促进企业创新;此外,企业动态能力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表现为企业动态能力越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越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丛钰涵 王珊珊
投入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的重要动力。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探究制造业投入数字化的“量”与“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数字化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投入数字化会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的渠道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企业规模大小差异、数字要素投入来源差异及制造业行业的要素密集度差异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差异化影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投入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正效应产生明显的负向调节;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要素的投入质量会显著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俊杰 蒋慕超 张宸妍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采用文本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微观层面的数字化指数,进而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出口质量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分别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替换变量测度指标进行验证后,该结论也依然保持一致;中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创新存在明显的U型中介作用,即当企业数字化能力较低时,可能会因数字化转型风险或数字化投入增加而阻碍创新活动,降低出口质量,而随着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又能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出口质量;异质性分析还表明,相比中西部地区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促进出口质量,而创新的U型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样本、非国有企业样本以及中低质量产品样本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
出口质量 数字化转型 创新驱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陈灿 张迺英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来全面反映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系统考察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抑制供应链集中度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主板上市企业样本中更明显。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 企业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英兵 徐传鑫 班旭
以2007~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获取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投入水平,且对探索式创新投入的提升作用更大;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等提高企业的双元创新投入;这种提升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应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和监管措施,深入研判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稳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双元创新投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树林 李梦洁 胡苏敏
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下,微观企业必然受到影响,那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在何种程度上受到影响,影响的具体机制何在,这些机制对不同特质的企业是否有差异?为回答这些问题,借助Python与文本分析法构建了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2008—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影响机制,以及机制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1%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18.29%,且这一促进作用在企业数字化后的1至3年内均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能够通过促进内部资源协同、增强研发经费投入,以及优化劳动力素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内部资源协同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相比于高技术产业企业,劳动力素质优化机制在非高技术产业企业中更显著。以上结论为企业建设内外部数字化信息平台、增强数字化人才积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丽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影响。实证分析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程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创新资源获取、强化了创新资源投入,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研发支出,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研发支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向龙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梁慧丽 许晨辉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企业增添了新的创新动力。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协同创新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创新资源获取”效应和“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两条路径提高企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运营效率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所处地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同时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协同创新 创新平台 交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