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6)
2023(12445)
2022(9166)
2021(7812)
2020(6111)
2019(13309)
2018(12928)
2017(24829)
2016(12890)
2015(14482)
2014(14553)
2013(14188)
2012(12239)
2011(10633)
2010(10892)
2009(10526)
2008(9649)
2007(8891)
2006(8030)
2005(7746)
作者
(36407)
(29997)
(29853)
(28242)
(18978)
(14075)
(13601)
(11753)
(11365)
(10701)
(10187)
(10172)
(9814)
(9398)
(9392)
(9179)
(9056)
(8919)
(8563)
(8476)
(7389)
(7295)
(7190)
(6768)
(6741)
(6721)
(6708)
(6707)
(5947)
(5815)
学科
(73310)
企业(73310)
(69918)
管理(61697)
(59703)
经济(59630)
业经(27640)
(25573)
金融(25573)
(22937)
(22839)
银行(22829)
(22195)
方法(22187)
中国(21839)
(19151)
财务(19116)
财务管理(19103)
企业财务(18161)
(15940)
数学(14566)
数学方法(14448)
技术(13992)
理论(13677)
(13624)
(13157)
(12904)
环境(12246)
(12209)
企业经济(12029)
机构
学院(188448)
大学(182227)
(81137)
经济(79593)
管理(78351)
理学(66308)
理学院(65791)
管理学(65011)
管理学院(64662)
研究(54030)
中国(50726)
(40186)
(36947)
财经(31743)
(29352)
科学(28797)
(28590)
中心(27774)
经济学(25412)
(24980)
(24059)
财经大学(23392)
商学(23294)
商学院(23069)
经济学院(22981)
北京(22818)
业大(22475)
研究所(22187)
(21863)
(20503)
基金
项目(120626)
科学(97526)
研究(91280)
基金(89407)
(75762)
国家(75044)
科学基金(67856)
社会(61206)
社会科(58390)
社会科学(58378)
(48610)
基金项目(46319)
自然(41872)
自然科(41063)
自然科学(41054)
自然科学基金(40388)
教育(40251)
(38412)
编号(36512)
资助(35091)
成果(28099)
(27574)
重点(26522)
(26371)
国家社会(26207)
创新(25651)
(25556)
(25392)
(24818)
项目编号(24222)
期刊
(92329)
经济(92329)
研究(53453)
管理(36975)
(35756)
中国(35396)
(32584)
金融(32584)
科学(22518)
学报(21883)
技术(20561)
(19879)
大学(18020)
学学(17097)
财经(16405)
业经(16319)
经济研究(14629)
(14185)
教育(14004)
农业(12407)
财会(11676)
技术经济(11130)
问题(11001)
现代(10354)
商业(9790)
会计(9526)
(9222)
国际(8842)
理论(8693)
经济管理(8634)
共检索到290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剑辉  张超  
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达成,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碳达峰、碳中和催生的产业需求将产生巨大的融资需求,高效解决碳企业融资需求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枢纽。数字化"碳企链融"平台集服务信贷市场、链接市场多方优势主体以及提高融资效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平台的建立将为碳企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融资+融智"支持。本文重点以提高碳企业融资效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分析建立数字化碳金融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在分析建立数字化碳金融平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给出建立数字化"碳企链融"平台的整体设计方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美钟  
供应链融资长期以来一直是银行界的热门话题,但实际应用并不广泛。究其原因是银行当前所能提供的供应链融资产品与企业供应链的实际匹配度不高,如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中,考虑到人工成本因素,银行通常愿意提供给单笔业务金额大的大宗商品交易企业而非广大中小供应商,真正适用于广大中小供应商的融资产品并不多。笔者提出了一套建立在核心企业信用基础上的自动化、网络化供应链融资平台方案,可以在满足普通制造业供应链需求的同时,减少银行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滨  
风控能力建设始终是供应链金融平台稳健发展的核心,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为平台风控水平升级提供可能2021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农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物流业等重点领域搭建供应链产业链金融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融资服务"。这里提到了供应链金融平台发展的前提,即"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和"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娴  何任杰  李艳伟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发挥数字化技术在航空冷链物流业中的作用,以东航物流为例,设计了一个平台,以链接东航物流、企业客户、机队、外部冷库、第三方金融机构等基础服务提供商,可提供金融、商贸、调运等多种服务,以此来研究数字化技术在航空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一蕾  
在数字化转型不断升级的环境下,国际竞争演化成产业竞争。产业链是产业上下游企业间通过价值创造达成的供需联系而交织成的一个网络,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也称产业互联网。产业链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实融合,使产业大数据的融合增值赋能产业链。本文依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定义出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关键环节,并通过范例研究关键环节的数字化建设目标及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实现路径,文后对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给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华   韩思齐   刘文诣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创新问题是近些年来理论界和实践界关切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信息处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金融科技平台的技术架构、组织网络结构、基于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协调与风险控制机制进行分析,探索金融科技平台如何帮助金融机构提高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能力,从而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实现。通过案例研究,本文发现,金融科技是供应链金融得以实施的关键因素,数字化平台能够基于特定的技术手段和供应链各方数据对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进行风险评估,并利用其在信息网中的中心位置进行风险控制,为金融机构提供借方真实、透明、可追溯的实时信息,由此阐明了金融科技平台信息处理能力与差异化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要求之间的匹配问题。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理论框架,并为解决供应链金融中信息不对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东   骆志群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邹迪  王学亮  陈一鸣  吕嘉林  贾云琦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立足能源产业链核心企业地位,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打造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电e金服”,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畅通全产业链循环。本文通过分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e金服”平台建设的思路架构、主要做法与应用成效,为中央企业更好发挥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带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珍  周磊  施先旺  
