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0)
- 2023(12551)
- 2022(9498)
- 2021(8263)
- 2020(6814)
- 2019(15136)
- 2018(14986)
- 2017(29130)
- 2016(15816)
- 2015(17736)
- 2014(17679)
- 2013(17333)
- 2012(15313)
- 2011(13637)
- 2010(13973)
- 2009(13417)
- 2008(13621)
- 2007(12435)
- 2006(11100)
- 2005(10635)
- 学科
- 济(82806)
- 经济(82724)
- 业(79385)
- 企(73736)
- 企业(73736)
- 管理(64738)
- 方法(36697)
- 业经(31651)
- 数学(28754)
- 数学方法(28409)
- 农(24579)
- 财(23725)
- 中国(19681)
- 务(19132)
- 财务(19096)
- 财务管理(19086)
- 企业财务(18097)
- 农业(18040)
- 技术(16744)
- 和(14592)
- 制(14496)
- 理论(14434)
- 策(14269)
- 划(14128)
- 企业经济(12268)
- 经营(12105)
- 产业(11874)
- 体(11765)
- 地方(11571)
- 贸(11529)
- 机构
- 学院(240916)
- 大学(234433)
- 济(106108)
- 经济(104307)
- 管理(100732)
- 理学(86161)
- 理学院(85425)
- 管理学(84050)
- 管理学院(83604)
- 研究(74604)
- 中国(61864)
- 京(49244)
- 财(48771)
- 科学(43206)
- 农(40091)
- 财经(38966)
- 所(37474)
- 江(37122)
- 经(35404)
- 中心(34342)
- 业大(33542)
- 研究所(33447)
- 经济学(32303)
- 农业(31370)
- 北京(30766)
- 州(29599)
- 经济学院(29192)
- 财经大学(28711)
- 商学(28664)
- 商学院(28386)
- 基金
- 项目(155297)
- 科学(125171)
- 基金(115476)
- 研究(113815)
- 家(99598)
- 国家(98746)
- 科学基金(87596)
- 社会(75619)
- 社会科(71977)
- 社会科学(71958)
- 省(61376)
- 基金项目(59690)
- 自然(56078)
- 自然科(54801)
- 自然科学(54790)
- 自然科学基金(53895)
- 教育(50812)
- 划(49492)
- 资助(47525)
- 编号(45506)
- 业(35787)
- 创(35180)
- 成果(34731)
- 重点(34275)
- 部(33935)
- 发(33706)
- 国家社会(32247)
- 创新(32021)
- 课题(30031)
- 制(29826)
- 期刊
- 济(120597)
- 经济(120597)
- 研究(68038)
- 中国(45647)
- 管理(43471)
- 财(40989)
- 农(37514)
- 科学(32324)
- 学报(31838)
- 农业(26047)
- 大学(24680)
- 技术(24245)
- 融(23722)
- 金融(23722)
- 学学(23351)
- 业经(21932)
- 财经(20299)
- 经济研究(19113)
- 教育(17655)
- 经(17594)
- 业(17118)
- 技术经济(16046)
- 问题(15681)
- 统计(13627)
- 策(13028)
- 现代(12648)
- 商业(12380)
- 世界(12189)
- 财会(11965)
- 贸(11603)
共检索到363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萌萌 郭晓川 王锋正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已成为资源型企业应对技术及市场冲击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2014—2019年资源型上市企业数据,探讨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数字化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市场化进程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三个维度的数字化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数字化与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关系中,市场化进程具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产权差异分析发现,数字化对国有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对非国有资源型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萌萌 郭晓川
基于互补机制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文章以2014—2019年资源型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应用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双元创新的互补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应用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探索式创新正向影响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发式创新负向影响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于开发式创新,数字化应用与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即探索式创新能促进数字化应用的生产率效应,数字化应用也能促进探索式创新的生产率效应。数字化应用与探索式创新的互补效应主要体现在初级加工业,在开采洗选业仍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互补机制理论与双元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也为资源型企业数字化应用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萌萌 郭晓川
基于互补机制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文章以2014—2019年资源型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应用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双元创新的互补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应用对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探索式创新正向影响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开发式创新负向影响资源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于开发式创新,数字化应用与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互补效应,即探索式创新能促进数字化应用的生产率效应,数字化应用也能促进探索式创新的生产率效应。数字化应用与探索式创新的互补效应主要体现在初级加工业,在开采洗选业仍不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互补机制理论与双元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也为资源型企业数字化应用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士专 杨佳英 杨礼华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不断投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此突破制约企业生产效率的“卡脖子”问题。以2015—2022年A股上市公司企业数据为基础,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修改模型设定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果差异不大,但优于成熟期企业,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制度环境较好和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比较优势。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爱军 刘欣
文章以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否定了数字化转型的生产率悖论;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是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因企业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度不同而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丁相安 王晓岭 韩少杰
数字化转型给企业履行社会责任(CSR)带来挑战。数字化转型是否促进企业履行CSR中的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履行员工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嵌入以及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均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区块链技术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企业履行员工责任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员工责任起到中介作用;企业实施对员工负责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文有助于丰富负责任的数字化有关理论,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来提升企业效率和效能提供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阎大颖 李磊