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率直接影响宏观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中小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数字化转型的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大会计”理念构建中小企业“业财合一”数字化管控平台,提出了以“业务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三流合一”为基础的数字化管控平台的设计原则、指导思想、构建内容与功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通过"业财合一"数字化管控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虚化财务部门,将其融入管理会计,归宿于企业的运营管理部门和决策支持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实现中小企业价值最大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本文立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多边价值创造视角,从供应链数据质量、数据透明度以及数据驱动协同度三个层面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问题,并结合平台理论、价值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支撑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核心能力,即供应链数据处理能力、数据融合能力以及数据治理能力,详细探讨能力内涵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在建构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各主体多边价值共创,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一是构建供应链数字化映射,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强化供应链数据质量管理;二是加快数据融合,为数字化供应链提供数据互联共享,提升供应链数据透明度;三是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通过数据驱动供应链协同,实现供应链网络化价值创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大鹏  王节祥  
已有研究关注到平台赋能可以弥补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不足,但平台要如何推进赋能,其背后的机制尚待深度剖析。通过分析阿里巴巴淘工厂平台赋能服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案例,探索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平台赋能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消除信息不对称、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互补创新三个阶段。平台通过生产要素在线化和订单可视化消除信息不对称,提升平台用户体验;通过产能在线和供需匹配推荐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通过流程重塑和智能优化实现互补创新,提升企业业务全链路协同水平。平台赋能不是平台企业的单边输出,而是平台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双边共创。研究结论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选择以及政府相应政策的制定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孟庆大  张天  杨成国  何博  
电网小型基建项目是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分)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供电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调度生产、运行检修、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物资仓储、科研实验、信息通信、教育培训、综合服务、电力交易等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用房和其他辅助用房(周转倒班房、食堂、车库等)的新建、扩建和购置项目。生产辅助技改、大修项目是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各级单位生产辅助房屋及其配套设备设施改造、大修项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惠平   姚艳虹   昝傲  
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平台内多元主体间价值共创是中小制造企业实现流程数字化的有效手段。引入数字化战略更新(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和数字平台韧性(数字平台连通韧性、数字平台恢复反弹韧性),深入探索数字平台内价值共创对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搜集247份中小制造企业样本数据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价值共创对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在价值共创与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存在“价值共创—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流程数字化”的链式中介路径;数字平台连通韧性强化环境适配性学习、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数字平台恢复反弹韧性强化数字技术嵌入的中介作用。结论不仅能够拓展价值共创赋能中小制造企业流程数字化的理论研究,而且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培育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屠西伟   张平淡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抑制碳排放的重要动力。本文围绕上市公司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自身碳排放,且具有前向溢出的降碳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自身碳减排,通过提高下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引致下游企业碳减排。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不受环境规制企业的降碳作用更大,对下游小规模企业、近距离企业、资源禀赋更低地区企业的降碳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直接碳排放的降碳效应被间接碳排放的增碳效应部分抵消,但这种抵消作用并未显著溢出到下游企业。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供应链网络降碳效应,对于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狄琳娜  
文章对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细节进行阐释,以期通过市场干预的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运用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多中心理论",通过美国在国家层面多中心理论的实践,提出结合居民家庭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设计方案,为中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