本文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各领域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互协调性对企业生产率的动态影响机制,并通过创新性构造一个市场化同步性指数,以中国工业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市场化改革的同步性对企业生产率的边际影响呈上升、平稳,再加速上升的非线性关系;拓展性分析还发现非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生产率的变化对市场化同步性更加敏感。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经济转型期,进一步协同推进市场化进程将更显著地促进企业加速提高生产率,为全面深化市场化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稳中求进的重要意义提供了新的微观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定星
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估计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产率分布进行了比较,统计检验发现东中西部地区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利用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发现区位优势对生产率存在显著溢价;通过检验企业生产率分布情况,发现企业生产率分布是右偏的,大量的企业生产率处于低水平范围;利用伽马分布估计了省级层面的生产率分布参数,发现伽马分布的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逐渐变大;在此基础上,利用估计出来的参数构造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市场化程度与分布参数显著正相关,但对形状参数和尺度参数的影响程度不一样,这间接解释了我国区域间生产率差异为什么持续存在。
关键词:
企业异质性 伽马分布 市场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冬华 万贻健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基于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层面的数字化指标,并以2000—2022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每提高数字化程度一个标准差,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3.73%,且该促进作用存在一定持续性。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双重差分(DID)、替换生产率和企业数字化指标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实施数字化转型可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水平,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企业截面差异发现,在规模较大、管理效率较高、资产流动性较低以及竞争力较弱的组别中,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强。本文不仅补充了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供经验证据,还为地方政府制定差异化数字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京滨 刘赵宁 刘新民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2011—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供应链运作效率与矫正过度投资提升投资效率,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结论可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从而为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备的微观基础提供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绍荣 唐诗语 任赞杰
基于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农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农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超额雇员率、增大研发投入来提高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营商环境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强度加剧将削减数字化转型对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小规模农业企业、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农业企业、国有农业企业、两职分离的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为此,政府等治理主体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市场竞争秩序,优化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同时农业企业也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科学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选择适宜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唐静 冯思允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沪深A股服务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U型关系,且这一影响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另外,对处于东部地区、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的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降低交易成本、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是数字化转型作用于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光荣
以诺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从微观企业层面看,经济增长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微观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中国的市场化转型本身是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制度对企业微观生产率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我们发现,(1)制度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改善提高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微观生产率。(2)制度可以使投入要素更多地由低生产率企业流动到高生产率企业,从而改善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减少资源误置现象。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企业生产率 资源误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华 王敢娟 董敏凯
随着供应链不断从“链”向“网”的转变,供应链网络已经成为保障企业生产和经营稳定运转的重要社会关系,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从供应链网络的“聚合”与“桥接”结构特征出发,探究供应链网络位置如何影响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数字化转型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网络位置越靠近中心、占据的结构洞越丰富,企业相对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进而越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数字化转型能够协同供应链网络位置发挥效率提升作用,且该协同效应在技术实践应用的数字化运营层面更为显著。(3)从供应链特征和数字化应用的叠加作用角度检验发现,在供应链韧性高同时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好的企业中,供应链网络协同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会更好。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供应链网络这一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网络实现效率提升的内在机理,对数实融合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供应链网络 数字化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长英 王曼
本文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视为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建设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检验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数字化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供应链数字化对国有企业、低供应链集中度企业、产业链上游企业和营商环境优势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供应链数字化通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供应链效率和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不仅有助于厘清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而且为企业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